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中華之遠古奢侈品:漆器收藏

漆器

漆器從來不及玉器、 瓷器和金銀器普及,在收藏拍賣市場上亦稱不上火熱。但它被視作唯一能以時代姿態代表中華文明的傳統器物。

從戰國西漢年間的朱墨流轉,到其後傳神鮮亮的鑲雕彩繪,漆器訴說的是一脈文明七千年相承的驚心動魄。

2008年7月7日,在日本召開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歡迎晚宴上,各國首腦舉杯的盛酒器是一隻小巧的輪島高腳漆杯,杯壁櫻花生動,令舉杯者愛不釋手。會後,日本人把它當作極其珍重的國禮相贈。

1959年國慶那天,周恩來陪同國外賓客步入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指著門口一對高達兩米的古銅色大獅子說:「你們信不信,我可以把它們抬起來。」言畢,直接抬起一隻。在一眾外賓的瞠目結舌中,周恩來笑言:「並非我力大無窮,而是這隻獅子本身並不重,它是福州的仿紫銅脫胎漆器,身重只有幾公斤而已。」

中華文明的傳統器物

從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開始,到戰國和西漢時期的鼎盛,再到現在以稀為貴的收藏拍賣表現,在這些閃動的時代里,漆器一直既內斂又奢華,既高雅又質樸,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七千年奢侈品

有人將瓷器比作古代的文化精髓,有人給玉賦與溫文爾雅的人格品性,誠然,它們從古至今都代表著一種高雅非凡的人生態度,但在五千年的文化里,能夠稱得上奢侈品的當屬漆器。

漆器的珍貴不在於它用料上的講究,而在於它代表人類從一個文明邁入另一個文明的工藝進步。1978年餘杭河姆渡文化遺址發掘出第一隻朱漆木碗和一件朱漆筒將中華文明的歷史維度拉到了七千年前。在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緊隨著石器時代的,便是漆器時代。再往後,發展至戰國和西漢年間,朱墨流轉、壁薄如紙的漆器成為漢武帝案頭至高權力和無雙財富的象徵。

七千年奢侈品

漆器的奢侈是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個縮影。首當其衝的是它令人稱奇的製作工藝。先以木灰或金屬為胎,再在胎骨上層層髹漆幾十層或上百層,半干時再根據剔紅、剔犀、螺鈿和描金等種種不同工藝類型,或描上畫稿,或雕刻花紋,或描金鑲鈿……整個過程延續數年,一件漆器才能大功告成。

存數稀少也是漆器最為鮮明的一個特徵。正因如此,其奢華無雙的藝術價值更是被眾多文人墨客視若無價。在考古領域亦有「大家」之稱的郭沫若對漆器就甚是珍愛,他將其描述為「舉之一羽輕,視之九鼎兀。」明代黃成在現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專著《髹飾錄》中寫道:「隱起圓滑,纖細精緻。」再到清代,詩人袁枚用「陰花細纈珊瑚明,赬霞隱隱東方生」的詩句來形容雕漆之美。

拍賣場上鳳毛麟角

縱然漆器從古至今便是上品之物,但因傳世稀少,至今未能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形成一個獨立的收藏門類。

漆器最早在拍賣場上一鳴驚人是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當時,佳士得推出了26件尤為珍貴的l2世紀至16世紀漆器藏品。最後,拍出24件,總額超過3000萬元港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估價為120萬至160萬元港幣的「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專家將其稱為明永樂年間漆器工藝臻於巔峰之作,其超過1287萬元港幣的成交價創下了當時漆器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

2003年,在嘉德推出的 「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藝術品」 拍賣專場中,一款明代「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以275萬元人民幣成交。同年的上海崇源秋季拍賣會上,一款唐代「黑漆螺鈿琴」又以220萬元人民幣成交。接下來,又一件明永樂時期的「剔紅牡丹紋盒」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214.5萬元人民幣成交,而上海崇源拍賣公司推出的南宋「剔紅鳳鳥穿花圖盤」則拍到了143萬元人民幣。

比起其他拍賣大類的聲勢浩蕩,用鳳毛麟角來形容漆器在拍賣場上的出現比率毫不為過。2006年,香港蘇富比曾以606.3萬元港幣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紅御制詩筆筒」,嘉德以550萬元拍出一件清代「乾隆脫胎朱漆題詩菊瓣形蓋盒」。2007年,一件明朝宣德「剔紅雙螭荷葉式盤」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497.3萬元港幣成交……接下來,引人注目的是保利2010年秋拍中清乾隆漆刻御制詩仿「周兕觥」。這件皇家用物端莊大氣,構思巧妙,無論器形還是技藝均達至極致。素麵器身上牛角豎立,虎虎生威,頗具帝王之勢,最終以515.2萬元人民幣成交。

然而,最轟動一時的當屬2008年12月3日,出現在香港會展中心佳士得拍賣會上的明永樂「剔紅雙鳳蓮花盞托」。除了使用漆器工藝中最為複雜的雕漆工藝,這件器物最大的亮點在於盞托內乾隆皇帝的御題詩。最後,這款傳奇漆器以3314萬元港幣成交,創下了迄今為止漆器拍賣的最高價。

儘管為數不多,但漆器的每一次亮相和拍賣讓關注者雀躍不已。人們認為它的時代終將到來,只是預熱的過程比較長。

升值空間巨大

縱觀以往拍賣結果,明初以前的漆器極受青睞。究其原因,因為明初以前的漆器大多為博物館藏物,市場流通數量極少。在故宮博物院現存的大約1.7萬件漆器中,出土漆器極為少見,傳世之物主要集中於元、明、清三代。

元、明、清三代漆器大都出於皇宮作坊,精工細做,且保存較好,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就其在市場最具表現力的明永樂和清康熙漆器來說,收藏價格極高。因此,漆器越來越屬於高級藝術領域。然而,漆器收藏面臨的瓶頸在於:管理和保存難度很大,漆器不怕水,但怕乾燥,易裂。通常的恆溫都不利用漆器的保管,給收藏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專業門檻。漆器收藏一直不溫不火另一個原因還在於,缺乏專家,斷代困難。因其工藝複雜,又深受社會權貴喜歡,以遠充近的行為即使在明清皇宮也難以避免。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現代漆器的收藏。

不過,收藏市場的最大規則就是「物以稀為貴」。在漢、唐、宋的存物極其少見的情況下,元明清漆器便成了最值得收藏的對象。尤以元為首,漆器工藝發展到這個時代達到了頂峰,出現了像張成和楊茂這樣的名傳千古漆器大師。

此後的明清時期,民間漆器衰退無形,但宮廷漆器取得長足發展,其中又以明永樂、宣德年間及清乾隆年間的漆器最為優秀。明永宣年間,北京就專門設有果園廠生產漆器。至清乾隆時期,當朝皇帝的喜歡又大大推動漆器的製作,使漆器的發展從質量和數量上又達到了一個高峰。

乾隆之後的漆器工藝逐漸失傳,現在已不復存在。因此,清代宮廷漆器被視為最具投資價值和收藏潛力。在另一個方面,由於日本對漆器的追捧,日本的漆器收藏市場比更為豐富。那裡不僅具備詳盡的文獻資料,且漆器本身保存狀態也非常穩定,它們通常會被放置在特製的包裝盒內,保存完好。而國內罕見的宋、元、明時期的漆制蓋盒、香盒、香盤和茶碗盞托等漆器,亦存量頗豐。(文|王與菡 圖|本刊資料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