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霜降是怎麼一回事


在冬季的早晨,土塊上、草葉上經常會覆蓋著一層白色的晶體,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霜。這些在朝陽照射下閃閃發光的晶體,會在太陽升高后慢慢地消融掉,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下霜」。其實霜並不像雪和雨那樣從天而降,而是在臨近地面的空氣中形成的,再加上其一般都形成於深夜或者凌晨,所以很多人都看到過下雪,也看到過下雨,卻很少有人看到「下霜」。

那麼霜是怎麼形成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氣溫要低。是的,低氣溫是霜形成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科學研究發現,霜的形成不僅和當時的天氣條件有關,而且還和所附著物體的屬性有很大關係。物體表面溫度,其附近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這樣在物體表面和空氣之間就會形成一個溫度差。假如這個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那麼在較冷的物體表面就會冷卻周圍較暖的空氣,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就會有多餘的水汽從空氣中析出。假如這個時候物體表面的溫度低於0°C,那麼析出的水汽便會在其上凝為冰晶,霜也就形成了。所以霜總是會在有利於物體表面輻射冷卻的天氣條件下形成。

另外,雖然霜不是從雲中掉落下來的,其形成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雲彩的影響。因為雲會妨礙地面物體夜間的輻射冷卻,天空有雲的時候不利於霜的形成。所以很多時候霜都會出現在晴朗的寒夜,因為這個時候地面輻射冷卻最強烈,更有利於霜的形成。

此外,在霜的形成過程中,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微風的時候,空氣會緩慢地流經物體表面,這樣一來就能不間斷地供應水汽,有利於霜的形成。但是假如風很大,導致空氣流動的速度非常快,就會導致水汽和物體冰冷的表面接觸時間變短;同時,風速過大的時候,上下層的空氣很容易混合,這樣一來不利於降溫,最終也會阻礙霜的形成。研究發現,當風速達到3級或者3級以上的時候,形成霜的幾率就會大大下降。

所以,寒冷季節里的晴朗、微風或者無風的夜晚才會出現霜的蹤跡。

其實霜的形成不僅和上述天氣天氣條件有關,其也和地面物體的屬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霜是在輻射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形成的,也就是說,當一個物體表面越容易輻射散熱和迅速地冷卻下來,那麼在其表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類物體,在同樣的條件下,假如質量相同,那麼其內部含有的熱量也就相同。假如在夜間這些物體同時向外輻射熱量,那麼在同一時間內,表面面積越大的物體其散發的熱量就越多,自身冷卻的速度也就越快,那麼它的表面也就越容易形成霜。草的葉子很輕,但是表面積卻比較大,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寒冷的早晨發現草葉上的有霜。另外,表面粗糙的物體要比表面光滑的物體更容易向外輻射散熱,所以很多表面比較粗造的物體上更容易形成霜,比如土塊。

霜形成以後,一般會通過兩種方式消失:一是融化成水,二是升華為水汽。我們經常會見到霜在日出之後因為氣溫回升而融化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霜的出現意味著當地夜間天氣寒冷並晴朗,局部大氣相對比較穩定,地面輻射降溫比較強烈。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冷氣團籠罩的時候,所以霜出現后的幾天天氣往往比較晴好。民間有「霜重見晴天」的諺語,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本作品為「科普-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