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教育心理學博士育兒心得分享,曾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陳美玲是著名的香港明星,曾經在樂壇界也是紅極半邊天的音樂達人,曾一度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卻在最當紅的時候選擇暫別演藝圈。原因是其父親的一句話「錢財、名譽如流水,發生點什麼就會被奪走;但知識不會,一旦印入腦子,就一直在那兒。你要繼續念書。」后前往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畢業后又被斯坦福大學教授邀請去美國學習教育學。陳美玲說過孩子永遠是第一位,做父母的必須要懂得自我犧牲。並以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學到、悟到的教育知識與理念。以下就是陳美玲總結的十大點教育心得。

1、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要是比較得多的話,小朋友就會沒有信心,他的潛力不敢讓父母看到。自我肯定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是自我肯定力低的小朋友,他們可能會去欺負別人,看不起別人。

不少媽媽心裡有疑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呢?是因為「智商是硬傷」嗎?

曾經對青少年人群的智商做過統計研究,研究報告顯示:智商低於 90 高於 130 的學生,僅占所有學生的 2%。也就是說,在非特殊教育的學校,每個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

由此可見,絕大多數成績不好的孩子跟智力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作為家長還是應該把功夫用在正確的方向上,例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努力程度及心理因素等。

2、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有一個家長跟陳博士說她女兒不喜歡洗澡,然後他就想獎勵她(玩具),而陳美玲博士則說你可以說:「好,你洗乾淨,可以幫媽媽化妝」,這樣她一定會喜歡的。你要讓小朋友知道,獎勵她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家庭成員之間可以交流的事。

以物質作為誘餌,的確能促使孩子一定程度上按照大人意願完成任務。然而,隨著獎勵次數的增加,孩子一方面對物質的檔次、品類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不是出於自覺自愿,也就是內在動力來取得更大的成績。

因此,獎勵孩子要注意:

(1)當孩子不需要物質激勵也能出色完成某活動時,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給孩子獎勵。

(2)儘可能採取人際交流式的獎勵:例如口頭表揚、鼓掌、拍拍孩子肩膀,給孩子一個擁抱等,或是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看電影,給孩子買喜歡的書籍與手工製作用品等。

3、不要定性製作時間表

有很多媽媽,教育小孩的時候,強制性的為他們定製每天的時間表,做好功課才能玩。陳博士會讓他們在學習時感覺在玩,在玩的時候也會學到東西,讓玩和學習分不開。

時間表的確有助於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但媽媽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寓教於樂,怎麼鬆弛有度,讓孩子的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而不是疲於應付媽媽交與的任務。

4、要適當給孩子報課外班

提高分數的課外班,給小孩的想法就是:學習就是為了分數。如果能把多年的補習費用,用在全家去旅遊上,會更好。比如說她的大孩子喜歡魚,差不多日本能去的水族館,陳博士們都去過了。給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如同開小灶加餐,是目前社會上的普遍現象。但,沒有哪個學業突出的孩子是「補」出來的。

報課外班並不一定都不好,但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下面兩類孩子才需要報班:

① 學習能力特彆強,課本知識無法滿足其需求,學校老師已經不能指導了。

② 學習困難,存在薄弱環節,跟不上學校正常的教學節奏,必須額外補差。

5、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懂得選擇非常重要,從小陳博士就訓練他們,比如說去買冰淇淋,自己選擇什麼口味的。陳博士大兒子讀高中時,想去美國留學,她希望兒子選擇 NO.1,或者是 NO.2 也好,可是兒子選的是 NO.7,她兒子選的學校是,每一名新生都配一匹馬,他們每天要先照顧了自己的馬才能去吃早飯,這是在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他讀得很高興,成績也很好,學校也教得很好,他的選擇是對的。

很多家長會做孩子的保護傘,企圖一開始就讓孩子避開挫折,幫孩子選擇處理一切事情。另外,父母常常也會不放心孩子的選擇。可是,孩子往往是在無形中接受並認同了父母的擔心,慢慢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能選擇的。

不要害怕孩子會走彎路、會遇到問題和挫折,因為那才是幫助他們成長最好的土壤。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不要去過多的干涉。

6、不要打孩子

打是很快能讓他們認錯,但是他明白事情的原委了嗎?孩子做錯事,媽媽當「唐僧」才最有效。「當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你要一直和他們談話,直到他們接受、認可為止。才兩歲的兒子犯錯,陳博士都能說教四個小時。」這四個小時候陳博士與兒子談心、交朋友,走進他的內心,然後再進行說教。打孩子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還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用講道理,孩子年幼對很多事情都懵懂不明,爸媽更應該耐心幫助孩子了解,做一個講道理的父母。

7、不要對孩子撒謊

做父母不要向孩子撒謊,比如說你答應他明天去公園踢球,怎麼累都得去。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他一生都會很孤獨的。很多父母在遇到一些難以應付的情況時,不經意間會對孩子說一個小小的謊言,表面上解決了當下的問題,但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感,就為後期的教育埋下了難以磨滅的禍根:

家長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出現了撒謊的結果,會對孩子學會等待的能力產生影響,孩子對等待就會產生焦慮不願意等待。

8、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

陳博士也是職業女性,經常見不到孩子們,陳博士的大孩子很喜歡魚,每天睡覺之間陳博士就會陪他玩 10-15 分鐘釣魚的遊戲,他到現在都記得,說媽媽你是魚,陳博士是漁夫。媽媽和小孩待在一起的時間,哪怕是 2 分鐘,5 分鐘也是天堂,對孩子的影響會很大。

現在的父母離家庭教育越來越遠了,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理由,成為父母們忽視教育孩子的主要借口。

可是,父母畢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參與者,有必要在忙碌中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對孩子表現出更多的關愛,這樣才能使家庭更加和諧,孩子才會更加敬愛你們。

9、孩子發問,不要讓他「等一等」

孩子問陳博士問題的時候,陳博士絕對不會說你等一下。可是有些時候陳博士在炒菜,他們會走來問陳博士:媽媽,媽媽,天為什麼會是藍色的?這個時候,陳博士根本答不上來,陳博士會把火關掉,說:「你問得真好,等下我們一起去找答案」。

孩子天性好奇,喜歡探索,對不知道的東西就會來問父母,但是有時候父母們工作生活忙,孩子發問時就會讓他「等一等」。可一等之後,或許家長忘記了,或許孩子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孩子的探索慾望就消失了。

所以,當孩子在發問時,家長們能夠放下手頭的工作盡量放下,陪孩子一起探索學習,不懂不要緊,帶著孩子一起查閱資料,即增進親子關係,也學到了知識。

陳美齡所提到的「父母不要做的 10 件事情」看似簡單,很多家長卻常常忽略掉。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的傳奇陳博士們無法複製,但教育方法都是可以傳播和習得的。

文章整理髮布學魁榜教育微信公眾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