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產懸疑電影如何不斷開疆拓土?

功能變化與策略調整

——國產懸疑電影觀察

陳琰嬌

隨著《心理罪》以超3億票房在全國各地陸續下線,至此,2017年國產懸疑電影憑藉《嫌疑人X的獻身》(4億)、《記憶大師》(2.92億)、《京城81號2》(2.18億)和《心理罪》這4部影片在8個月的時間裡就收穫了近12億票房。儘管這12億的合體票房既無法與好萊塢大片抗衡,在《戰狼2》面前也不足一提,但還是在國產電影的整體發展中保持了自己的份額。

就《嫌疑人X的獻身》和《心理罪》而言,前者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經典作品,在日版、韓版珠玉在前的背景下,對劇本的化做了細緻處理,總體來看算是合格地完成了改編。後者則改編自同名系列小說第一部,這個國產原創IP在2015年和2016年就已經被拍成了網劇,鄧超主演的另一部《心理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將於國慶檔期上映。兩大IP再加上此前的《記憶大師》,應該說2017年是心理懸疑片取得階段性突破的一年,他們的穩定發揮也讓觀眾看到了希望。

功能變化:

從鞏固新生政權到透視倫理變遷

從世界電影史的角度來看,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歐美電影,在長期發展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懸疑片類型,同時也將懸疑元素與各類型片進行了較好融合,是我們需要認真學習和借鑒的對象。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作為商業類型片的懸疑電影明確形成則是較為晚近的事。對懸疑元素的追溯可以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反特片,如《羊城暗哨》(1957)、《寂靜的山林》(1957)等作品,作為特有的影視劇類別,反特片以挖出「特務」為敘事動因,將罪犯的揭曉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勝利聯繫在一起,在「十七年電影」譜系中承擔著鞏固新生政權的作用。

羊城暗哨》海報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反特片有了新的變化,除了反「特務」還要反「四人幫」,比如《保密局的槍聲》(1979)、《405謀殺案》(1980)、《神女峰的迷霧》(1980)等作品,轉折期電影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將案情的推進與國家話語的重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破案的實質是對歷史轉折的補白和回應。到了80年代中後期,在主旋律、商業片、藝術片的三分提法之下,出現了一批懸疑與驚悚、懸疑與犯罪交織的商業片,如《銀蛇謀殺案》(1988)、《聖·保羅醫院之謎》(1990)、《瘋狂的代價》(1988)等作品,罪案的發生不再與抽象的國家話語捆綁在一起,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也就是說,直到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片出現,懸疑片才開始在國產電影中擁有了獨立的藝術展示空間。因此,於外於內而言,國產懸疑電影都是需要鼓勵和支持的。

神女峰的迷霧》海報

遺憾的是,上世紀80年末、90年代初對商業片的探索並沒有能持續有效地在類型片的道路上逐步推進,對懸疑電影的拓展也止步不前,製作水平不升反降。新世紀以來,從各年度電影產業報告來看,2005年至2010年每年懸疑片產量大約在100部到200部之間,2010年之後每年大約在200部以上,與國產電影整體增長和發展趨勢是保持一致的。就影片數量而言,可選的不少,但就影片質量而言,可看的卻極少。如果說上個世紀國產懸疑片主要承擔著尋找敵人、鞏固政權的意識形態功能,那麼新世紀以來,不少導演則嘗試著用懸疑片的方式展現對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劇變及倫理變遷的反思。從《好奇害死貓》(2006)、《李米的猜想》(2008)、《浮城謎事》(2012)到《二次曝光》(2012)、《白日焰火》(2014),曲折的情感故事包裹在重重迷霧中,無論是生活中的婚外情還是精神上的情感困境,都試圖讓觀眾重新反思新舊倫理變遷帶來的情感衝擊——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會陷入一種社會越發展、物質和情感越分裂的倫理困境?

好奇害死貓》海報

也就是說,從觀影體驗來看,觀眾事實上面對著兩種不同的懸疑,一種是作為倫理劇情片的懸疑,一種是作為商業類型片的懸疑。前者延續了國產懸疑片在懸疑設置中觀察社會變遷的功能,對觀眾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容易出現口碑較好但沒有票房的局面;後者則對視覺體驗、心理衝擊有著極高的要求,比前者更容易在三、四線城市獲得票房。儘管觀影體驗極為不同,但二者的發展都指向同樣的訴求——培養觀眾,精耕類型片。

策略調整:

引進國外經典與打造原創IP並重

之所以選擇用懸疑的方式來完成劇情長片,有諸多因素,懸疑片的特殊敘事結構既要保證節奏,同時對鏡頭語言的設計要求極高,對觀眾來說猜測答案的過程既是一種智力遊戲,同時也是一種視覺衝擊,對導演來說,則既能通過視聽語言展現個人風格,還能通過這種獨特的類型片深度挖掘人性弱點。

《老男孩》海報

《禁閉島》海報

備受影迷推崇的國外懸疑片如《老男孩》(2003)、《禁閉島》(2010)、《消失的愛人》(2014)等作品,在這幾方面都值得學習。而對國產懸疑片來說,儘管在對人性弱點的分析和展示上還不夠有力,但也已經有不少導演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到了類型片的探索中。從《李米的猜想》(2008)到《烈日灼心》(2015)、《追兇者也》(2016),曹保平對犯罪懸疑的關注一以貫之;連續帶來《催眠大師》(2014)和《記憶大師》(2017)的陳正道,讓觀眾對心理懸疑有了更多了解;徐克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0)、《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和明年將要上映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則將「狄仁傑」打造成了古裝懸疑的原創IP。

《李米的猜想》海報

《記憶大師》海報

對於非懸疑片愛好者來說,通常容易將「懸疑」等同於「驚悚」,對觀影產生一定的排斥,對「懸疑片」這個概念,在理解上也相對模糊。作為類型片的經典懸疑電影(Mystery film)指的是影片情節緊密圍繞解決謎題或破解罪案展開,主角通常是警察、私家偵探或對刑偵感興趣的愛好者,在破解謎題或罪案的過程中觀眾會與主人公同時得到有用線索和迷惑信息,一步步走近真相。成功的懸疑片在謎題設置上通常有「開放」和「閉合」兩種:「開放」指的是影片一開始就告知觀眾罪犯,整個影片就是對「最完美的犯罪」的演繹;「閉合」則是到最後一刻才揭示罪犯,點明真相。但在實際拍攝中,單一的懸疑題材已經極少出現,尤其是國產懸疑電影,已經開始形成較為集中的亞類型。

縱觀近幾年的國產懸疑片,一方面,驚悚懸疑(如《孤島驚魂》系列、《京城81號》系列等)、犯罪懸疑(如《全民目擊》《唐人街探案》等)和心理懸疑(如《催眠大師》《記憶大師》《心理罪》等)開始成為主要亞類型;另一方面,卻又隱約陷入了一種「有票房沒口碑,有口碑沒票房」的窘境,這當中最典型的當屬驚悚懸疑片,無論是2011年的《孤島驚魂》還是2014的《京城81號》,在創造該類型票房紀錄的同時都沒能獲得與票房保持同步增長的評價。也就是說,隨著國產電影的總體發展(從2007年票房不足20億到2016年的266億),懸疑電影一方面逐漸明確了自己的商業定位,另一方面又始終面臨著總量不高(到2015年票房總量仍不足20億)和口碑總體欠佳的困境。

《孤島驚魂》海報

面對這種困境,製作方的應對策略之一是利用明星對冬粉的號召力和冬粉對影片的維護。雖然《孤島驚魂》以500萬投資博得9000萬票房的成績讓投資方看到了楊冪的號召力和驚悚懸疑在暑期檔的潛力,但現在的狀況卻是,即使有極具號召力的明星參與,也並沒有在票房上獲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如果沒有大牌明星,那就幾乎不可能有理想的排片了。然而問題也正在這裡,作為相對小眾的類型片,恰恰不能過分倚重冬粉經濟,認為僅僅憑藉明星就能拉動票房,通過冬粉經濟換來的票房並不能為類型片的培育提供足夠養料,比起劇情冬粉更在意的是自家「愛豆」的表現。

總體來看,懸疑片作為一種獨特的類型電影,一直以來都不是票房主力軍,尤其在國產電影類型片發展不足的環境下,懸疑片更是處於功能逐漸變化、策略不斷調整的開疆拓土的狀態中。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國產懸疑電影質量,仍然必須回到精耕類型片的路上來,通過引進國外經典作品,打造國內經典IP,培養類型片觀眾等多條路徑,只有這樣,才能為此類作品求得更寬闊的發展空間,注入更強大的發展動力。

藝術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