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說說我喜歡的世界10大導演

說說我喜歡的世界10大導演

文/張秀陽

關於淘碟,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幾年前,大概是20世紀九十年代前期的時候,我剛來鄭州那會,不過那時不叫碟,叫錄像帶。那時好像還沒有VCD、DVD,只有錄像機。那時的帶子是一些電視劇,有時也能買到故事片,不過最多的倒是沾點色帶點彩的香港產的帶子,亂七八糟,我現在全忘了它們的名字了。後來,孩子的姥姥要練氣功,要跟著帶子學,需要錄像機,我把機子託人帶給了她。後來她的功沒有練成,錄像機也不知扔哪裡了。我自己的錄像帶子,現在還在床底下扔著。

後來有了VCD機,我買了一些VCD碟。那時的購碟,沒有什麼規律,也幾乎沒有什麼喜好,只要看到碟盒上的介紹文字,感覺不錯,就買了拿回家。保存到現在的還有不少,比如:《本能》、《人鬼情未了》、《情色風暴》、《愛到天堂》、《別問我是誰》、《羅馬之戀》、《野蘭花》、《諾丁山》、《沉默的羔羊》、《特工狂花》、《夜色》、《再試偷月情》,這裡面既有大師級的導演的作品,也有不入流的小角色的貢獻。國產的電影,那時購的就很少,保存到現在的碟片只有三部:《卧虎藏龍》、《大鴻米店》、《春光乍泄》。

VCD後來壞了,我也不想再修,購碟的熱情也沒有培養出來,這些碟片也被我打入冷宮,放在了抽屜的角落裡。

2008年2月18日,那天上班發了上月的全勤獎200元。下午下班后,我去文化路上的大作書店轉了一會,沒有看到想要買的書。從書店出來,大概是旁邊的一家音像店的歌聲吸引了我,我走了進去。在裡面的小屋裡,我買了3張DVD碟:《狗鎮》、《布拉格之戀》、《放大》。一切都是因緣,從此我的淘碟生活開始。如果那一天沒有發全勤獎我手頭沒有錢,如果那天我在書店裡買到想買的書出來后就離開那裡,如果那天音像店沒有放我喜歡的音樂而引導我進入其間,不知我的淘碟生活什麼時候才會重新開始?

那天購到的3張碟,基本上奠定了我後來淘碟路子。《狗鎮》的導演是拉斯·馮·提爾,《布拉格之戀》的導演是菲利普·考夫曼,《放大》的導演是安東尼奧尼。這三個人除了老安同志,其他兩位算不上電影史家們眼裡的大師級人物。

買到這3張碟后第5天,2月23日,那是個星期六,我上午跑到永樂家電超市,買了一台DVD機,是海爾牌子的。在這個機器上,我看的第一張碟是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我見識了他那著名的屁股。

話說第一次購碟后,第二天,我又去了另一家音像店,仍然在文化路上。這次我開始淘碟了,那天我共淘了8張碟:《鐵皮鼓》、《情人》、《大開眼戒》、《新橋戀人》、《穆赫蘭道》、《情迷六月花》、《屋頂上的輕騎兵》、《我心狂野》。那天我共花了40幾元錢,滿載而歸。我的淘碟生活從此開始,到2008年底,我一共淘碟160張。

我從開始買第一次碟子開始,就沒有想到要去買那些敘事宏大的、政治正確的、主旋律的片子。這裡的政治正確和主旋律,和我們現實生活中主流話語中所說的政治正確主旋律不搭界,我沒有淘過一次導演的作品。不但導演的東東我不喜歡,美國的、好萊塢的政治正確的主旋律的我同樣不屑一顧。

我喜歡的是那些另類的、獨立的、探索性的、實驗性的、小眾化的、地下的、藝術的、異端的,這樣一來,我不自覺的和歐洲的電影親近了,和那些雖然算不上大師,但作品絕非人云亦云的導演們親近了,比如法國的或者西班牙的導演們的作品。

寫到這裡,說到淘碟,我要感謝兩本書。王樽的《厄夜之花——50部不能看的電影》,崔子恩的《光影記憶》,這兩本電影筆記,成了我淘碟的嚮導。

我淘得的碟片,說實話到寫這個短文為止還沒有看完。但就我看過的片子來說,如果也按照時下的羅列法,來個「我最喜歡的十大導演」,如下:弗朗索瓦·特呂浮、凱瑟琳·布雷亞、費里尼、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安東尼奧尼、彼得·格林威納、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拉斯·馮·提爾、畢卡·斯魯納、佩特羅·阿莫多瓦。

看過這些導演的片子,我從心底里感謝現代科學技術的時步,如果不是有了VCD、DVD,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無論如何也無緣欣賞這些人創造的燦爛的優秀文化,你根本也接觸不到它們。有了VCD、DVD,有了全球化的大背景,甚至包括無孔不入的盜版碟,任何人想再封鎖文化資源,搞愚民政策,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了。

本人公眾號:老張在路上玩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