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華為的5G之道:合作創新是引擎,4G演進和NB-IoT是橋樑

剛剛在上海落下帷幕的MWCS17世界移動大會,再一次讓5G與物聯網成為ICT行業和互聯網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業內專家指出,相比3G、4G而言,5G不僅僅是下一代通信技術,而且還是顛覆和使能各個行業數字化,推動物聯網發展進程的關鍵技術力量。

目前5G領域的技術進展究竟如何?各大科技企業以及運營商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即將來臨的5G時代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從2009年便開始投入5G研發的華為,可以說是全球企業在5G領域的領跑者之一,對於以上問題更是有著專業的判斷。

在MWCS17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趣味科技採訪到了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鄧泰華、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也由此了解到了華為在5G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華為對5G產業發展趨勢的洞察。

5G時代:催生海量新應用,推動全行業數字化

與之前歷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為什麼5G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認為:「3G與4G使人類進入移動寬頻時代,而5G不僅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而且還將網路延伸到了物到物的連接。5G能夠幫助各行各業孵化出層出不窮的新應用,從而推動人類邁入數字化的全聯接社會。」

5G技術能夠實現以每秒10Gbps以上的速度傳送數據,是之前4G LTE數據傳輸速率的數十倍。5G不僅僅能承載大量的圖像、視頻傳送,而且就連清晰、流暢的VR直播也不是問題。這就給未來海量新應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在高速率、大連接、超可靠性及低時延方面,5G具有前面歷代通信技術都不可比擬的優勢。在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鄧泰華看來,5G將帶來萬物互聯下的全行業數字化。

在5G頻譜資源方面,3.5GHz有望成為5G首個全球統一的協同頻段,將成為構建5G目標網所需的主力頻段。2017年年初,華為與合作夥伴首次提出5G的上下行解耦方案,打破上下行綁定與同一頻段的限制,在享受3.5GHz下行大容量的同時,將5G的上行通過較低的1.8GHz甚至更低頻段承載,大幅提升了網路覆蓋和使用效率。目前華為提出的3.5GHz與LTE 1.8GHz共站部署同覆蓋的上下行解耦方案,已經在3GPP 5G標準會議上得到了整個行業的廣泛支持。

從36km外的遠程駕駛,看5G最新行業應用

除了底層的技術突破之外,華為還與眾多合作夥伴開展了5G聯合創新項目,共同開發可以儘快商用的行業應用。

在MWCS17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期間,華為聯合移動、上汽集團共同完成了首個5G遠程駕駛演示。可以說,遠程駕駛是對5G網路超高速的移動寬頻、超穩定性、低時延等苛刻要求的最佳考場。

通過5G網路大帶寬,車輛上的多個攝像頭採集到的多路高清視頻,可以實時傳達到遠在36km外的遠程駕駛操作台。為了支持這些高清視頻上傳,上行信號要支持近百MB的網路容量。而且50km時速下保障0.1m的剎車距離,需要毫秒級的端到端網路時延。據了解,如果網路時延能從50ms縮短到1ms,那麼就能讓一輛時速60km的自動駕駛車輛的反應距離從1m縮短至僅為1.6cm。

據了解,被5G賦能的智能駕駛技術,將提升76%的運輸效率,降低46%的能源消耗,降低15%的交通事故率。顯而易見的是,這將帶來極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從4G到5G,NB-IoT成為連接的關鍵

和前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不同,4G到5G的升級和跨越周期長、難度大。此前業界普遍認為5G商用要到2020年,首部5G手機終端也將於2020年推出。

但是在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鄧泰華看來,以NB-IoT(窄帶物聯網)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已經為5G提前孵化了新商業模式。因為在4G時期,NB-IoT技術的成熟和物聯網的加速發展,使得移動物聯網已經在水務、燃氣、消防、市政、家電、共享腳踏車等四十多個垂直行業試點,並且在十多個垂直行業具備了端到端商用能力。

不久前,工信部發文全面推進NB-IoT的建設,提出2017年NB-IoT基站規模要達到40萬個,連接總數要超過2000萬,實現NB-IoT網路對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的覆蓋。政策支持更是推動了NB-IoT商用的步伐,2017年還被稱為NB-IoT商用元年。

鄧泰華介紹,華為是業界首家提供NB-IoT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核心技術方面,華為商用發布了業界首款NB-IoT晶元Boudica 120,而第二款晶元Boudica 150將支持1800M高頻。在接入網路方面,華為發布首個NB-IoT商用版本,並且已經商用部署於全球6張網路上。除此以外,華為還提供了物聯網雲平台,實現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業務使能,並且可以預集成行業內的物聯網應用。

5G不是簡單的取代4G,而是要在一定時期內共存、融合、演進

的5G升級無法避開一個非常大的現實問題,那就是運營商的網路轉型。在4G網路架構方面,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傾注了天文數字的投資。2017年,移動、電信與聯通三大運營商合計已部署了249.8萬個4G基站,4G用戶規模達到7.36億,在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路。

從成本方面考量,全球最大4G網路這個存量肯定不應該被棄而不用。而從技術架構來看,5G對4G也並不是簡單的取而代之的關係。首先從頻譜構成上看,5G時代的移動網路不僅包括了5G的新頻譜,也會包括豐富的4G存量頻譜。

5G的網路競爭力 ≠ 5G新頻段競爭力,而是整網多模多頻的整體競爭力。5G的主要新頻譜都處在如3.5GHz乃至數十GHz的高頻段,而較低頻段的4G存量網路已經經過多年建設,往往已經具備了更為全面的覆蓋水平。

因此鄧泰華認為:「5G網路高頻段的全面覆蓋很難一蹴而就。因此必須發揮4G存量頻段的價值,使之具備面向5G演進的能力,比如引入4T4R、Massive MIMO等創新技術,與此同時也把4G網路容量做厚,滿足了4G網路本身流量增長的需求,提前獲得收益。」

在上述核心技術方面,目前華為的前期持續投入已經初見成效。譬如,4T4R配置可以為4G網路帶來高達80%的容量提升,因此4T4R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5G建網基準。截至2017年6月,華為已在全球建成50張4T4R商用網路。Massive MIMO是業界公認最有效的滿足話務熱點的容量與體驗需求的解決方案,華為目前已累計獲得22張Massive MIMO的商用合同。

「華為希望幫助運營商最大化4G網路的投資回報來實現當前的商業成功,同時為未來5G提前構築競爭力。」 鄧泰華再次強調了華為在邁向5G時代中的定位。

雖然現在離5G大規模商用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華為已經探索出一條清晰的方向,那就是以4G演進為基礎、藉助NB-IoT的應用優勢,與運營商、軟硬體廠商和產業聯盟共同攜手,打造端到端的5G生態鏈,共同做大產業空間。

聲音:

「在4G時代進行站點現代化改造,使之全面具備5G能力,不但可獲得4G當期的商業回報,而且加快了後續網路引入5G的速度。同時基於NB-IoT培育並做大移動物聯產業,是實現5G萬物互聯的必經之路。」

——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 鄧泰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