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濰坊名列第十名!

濰坊教育

態度深度溫度

日前,鳳凰網、經濟觀察報、新浪、北京時間等國內眾多媒體及新媒體紛紛轉發這篇《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山東教育觀察小編髮現榜單中,濰坊入選了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詳情如下:

二、排名解讀

解讀一:

大學不是想建就建,需要省級乃至中央一級政府的審批。而且,在高校構成中,公辦高校也佔據絕對優勢地位。

從這個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中,除深圳是副省級城市之外,其它所有城市,都是普通地級市,教育資源的分配,更是依照權力體系而非市場體系。佔優勢的基本都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在前三十五名的城市中,幾乎所有省會城市,以及直轄市,全部都高校充裕,在校大學生充裕,哪怕是中部不太富裕的省會,也沒有一個入選最缺大學生的城市榜單。

相反,進入「最缺大學生的十大城市」榜單的諸城,絕大多數在經濟領域都是聲名顯赫,但在權力體系中並不佔優。經濟再發達,財力再雄厚,大學也不是想辦就能辦的。

於此,有兩大啟發:一、經濟體系講效率,權力體系講公平。大學設置,應在城市之間相對均衡。大學屬於公共資源,應以相對公平為主,大學的設置,應該相對公平。地無分南北,皆同此涼熱。有的撐死了,要分流資源;有的餓癟了,看著別人的城市坐擁眾多大學流口水,均非有效配置;二、建議開放社會辦學。十大城市中,多數經濟發達,財力雄厚,若開放辦學,本土大學生匱乏之弊,立等可解。當下雖有部分民辦高校,但是辦學條件嚴苛,基本沒有強勢大學,國外很多知名大學,都是民辦大學,未來也應該放手培養一些民辦知名高校。

解讀二:

自產不足,只能靠搶。能夠搶別的城市的人,自然也是本事,證明了自身的魅力。搶人靠什麼?搶人當然首要靠經濟實力,是否有足夠的就業機會,是否有比較高的收入水平。十大城市竟全部處於沿海相對發達區域,絕非偶然。

其中,深圳、佛山、無錫、東莞的人均GDP超過10萬,泉州、南通、唐山等也接近,最富有活力的民營企業,幾乎都誕生在這些城市。就業前景廣闊,財雄勢厚。

但是,事實並非僅僅如此。在經濟實力、收入水平等「硬實力」之外,還需要有軟實力。包括社會文化領域的契合度、包容度,居住環境,甚至是改革力度。

深圳數十年來,都是第一搶人大城,號稱大學生的「收割機」。其能夠成為青年之城、「孔雀南飛」之城,除其雄厚的經濟實力之外,長期以來,包容開放的社會氛圍,也至關重要。

2016年,深圳的凈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為67.7%,而這並非深圳高峰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圳的黃金時代,這個比重一度超過70%。東莞凈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更是高居全國第一,達到73%。佛山這一比重接近50%。

改革的力度和誠意,屬於更深一層的因素,最近幾年對於搶人來說也日益重要。在搶人大戰中,很多城市一再突破先行城市體制,在國家變革滯后的情況下,率先解放了一些市場要素。最典型的是,戶籍制度在最近幾年的搶人大戰中受到巨大衝擊,很多地方出台了寬鬆的戶籍政策,開放大學生自由落戶,甚至部分城市還提供公寓甚至創業、安家資金。

但這不是所有城市的共識,除了北京、上海等幾個特大城市外,也還有幾個城市並沒有放開戶籍,這明顯為人才的引進設置了壁壘。

解讀三:

大學的重新布局,其實也是教育改革的機會。

一,大學的分佈將更為均衡。如果大學更多是公共資源屬性,則可以更公平,如果允許民間自主辦學,大學成為一種市場資源,則經濟發達地區可以有更好的機會,使大學發展水平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相當。

二,大學的設置將更為合理。十大最缺大學的城市的名單中,除深圳之外,其它九大城市,幾乎都是工業城市,這類城市,職業教育類大學非常適用。

當下高校的弊端之一,就是流行升格,專科變大學部,學院變綜合性大學,大家都去搞綜合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反被忽視。未來乘新增大學設立之機,可以多搞職業教育、技術教育類的高校,中和當下高校的結構。

解讀四:

這個排名其實暗藏密碼。

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落腳在城市。若落腳在大學生,這個排名也許同樣流行,只需改名為「最合適大學生就業的十大城市」。富庶、開放、就業機會多,本土大學生那麼少,若有此高枝,何不擇之?

若落腳在大學,排名仍然有效,只需改名為「最值得興建大學的十大城市」,未來國家若重新打散大學體系,進行教育資源轉移,往哪裡轉移?可以參照這個排名。

北京的大學搬遷到雄安,只不過是第一步而已,改革沒有終結,大局在後,從雄安到全國一盤棋,才是實招。

三、十大城市分項說明

佛山

世界工廠,實至名歸。

佛山在過去的近四十年中,成為乃至全球製造業重鎮。當下佛山的人均GDP超過上海,躋身全球高收入城市,大器初成。同時,美的、格蘭仕,萬和等家電巨頭,馳名全國,就業吸納能力十分強大。

2016年,佛山的在校大學生僅為5萬人,大學生密度在GDP35強城市中最低,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武漢千萬人口,百萬大學生,每萬人中大學生約1000人。

以全國平均水平計,佛山大學生規模可以擴大到20萬左右,若以武漢為標杆,則佛山大學生規模可達到50萬至100萬,數十倍於當下。

佛山不僅經濟發達,財力雄厚,就業機會多,民風亦開放。當下,佛山的凈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為48%,遠超京滬,每年吸納青年人口數十萬。

作為最著名的製造業重鎮之一,未來,佛山謀求成為創新中心城市之一,可能成為工業設計之都。佛山的大學產出,反差極大。

擴建大學,佛山所急。佛山足以容納50所左右大學。同時,鑒於佛山是著名的製造業重鎮,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佛山興建的大學,可偏向理工科,兼顧搞一些技術和職業教育類的專科和學院,不要都搞高大上的綜合性重點大學。

有財力,有氣度,此城不來,更待何地?

深圳

孔雀東南飛,至此不徘徊。

數十年來,深圳不僅是最大的人口熔爐,也是最大的人才熔爐。

深圳人口超千萬,是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達到主流發達國家的頂級城市水平。深圳經濟發達,草根企業與巨頭企業共存,富有活力,就業吸納能力強大。

深圳擁有數十家大學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國內頂級的清華北大,都在深圳開設了研究所院,不過,深圳本土大學卻乏善可陳,沒有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學,本土大學生產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萬,深圳人口比武漢多,經濟比武漢發達,若以武漢為標杆,則深圳大學生人數擴張十倍,亦不為過。

鑒於深圳是四大都市之一,繁華且多元,新增大學建議以綜合性大學為主體。

一旦高校開放,深圳將成為高校投資熱土。就大學生就業而言,深圳仍是首選城市之一。

溫州

溫州商人,遍布天涯。

溫州是民營經濟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溫州模式天下聞名。經濟發達,民間富庶。

溫州人口超過917萬,直奔1000萬。在校大學生人數,卻不到10萬。若以全國平均水平論,溫州在校大學生起碼也要達到20萬才及格。

省會杭州大學生多,但是杭州本身也是發達城市,人不好搶。溫州縱有天下氣度,天下人也不可能只專情溫州,最佳選擇,還是能夠自己多培養。

東莞

富庶之地,包容之城。

東莞是著名的工業城市,繁華開放。各種階層的人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生存機會。

東莞人口超過八百萬,其中,戶籍人口只有兩百萬,在校大學生僅有11萬,與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反差大,東莞的產業升級,需要更多人才,除了繼續搶人外,擴建大學,也是東莞一直以來的心愿之一。

鑒於東莞的城市特點,東莞的高校結構,也宜以理工大學、職業技術類學院為主體,兼顧綜合性大學。

20萬至80萬在校大學生,富庶的東莞完全可以容納。

唐山

河北雖窮,唐山卻是河北最富裕的城市。以經濟實力而論,唐山排名全國25位,超過省會石家莊。人均GDP達到8萬,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接近一線城市水平。

唐山人口接近800萬,在校大學生卻只有11萬。河北的大學生,基本集中在石家莊。唐山的兩大鄰居北京和天津,更是高校林立。

唐山未來新增高校來源,一為本土興建,另一個就是來自北京和天津的高校搬遷或者設立分校。

按全國平均水平,唐山完全可以容下20萬在校大學生,可擴張一倍左右。

泉州

千年古城,閩南獨秀。

泉州是福建第一經濟大市,民間富庶,工業發達,晉江、石獅等均為國內知名經濟重鎮。尤其服裝,運動品牌獨步國內。泉州容納就業的能力強大。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千年古城,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歷史積澱深厚。

泉州接近900萬的常住人口,卻只擁有不到13萬的在校大學生,缺口大,起碼需要20萬以上在校大學生,以泉州之富庶繁華,50萬以上也並非不可能。

泉州需要有世界眼光,新增高校除來自國家層面和福建省內,還可以從海外募資建校,泉州是福建著名僑鄉,華僑多達600萬人,商界領袖眾多,這個優勢需要利用。

當下福建高校資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廈門,高校資源分佈與經濟資源分佈不一致,若開放辦學,泉州高校有望井噴。

南通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南通被譽為「北上海」,是上海陸路通往北方的必經之地。

離上海太近,一方面使南通得風氣之先,成為最早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經濟繁榮,但同時,南通不少人口也被上海吸附。南通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還少30萬,成為少數幾個經濟繁榮卻人口倒流的城市之一。

南通在校大學生不滿12萬,總人口卻超過700萬,缺口巨大。

南通能否留住本土大學生,並且還去外地搶人?

無錫

錫山無錫,太湖有靈。

無錫是長三角經濟重鎮,東南內生經濟的典範,經濟發達,民間富庶。三年之內,無錫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而其人均GDP更是達到14.13萬,超過上海。於鄉鎮企業,與佛山類似,風行內生式發展模式,誕生了無數本土民營企業。經濟富有活力,就業吸納能力強。

江蘇的高校資源集中於南京和蘇州,無錫處於下風。但是無錫實力雄厚,一旦高校開放辦學,無錫大學生在校人數,完全有能力擴張到20至50萬之間。

鑒於無錫的城市特點,也應以理工類、技術教育類大學為主體,綜合性大學為輔。

徐州

蘇北重鎮,四省通衢。

徐州處四戰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側面也說明徐州的先天區位優勢十分強大,不僅工業發達,而且交通便利,是天然的區域中心。

徐州常住人口近900萬,戶籍人口達1000萬,在校大學生卻只有15萬。徐州的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若大學生密度也達到或者超過全國水

濰坊

風箏之鄉,工業重鎮,交通要道。

濰坊處於膠州半島與山東腹地之間的連接點,地勢險要。濰坊同時是山東經濟強市,2016年GDP排名全國第32,超過全國一半的省會和首府。

濰坊是典型的強縣弱市類型城市,其轄下的壽光、諸城、青州、高密等,均為強縣,經濟活躍。

濰坊雖是普通地級市,常住人口卻達到935.7萬,且還在持續流入中,未來有望成為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

當下山東的高校資源主要集中在濟南和青島,而濰坊正好在兩大豪門之間,若以全國平均水平計算,平衡濰坊經濟發展狀況,濰坊的大學生缺口,大約在5萬至10萬之間。

鑒於濰坊的城市特點,未來新增大學,可以理工科大學為主,綜合類大學為輔。

小編作為濰坊人,表達一下比較客觀的看法。濰坊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成績顯著,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濰坊市的一些教育創新舉措在全國都是領先的,如率先實施管辦評分離,創新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等等,濰坊的義務教育正在做成全國的標杆之一。

近年來,濰坊市也加強了招院引所的工作力度,嘗試引進或舉辦全國知名的高等教育院校幾高等科研機構,充實地方高等教育,培養更多人才,促進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

小編相信,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濰坊的各階段教育工作會加速發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濰坊會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校,濰坊這所教育名市也會向著科研強市的目標繼續前進。

大家都在看的好文章:

[轉賬] 向你轉賬86400.00元!

一個乞丐的艷遇(深度好文)

跳樓產婦的自述

一組真實的微信聊天記錄遭曝光…太現實了!

今天,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經典短篇:《算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