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讓「充電」成為你職場生活新常態?

領英HR精英匯 為您提供最具知識性的HR資訊

很多企業領導者,都希望下屬愛學習,會學習,動輒大談而特談學習的重要性,動不動要建立「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組織」,打造「學習型員工」。

但憑心而論,很多領導者自己也無法掩飾其浮躁心態,沒有潛心學習的態度。認真一想,的確也是,都是成年人了,都在忙事業,好辛苦的啊!現今的職場中,人心浮躁,要真正靜下心來學習充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建立「兩個觀點」

1

學什麼和怎麼學比為什麼學更重要

很多領導者都過多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忽略了而更應該做的是強調「務實」,強調「從我做起」和「現在就了解或掌握點什麼」。明確一點,讓我學習,告訴我應該知道什麼或者是「聽報告」還是「看看書」吧,不要老是說「學習很重要」,越覺的重要越把學習當成了一種負擔,成為「永遠完不成的任務」,人也就一直麻木著。

2

真正的學習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常態

這個學習不是一個任務,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良性循環並且自然而然的樂趣。如何著手呢?主要應該注重組織的細胞——個體習慣的培養。組織的細胞是單個的人,細胞長效化培養的關鍵就是養成個體的習慣,因此,領導者必須從自我做起,帶領整個組織向「日常化學習型組織」轉變。

培養「六個觀念」

1

降低姿態,甘為學生

「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的一句話教導了中華兒女上千年,所倡導的就是「人人必有長處,人人必有可學之處」的以人為師的精神。但是,這一人人認同的精神卻被很多人看作很難的事情,之所以難?是因為太多的障礙性因素在人的思想深處起作用。

最核心的因素應該是人們常說的「面子」。「面子」,就是人表面上呈現出來的東西和給人的印象和感覺,愛面子是一種自尊的表現,但是形成學習阻礙的所謂自尊其實就是很多人難以克服的虛榮心。要想學到別人身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必須放下虛榮心,說徹底一點,臉皮要厚,要不怕拒絕,不怕嘲笑,不怕別人看不起。人越是小心翼翼的維護自己的面子,越是腦子膨脹,無法「進食」。

有的人表面上把「老師」當回事,實際上卻不自覺地在各種細節上維護自己的缺陷,抵禦著知識的輸入,對抗著能力的提升。畢竟,誰都不願意自己「智力不如人」或「素質不如人」。其實不是智力或素質問題,而是眾多因素中的一點而已,根本不足以「傷尊嚴」,純粹是心態問題。

「甘為學生」就是要甩掉自己的虛榮心,將自己的位置放低一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的長處,努力通過別人的言語、形象、動作、作品等等掌握能夠為自己所用的有價值的東西。因此,首先要欣賞別人,尊重別人,放低姿態,以人為師,然後要做到與自己對照,查漏補缺。

2

處處留心、常常思考

「知之少是因為眼茫然。」兩眼無物,不關注身外一切,人當然封閉了自己的視野,緊縮了自己的知識面,比如寺廟里的和尚,每天不過方寸之地,也許參透了一些玄妙之理,但是對天文地理、世間萬象、自然世界的動態變化卻知之甚少,甚至逃避思考,尤其是其知識結構無法與最新時代特徵相合拍。

但凡知識淵博之人,不一定耳明眼亮,但是一定做到處處留心。現代社會是信息化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學習則是一個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的過程。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於從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中汲取營養,日積月累形成了淵博的知識。比如,很多經濟知識的學習甚至不需要專門去上課,買菜時候了解漲跌規律,看電視的時候看看經濟新聞,看見廣告就想到「消費導向」,看見促銷就記住了「品牌效應」。

哲人說:「缺乏思考的學習如同沒有學習」。如果食物一樣進入人的腸胃,卻不經過消化、吸收,不經過細胞的代謝利用,那麼吃飯就喪失了意義,知識也是一樣,必須有一個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過程,思考則如同知識的消化酶和催化劑。要想成為管理者,要懂得如何高屋建瓴地分析形勢,權衡各方利弊、把握決策要害,在每一個決定之前都「想一想再說」,讓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迅速從腦海中過濾一遍。這種長期有意識的培養,會讓自己的思考速度加快,反映更加敏捷,也很有效的鞏固了所學到的知識。

必須注意的是:一要有耐心培養思考的習慣,不能怕別人說自己反映慢,因為學習的經歷是一個由慢而快的過程;二要思考複雜,表現簡單,特別是面對客戶,不能將自己快速思考的心理動態表現出來,想的過程是自然而開心的,想過以後要表現的果斷、坦誠。

學習型組織就是要領導帶頭,養成隨時隨地多看多聽的習慣,增強對信息的敏感性,這比專門捧著書本更容易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要建立機制,鼓勵職工學習技能,特別是向老職工學習一些現場、市場中的細節問題的處理技巧,可以將學習進展特別快的年輕職工納入「最佳實踐者」評選範圍,建立制度鼓勵基層推薦「學習型最佳實踐者」、「思考型青年」。

3

書和筆不可廢

電視、廣播、互聯網、ipad、手機、MP3……現代化的信息載體已經普及,書的作用常常被遺忘。

學習型組織應提倡「一本書隨身帶,想起來就看」,桌上常放著一本書,隨身帶著一本書,想看就看,隨時休息隨時就看,學習則更加輕鬆。做營銷最好帶產品手冊,做會計的最好帶會計務實,抓生產的最好帶質量方針,搞治安的最好帶上治安準則,隨地隨看,則更加使枯燥的專業學習更加容易。

學習型組織應該提倡「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現在動手寫字在相當一部分人群中已經成為奢侈行為。但是,眼、耳、手、腦並用則是大腦記憶和思考中最有效的方式。學習的過程也必須勤於動手,養成「一個本,一支筆,走到哪裡記到哪裡」的習慣,尤其是培訓課上,信息量非常集中,做好筆記,更加有助於記憶。

集中看書也是一種辦法。在「一把手」的監督下,大家集中半小時,快速閱讀一些重要片段,然後「頭腦風暴」式地展開討論,集中半小時,快速寫下心得體會,可能真的會學到點東西,至少比完全發散性的研討而言,會更少一點「你言我語,不知所云」、「雙手一抱,聽著睡覺」的現象。

4

在有價值的行為中找樂趣

現實和我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太多的人「樂在無用的」,在沒有價值的東西上容易找到樂趣,這是多數人所具有的共同特點。要想事業成功,必須要有一種找「價值感」的心態,這就必須找准載體刻意培養自己的興趣,這些載體可以是經濟知識、操作標準、管理經驗、人脈圈子、專業技術、生意之道等等。

舉個例子,成功人士為什麼喜歡高爾夫?很多「偶爾玩一下」的人都覺得沒多大意思,沒喝酒來得暢快。樂趣到底在哪裡?筆者不過是在電影電視里看看而已,幻想其功效,感覺應該就在於:面對一個空曠的大草坪(舞台),放鬆身心(心態),看自己的位置(定位),協調渾身的細胞和神經(組織協調),將球擊出(執行)。

學習型組織應培養一些有價值的活動氛圍,比如體育運動。運動可以改善人的健康和精神狀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從而促進團隊和諧。運動需要形成氛圍,也需要高層的帶動。

比如,一個組織的「大領導」喜歡籃球,那麼整個組織都充滿籃球氛圍,結果大家都通過籃球來交流和互相學習,在籃球發、傳、接、投的配合中,深刻體會「協同」的基本價值觀,也能彌合工作中出現的矛盾。這同樣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必要手段。

5

聊天要講性價比

搞企業文化建設常說要「營造......氛圍」,那麼,「氛圍」是怎麼形成?是靠人的行為取向形成的,而行為取向除了直接相互影響之外,語言的串聯、運營和帶動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把語言的交流說成「討論」、「溝通」,馬上就顯得嚴肅了;說成「聊天」,則人人樂於接受。

說話聊天,問寒問暖,是人與人交往和交流的基本動作。但是現代社會,「聊天」往往被人與「休閑」二字聯繫在一起,成為消遣的代名詞,網上聊天更是成為時尚的娛樂文化,而帶有知識性的聊天往往被搞成專門研討、主題交流之類。其實,聊天是學習的最好途徑。日常一個良好的聊天習慣將使學習更加輕鬆快樂。

鼓勵聊天「有價值」的話題。很多人在聊天中喜歡談花邊新聞、家庭瑣事、市井動態,就是在工作開會時可能都聊得眉飛色舞,說上數個小時不知疲倦,而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市場動態、生產疑難、健身之道、工作方法等等,卻覺得枯燥無味,這些習慣註定了聊天的人無法從聊天中得到成長。

鼓勵與「會幹事」的人聊。要想懂得健康,就要找醫生或者營養師聊天;要想懂得銷售,就要和有銷售特長的人聊天;要想學管理,就要和管理績效高的人聊天;要想擁有才華,就和廣博群書的人聊天;要想學檢修和操作,就要找生產一線的老師傅聊天。總之,和誰聊、聊什麼將決定聊天的質量,決定成長的速度。作為年輕人,聊天也要講點「性價比」,價就是你的年齡,性就是聊天的質量。

一個組織的文化氛圍往往是在各類聊天活動中形成的。學習型組織要倡導充實健康、積極向上的「聊天氛圍」,鼓勵員工特別是年輕人,聊點對個人成長幫助大點的,對工作成績帶動強點的,對心理和生理健康作用明顯點的。要強調的是,在工作場所多聊工作,是絕對有益無害的。這,也是應該高度重視。

6

為學習而投資

羅伯特·清崎在演講中曾說到,「我們每天都應該進行一個選擇:即選擇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金錢以及我們頭腦里所學到的東西去實現我們的目標,這就是選擇的力量;我們都有機會,我選擇要做一個富人,我每天都在為我的選擇而努力。實際上,當你還是一個窮人時,你所擁有的惟一真正的資產就是你的頭腦,這是我們所控制的最強有力的工具。就像我說的選擇的力量那樣,當我們逐漸長大時,每個人都要選擇向自己的大腦里注人些什麼樣的知識。」

他所講的時間、金錢和所學到的東西,其實就是學習的資本。學習也是一種投資,絕對不是無代價的;代價越輕,學習的動力越弱,學習效果越差。為什麼父母都渴望孩子好好學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知道「不學習的代價」,換句話說,也就是學習所需要的投資;而很多孩子不知道,因為孩子意識不到父母花了多少心血、多少光陰、多少鈔票。無代價的學習往往功效很弱。

有代價才會知道價值。因此,為學習而投資的心理應該倡導。羅伯特·清崎的話充分說明「為知識而投資」對於改變個人命運(組織績效)的重要性。這位大師還說:「你可以整天看電視,也可以閱讀高爾夫球雜誌、上陶藝輔導班或者上財務計劃培訓班,你可以進行選擇。在投資方面,大部分人選擇的是直接投資於某種項目,而不是首先投資於學習自己所要投資項目的有關知識。」所以,投資意識是需要引導的,不能靠人的本性。

再也明確不過了,我們需要把「錢」和「時間」這兩大資本更多的投資到脖子以上的部位——頭腦,即填充知識,提升能力;而不是老是用在脖子以下的部位——身軀,用以吃、穿、住、行,除非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是學習型組織建設需要深入思考、細緻策劃、長期弘揚的東西。人的進步需要一種投資意識,組織發展需要一種投資文化,為了學習,也不例外。

這一次,你才是主角。

領英招聘季,彙集多個領域行業前茅,為人力資源從業者們提供量身打造的精選職位!

這一次離好上加好,只有一步之遙。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人力資源招聘專場

作者 / 王明宇

LinkedIn領英歡迎更多媒體、企業與組織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7 領英保留所有權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