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家過端午•看齊白石等大師畫說端午

欣賞傳世名畫

體味獨特而又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

龍舟競渡

端午節最著名的體育活動當屬賽龍舟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追悼屈原。《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人傷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傅抱石《屈原行吟圖》

畫家以精細的線描用心勾畫了屈原的形象,而將大片畫面讓與江水,使得觀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時,感受到一種孤獨無助的悲涼。

傅抱石至少創作了七幀《屈原像》,儘管每件作品的風格都有所不同,但全都以屈原的《漁父》為刻畫基礎。《漁父》的首五句詩文:「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賽龍舟的主要目的,

一是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驅瘟疫。

每逢端午,往往村村出動,

水推龍舟,岸涌人流,場面頗為壯觀。

這些名家的畫作再現了當時賽龍舟的盛況!

元 吳廷暉《龍舟奪標》

畫中線條有如遊絲般細緻柔和,人物精密生動,龍舟工整華麗,真實地表現了端午龍舟競渡、觀者如雲的場景。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請滑動)

畫家根據皇家在金明池舉辦的龍舟競渡之盛況繪製而成,對當時龍舟奪標的賽況作了形象的描繪,畫中龍舟競渡的壯景可謂形容得淋漓盡致!

崔護 程宗元 《龍舟奪標圖 》

《龍舟競渡圖》描繪端午時節南方湖區景象。此圖繼承了唐代「大小李將軍」華美的青綠山水畫風,畫面整體氣韻瑞麗生動,敷彩勾勒工麗細緻,具有明代工筆繪畫構圖布局靈動、畫面充滿動感、人物細節精緻、所描繪的風俗情景生動寫實的風格。

端午說吃

端午節,有的畫家喜歡畫屈原、有的喜歡畫龍舟,好像齊白石最喜歡畫端午的食物。

來欣賞下白石先生筆下的幾幅端午畫作:

《端午》

一盤紅櫻桃、兩個粽子,巧妙點出作品的主題。凸現出老人節日的歡愉及生活的熱情,詩一般雋永感人。

《鹽蛋》

上方畫兩隻包裹黃泥的鹽蛋;中部置一大瓷碟,碟中擱四瓣切開的船形鹽蛋,蛋白、蛋黃十分中看;右下角畫一隻小昆蟲。

《端午美味圖》

作於1953年,已是白石老人最晚年之作。雄黃酒、鹹鴨蛋、粽子、荔枝、櫻桃,都是端午節應景之物,以寥寥幾筆將之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有酒溫果鮮之感。

在江南一帶,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而且還要吃枇杷,「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

因此畫家的筆下除了粽子,當然也少不了又好吃又好看的金枇杷。

《端午即景》

唐雲,浙江杭州人,1910年8月生。其性格豪爽,志趣高遠,藝術造詣頗高,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可謂詩書畫皆至妙境。

《端午即景》

程十發,海派書畫畫匠,在人物、花鳥方面獨樹一幟。

《端陽佳品》

吳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鬥百草,源於周代。《詩經·周南·芣菅》說的就是鬥草之戲。到了南北潮,南方漸漸把鬥百草演變為端午的文化娛樂風俗。

鬥百草的文化味很濃,除了眾多名家詠詩記載外,還有名家留下繪圖。

這當中,最引後人關注的是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陳洪綬的《鬥草圖》與清代畫家金廷標的《群嬰鬥草圖》。

《鬥草圖》局部

這幅畫作描繪的是端陽時節,仕女五人圍坐石下鬥草為戲的情節。人物神態生動微妙,各具神韻。

《群嬰鬥草圖》

圖繪臨水坡岸上青草繁茂,綠柳垂蔭,一群男嬰在湖石花叢間鬥草嬉戲。人物寫實,敷色明麗。兒童的體貌特徵與幼稚、頑皮的神態表現得尤其生動傳神。

鬥百草,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文斗」,另一種是「武鬥」。

鬥百草最先是從「武鬥」開始的。《詩經·周南·芣菅》說的就是用車前草進行的「武鬥」。「武鬥」即采一些有「草頭」的草(如車前草)或花打成結,雙方互套,然後再拉,誰的花草斷了,誰就輸了。

另一種是比賽「文斗」,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種花草拿來,然後一人報一種花草名,另一人接著種類拿出花草並對答花草名稱,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後見分曉。這種「文斗」,結果大都是誰收集的花草多,種類齊全,誰就能報到最後,最後者就是贏家。

系采絲

采絲即五綵線,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孩子壓邪避毒、長命百歲。系線時,且須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則。

清 徐揚 《端陽故事八幀》之系采絲 (故宮館藏)

此圖冊描繪的是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包括采草藥、懸艾草、系長命縷、裹角黍、觀競渡等共八開。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並以行書註釋出各種習俗的由來。此冊構圖嚴謹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顯示出作者較強的寫實功底和乾隆朝宮廷繪畫工整清麗的筆墨特點。

在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農曆)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

《五日吉祥圖》

齊白石繪端午節時令畫,畫中艾葉偏倚右側,左側菖蒲又稱蒲劍,畫中數筆,以花青寫之,濃墨勾莖,不失「劍氣」。簡單幾筆便微妙地表現出棕子的稜角轉折,濃墨乾筆寫出棕繩,旁搭配造型簡潔的酒壺、酒杯。

《端午圖》

任頤的《端午圖》,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地面上擺放的枇杷、蒜頭為輔。構圖取新穎之姿,用筆用色講究韻味和文人趣味。

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殺菌劑,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區,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作為端午節早餐食用。

《端陽景圖》

清代畫家余樨所繪的《端陽景圖》,以挺秀細潤的筆法,將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動植物生動逼真地刻畫出來。

懸鐘馗

除了用菖蒲和艾草,許多人還用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

自宋代起,民間開始在除夕懸挂鍾馗圖像。清末后,也有人在五月初五的端午懸挂鍾馗像。

而鍾馗的功德也從單一的殺鬼進一步擴展到還消滅五毒——蟾蜍、蜈蚣、蛇、蜘蛛、蠍子。

《燕京歲時記》說: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天師鍾馗之像,或繪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崇惡。

《端午鍾馗圖》

清代畫家黃慎曾畫過一幅《端午鍾馗圖》,畫中我們可看到鍾馗與孩子嬉戲,而且從鍾馗的手中以及背景的花瓶中可以看到放置的菖蒲和艾葉,很好地詮釋了「驅邪毒、避凶瘟」的主題。

編輯

小尤

設計

王德華

策劃編輯

小薛薛

往期精彩

朕沒你這種農家樂審美的兒子!

大美博物 | 「拈花高手」劉華傑帶你崇禮觀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