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為什麼叫「夏季」?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佚名繪《柳陰高士圖》(局部)

天津楊柳青版畫《荷亭消夏》(局部)

甲骨文「夏」

金文「夏」

《說文解字》中的「夏」

左圖為含最古老「夏」字石片,紅圈內三字釋為「伐夏社」(王迅供圖、釋讀),石片上的「夏」字(上圖)與甲骨文中的「夏」字明顯不同。

《甲骨文字典》 釋「頁」字

明日「立夏」,標誌今年的夏季正式到來。古人為什麼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稱為「立夏」?從史料來看,早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四季劃分是後來出現的。那麼,「夏季」概念是何時形成的?四時之「夏」與民族之「夏」有何不同?古人為何要用「夏」字來命名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夏季」概念是何時形成的?

《尚書》:堯帝時「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從時序上講,「立夏」之時太陽正好到達黃經45度,北半球氣溫整體開始升高,是年度周期中夏季的起點。但若深究其義,在「春」、「夏」、「秋」、「冬」4字中,「夏」和「冬」的字形與本義似乎都不太好解釋,尤以「夏」字最為難懂。而且,在已發現的最早系統文字甲骨文中,至今沒有找到被公認的「夏」字。

一年有四季是時序常識,為什麼甲骨文中無「夏」字?一種觀點是,殷商時期一年只分「春」與「秋」兩季,尚無四季之說,將一年稱為一個「春秋」即是佐證,魯國編年體史書起名《春秋》也是這個原因。此書經孔子本人修訂后影響很大,史家乾脆將這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不過,從最早的史書《尚書·虞書·堯典》的記載來看,包括「夏季」在內的四季說法在傳說中的堯帝時代(一般認為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已經出現了。《尚書·虞書·堯典》記載,堯帝曾指令相關官員編訂曆法,即所謂「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的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書》有古今之分,書中所記史料有的真偽難說。但在孔子生活的時代,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已為社會普遍接受應該是肯定的。《詩經·小雅》中的《四月》詩開頭即稱:「四月維夏,六月徂[cú]暑。」陰曆四月進入初夏,六月酷暑天就來了。

到春秋時,「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已是常識,隨後,在戰國時期正式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有了「立夏」。

「夏」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夏,之人也。」

在使用甲骨文的時代因為無夏季和冬季,造成甲骨文中沒有「夏」字,這一說法顯然經不住推敲。因為,在形成甲骨文的商殷之前,歷史上還出現了一個朝代「夏」,為什麼在已出土大量甲骨卜辭——后朝文字中,無前朝的隻言片語?民國疑古學者甚至因此懷疑被認為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存在。

夏朝之「夏」與夏季之「夏」一樣嗎?從字面意義上看,兩者無任何關係。

甲骨文里到底有無「夏」字?近年在「夏」字考證方面較有影響的學者之一,是原旅順博物館研究員李元星,他於2010年出版了《甲骨文中的殷前古史——盤古王母三皇夏王朝新證》(書稿原名《夏字考》)一書,斷定和確認了甲骨文中有「夏」字,並列出了各種結構與不同寫法的「夏」字。李元星從甲骨卜辭中找出來的「夏」字有一大特點,都是「搖頭晃腦,手腳不老實」的那種。這些字與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夊部》所釋「夏」字很接近:「夏,之人也。從夊從頁從臼。臼,兩手;夊,兩足也。」

許慎的解釋與作為季節之「夏」字在意思上並不沾邊,但此說卻是「夏」代表華夏民族、代表的最早出處。那麼,許慎為什麼將「之人」稱為「夏」?其實,許慎所說的「」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而是中原之國,是指中原地區的一個農業國家。

分析一下金文中的「夏」字,就可知道夏與農業有關係。金文中「夏」字代表性寫法是,《說文解字》中的,即由此金文變化而來。有學者將金文「夏」字的構成拆析如下:(甲骨文,見版面圖)(頁),指人的頭;(甲骨文,見版面圖)(爪),示意抓;(甲骨文,見版面圖)(執),示意操持;(甲骨文,見版面圖)(刀),代表開墾工具;(甲骨文,見版面圖)(卜),寓意觀測天象;(甲骨文,見版面圖)(耒),代表耕作農具。由此可見,「夏」與農業和季節關係密切,祖先造這個字時形象地概括了農人手持刀、腳踩耒,觀測天象等農忙的特點。

於是,有學者由金文夏字的結構和造型,逆向去甲骨卜辭中尋找「夏」字,從甲骨文中找出有頭、有手、有腳,或是帶農具的「夏」字幾十個,如(甲骨文,見版面圖)、(甲骨文,見版面圖)、(甲骨文,見版面圖)、(甲骨文,見版面圖)、……這些甲骨文是不是「夏」字,學術界否定觀點不少。但依應季農忙而生「夏」的觀點來說,似乎不無道理。

既然「夏」是從事生產耕作的農人形象,又怎麼成了「夏國」的國名用字?有學者用古人常以部落物征或首領特長以及歷史貢獻來敬稱並命名國名的現象來解釋「夏國」的得名。如,「炎帝」因擅長利用火而得名,「商朝」得名則與最早鼓勵和從事商業貿易有關。而中原之國因為是農業國,以農為本,被稱為「夏」便很正常了。後來的夏朝、華夏、夏族等「夏」之義都是在此基礎上轉化、變通而來的。

不過,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吳銳有不同的看法,稱「夏」字本義指西部,還有一個意思是跳舞的人,舞者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因此「夏」字從夊從頁從臼。在夏朝時,舞者經常用夏翟(雉鳥的羽毛)作裝飾,這種舞蹈因此得名「夏」,因為舞者手持彩色羽毛,由此又衍生出「夏」字的第三層意思彩色,與「華」相通。

依吳銳的觀點來看,甲骨文中這個字,倒真似一個人正在舞蹈之狀。此「夏」字上為頭,中為軀幹,兩側為手,下為足,像一個挺胸叉腰,四肢健壯的人形,故夏字還有「高大威武之人」的引申義。

「夏」何以成為季節名?

《說文通訓定聲》:「夏,象人當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考古專家王迅稱,現代考古中已發現了最古老的「夏」字。筆者去拜訪王迅先生時,他出示了刻有「夏」字的石塊照片(見圖),該石塊明顯是經人工打磨過的,上面有不少「筆畫」,其中有3個字,王迅釋為「伐夏社」,這個「夏」字與從甲骨文中找出來的「夏」字在結構、形狀上明顯有異。

這個最古老「夏」字的石片是2007年從河北省邢台市境內的補要村古遺址出土的,年代為先商時期(夏朝末期,殷商尚未立國),目前國內考古圈也多異議。如果補要村發現的「夏」字真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夏」字,不僅將重新定義「夏」字,連文字史都要改寫。但是,即使補要村發現的「夏」和從甲骨文中找到的「夏」字都是真的,「夏」字為什麼成為季節名以及為什麼用「夏」定義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仍難以說清。

對於「夏」的原始本義,如前面提到的,有的說與農業生產有關,有的則認為字涉舞蹈。如果說「夏」字與舞蹈關聯,那甲骨文中這個字(甲骨文,見版面圖),倒可能真是「夏」字。不過,在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中,將(甲骨文,見版面圖)字釋為「頁」。不論(甲骨文,見版面圖)是「夏」還是「頁」,與上面提到的和農業生產關聯的「夏」字相比,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字上面都有「人頭」:(甲骨文,見版面圖)、(甲骨文,見版面圖)、(甲骨文,見版面圖)……均是(甲骨文,見版面圖)的原始造型,即簡化字「頁」字的前身。

對這個「人頭」如何理解?一種可以看作農業勞作時,頭上熱得出汗了;再一種是氣溫高,導致頭上冒汗,用手理髮散熱。據此,古人用這個「流汗」的夏字來命名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便不難懂了。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一書中,對「夏」字已有類似解析:「夏,象人當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對照這個(甲骨文,見版面圖)造型,朱駿聲的說法倒頗妥當,而在朱駿聲的生年甲骨文還未被發現。

另外,如果從「夏」與舞蹈有關的角度考察,「夏」字最後成為季節名也能解釋通,跳舞跳出了汗,這與人們在夏季高溫出汗是一樣的,用「夏」字表示熱天很自然。

但古人選「夏」作為高溫季節的名稱還有別的考慮。西漢揚雄《方言》釋「夏」:「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鄭之間謂之暇。」東漢劉熙《釋名·釋天》也有類似的意思:「夏,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禮記·鄉飲酒》說得更具體:「南方者夏,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大概意思是,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謂「夏」就是「大」之義;南方養育萬物,使它長大,這就是「仁」。

用「夏」字來定義熱天,原因即在「大」上。因為在夏季,植物、莊稼生長最快,變大了。從這種字義上講,將一年中的高溫季節定名為「夏」還是很形象的。所以《說文通訓定聲》引《三禮義守》稱:「夏,大也,至此之時,物已長大,故以為名。」

本版聲明

「一方鉤沉」欄目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