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安慶各市縣名稱的由來

突然想到安慶,以及八縣市的由來,也就找了一下,整理過後,自己把相關的認為可靠的說法發上來,與大家商討一下。

1安慶

「安慶」這一名稱,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史志方面沒有作出詳確的記載,《懷寧縣誌》上說得也很含糊。現根據有關史志記載和考證,它的產生、演變以及意義大致如下:

在北宋初年還稱作舒州同安郡團練、後來升為防禦。由於團練、防禦都是管理地方軍事的設置,因此一般只稱舒州同安郡。到了徽宗趙舍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防禦升級為軍,改稱「德慶軍」。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因為廣東設置了德慶府,地方名稱不能重複,於是改德慶軍為安慶軍,「安慶」這一名稱從此在史籍、地誌上出現。在南宋寧宗元年(1195年),趙擴即皇帝位時,由於他在做皇帝這前,曾任過安慶軍節度使,安慶軍成為他的發祥地,因此又將「軍」升為「府」,改稱為安慶府,這一名稱就此沿用到後世。安慶這個名稱,則含吉祥之意。

宋代用「安」字和「慶」字命名府稱的很多,如重慶、興慶、寶慶、紹在、肇慶、同慶等都用「慶」字;再如德安、臨安、瑞安、延安、安福等都用「安」字,安慶府就屬於這個範疇。

塔橋神韻

2樅陽

樅陽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人類便在此生息、繁衍,西周時為宗子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設縣治,名日「樅陽」。其縣名由來,說法有三:

一、從古宗子國,《左傳·文公卜二年》中日:「楚子孔執舒子及宗子,遂圍巢。」杜註:「宗國為群舒之屬,即樅陽,是古代偃姓方國,漢武帝在舊邑設縣,以古國為名。」

二、《爾雅·釋木》:「樅,松葉柏身。」《木草綱目》:「柏葉松身者檜也,松葉柏身者樅也。」《說文》中述,縣城後山多樅木,「縣城位山南,因名樅陽」。

三、古時樅陽多樅木,人們便將發源於大別山,流經城內,經菜子湖入長江河段的這段河流,定名為「樅川」。因縣城坐樅川北岸,水北為陽,因而得名。

雖然現在樅陽劃歸銅陵,但「根」還是在安慶。

浮渡奇峰

3宿松

「宿松」之名始於何時,至今學術者存在較大爭論。一說始於晉武帝平吳(公元280年),一說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前者見諸《太平寰宇記》、《辭源》等典,後者載於《隋書》、《舊唐書》等籍,已為官方所採信。隋文帝楊堅一統宇內,在開皇十八年,一次更改了140多處帶有前代名字和重複縣名。其中齊郡之高唐縣與同安郡之高塘縣字形相近、讀音相同,遂改高唐為章丘、高塘為宿松。但不管改於何時,有一點可以基本認定,「宿松」一詞的含義就「古老的松滋」。

宿松名稱, 有另一說法也頗有意思。

宿松本名松茲, 所以松茲**的招牌很多。但後來湖北有一松茲縣,重名了,因此我們改了,叫老松茲。 宿者,老也。

孤山獨秀

4太湖

在古代史籍中,太湖縣名最早見於《宋書·州郡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呂亭二縣,屬晉熙,后省,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46年)復立。」當時的縣名是「太湖左縣」,原來南朝宋、齊時代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所置的縣叫「左縣」,因為那時習稱「蠻民」為「蠻左」。可見相對於中原地區(黃河流域)而言,這裡開發得晚一些。當初對縣官的稱謂有兩種,一種稱「令」,一種稱「長」,二者的區別在於轄區的大小。例如秦漢時縣官轄區萬戶以上的叫「令」,萬戶以下的叫「長」。太湖左縣的縣官在《宋書·州郡志》中稱為長,可見是個戶口不多的縣。太湖左縣於公元四世紀四十年代設立之後,中間一度撤併,六十年代又恢復了。齊代即改稱「太湖縣」,去掉了「左」字。根據《隋書·地理志》記載,太湖縣於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晉熙縣」,到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恢復了原名,稱太湖縣。另據《隋書·地理志》載,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太湖分成青城、荊陽二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青城併入荊陽,次年撤銷荊陽,復置太湖縣。

花亭碧波

5望江

望江縣定名於隋開皇十八年(598 年)。今縣境內古無縣以上政區設置。作為軍事戰略要地,加強軍事建設,始於東晉在今縣城東10 公里處設大雷戍,以雷池為名。雷池地名家喻戶曉,成語中「毋越雷池一步」就是指此處。這個典故,《通鑒紀事本末》交待得非常清楚。據載,依仗庾太后權勢的潁川大族中的后兄、中書令庾亮專權,原本疑忌蘇峻、陶侃、祖約,命溫嶠鎮武昌以挾持之。咸和二年(327 年),庾亮征蘇峻入朝,終於逼蘇峻、祖約反晉。歷陽鎮將蘇峻舉兵謀反,進攻晉都建康(今南京市),江州刺史溫嶠聞京師危在旦夕,準備發兵平叛。庾亮因恐握有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急令溫嶠切勿東進,並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可見雷池的戰守地位。自東晉設大雷戍后,大量駐軍的軍需基地設在附近。其中,為解決兵器和日用器具的冶鍊製作場所就集中在今望江縣城,並形成中心,地名因之叫新冶。

東晉末年,平息桓玄之亂后,義熙九年(413年),設晉熙郡,在新冶置新冶縣,為今縣境內設置之始。新冶縣名,乾隆《望江縣誌》說:「皖出鐵,有鐵官。今懷西望北有古冶跡,武昌口有煉成墩,漳湖之表煉成畈⋯⋯椅子、磨叉間有坑礦,縣名新冶,職此之由也。」說明新縣緣於新冶鐵官而名。陳太建五年(573 年),置大雷郡(治新冶)。十一年,地入北周。隋代北周后,於開皇三年(583 年),廢大雷郡,留新冶縣。十一年,改新冶為義鄉縣。縣名據乾隆《望江縣誌》說:「陳隋間,縣有義士助國平難,隋文帝旌為義鄉。」十八年,因縣治逼江,而易名望江縣。自此,縣疆域已定,縣名、縣治至今不變。

雷池水岸

6懷寧

懷寧自東晉建縣已1500餘年。縣境商周歸揚州,春秋隸皖桐,戰國屬吳楚,秦隸九江郡,漢以後為廬江郡之皖縣。東晉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設晉熙郡,以皖縣舊址始建懷寧縣,取永懷安寧之意。縣治梅城(今潛山縣)。南宋嘉定十年移治皖口(今山口鎮)。景定元年(1260年)隨安慶府遷宜(今安慶市),府縣同城。與安慶府同治宜城(今安慶市)達650餘年,史稱「首府首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治安慶府,懷寧縣城亦省垣所在。抗日戰爭期間,縣府遷石牌,抗戰勝利復遷安慶。1950年底,市縣分設,從此,定治石牌鎮。2002年,縣城從石牌搬遷到高河。

孔雀遺夢

7岳西

岳西縣名由來文獻記載有兩說:一說因山命名。民國25年(1936年)《安徽民政工作紀要》第76至77頁記載:「(二)成立岳西縣治……新縣區域,適居潛岳之西,即以岳西名縣。」「潛岳」指潛山天柱峰,此說流傳廣泛,符合岳西地理方位,文字記載與建縣同期,足以徵信。

另說因人命名。民國37年版《中華年鑒》下冊第779頁記載:「中央為徹底綏靖地方,特將鄂豫皖邊區之金家寨置為立煌縣,瓦屋嶺置為岳西縣(屬皖省),新集置為經扶縣(屬豫省),汪洋店置為禮山縣(屬鄂省),以辦理善後,立煌為表彰衛立煌之戰功,岳西為紀念剿共殉職之岳維峻(西峰),而經扶則為表彰劉峙之功勛。」岳維峻,字西峰,曾任國民二軍軍長、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4師上將師長。民國20年3月,充當蔣介石大別山剿共急先鋒,於禮山縣(今大悟縣)雙橋鎮被紅軍俘獲,後於經扶縣(今新縣)新集鎮斃命。岳西峰未曾到過岳西縣境地,岳西也無瓦屋嶺地名,因此以岳西峰之名名縣與今岳西縣無必然聯繫,難以令人置信。但此說流傳頗廣,有老紅軍、歷史教師、地名研究人員多次致函安徽省政府,堅持此說,要求更改岳西縣名。省政府責成本縣調查核實,本縣於1956年、1965年、1985年先後三次組織人員調查。1985年由省地名辦、縣誌辦、縣民政局組成聯合調查組,赴京、滬、寧、鄂、豫、皖及有關縣市檔案、史志部門調查,后以縣誌辦人員為主,撰寫詳細的調查報告和《岳西縣名新考》(《安徽史志通訊》1985年第4期發表)。調查報告和《新考》文章認為,《中華年鑒》中的文字記載存在三個疑點:第一,建縣時間不明確,4縣為3個年份所建,《年鑒》概而述之,略嫌籠統;第二,建治地點有出入,岳西無瓦屋嶺,而岳西峰被俘的湖北禮山縣(今大悟縣)雙橋鎮邊有個小地名「瓦屋嶺」,如當年在禮山縣建岳西縣尚無非議,而「漂泊」到今之岳丙建縣,不免有移花接木、似是而非之嫌;第三,取名方法不一致,立煌、經扶兩縣均取衛立煌、劉峙的名字名縣,而岳西取其姓和字型大小中一字名縣,這種形式實屬少見。再說,岳西建縣時的安徽省主席劉鎮華與岳維峻早有讎隙。民國13年,岳維峻率國民二軍於河南一舉殲滅劉鎮華的憨天琨部。15年3月,直奉聯軍攻擊國民二軍,岳維峻退往陝西,經過豫西時,被聯軍陝甘總司令劉鎮華號稱十萬的鎮嵩軍打得人敗,岳維峻隻身逃走,被晉軍俘獲。蔣馮閻大戰之後,岳維峻、劉鎮華雖都改換門庭,投靠蔣介石,但之前雙方摩擦兩年之久,彼此消長,共損兵20萬的夙仇難遣於懷。岳西縣治是在劉鎮華主持下籌劃的,劉鎮華是否同意岳西為紀念岳維峻,是否從中作梗,現不得其詳。因此,以人命名難以定論。調查中發現《安徽民政工作紀要》中以山命名的記載,文獻時間與建縣同期,比《中華年鑒》早12年,「地近則易核,時近則跡真」,可以認定岳西是因「潛岳之西」命名。

1985年8月,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同意調查報告觀點,認定以山命名來歷,決定不改縣名,后經縣人大常委會複議,報告省政府,省政府辦公廳函復,原則同意岳西縣人民政府的報告意見。

司空妙道

8桐城

桐城歷史悠久,古稱桐國。早在原始社會,即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悠長歲月中,百里之地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演進與變革。周置桐國,為楚附庸。秦為舒縣地,隸九江郡。漢魏六朝時期,先後稱舒縣、樅陽縣、陰安縣和呂亭左縣,建置不定,隸屬多變。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稱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改為桐城縣,隸盛唐郡,此為桐城縣名之始,沿用至今未變。宋代歷屬同安郡、德慶軍、安慶軍。元代屬安慶路。明初屬寧江府,后屬安慶府。清代屬安慶府。民國3年(1914)屬安慶道,17年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2月桐城解放,析東南鄉大部地區為桐廬(后改為樅陽)縣。1949年7月,桐城民主縣政府改稱桐城縣人民政府,9月改稱桐城縣政府。1950年10月,桐城縣政府改稱桐城縣人民政府。1952年始,隸屬安徽省安慶地區。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仍稱桐城市。

六尺仁巷

9潛山

潛山周時屬皖國,漢屬皖縣,晉末屬懷寧縣。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析置潛山縣,因境內潛山(即天柱山)得名。明、清屬安慶府;民國時期,先屬安慶道,后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安慶專區。1949年4月至建國后的1952年4月,稱皖北行署安慶專區潛山縣;爾後1971年3月,改稱安徽省安慶專區潛山縣;又后,至1979年底,改安慶專區為安慶地區;再后,又改安慶地區為安慶行署。潛山縣相沿隸屬之,至今未變。

一柱擎天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