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軍校新生「滿月」啦:「小鮮肉」直言,曾有過退學的念頭

至今,軍校新學員已入學一個月,

這段時間裡,地方生學員要通過新訓熟悉軍營環境、改變生活習慣、適應軍事訓練、完成由學生到軍人的蛻變——

入學滿月,你在軍校還好嗎?

■熊峰李逸飛曹翰文

寫在前面

軍校是為軍隊培養優秀人才的「造血庫」,其學員素質優良與否與我軍未來建設發展水平高低息息相關。今年是軍隊新院校體系運行后的首次招生,26所軍隊和武警部隊院校招收地方青年學生1.16萬名,生長軍官士兵學員0.48萬名,前者是後者數量的近2.4倍。如此之多的地方青年學生進入軍校,開始各自的「軍營初體驗」,從訓練場上緊張嚴格的軍政基礎訓練,到一點一滴的日常行為養成,再到更深層次的思想變化,他們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讓我們走進海軍工程大學一探他們的心路歷程。

9月中旬,海軍工程大學2017級新學員已入學一個月。在這段時間裡,地方青年學生脫下校服、換上軍裝,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身份,打開人生之路上新世界的大門,在新環境中化繭成蝶。

從普通學生到合格軍人

新訓教官指導學員開展輕武器訓練。陳曉軍攝

2017級新生在報到處登記。付虹植攝

抓起作訓服泡到水裡,拽著衣領涮一涮,拎起來擰乾。看看衣服,應該乾淨了吧?再看看飄著泡泡的半盆水,撓撓頭,好像又不是很乾凈?初入軍校,2000年出生的鐘璽遇到了迄今為止自己人生中從未出現過的難題——洗衣服;肖鈺琅在家時,是習慣熬夜到凌晨的「夜貓子」,第二天則是不到中午不起床,如今晚上11點睡、早上6點起的軍校作息,讓集合時扣錯扣子甚至穿錯別人鞋襪的他恨不得仰天疾呼「臣妾做不到啊!」

「生活自理能力差是表象,根本是大部分學員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新訓教導員胡志剛告訴筆者,出現問題時,部隊生學員的表現更傾向於一名軍人,而地方生學員更多時候還是把自己當作學生。

據初步統計,海軍工程大學今年由家人送來報到的地方生學員佔到八成以上,幾乎每一個學員的後面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護航團隊」,最多的一名學員是由6位長輩護送而來的。此外,許多家長送完學員后不願離開,剛結束報到的幾天里,家長圍在校外「圍觀」訓練的場景和幼稚園小班開學第一天家長在園外「偷看」的場景如出一轍。

「家長把孩子護航到軍校,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把他們護航到部隊。」該校相關領導鄭重表示,學校和教導員都已做好準備,幫助學員適應角色轉變,與學員一起成長。海工大將軍人日常條令條例納入學員必學必訓內容,並定期組織考核;搭建自主實踐平台,提升學員自主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為了讓學員儘快熟悉軍營、了解軍校,該校通過領導授課、組織學員參觀校史館等方式,使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意識到自己軍人的身份,逐步適應部隊生活。

馬抗洪是個「細緻人」,上高中時,作文寫錯一個字就要換張紙重新抄一遍,初入軍校,他疊被子時都要翻箱倒櫃找尺子比量。而在漸漸適應軍校生活后,他時刻以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兵貴神速,合格的軍人不僅要能圓滿完成任務,也要雷厲風行,不能磨磨唧唧。」現在,他不僅自己內務整理嫻熟,還能幫戰友打背包,各項表現在中隊名列前茅,最近剛被評為隊里的模範標兵。

正視個體差異的存在

校方派遣專人為髮型不合格的新生進行修剪。付虹植攝

新學員分隊吃午餐。陳曉軍攝

開學第一天,趙浩鈞就憑藉1米93的「超高海拔」力壓群雄,當上了「排頭兵」。然而,還沒高興多久,趙浩鈞就發現了問題:「隊列行進時聽到後面隊伍腳步聲不齊,就穩不住自己腳步的節奏,教官再一喊口號,我就更緊張了,越緊張越亂,根本停不下來。」加之趙浩鈞有些「外八字」,一緊張動作就容易變形,曾被教官批評「貼著馬路邊沿走,你都能領隊走出個弧線」。

鮑博從小就以從軍為理想,他從高中起就注意挺直腰板走路、每天堅持鍛煉,絕不讓身體原因成為實現理想的阻礙。進入海工大,他本以為自己的身體素質就算沒有部隊生學員那麼優秀,在地方生學員中也應名列前茅,卻不料,剛開始隊列訓練,現實就給了他一記重拳。「以前從沒發現自己身體這麼不聽話,怎麼別人走起來時手擦褲縫『刷刷刷』走路帶風,輪到我走,就跟牽線木偶一樣怎麼看怎麼奇怪。」鮑博對此感到氣惱又難過,「我從小立志當個好兵,現在連路都走不好還說什麼建功軍營。」

軍校中,學員們比拼的不僅僅是文化課程,還有眾多軍事項目。身體素質較差是大多地方生學員的短板,如何讓他們在新訓中正視自身不足、找準定位,科學改善身體素質,是軍校師生面臨的共同課題。

隊列訓練一周后,部隊生學員已經開始練習跑步,地方生新訓隊踏步還沒能踏齊。部隊生學員在經歷過一定年限的軍旅生活后,無論隊列、內務還是體能訓練都有一定基礎,入學后的訓練,更多的是為了加強磨合、提高標準。

「地方青年學員就像一張白紙,一切都要從頭教起。」看著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的新生,新訓指導員楊一冉說道,「不過越是這樣,越要加強訓練,來到這所軍校的都是為國奉獻的熱血男兒,我們要幫助他們將一腔熱血轉化為行動和成果。」

幾次談心后,趙浩鈞的教官與他一同在活動室掐表記錄計算他的步速步幅;幫他感受並牢記「1212」的穩定節奏,幾天下來,趙浩鈞「似乎找到了一點感覺」。與此同時,為了改掉「外八字」,趙浩鈞每天都貼著籃球場邊線直走,並讓戰友提醒他動作是否變形,方向有沒有「跑偏」,漸漸地,他帶隊時邁出的步伐越來越穩健,帶領隊伍的前行方向也越來越直。而身體協調性較差的鮑博,也在教官的科學指導下,合理安排訓練時間,逐步緩解心理壓力,隊列動作自然了不少。

了解發展前景:

軍營生活不是影視作品

教官組織新學員開展游泳訓練。陳曉軍攝

被問及為什麼報考軍校時,2017屆海工大地方青年學生的答案不一而足,有諸如「看《真正男子漢》覺得當兵應該挺有意思、挺能磨練人的」「從看了《我是特種兵》之後我就一直想當兵,太帥了!」的理想派,也有類似「報效祖國、保家衛國」的愛國派,臉帶茫然回復「聯考分數剛好夠,就報了」「聽爸媽安排所以報考」的現實派也不在少數。再進一步追問對入學后的生活有什麼樣的設想,有些地方生學員的回答則讓人啼笑皆非:「開潛艇開船吧。我們不是海軍工程大學嗎?可能有的專業會學造潛艇?」「我覺得應該還會坐船出海,比如去維和什麼的。」

相對於部隊生入校時,就已較為清楚未來從事的方向,很多地方青年學生對於軍校生活、乃至畢業后的軍旅生涯都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軍校生活現在相對開放,但是地方青年學生對於軍校乃至部隊的認知,更多的還是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等影視作品,這導致不少學生對入學后的學習生活期望值過高。「因為一時的激情或者家庭壓力來到軍校的學員,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生焦慮和迷惘。」海工大相關領導告訴筆者。

58萬考生,排名5000多!新生吳景華得知自己的聯考成績時,本以為進入海工大新開設的電磁發射專業十拿九穩,因而得知自己被調劑到通信工程專業后他覺得難以接受,成了新生里的「老大難」——「遲到專業戶」「作風懶散」「紀律意識淡薄」等批評砸在身上,他也不痛不癢。和吳景華的情況幾乎相反,以「當優秀海軍」為理想,經過復讀終於考上海工大的魏家駿,開學沒多久就因頸部受傷,不得不休息,空懷一腔熱血激情卻什麼也做不了,魏家駿越想越覺得自己沒用,給戰友拖了後腿,甚至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學員的個人前途與夢想,不僅直接影響個人發展方向,而且關係著未來軍隊建設發展前景。為解開學員思想「扣子」、引導學員把個人理想融入強軍夢想,海工大在新生教育中重視學員思想疏導,積極引導學員重新找準定位,了解自身發展前景。

教導員曾先楚找到與吳景華有著相同經歷的高年級學員為吳景華做現身說法。「專業調劑算什麼?當什麼兵、在哪裡當兵,都是保家衛國!」「身為軍人,就是要服從安排,哪裡需要去哪裡!」一次次談心開導,讓吳景華慢慢走出了陰影,訓練不再拖後腿。

教導員胡志剛則帶著一份詳細的特訓「補課」計劃表找到了魏家駿:「養好傷後有的是特訓補課等著你!」「來到海工大,是你自己的選擇,現在放棄,對得起當初那麼拼搏的自己嗎?」回想復讀時堅定的信念,魏家駿憂慮焦躁的心平靜了下來,他不再伸著脖子看戰友們訓練,而是利用養傷的時間自學軍事理論課程。

循序漸進成長:

激發個性背後的巨大潛力

新訓中,新學員在進行隊列訓練。陳曉軍攝

「風在吼,馬在叫……」新訓間隙,李天昊帶著戰友合唱的《保衛黃河》贏得了滿堂喝彩。看著他身著迷彩、腰板筆挺的樣子,誰能想到剛入學時的他時常因不扣作訓服第二粒扣子、穿海魂衫扎外腰帶、「態度散漫、弔兒郎當」等軍容風紀問題屢屢挨批。

「那會就天天想著『搞事情』,一天天走路都『發飄』。」面對筆者的採訪,李天昊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他告訴筆者,自己自小吹拉彈唱都有所涉獵,高中時更因組建樂隊參加比賽大放光彩,所以來到新學校,滿心都是組建樂團,繼續自己的音樂之路。可身為軍人哪能如此我行我素?幾次批評談話讓李天昊回過神來,認清了自己的身份任務,從扣好衣服上的扣子到擺好床下的拖鞋,李天昊不再「發飄」,腳踏實地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

來自河南的華寧以超出一本線11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海工大,熱愛讀書擅長寫作,是個「文藝青年」。新訓閑暇,他把訓練生活、趣事感受一一記錄。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筆,使他很快成了新訓中隊報道骨幹。「接下來,我要以成為一名戰地快報的學員編輯為目標,在那裡書寫更多學員的青春豪情。」華寧躊躇滿志。

來自新訓二中隊的調查顯示,該隊120餘名地方生中,28人具有素描、書法、主持、鋼琴、象棋、雙節棍、架子鼓、拉丁舞等15種才藝,76人曾獲三好學生、學科競賽等獎勵,91人擔任過班級或校級幹部,7人有過出國經歷。相較於部隊生學員一開始就能嶄露頭角,地方生學員往往因學習能力強、視野開闊、思想活躍等優勢後勁大,一旦潛力被激發,常常會給人帶來驚喜。

「部隊生學員成績優於地方生學員、男學員成績要好於女學員」是大部分人對軍事地形學的刻板印象,然而在地方生女學員時趙杉面前,這些刻板印象一一被推翻。「作圖精準,標定位置又快又好」是大四學姐梁文娟對她的評價。時趙杉自高中起就喜愛國內外自助游,各種地圖比課本還熟,加上一定的繪畫基礎,學起地形學來可謂得心應手。

突破了入學之初的瓶頸,地方生學員身上的改變無聲又快速地增加:「報告」「是」「到」這樣的詞語在學員宿營地此起彼伏;被子疊得越來越有線條、內務越來越整齊、集合速度越來越快……學員們的改變讓學校各級師生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事實一定會證明,我們都是好樣的!」採訪中,地方青年學生不約而同地抒發出心底的聲音。

(本文刊於《國防報》2017年9月19日第04版;原標題:入學滿月,你在軍校還好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