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人堂 | 郭永福談課改:每堂課都讓學生有興趣不僅是科學,更是藝術

全文共4198字,預計8分鐘讀完

教育的發展是從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一個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一個漸變的過程,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郭永福,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顧問。

請輸入標題 bcdef

目前新一輪課改正在以迅猛之勢在全國推進,廣大教師在不斷更新自己教學理念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變革著教學實踐,使一批創新型的學校、開拓型的教師和健康型的課堂脫穎而出。

為什麼要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基礎教育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又有哪些困惑需要解決呢?

請輸入標題 bcdef

Q

網:課改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對於目課改現狀,您怎麼看?

郭永福:這次課程改革大家都很關注,廣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應該說湧現了一大批教改的先進典型,有了豐富的經驗。課程改革不能說整個教育改革,它離不開整個國家的改革,所以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改革需要有個過程,改革永遠在路上,成績很大,但是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在改革當中不斷地加以解決。

郭永福(左一)做客網《教育名人堂》

Q

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千百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的規律性的認識。對於這十二個字,您是怎麼理解的?

郭永福:我認為這十二個字是對教育方法的一個高度全面的概括。它包含了三層意思。首先,強調教學是有方法的,要依照方法來教學,不能胡來;第二,又強調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因課、因人出發,不要固守一種方法;第三,最關鍵的要得到適合教學需要的方法。

我認為每一種教學方法、模式的提出和應用都有一定背景、條件和環境,我們在學習借鑒這些經驗時,首先要學習敢為人先、樂意改革的精神和先進的理念。至於具體的方法應該因人、因地、因課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一堂課是先學后教還是先教後學,應該從實際出去,如果學生具備了自己閱讀和思考的條件,就可以先學后教,如果學生不具備這種條件,那就應該先教後學。

比如漢語、外語的發音,唱歌,還有體育課的技巧運動,這些不好先學后教。不能認為先學后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就是開放的,先教後學就不是以學生為主體,就是保守的。

還比如,老師一堂課講多長時間也不應該做硬性規定,如果這課需要多講,或者老師講得很精彩,就應該讓他多講。對老師的「講」嚴加限制,不利於教師功能的發揮。滿堂灌不好,滿堂問、滿堂念、滿堂動、滿堂討論就好了嗎?我覺得不見得。

網《教育名人堂》主持人 王曉霞

Q

網:您剛才提到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可以說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識,您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郭永福:我認同這種說法。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獲得成功。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體,就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促進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為他們自我實現創造條件,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要求。具體地說就是要在教育工作當中讓他們積极參与,在參與當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主體性的弘揚與教師主導作用的正確發揮是密切相關的。當然,教師不應該是課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是學生髮展的引路人,教學是教與學,交互作用的雙邊互動,是師生雙向反饋的教學相長的過程。

Q

網:對於教師來說,您認為什麼樣的課是優質課?

郭永福:上海楊浦高中名譽校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說過,課堂是神聖的育人的場所,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孩子生命的質量,這堂課學生學到東西沒有,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沒有,價值觀受到影響沒有,這是影響學生生命質量的。他說學校里最難的是上課,一節兩節好課並不稀奇,每堂課都讓學生學得有興趣,學有所得,學有追求,學有方向,這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它不是雕蟲小技,而是用生命在歌唱。

北京二十二中是一所普通中學,但是這所中學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數學特級教師叫孫維剛。他既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又有很好的數學魅力。他認為中學數學課學習時間太長,既使是智力平平的學生,一年半也足夠了。他把中學教學教材都吃透了,能抓住要點,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教學質量很高,學生負擔很輕,三年的數學課半年多就學完了。他上數學課加進了哲學、美學、社會學、天文、地理、歷史、藝術等知識,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因此他的數學課成了同學最愛聽的一門課。

Q

網:在新一輪的課堂改革中,有很多學校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這樣的學習方式您怎麼看?

郭永福:小組合作學習是這次課改當中出現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相啟發、互相幫助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它既然是一種方法,就要服從教學的需要,有些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易懂,就不一定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

我認為課堂教學應該動靜結合,課堂氣氛要熱烈,但有時候也需要冷靜下來,讓學生做一些深入思考。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聖職責,教書和育人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把它們對立起來,因此教師的教還是需要的。學生的講代替不了教師的講,否則還要教師做什麼呢?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需要有一個過程,不教的前提還是教。

郭永福做客網《教育名人堂》

Q

網:多媒體及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課堂當中了,您覺得相對於傳統課堂,現代技術的應用對教學有什麼樣的作用?

郭永福:多媒體和智能技術的應用大大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促進了教育的公平和質量的提升。從宏觀來說,它促進了優質教育之間的共享,而且這個共享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學校,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可以全球共享。

從微觀來說,它可以把很多抽象的東西形象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應該指出:多媒體和智能技術再發展,它也是一種術,在教學當中起輔助作用,不能喧賓奪主。

老師要提高信息技術的素養要學會運用課件來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但也不能絕對化。有個物理老師外號叫四道,他空手進教室,一支粉筆打天下,滔滔不絕的一堂課,師生對答唱和,下課鈴響,黑板上留下四道題,然後他就走了。不管教幾年級,布置作業每次都不超過四道,所教班級聯考成績年年都名列前茅,學生因為這個老師而立志學物理專業的很多,他的課沒有課件,你說他算不算優質課,我覺得應該算。

Q

網:走班制和走課制在課改過程中是一個新的探索和嘗試,您如何看待走班制,它可以普遍推廣嗎?

郭永福:走班制、走課制並不是我們的創造發明,國外很多國家早已經實行了,現在大家都想推廣這個做法,但是實行走課制需要創造各種條件。首先它就是要明確為什麼要走課,不是為走課而走課,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走課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形成屬於自己的課程譜系。走課制在於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發展方向,喚醒他、幫助他。

第二,既然要走課,就要打破原來的行政班,取消班導。這樣學校沿著政治思想的一套系統可能就被打亂了,以班級管理為前提的管理模式就不在了。怎麼構建全面育人、關注個人的新型育人模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髮現自我、喚醒自我、成為自我,就成了變革的一個關鍵問題。

第三,需要創造一些具體條件,比如要有充足的水平高的教師隊伍,教師能夠提供各種輔資料的課程。還要有充足的教室,能夠讓學生流動起來。

第四,要有數據化的管理系統,因為編課程、編教室都是非常複雜的,需要有一個數據化系統。現在對於走課制也有不同的看法。國外也不是所有發達國家都是走課制的。我剛才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不能採取這種方法,怎麼樣採取這種方法,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從自身條件出發。

郭永福做客網《教育名人堂》

Q

網:目前在課改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一些創新型的學校,無論是在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還是農村,有很多課改名校。他們在課改過程中有什麼樣的經驗,或者有哪些不足呢?

郭永福:新一輪課改有個亮點,有些農村學校師資森嚴,辦學條件差,大膽進行改革從而改變學校的落後面貌,湧現了一批先進的教改典型,比如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東廬中學等。我認為一種教改典型的出現主要能夠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就應該加以肯定,寬容它、支持它,而不是苛求它,要求它有多高的理論基礎,應該從中總結,得出規律性的認識。

當然這些教改先進典型也需要博採眾長,不斷豐富、提升和完善自己。在這方面,我贊成杜郎口中學崔其升校長的態度,他經常在公開場合說現在的杜郎口最多也只值五十分,這表明崔校長的謙虛,當然杜郎口的得分數不止五十,不止六十。但是杜郎口改革的路還很長,我認為他們的改革在全國的教育改革中只是微型,他們的做法比較適合農村學校,並不適合城市的優質學校。任何教改典型的先進經驗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Q

網:傳統文化中講究中庸之道,但是我們的教育中存在一些小問題,大家容易把一件事情全盤否定,出現過猶不及的現象。比如說有個別地方為了課改而課改,甚至有些人提出傳統課堂就要全部推翻,對這樣的說法您怎麼看?

郭永福:我認為教育的發展是從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一個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一個漸變的過程,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處理好繼承與改革的關係,不能採取舊城改造,推倒重來的做法。有些同誌喜歡否定過去,說的教育殺人,傳統課程精心打造的悲劇數不勝數。我認為這種看法太偏激了。

首先否定一切不符合客觀事實,傳統課堂不是一無是處,比如課堂教學、學校制度是適應經濟發展,特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不能因為傳統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就否定它所取得的成績,也不能因為肯定成績和貢獻,就忌談它的問題和弊端。

其次,這樣做不利於正確的總結經驗教訓,選准改革的方向,容易把改革引入歧途。

第三,這樣做把廣大教育工作者搞的灰溜溜的,無所適從,不利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投入到改革的洪流。

Q

網:五四運動以來,國人上下求索,不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推崇實證主義精神。但實際上您提到的「教學相長」出自第一部教育典籍《學記》,的傳統文化中有非常優秀的教育理念,現代教育人如何在傳承中進行創新呢?

郭永福:有悠久的教育歷史,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教育家,我們的先哲提出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傳道授業解惑等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偉大的教育智慧。尊師重教,重視立德樹人,重視品德養成,重視智力培養,重視身心發展,注重前面發展教育,這些都是好的教育傳統。所以不忘初心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的創新。

結束語

教育是讓學生喚醒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讓其受益終生。正如郭老所說,教育不是萬能的,不是個人或幾個人能夠推動的,還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希望教育人能夠總結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反思不足,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主持人 / 文字編輯 | 王曉霞

拍攝/ 視頻編輯 | 劉昌

排版 | 周繼鳳

小編推薦

名人堂 | 「讀懂孩子」是解決師生及親子衝突的正確打開方式!

名人堂 | 盧勤的教育箴言:快樂人生三句話,幸福人生九個字

名人堂 | 盧勤: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安全感和自信心最重要

名人堂 | 孫雲曉:為孩子種下「主動性」和「自制力」兩顆種子

名人堂 | 對話美國大山一家:隔代教育觀念衝突,要把握愛的「界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