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坐上一艘去往南極的船看看海底有什麼,這個願望你有過嗎?

人類總是能夠找到滿足好奇心的方法,這也是世界進步的本源。

「如果我們有一天能像企鵝一樣看到南極的海洋下面有什麼,那一定會是非常神奇的體驗。」

這是我見到吳辛博士之後他先提到的一個願望,他是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這個願望始於他 2011 年的那次南極之行,在給企鵝拍照,感受地球極地冰蓋的壯闊之後,那深藍色的未知領域似乎有著更吸引他的東西,他設想去到冰面之下看到更多,但在當時,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願望。

人類潛入深海和飛上太空幾乎是同時開始,但相比之下,人類在海底的歷史卻更加艱難。儘管公元前四世紀就已經製作出了「潛水鐘」這樣的工具,但真正意義下潛到深海中去還是 1960 年美國人唐·華爾什和他的兒子丁·皮卡特一起乘坐「曲斯特 1」號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故事。

而從那之後的漫長歲月中,成功乘坐探測器到達馬里亞納海溝的地球人屈指可數,甚至還沒有飛上太空的人多,更不要說想要到南極的深海中去一探究竟了。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不過,隨著海洋科學研究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的「蛟龍」號以及「彩虹魚」號水下探測器在近年來開始走入公眾視野,由上海海洋大學崔維成教授帶隊潛心研製的「彩虹魚」號,能夠下潛到 6500 米以下的深淵,甚至到達 11000 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確實令人激動。

而這背後,其實有著「國家支持+民間投入」的全新嘗試,由吳辛博士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民間資本,與崔維成團隊的合作經過三年多時間,終於初見成果。而在深海探測之外,吳辛博士開始嘗試進入新的領域做更大膽的事情。

關於吳辛博士這些年和「彩虹魚」號總設計師崔維成教授一起向深海發起衝擊的事,也許大家以前就聽說過,所以當我還在想究竟為什麼這次他又打算去南極,而且將要造一艘夢幻般的科考船——「深淵極客」號時,內心是充滿疑問的。

「深淵極客」號概念展示圖

如果你在影視劇中看到過游輪,或者在新聞上看到過科學探險船,那麼呈現在你面前的「深淵極客」號無疑有些奇怪,它的前半部分有著豪華游輪的寬闊視野和觀景台,而後半部分則是科考船的樣子,這在以前恐怕是沒有人嘗試的事情。

「深淵極客」號將成為能夠抵達南北極地區,並具有深海探測能力的科考船。船長 95m,型闊 17m,型深 8m,設計最大吃水深度 4.95m,吃水排水量 5000 噸,設計最大航速 15 節,續航能力 8000 海里,自持力 60 天載員 75 人,能夠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並且,船上還將配備多種潛水器,包括 11000m 潛水器,4500m 潛水器以及 100m 潛水器。整個項目的詳細設計將於 2017 年內完成,計劃 2018 年初開工建造,2021 年初投入運營(資料來自官網)。

要造出這樣一艘夢幻般的船,聽上去似乎是「痴人說夢」,即便能造好,一定也需要不少時間,所以在起初聽吳辛博士介紹時,我內心是有疑問的,但他似乎早已經做好準備,船的建造將由荷蘭達門造船廠來負責,而深海探測器部分則是彩虹魚來完成,並且,未來旅行的規劃將會交給曾經去過極地數百次,擁有豐富經驗的旅行家來負責,整個計劃很顯然是考慮很久之後才決定的。

達門荷林根船廠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

所以在採訪他時,我們討論最多的,不是公司的運營狀況,也不是這件事會不會成功,更多的是他對海洋的理解,以及在這件事背後的他所看到的意義,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內容:

下到海底,不只是繞南極玩一圈

極客公園:從前人們談論到南極北極,感覺並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這一次彩虹魚計劃要造的這艘船,有什麼樣的意義所在?

吳辛:我 2011 年去了南極,是和科學探險協會一起。那時候去南極的人非常少,改變了我以往對南極的觀念,所以我一直問自己,這片大陸到底包含了些什麼,在海面之下有什麼,所以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像企鵝一樣去看到海洋底下是什麼,那會是非常神奇的體驗,然後就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其實關於海洋下面的資料非常有限,因為沒有幾個人能下去很深。

這兩年去南極旅遊的人群呈現了爆發性增長,過去我們的旅遊更多是購物型、觀光型,現在更多是一種探知型、體驗型,所以大老遠跑到南極去,想要體驗一下是什麼,但實際上很多去南極的還是屬於觀光型,跟去加勒比海玩兒沒太大區別,我一直想如果能提供給人們一種更高科技的手段,不光是輪船,而且還能讓人下到海底,那應該是很酷的事情,但當時也只是想想而已。

到 2014 年,我們和海洋大學崔維成老師合作,開始研究人怎樣下到海洋的事情,我感覺我的夢想有一半可以實現了,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下到海底的深潛探測器了,有了這個東西之後,我們就還差一艘船。

「張謇」號是國內首艘科考設備和船舶全部由民營資本投資的遠洋科考船

所以就考慮怎麼設計和建造一艘船,到達南極和北極,因為一般的科考船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去年「張謇」號是沒有破冰能力的,不能到達冰區。

然後很偶然一個機會,我們碰到達門造船公司,他們在過去兩三年一直在研製能到冰區探險的船,聽到我們的需求之後找到了我們,我看到之後感覺跟我們的要求還有些距離,因為我想要做一個科考、探險、旅遊綜合在一起的船,這個想法在世界上還沒有,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船,國際上之前也沒有過。過去要麼是「雪龍」號這樣的極地科考船,要麼是那種豪華游輪,我們是第一個。

所以大概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啟動了方案設計,經過一年多的合作,我們現在已經把船的設計完成了,我們覺得很自豪,這是一艘集科考、探險、船的設計和建造技術結合在一起,我們嘗試著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是有意義的。

另外,南北極屬於全人類共同的資源,你怎麼樣保護好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現在不參與到這個事情當中就沒有話語權。過去我們沒有出台要怎樣去規範南極的開發和旅遊,這兩年開始重視起來,「雪龍」號已經過去了,國家在開始做這件事情。我們也利用我們手上的一些創新科技,作為國家極地科學研究的一種補充,因為我們有這樣的船,也有深潛探測器,能幫國家做一點研究。

「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是能下潛到 11000 米深淵極限的作業型載人深潛器

為了更好地保護它,我們首先要研究它。研究手段都沒有就談不上保護,全球變暖極地的冰融化的越來越快,為什麼融化,融化之後我們怎樣去應對,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科學研究。彩虹魚不管是做深潛探測器還是做這次的深淵極客號輪船,也是給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載體和平台。

打造一艘人人都能用的極地科考船

「深淵極客」號概念

極客公園:船開始造了嗎?

吳辛:還沒有開始造,我們會在今年下半年做好生產設計準備,和達門造船廠選好造船地點。我們希望在明年開春的時候能正式啟動船廠的建造。

極客公園:為什麼沒有選擇在荷蘭造?

吳辛:原本達門造船廠要在荷蘭造,但我們最後達成協議在建造,所以他們會派工程師和建造師來,在選擇一家船廠,全過程來保證建造質量。現在造船業不景氣,不是因為沒有需求,而是因為我們造的船太沒有科技含量,而這種(結合科研和旅遊的)船我們現在不會設計,更不會造,那麼能在建造出第一艘,將來就能造出第二艘第三艘,我們希望能夠起到引領的示範,希望行業也能看到。

極客公園:這艘船既適合遊客也適合科學家,為什麼要這樣做?

吳辛:這就是國家和民企做最大的不同,因為國家做「雪龍」號是為了承擔國家的任務,這是非常對的,這是國家基礎戰略研究,不用考慮商業回報。但民營企業不一樣,我要花錢去研製和設計這艘船,所以就得考慮錢怎麼回來,如果光去做基礎性研究,是沒辦法收回成本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叫「科考探險船」,其實船前面是做探險,後面是科考的,所以設計的時候也很有特點。前半截是豪華游輪的感覺,後半截是科考的。這樣的話一趟開到南極去,本來費用是非常貴的,「張謇」號出海一次大約是千萬級別,可想而知花費有多大,我們這樣做會有盈利的地方。

極客公園:去極地科考周期大約會是多久?

吳辛:我們計劃在南美設立一個彩虹魚科考基地,將來這艘船半年在南極,半年在北極,因為兩級只有不到 6 個月時間可以活動,其他時候的極端天氣都是沒有辦法活動的,為了節約路上的時間,我們會在極地設立自己的科考極地,我們的科學家和遊人就可以坐飛機先到達我們科考極地,從那裡上船,然後再到達南極區域,這樣時間會比較短。

成為海洋大數據服務商

極客公園:從公司成立到現在,經營上有回報了嗎?「深淵極客」號現在到什麼情況了?

吳辛:還沒有,因為投入確實非常大,每條船上投入接近 2 億,相當於好幾倍的「張謇」號,這不是一兩年就能回得來(成本)的,可能十年二十年才會看到一些變化。但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往裡面投(資金)呢,主要還是大家正在開始認識科技引領產業的核心力量。過去我們投資都希望短平快,像房地產、互聯網等等,越往後就越看到,為什麼美國強大,是因為核心科技在他手上,雖然一開始醞釀時間很長,但一旦掌握之後它統治整個世界的時間也很長,比如說互聯網、航空航天。

所以不管我們還是我們的投資人覺得,彩虹魚目前做的事不是一兩年兩三年能回來的,但這個大趨勢是沒錯的,海洋強國的建設,海洋經濟的發展一定離不開高科技的船,離不開能下海的設備,這兩個東西沒有就不能去探索海洋,就好像你要去太空,沒有火箭、衛星,那就是胡說八道,所以這是我們看好這個領域的原因,最終你才能在海洋這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所以投資回報要看你在什麼時間段來看,如果你放在過去的三年,那我們確實是在一直投入,今年「張謇號」剛剛開始,我們有了一點收入了,商業模式也變得清晰了,我們在海外也在收大概三四艘船,這也會是最終船隊的一部分,到 2020 年希望能達到 20 艘船,在規模和類型上擴充,就像火箭也有各種類型,你可以去太空不同部分。

我們的船有可以去熱帶海洋,有可以去極地的,我們彩虹魚給自己定位是變成海洋大數據綜合服務商,覆蓋全海域和全海深,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得有很多船,我們得自己造船,得收船,所以才能盡量去全覆蓋。全海深方面我們做的萬米級深潛器,我們已經有了能測量海洋各個深度數據的能力,這個數據就是我有能力去採集任何人想要的海洋中任何地方的數據,這會是非常清晰的商業方向。

極客公園:我們採集數據之後的利用方式,會是怎樣的,和 SpaceX 的思路差不多嗎?

吳辛:深海的信息數據不論是對一些企業還是政府來講都是非常稀缺的資源,我們之前採集的數據也有很多人想要來合作,想要得到這些數據,這是我們現在決定要繼續去擴展這件事的根本。

第二點,我們國家有一百所高校有研究海洋的專業,但 99% 沒有辦法獲取海洋的資料,彩虹魚打造的流動實驗室決定全部開放,解決這些學校的痛點,他們可以在我們平台下單。

比如他們的要求是「我只有 20 萬,能不能拿到海洋某個點某個海洋深度的數據,我能拿到嗎?」對於我們平台來說這是可以的,因為一旦平台數據建立起來,需求量上來了,我就可以根據很多人的要求進行一次航試,那麼所有人要的數據我都能採集回來了,你出價多一點我可以給你更多,這會是一件公平的事情,而且也打破了過去信息壁壘。前陣子我們和華東師範大學簽訂協議,他們將來就可以通過我們平台的流動實驗室來獲取自己需要的數據用作教學、科研。我覺得將來他們可以不用出海,需要什麼數據我們來負責收集。

極客公園:這件事情聽上去很有意義和價值,為什麼之前沒有人來做?

吳辛:海洋和太空一樣,傳統是國家在做,因為門檻太高,投入太大,像 NASA 每年投入的經費也很多,美國政府也有點不堪重負。咱們國家也會投入很多,所以 SpaceX 出現告訴大家火箭發射成本可以很低,民間也可以來做,這件事告訴我們原來做這些事並不是不可能。

彩虹魚公司董事長吳辛博士

所以過去我們的觀念一直是這些事情是國家來做就好,但實際上沒有考慮到發展過程中的需求,現在為什麼會有公司想要發射自己的衛星,是因為我們需要更便捷的通訊。彩虹魚現在就需要發射一顆衛星,因為我們在海上採集的數據傳輸回來太慢,但發射衛星這件事我們找國家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這樣的需求就會促使人們開展這樣的服務給大家。

所以 SpaceX 最偉大的一點是能讓普通用戶能有這樣的機會,我們現在也想要做這樣的事情,未來我們的大數據就可以提供給普通人,如果預測到一些危險信息時,就可以通過手機 app 直接推送給你,比如前段時間漳州赤潮之後人們吃貝殼中毒這事情,如果我們有數據提前做出警報,你在手機上收到消息,那麼就能避免這樣的事情,這都是海洋大數據的一部分。

極客公園:那到時候深潛探測器會夠用嗎?

吳辛:最早我們是研製的 11000 米深潛探測器,現在正在做的是研製從海面到 11000 之間各個深度的系列產品,所以我們有專門帶人到 200 米,2000 米的深潛探測器,我們正在研製 4500-6000 米的深潛探測器,將來去不同地方做探測時用到的深潛探測器是不一樣的。張謇號我們是專門給崔維成老師配 11000 米的,我們這台是不用配,因為南北極不到 11000 米深。這樣我們產業化就形成了,但是這個過程會很痛苦,這個門檻會很高,當然競爭對手也很少。

科研和商業的取捨

極客公園:彩虹魚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吳辛:兩大板塊,一是圍繞海洋大數據做文章,我們打造四個品牌:

一個是極地探險科考艦隊;第二是打造出到 11000 米,覆蓋全海深的載人深潛探測器,去年無人探測器已經下去了;第三是打造海空聯動立體監測網,因為現在船出海採集數據只能採集到那個時刻的數據,人們整整要的是長期觀察數據,這個光靠船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想要打造這樣的監測網,國家在推的「透明海洋」就是這個意思,要能經年累月的知道海洋上的信息,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想要發射衛星的原因;第四就是遍布全球的科考基地,因為海洋太大了,地球表面 71% 的面積,每艘船要是都從上海走相當浪費時間和資源。

今年我們在海外的第一個科考基地會設立,我們將來的船半年會在南極的極地,半年在北極。將來我們會在全球有 5-7 個科考基地,讓大家直接飛到這些地方再出海,能大大節約時間,而且船在海上走是很費油的,所以我們在這四個方面都做好之後,我們才具備了採集數據的能力。

第二個板塊是幫助老百姓能夠有機會了解海洋,這一塊我們打造新的旅遊服務,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能感受到深海的樂趣,用科技去作支撐,讓大家感興趣。

極客公園:這種做法和國家海洋科研會衝突嗎?

吳辛:國家要做海洋強國,發展海洋經濟離不開數據,而我們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服務。我們不可能開採可燃冰,不可能到南北極建立科考站,但我們可以給國家一個有力的補充,比如我們可以提供輪船出海的航道信息,去保障航路安全,這是不衝突的。

極客公園:您之前和崔維成老師合作這個模式走出來之後,對於行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吳辛:我和崔維成教授是師兄弟,合作過程很順利,這三年大家也看到成效,他在大學里做科研的項目,我這邊負責解決科研經費還有產業化的方向,所以現在找到我們的科學家越來越多了,我覺得這樣的合作可以促進的產學研合作和互動。

吳辛(右)與崔維成(左)在載人潛水器模擬器前

過去科學家做了個研究可能很好,但是沒有人把他的研究變成產業和服務,我們現在走出來這條路之後,未來可以讓更多科學家和更多領域合作下去,這樣在平台上大家都能得到支持,彩虹魚越來越像是一個孵化平台,把科學家、企業家、政府連接在一起,所以能在科技成果轉換上做一個嘗試,這條路看來走的還算可以。

極客公園:資金現在有困難嗎,怎麼樣去解決?

吳辛:資金方面一直是會有困難的,但好在我們找到了一個商業模式,我們三年前開始做的時候,大家問我們怎麼樣賺錢我還不知道,下海那麼深做什麼我也不知道,現在我們目標是做海洋大數據,科學家可以花錢買我們的海洋數據,十萬、一百萬都可以買到,我們提供不同的服務支持。

這個盈利模式是清晰的,前景也可以看到,所以投資人會看到我們是一家海洋大數據的提供商,如果要找對標企業似乎還沒有找到,類似的服務商就是像 Google 一樣,這樣我們就有價值了,但是資金一直都是缺少的。

我們現在主要是找戰略合作夥伴,他們本身是想要在海洋里得到一些擴展的上市公司,所以我們的服務能幫得到他們。

極客公園:彩虹魚算是在海洋方面嘗試這麼做的先行者,那現在是否擔心有競爭者出現?

吳辛:其中近幾年的創新也非常多,勢頭也很好,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人去做。但是海洋這方面相對更特殊,它和傳統相比更封閉,而且需要的資金量和啟動基礎實在是太高了,沒有辦法說幾個人湊合就能搞出來,如果不是崔維成教授拉著我去做,我可能根本就不會接觸這方面,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有人在跟我們做一樣的事情,當然在某些具體產品領域和科考領域還是有的。

編輯:Rubberso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