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養精之道】「精」到底是什麼|彭鑫博士談傷精與養精

先秦著作中對於「精」、「精氣」的描述:

《易傳·繫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管子·心術上》說:「一氣能變曰精」。

《管子·內業》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

《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呂氏春秋·圜道》:「精氣一上一下,圜周復集,……精行四時,一上一下,各與遇,圜道也。」

在古代哲學中精、氣與精氣的概念是同一的,二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管子》中不但出現了「精氣」二字,還明確指出精與氣的互生關係。據學者研究,在古代哲學中,精和精氣內涵是同一的,二者都是指存在於宇宙中無形可見的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王洪圖,《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內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11月)這種說法有點像現代物理學所講的物質與能量的本源。

中醫學根植於傳統文化的土壤,這些先秦諸家從哲學的角度對人和生命的認識,對中醫學中對人的生命規律的認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哲學在思維領悟和方法論層面的高屋建瓴,為中醫學的理論構建和臨床實踐提供了紮實的依據和指導。

中醫學講究「天人合一」,宇宙是一個大我,我是一個小宇宙。宇宙的規律與人體的規律是相應的,《黃帝內經》所言:「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也就是說,把天地的規律琢磨明白了,人體生命的規律自然就明白了,因為二者是相通的。天地造化有「精」,人體生命也有「精」,其含義如何呢?這個問題中醫學作了回答。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生之本也。」這首先說明了「精」是生成宇宙世界一切物質與生命的基本構成。人類生命發源於自然,人類生命的基本構成和運動發展,當然應溯源於宇宙自然之「精」。

狹義之「精」與廣義之「精」

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素問》,下部《靈樞》。認為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中醫學理論中,「精」的概念雖有多種含義,但大致來分,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狹義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後代和促進生長發育作用的生殖之精,這是中醫學「精」概念的初始含義。

廣義之「精」,是指人體內的氣血、津液、骨髓、腦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這是從精華、精微之意的角度出發,對「精」的初始含義的延伸。

廣義的「精」的概念與古代哲學中對於「精」的認識相通,均為構成物質和生命的本原。假如以文字學和考據學角度來看,在《黃帝內經》中,精一共有十多種含義,因與本文關係不大,故從略。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黃帝內經·靈樞·天年》:「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人體精氣的存在是以精神、形神、體用統一為前提的,陰陽離絕,生命走到終點時,精氣便當離絕;而當神離去之時,人體精氣便也不復存在,所留存的雖仍可勉強稱為構成萬物的物質,但已非生命之精氣。

先天之精於後天之精

人體精氣的種類在《黃帝內經》中較多,按精的來源又有先後天之分,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後天之精為水谷之精、臟腑之精等。

1.先天之精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說:「故生之來謂之精。」《黃帝內經·靈樞·決氣》篇也說:「兩神相搏(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這種精,就是先天之精,它稟受於父母,是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也是人體功能活動的源泉,故《靈樞·經脈》又說:「人始生,先成精」。古人通過對「男女媾精,胎孕乃成」的觀察和體驗,認識到男女生殖之精的結合能產生一個新的生命個體。《靈樞·天年》認為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循」。可見,父母遺傳的生命物質是與生俱來的精,謂之先天之精。然而在胚胎形成之後,直至胎兒發育成熟,全賴女子胞中氣血的養育。因此,先天之精為原始生命物質,主要貯藏於腎。

2.後天之精

後天之精來源於水谷,又稱「水谷之精」。人出生之後,要賴脾胃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微,以營養各個臟腑組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使機體不斷發育、成長和壯大。水谷之精由脾胃化生后貯藏於五臟。如《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說:「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由於這部分精微來源於後天,故稱為後天之精。

人體之精雖有先天和後天之分,但兩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首先,人始生於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為後天之精的化生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人誕生以後,又需要後天之精的充養,使先天之精得以傳承。《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臟盛乃能瀉」。說明藏於五臟中的精氣充盈豁達,則流歸於腎,又轉化為生殖之精,以繁衍後代。可見先天之精是生身之本,後天之精是養身之源。因此,無論是先天之精或是後天之精的匱乏,都可能引起精虛不足而致病。

本書所說的「傷精」,重點指的是「狹義之精」,即是指具有繁衍後代和促進生長發育作用的生殖之精,此精藏於「腎」,故又稱為「腎精」。在古代將「傷精」多數稱之為「腎虧」,表現為:頭暈耳鳴、發脫齒搖、健忘遲鈍、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雙足無力、膝下冰冷、骨質脆弱,男子陽痿、早泄、精冷,女子宮寒、不孕、痛經等。因為「狹義之精」亦是「廣義之精」的一部分,是由人體內部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演化而成,因此傷「狹義之精」,其表現不僅限於生殖之精的匱乏,更廣泛見於「廣義之精」的不足。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傷精與養精》,轉載及引用請註明出處。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回複數字 2017,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內壯]養腎又能治癒頸腰椎病:輕鬆固腎功

[內壯]如何判斷你元氣不足?

[內壯]輾轉反側睡不著—入眠小竅門

[內壯]怎樣吃素才健康(附印祖滋補粥)

[內壯]睡眠黃金時間段:你錯過了嗎

[內壯]內氣強壯好途徑—仙人揉腹法

五臟養生功,一臟一功法(彭鑫博士示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