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有人說活著需要信仰,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有網友認為很多人都弄不懂信仰代表著什麼含義。信仰有兩個含義,不符合這兩個含義的,統稱迷信或不信

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高僧藏於深山,吃齋念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乃是一種生活方式。基督徒勤儉過日,和睦相處,鄰里互助,嚴守道德,公平公正,自由民主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信仰是一種終極追求。信仰者必有人生的追求目標。基督徒追求死後進天堂,共產主義者追求解放全人類。科學家追求一生揭秘自然界的奧秘。佛教徒一生追求涅磐。 凡是什麼對自己有利就信什麼,什麼對自己無利就排斥什麼,趕時髦追潮流(都是劇烈變化的因素),這是機會主義者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標,本質就是金錢為王,肉體享樂為本,這都不是信仰。

如果從字面理解「信仰」二字,應該這樣解讀:

信一種生活方式。 仰一種人生追求

有網友認為人歷來不缺乏信仰。從最早的盤古、女媧的神話信仰、死去祖先的鬼神信仰以及與之相關的巫術、圖騰等原始信仰,到進入文明時代后儒釋道宗教信仰,從未出現過空白。

「五四」運動,提出「科學」「民主」的口號,是當時一批政治文化精英為活在各種信仰中的人開的一劑藥方。人第一次認識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利器,非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莫屬。科學講求的是邏輯和實證。一要實事求是,用證據說話。二要經得起推敲。而信仰則恰恰相反,不講邏輯,不講證據,而且似乎越沒有證據和邏輯的信仰越顯得寶貴,帶有極強的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哲學家沃爾特·考夫曼定義信仰:「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新成立后,倡導無神論和辯證唯物主義,特別是「文革」十年,「打倒孔家店」、破「四舊」,以極端手段對各種宗教信仰、原始信仰甚至祖先祭祀這樣延續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也予以批判鬥爭,人當時唯一合法的信仰便只有對偉大領袖的個人崇拜。至此,人幾千年的信仰體系幾乎被破壞殆盡。

喊了許多年的信仰缺失、呼喚信仰,實質上是改革開放以後,由計劃經濟進入特色市場經濟,一定程度上的權力尋租、官商結合,財富原罪凸顯,在老百姓看來每一桶金都是罪惡的。沒有底線,不講規則成為常態,叢林法則之下,沒有是非善惡,只有勝敗輸贏。這種情況下,無奈的弱勢群體和有良心的讀書人開始懷念信仰、呼喚信仰,將這一切歸因為信仰缺失,如果人們還能夠相信神靈的存在、相信因果報應,就會有所敬畏、知道約束和收斂自己的慾望,就不會以恥為榮。人們希冀信仰回歸,用信仰的力量挽回世道人心。

人們不是因為「它使我相信」、而只是因為「我願意相信」才信仰。

一個人的叫信念,一群人的才叫信仰。信仰是一種強大的不可知的力量,一旦形成,連最初創建信仰的人也無法控制。要建立政黨、奪取江山,非信仰不足以統馭思想、激發鬥志、廣納同志、戮力同心。

以生命和實踐來追求的是真信仰,打著「信仰」的旗號用以謀取官階、財富、聲望的「信仰」只是工具。最初的基督徒被羅馬統治者拘禁、屠殺,甚至在競技場萬眾矚目下被投入獅口時,還在為劊子手們祈禱。他們不會想到,三百年後基督教會成為國教,更不會想到如今全世界最輝煌燦爛的建築就是基督教教堂,從教宗到各級神職人員均享有不同等級的尊榮和俸祿。以上帝的名義和為了上帝有著雲泥之別,前者是安餘蔭、名利量。科學進,則信仰退。

歡迎參與分享資訊內容,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公眾號繼續為您精心推薦更好的資訊熱點,聚焦綜合輿論討論社會問題,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