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健脾祛濕方法有哪些

中醫學將一年分五季,分別為春、夏、長夏、秋、冬。七八月份正應長夏之季。長夏時經小暑、大暑兩個節氣,太陽灼熱大地,地濕上升,形成暑熱和潮濕交替兩大特點。醫學古籍中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意思是說,長夏養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濕,同時還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

在7月即將到來之際,中醫為您支招三大防暑祛濕養生法。

濕邪傷脾 暑天如何養護脾陽

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脾的特點是喜乾燥,怕濕濁。當濕邪之氣侵犯人體后,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現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而一旦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則會進而影響到肝的生理功能,因此暑天養生重在健脾化濕、養護脾陽。呵護脾陽的要點在於避免過度貪涼,包括猛吹空調、過量吃冷飲。

健脾祛濕之食療法——薏米紅豆湯

薏米、紅豆是清除體內濕氣的好食材。薏米可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又稱「赤小豆」,有利水消腫健脾胃之效。夏季來碗薏米紅豆湯,能起到健脾、祛濕、養血的作用。

具體做法是:取等量的薏米和紅豆,將紅豆浸泡三四個小時,再與薏米一起下鍋煮,上層的湯當水喝,下層的顆粒當飯吃。注意不能放大米,因為大米是助濕的。可將湯水倒出后剩下的薏米紅豆粒加入小米一起熬粥吃。

健脾祛濕之按摩法——摩脾經、揉板門、捏脊、摩胃脘

小孩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在暑熱天氣容易出現沒有胃口、飲食規律等現象,此時可以按摩孩子手上的一個穴位——脾經:在拇指第一指間關節靠近指尖的指腹部位,順時針輕輕旋轉磨動此穴位200-3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另外,在孩子手掌大魚際的正中間有一個穴位叫板門,揉板門也是一個消食健脾的好方法。第三個方法是捏脊,在孩子脊柱兩側由下向上依次捏動,捏起皮膚往上依次捻動,捻動三下以後輕輕往上提一下,小孩會覺得有一點酸疼,捏脊三到五遍后往往脊柱兩側就會輕微發紅,這就可以了。

至於成人,建議平時可經常摩腹,特別是胃脘部。輕輕地磨動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溫熱即可幫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護脾陽。

健脾祛濕之刮痧法——背部刮痧

炎炎夏日加之悶熱潮濕,人體多感覺粘滯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貪涼,即使滿身大汗也毫不忌諱吹空調。殊不知如此寒熱激變,人體開泄的毛孔瞬間閉合,反而容易引起中暑。而且,中醫理論認為,毛孔驟然強制閉合相當於把外在的寒氣凝聚在皮膚表面,正是現在很多皮膚病高發以及受風面癱的一個原因。專家介紹,民間的刮痧療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容易受風和感受暑熱之氣的部位是人體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區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具體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欖油以起到潤滑的作用,從背部沿脊柱從上往下單向地刮,再沿著距離脊柱1.5寸寬的地方從上往下刮,然後再選擇距離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樣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個區域刮5到8下,不必強求出痧,同樣可以起到效果。背部刮痧能夠幫助預防中暑,也可以用於緩解中暑后的熱症。

結語:雖然暑熱難耐,但中醫養生保健強調順其自然,因人而異。中醫認為「動汗可貴」,夏季不出汗則會憋出一身病。炎夏出汗恰是人體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如果刻意貪涼減少正常的排汗,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很嚴重的危害。適當運動可以增進脾的運化功能,促進體內濕邪的排出,有利人體安度「長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