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突破|「探索一號」返航 取得多項世界級重大突破!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編輯:白雲飛(文字取材於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科學院深淵科考隊完成再探萬米深淵的科考任務后,「探索一號」科考船23日順利回港。歷時68天、近8000海里的航程中,深淵科考隊共執行了113項試驗與科學任務,並取得多項世界級重大突破。

完成113項試驗 深海科考步入萬米時代

根據「精打七千,實做一萬」的思路,科考隊在馬里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共執行了113項試驗與科考任務,涉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海洋地質、深淵生物及深海裝備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

此次「探索一號」萬米深淵科考能夠順利圓滿的完成,可以說非常重要的功臣就是甲板上的原位實驗號、天涯號、萬泉號這些著陸器。這3台深淵著陸器再加上海斗號無人潛器,4台自主研發的設備一共是先後有20次挺進到超過10800米深的海底,海底作業時間超過了230多個小時。

取得多項國際突破

利用深淵著陸器,科考隊員對自主研發的浮力材、固態鋰電池、深海高清攝像系統、7千米級紫外激光拉曼光譜儀等一系列深海裝備進行了成功的試驗和實際應用,在海底最深處附近獲得了近4升海底沉積物樣品,330多個海底大生物樣品,包括在雅浦海溝7884米深度獲取的一尾深海獅子魚,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在雅浦海溝發現深海獅子魚;獲得的近2800毫升保壓氣密水樣,則實現了世界在萬米深度獲取保壓氣密水樣零的突破。此外,使用自主研發的深海海底地震儀,科考隊員在馬里亞納海溝完成了兩條萬米級人工地震剖面測線,使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的國家。

只爭朝夕!24小時連軸轉

「探索一號」此次航行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隊員們的付出。那麼,在遠離大陸的海上,科考隊員們又是如何作業的呢?他們經歷了怎樣的24小時?

午飯過後還來不及休息,深淵科考隊的隊員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作業中。李季偉是「原位實驗號」著陸器團隊的負責人之一,現在他和隊員們正在回收兩天前投放的「原位實驗號」。在本航次中,「原位實驗號」一共完成了8次下潛,其中5次超過萬米,最大下潛水深達10904米,成功完成了7次深淵區的地球化學培養,並採集到了大量深淵底層海水,捕獲了大量的深淵生物樣品。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地質地球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李季偉:「每次布放前,我們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提前準備設備。在有樣品回收后,我們又要花大量時間處理樣品。如過濾海水,每處理100L的海水,一般會消耗我們10-15個小時的時間,因此,每次處理海水都會加班到凌晨3-4點,通宵也很正常。」

除了核心工作,每名隊員都要參與輪班,參與其他科考項目的工作。比如潛水器、海底地震儀的布放、回收等工作。大多數時候,他們的日均工作時間都超過了12個小時,甚至24小時連軸轉。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地質地球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李季偉:「有一次在我們完成回收之後開始值班,工作內容是1次萬米OBS浮球的尋找,正好是後半夜,當時下著瓢潑大雨,再加上大幅度的船身晃動,我們穿著濕透的衣服和鞋襪,就像哨兵站崗一樣,一直巡視著海面,4個小時不曾休息,整個團隊連續工作時間將近四十小時,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每一個人都堅持到值班結束為止。」

年輕的科考隊員們,在遠離陸地的茫茫大海上,暫別家庭、朋友,與孤寂、疲勞、生物鐘紊亂為伍,與烈日、颱風、豪雨、惡劣海況鬥智斗勇;他們成功收穫之前,經歷更多的是意外、失敗所帶來的挫折和沮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