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詩歌鑒賞題型/答題模板大匯總!2017高考語文二輪複習必備

| 政策 • 信息 • 考點 • 試題 • 方法 |

寒假一過,離聯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高三的同學進入到關鍵的第二輪複習,對於聯考語文第二輪複習來說,要達到三個目的:

一是從全面基礎複習轉入重點複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把握;

二是將第一輪複習過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實戰考題中去,將已經把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解題能力;

三是要把握各題型的特點和規律,把握解題方法,初步形成應試技巧。

在二輪複習中,主要任務是:

查漏補缺;構建各章節的知識網路,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發展學生能力特別是應試能力。要完成這些任務,我們最重要是講究複習效率。

以2016年江蘇卷為例,我們來看看詩歌鑒賞中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6·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的問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注】①晁楚老、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此處化用杜詩。

下闋寄寓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本詞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上闋敘述了李廣的事迹,下闋寫作者自己的感慨。詞人借李廣的故事,申訴自己無端落職、賦閑家居的不平,表達了對當權派傾軋忠良的不滿,同時抒寫自己雖遭打擊而意志不衰的壯士情懷,是典型的借古人酒杯、澆胸中塊壘之作。

本題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與上闋不同,詞的下闋轉寫作者自己的感慨。前五句,作者化用杜詩來回應小序中提到的「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一事。這裡,作者借李廣自比,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楚老、楊民瞻兩位好友親愛自己之意,盛讚他們不以窮達易交的高風。「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是借漢言宋,意思是漢時開邊征戰、號召立功絕域,在那時健如李廣者尚且棄而不用,暗含對南宋求和諱戰,更無需良將的諷刺之意,痛斥了南宋當朝親奸佞而逐賢良的腐敗和黑暗。結尾三句以斜風寒雨之景作結,融情於景,實寫自己內心壯志不得酬的悲涼。

【答案】化用杜詩,回應朋友邀約同居山間的盛情,讚賞朋友的高風;(2分)借李廣自比,表達了對南宋當局的不滿;(2分)結句融情於景,抒寫了壯志難酬的悲涼。(2分)

1.把握景中情

(1)從理論上講,要抓住景與情之間的內在聯繫:

一種聯繫是景與情之間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所說的「哀景哀情、樂景樂情」;

另一種聯繫是景與情之間的相反性,即通常說的「樂景哀情、哀景樂情」。

(2)從操作層面講,要會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飾語及後面的動詞、形容詞,把握景物特徵,從特徵中捕捉背後的情感內涵。

(3)從景物冷暖中體味悲喜。「墨分五彩,詞含七情」,冷暖是從色彩學的角度將辭彙分為兩大情感色系,以體味詩詞文賦中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情感。冷色調詞語傳達出來的多是悲傷,暖色調詞語傳達出來的多為喜悅。

2.把握物中情

要把握古詩「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所寫之物的特點,如形態、色澤、品質、環境等特點,從而體悟所寄託的情感。

在答題時要把握住兩層情感,一是關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層情感。

3.把握典中情

古詩常用典故,借典故委婉曲折地寄託自己的感傷或對國事的諷喻。分析典故中的情感,要了解典故的出處和內容,把握作者用典的用意:或傷己、或諷今。答題有時也要把握住作者對典中人事及自己、時事的雙層情感態度,同時注意聯繫作者的身世經歷及所處的時代背景。

要想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當然要藉助常規方法,如審標題、聯作者、找詩眼、借註釋、知類別等。但臨場時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是品「情語」。

1.品顯性情語

所謂「顯性情語」,指明顯顯示情感的語言,如包含「愁」「怨」「恨」「憂」「凄」「苦」「喜」「樂」「淚」「閑」「憐」「悵」等詞語,這些大都是動詞或形容詞,表情達意功能相當明顯。可以說抓住了這些「情語」,就抓住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這些情語需要在第一時間予以關注並圈出,品味情感產生的緣由或情境。要注意的是,這些「情語」出現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聯)、首句(聯),標題中有時也會出現,它有時還藏在「景語」中。

2.品隱性情語

所謂「隱性情語」,指傳達情感、意圖時較為含蓄、間接的詞語。它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指摹景、物、人特徵的詞語;

一類是用了典故的詞語;

一類是表情態、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

如能抓住這些隱性情語,品其含義,析其作用,則猶如撥雲見日,「真性」顯露無遺。

1.情感概括題

答題模式:基於何種原因(或情境)產生的+情感基調。

「情感基調」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兩個雙音節詞表示,如惆悵、孤獨、欣慰、憤懣、激憤、悲憤、閑適、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於什麼原因(或情境)而產生的這種情感,如陸遊《書憤》表達的是一種悲憤之情,這種情感是由報國無門而產生的。

2.情感分析題

情感分析題有兩種答題模式:

(1)具體+概括:先對具體詩句進行分析,然後指出抒發的情感內涵。

(2)概括+具體:先指出抒發的情感內涵,然後對具體詩句進行分析。這裡的分析一定要結合語言,說出情感的依據和來由。

3.情感評價探究題

這類題屬開放性試題,答題步驟為:第一步,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找到原詩中能支持自己觀點的地方,闡述理由和原因。

以2016年山東卷為例,我們來看看詩歌鑒賞中如何分析修辭技巧。

(2016·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琅然。

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4分)

這首曲子寫風與雪鬥爭,又寫詩人與風雪鬥爭,此作風格豪邁,正是作者自身胸懷之昭示。其大意如下:

入夜,洞庭湖上朦朧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間。只有岸上一盞青燈熒光閃閃,同我乘坐的小船遙遙相伴。艙外一陣陣北風肆逞著淫威,想必在無情地摧殘著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開船窗觀看,這才發現已是大雪漫天。頓時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我朗聲大笑,心情無比暢然。

本題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考查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首先,題干中的句子由三個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句構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風、雪、詩情攪成一片,難分難辨的情景,渲染了一種豪壯的氣氛。其次,「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中,用「爭先」「鏖戰」等描述人的詞來修飾「詩豪」「風」和「雪」,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詩和雪繳纏」中,用「繳纏」形容無形的詩,使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將「詩」具象化,寫出了風雪交加的壯美之景,表現了作者迸發的詩情。概括答案時要注意,因為題干明確指出這三句使用了兩種修辭手法,所以要把擬人和擬物歸結為「比擬」這一種修辭手法。

【答案】比擬、排比。(2分)「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用「爭先」「鏖戰」把「詩豪」「風」和「雪」擬人化,「詩和雪繳纏」,用「繳纏」將「詩」擬物,把抽象的「詩」具象化,生動形象地描寫風雪交加的壯美,表現作者迸發的詩情。「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構成排比句,描寫了作者的詩情與風雪難分難解的關係,渲染了氣氛。(2分)

1.借代與借喻

借喻的本質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質是「代」,即直接把借體作為主體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轉換成明喻,借代則不能。

2.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也可稱為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有相似之處,都是借某種景物來抒情的。但「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臨時性,一般是眼前實實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種景,需要從多方面來細緻描繪出這些景物的自然形態特點;所抒之「情」多是指熱愛、憤怒、讚美、快樂、悲傷等情感;情與景都是臨時性的。「托物言志」中所託之「物」一般具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性質,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的是某種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寫多聚焦在一個主體事物之中,多是「形」「神」兼備的。

3.襯托與對比

襯托是利用事物間相近或對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對比是把兩個對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進行對照,突出事物特點。

二者的主要區別:

①襯托有主有次,對比不分主次;②對比主體雙雙出現,襯托主體未必出現。

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對比與反襯有時不易區分,聯考評分時往往都算對。

4.擬人與擬物

擬人是指將人的習性特點行為動作擬用在物體上。擬物是把某一物體當作另一物來寫,有兩種情況,一是把人擬成物,一是把物擬成另一物。

5.對偶與排比

排比是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達到加強語勢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對偶就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對稱或相近意思的一種修辭手法。

6.借古諷今(喻今)與用典抒情

借古諷今(喻今)主要指作者藉助歷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諷刺現實,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詩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詩文詞句來抒情。前者主要是指詠史詩的整體表現手法;後者主要是指具體詩句的表現手法。

7.渲染、烘托與襯托

(1)烘托與襯托

烘托,又叫側面描寫,是用一個(或多個)事物暗示另一個事物,只寫一個(或多個)事物,但目的是寫另一個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並序》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寫聽眾的反應,寫周圍景色,目的是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襯托是兩種事物都要寫,一個為主,一個為次, 「次」對「主」起陪襯作用。做題時可這樣區別:

看是否出現:烘托是只寫一個事物,另一個事物(要暗寫的事物)不出現;襯托是兩個事物都要寫, 「主」事物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

看描寫事物的數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寫「一」,俗稱「眾星捧月」;襯托是以「一」寫「一」,且是連續寫的,俗稱「烘雲托月」。

(2)烘托與渲染

烘托是側面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而渲染則一般用景物、環境來烘托情感,對景物環境多作正面描寫。如賀鑄的《青玉案》中「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裡的手法很多,其中

一個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來渲染這閑愁之濃、之深。

步驟1:定技巧

品讀詩歌,明確詩意,結合詩中相關信息,明確所運用的藝術技巧。

步驟2:釋運用

結合具體詩句,說明如何運用藝術技巧。

步驟3:析效果(作用)

分析藝術技巧在形象、意境、結構、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以2016年全國乙卷為例,我們來看看詩歌鑒賞中如何分析景象用意。

(2016·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金陵望漢江

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後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麼用意?(6分)

這首詩以金陵為中心,寫眺望長江遠去的感想。大意如下:

前四句:寫出了江水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特點,渲染了一派雄壯的氣象,繪製了一幅極其宏偉的萬里長江風光圖卷。

中間兩句:寫六朝的淪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對唐代盛世的熱烈歌頌,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詩情感深沉,以江水壯闊的氣勢與盛唐的國力相對應,比喻貼切得體,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悵蘊含其中。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問考查描寫了什麼景象,要指出寫到了哪些景物,具體描繪畫面內容,並指出畫面的特點。

第二問是對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作答。

詩歌的前四句寫詩人在金陵看到長江遠去的浩大氣勢:長江綿延曲折長達萬里,分出的多條支流就如同巨龍盤踞;江水四溢,在中華大地上泛濫,波濤洶湧,迅疾奔流,水勢浩瀚,氣勢宏大。這樣寫,既渲染了長江下游的雄壯氣象,也為下文歌頌大唐盛世蓄勢。

【答案】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於突出詩的主旨。(3分)

1.記術語,把握景物形象的特點

景物形象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詩歌景物形象的特點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意象色彩(明艷、清麗、素雅、陰冷等)。

從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聲聲慢》中的「淡酒」「晚來風急」「滿地黃花」「梧桐」「細雨」「黃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調」,給人一種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覺。

(2)意象組合的特點。

從意象的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動靜組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虛實組合——「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點面組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等。

2.分析意境,理解詩人的情感

意境是詩歌藝術美的集中表現,它是詩人強烈的主觀思想情感與生動形象的客觀事物相互契合,創造出來的一種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是探知詩人情感的重要途徑。在意境的創設上,有不同的風格,同時蘊含著不同的情感。

常用術語:孤寂冷清、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閑適、雄奇優美、生機勃勃、肅殺荒涼、瑰麗雄壯、虛幻縹緲、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分析景物的作用,離不開對景物內在關聯性(因果鏈)的把握。對這一類題目,應把握好以下步驟:

第1步,閱讀全詩,梳理脈絡,了解大意

(1)從「起承轉合」的寫作思路入手,讀懂思路層次

「起承轉合」是古人寫詩填詞所遵循的結構章法。「起」即開篇,「承」是對「起」句的承接、拓展,「轉」是詩意的跳宕轉折,「合」是收束全詩。

(2)從情景關係入手,讀懂詩歌的內容層次

在正常情況下,舊體詩、詞的基本章法是先寫景,后抒情。對於近體詩來說,絕句的一、二兩句,律詩的一、二兩聯,詞的上闋是寫景的;絕句的三、四兩句(尤其是末句),律詩的后兩聯(尤其是尾聯),詞的下闋是抒情部分。而詞,又特彆強調上下闋間的過渡(過片)。當然,也有少數詩歌是先抒情后寫景的。

第2步,細讀所給景物,抓住關鍵詞語,把握景物特點

這一步是基礎、前提,絕不可粗略讀之。

第3步,分析所給景物與上下文發生了哪些關聯

所謂關聯,就是上下文景或情發生髮展的依據,或者因果關係。

第4步,作答,注意使用術語

指向結構→線索作用,有的景物貫穿始終,則往往為線索;照應作用;鋪墊作用。

指向人物→襯託人物的性格或節操。

指向意境→渲染氣氛,營造意境。

指向環境→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或環境。

指向情感→奠定感情基調,烘托詩人情感。

聲明:本文由高中生學習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 聯考語文大備戰 | 實用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閱讀

  • 聯考語文重點考查內容講解:實用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閱讀

  • 現代文閱讀【術語】及【表達技巧】知識清單 | 複習必備!

  • 耀眼乾貨 | 聯考作文滿分的大神,教你如何寫高分議論文!

  • 聯考作文精彩結尾50例!好資料必須分享~

[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往日的精彩內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