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近期肥胖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2017年7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肥胖相關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doi: 10.1016/j.celrep.2017.05.077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腸道細菌代謝和機體肥胖之間的生物學關聯,研究者發現,阻斷特殊的腸道微生物通路或能幫助抑制肥胖和胰島素耐受性的發生,同時還會促進脂肪組織更加快速地進行代謝。

研究者J. Mark Brow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對一種能夠產生氧化三甲胺(TMAO)的代謝通路進行了研究,在腸道細菌對關鍵營養物質(膽鹼、卵磷脂和肉鹼)進行消化的過程中就會產生TMAO,而上述關鍵營養物質在動物產品中非常豐富,比如紅肉、加工肉類、蛋黃和肝臟等。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高水平的TMAO和個體高風險的嚴重心血管疾病事件直接相關,比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由於心血管疾病和肥胖密切相關,因此研究人員就假設,TMAO或許參與了誘發機體肥胖的代謝通路,隨後他們重點對一種名為含黃素單氧化酶3(FMO3)的宿主酶類進行了研究,該酶能夠將TMAO轉化成為其活性形式,此外,研究者還發現,缺失或FMO3基因失活的小鼠往往會免於肥胖,甚至在被餵食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的情況下依然不會肥胖。FMO3陰性的小鼠機體中往往會出現和淺褐色或棕色脂肪細胞相關的高水平的基因表達,相比白色脂肪細胞而言,這些脂肪細胞的代謝活性往往更高。

研究人員對435名患者進行研究發現,高水平的TMAO和2型糖尿病較高的發生率直接相關。研究者Brown說道,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間密切相關,我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組往往會影響機體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當然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闡明腸道菌群如何影響機體肥胖,但相關研究結果或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通過操控機體微生物組來幫助有效抵禦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驅動的TMAO通路和人類疾病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或能擴展研究人員在尋找靶向腸道微生物新型藥物上的研究進展,然而,後期他們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理解完整的通路以及TMA、FMO3、TMAO和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TMAO是細菌消耗膽鹼、卵磷脂和肉鹼等營養物質的副產物,此前研究人員就發現,TMAO和個體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直接相關,因此其或許能夠作為一種新型強有力的工具來幫助研究人員預測患者心臟病發作、中風以及死亡的風險。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第77屆科學會議上展示的一項題為Long-term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Youth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Obesity的新研究,在5-9歲時嚴重肥胖的美國印第安兒童到20歲時2型糖尿病(T2D)患病率是正常體重兒童的12倍。

肥胖是年輕人尤其是T2D高風險人群的嚴重健康問題。此前研究表明兒童在長達后T2D的發病率與其BMI相關性很大。然而此前的研究並沒有評估BMI值極高的兒童的長期風險。

這項縱向研究檢測了肥胖和嚴重肥胖的美國西北印第安人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風險,美國西北印第安人的T2D發病率很高。他們計算了2728名5-9歲期間無T2D的兒童以及4319名10-17歲之間的青少年T2D的發病率,兩組人群存在部分重疊。研究人員對他們跟蹤調查直到他們45歲或者患T2D。研究人員根據2000年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生長表計算了他們的年齡-性別特異性BMI值。

結果發現,T2D的發病率隨著肥胖程度增加而成比例增加。與5-9歲不肥胖的兒童相比,BMI值超過肥胖定義值40%的兒童到20歲時的發病率增加了11倍,到45歲時增加了2倍。在10-17歲的兒童中,BMI對T2D發病率具有相似的影響。

「過去我們發現年輕人的BMI是T2D發病率很有效的預測因子,但是我們沒有研究過像今天這樣流行的嚴重肥胖患者的T2D發病率。我們不知道肥胖與嚴重肥胖患者的T2D發病率是否相當。」研究作者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糖尿病、消化和腎臟疾病研究所(NIDDK)糖尿病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部臨床醫師Madhumita Sinha博士說道。「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T2D發病率與BMI緊密相關,尤其是那些極度肥胖的人群。」

3. Nature:首次解析出GLP-1受體與G蛋白結合在一起時的結構圖,有助開發2型糖尿病和肥胖療法

doi:10.1038/nature22394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和ConfometRx公司的研究人員首次捕獲到一種關鍵的細胞受體在發揮作用時的冷凍電子顯微圖片。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5月24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activated GLP-1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a G protein」。

這些發現揭示出關於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工作機制的新信息。GPCR是與人體內幾乎每種功能都相關的分子信息傳遞的中間體。

GPCR停留在細胞膜上,在那裡,它們檢測來自細胞外部的信號,並且將這些信號傳遞到細胞內部來發揮作用。它們對光線、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輸入、激素和神經遞質等信號作出反應。

這些新的近原子解析度圖片對這些重要的受體如何結合和傳遞來自肽類激素的信號提供非常詳細的觀察。

這些研究人員揭示出激素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胰高血糖素樣肽-1)如何在細胞的外面上結合它的受體,以及這如何導致這種受體延伸到細胞中的部分發生構象變化,而這種構象發生變化的受體隨後結合和激活細胞中的G蛋白。

GLP-1在調節胰島素分泌、碳水化合物代謝和食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結合B類G蛋白偶聯受體(B-GPCR)上,不過關於GLP-1和B-GPCR發生準確的相互作用的信息一直受限於不能夠捕獲到這種複合體發生作用時的結構圖片。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Georgios Skiniotis說,「很難過度誇大GPCR的重要性。幾乎一半的藥物都靶向GPCR,利用冷凍電子顯微技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獲得它們的結構圖片將在進一步的藥物發現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GLP-1受體是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種重要的藥物靶標。」

GPCR複合體的大小和易碎性使得人們很難利用長期使用的金標準成像方法(X射線衍射晶體分析法)捕捉到它們的結構圖片。它讓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理學教授Brian Kobilka(另一名論文共同通信作者)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獲得首張GPCR複合體的結構圖片。

當前的這項研究是利用cryo-EM開展的。論文共同第一作者、Skiniotis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Yan Zhang說,「利用cryo-EM,我們也能夠發現關於GPCR如何彎曲和運動的更多信息。我們能夠觀察到很難形成結晶的GPCR複合體的功能性變化。」

4. Obesity Rev:肥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DOI: 10.1111/obr.12551

日前,在刊登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世界肥胖協會的專家就肥胖是否能夠作為一種慢性的複發性疾病進行了論證,研究者指出,除了毒性或病理性的媒介是食物而不是微生物以外,肥胖與疾病進展的流行病學模型非常吻合。

從上個世紀以來,肥胖是否能夠作為一種「疾病」引發了很多科學家的爭論,在這項研究報告中,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測了豐富的食物、低水平的體育鍛煉和多種不同環境因子與機體遺傳易感性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研究者將肥胖與慢性病劃上了等號,他們認為,個體機體中肥胖的程度和其不良作用往往和環境的毒力以及其同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研究者George Bray表示,我們往往能夠接受一種概念,即慢性疾病的發展過程往往存在很多重要的原因,首先,患者僅僅應當對自己體重的增加負責,同時我們也應當關注多種方式來有效應對體重的增加,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治療肥胖,和肥胖相關的很多疾病也都會被治療。

在文章后的一篇編輯評論文章中,研究者認為,將肥胖認定為一種疾病或許會讓那些遭受肥胖以及希望獲得醫療幫助和支持的肥胖人群獲益,同時也能夠加強社會的呼籲來解決相應的社會決定因素、致肥胖的環境以及解決個體體重增加的系統性原因,研究者表示,將肥胖劃定為一種疾病或許也能夠減少個體內化的污名(Internalized stigma),改變人們對肥胖的看法,同時也能夠有效幫助那些國家醫療服務保險計劃對非疾病狀況和風險因子限制支付的狀況。

你可能聽說這樣一種說法:當人年紀到了40歲以後,體重控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是由於某種難以闡明的"力量"對導致我們的新陳代謝水平在30歲之後慢慢地下降。

不過也有好消息,我們的代謝速率下降的趨勢實際上是十分不明顯的,因此中年階段體重的上升並不僅僅是由於代謝水平下降導致的。我們難以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我們年紀變大之後,將變得越來越懶,不愛運動。這一說法可能聽上去有點令人難過,但也有好的一面,例如我們可以試圖做出一些改變。而在此之前,我們需要簡單了解一些新陳代謝的本質。

我們的機體是如何燃燒能量的?

我們的基礎代謝率是測量我們在靜息的狀態下能量的消耗速率,這一數字受到了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體重、年齡以及遺傳背景等等,但對於每個人來說,某一時期的基礎代謝率變化趨勢不大。

除此之外,我們的機體還會存在另外三種不同的消耗卡路里的狀態,這取決於我們具體的活動,例如吃辣味食品或者鍛煉身體等等。然而,有很多我們認為的能夠提高代謝水平的活動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效果。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消耗的卡路里水平其實很低(大約相當於每天消耗卡路里的10%)。

這一現象稱為食物的熱效應,當我們喝刺激性的飲料,例如咖啡,或者攝入大量的蛋白質的時候會出發該效應,但靠這種方式消耗卡路里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少吃多動

這並不令人意外,最佳的消耗卡路里的方式一定是運動。不管是怎樣的運動,例如爬樓梯,泡咖啡以及上瑜伽課等等,都是消耗能量的活動。研究者們將其稱為消耗卡路里的"第二階段"。

在經歷了緊張的鍛煉之後,我們能夠在休息的時候持續性地消耗卡路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階段",或者說是運動后的耗氧過程。

對於減肥來說,這兩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想全天都處於較高的代謝水平,那麼最好提高運動的頻率。

又有許多人認為力量訓練以及舉重等鍛煉也屬於這一類別,而事實上正相反。舉重並不會大幅改變我們的代謝特徵,這是因為我們的肌肉並不會大量地消耗卡路里,要論消耗卡路里的器官,大腦要比二頭肌有效得多。

"在基礎代謝中,大腦佔據了20%的比例",來自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的遺傳營養學家Claude Bouchard博士說道。"接下來就是心臟,該器官佔據了15%-20%的比例",肝臟同樣佔據了相當的比例。而肌肉僅僅佔據了20%-25%的比例。因此,雖然力量訓練是一種健康的習慣,能夠對人體的敏捷度以及平衡感起到促進的作用,但並不會對代謝起到實質性的改變。

"人們所說的一磅肌肉每天將多消耗一百卡路里的能量實際上是謠言",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Gary Foster,說道。

小心飲食

根據NIH的說法,除了缺乏鍛煉之外,過量攝入營養也是身體隨年齡不斷變胖的原因。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之後當飢餓感來臨的時候才吃東西,而且一定避免過量飲食。"保持活動,小心飲食,這兩點做到了,就能夠有效防止年齡增長帶來的體重的增加"。(生物谷Bioon.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