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就是音樂的意義

寫作本書的原因是,我堅信要理解音樂,並不需要強記什麼艱澀深奧的密碼。當然,長時間的研究與學習能大大幫助我們理解音樂的許多方面,然而,要掌握音樂作品在情感層面或戲劇層面傳達出的意義,即使不能在聆聽的瞬間就做到,也只是需要對這部作品更加熟悉就足夠了。「理解音樂」,其最基本的含義就是當你聆聽的時候能夠獲得享受。

——查爾斯·羅森《音樂與情感》

查爾斯·羅森

《音樂與情感》譯者序

羅逍然

音樂的歷史是人類嘗試表達所思、所想、所感的歷史,而音樂學的歷史則是人們嘗試從音樂中發現意義的歷史。然而,由於音樂藝術的抽象性,關於音樂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不同時代的、不同背景的、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說,查爾斯·羅森出版於2011年的這本《音樂與情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中關於這個問題所提出的一個非常獨特而睿智的解讀。

查爾斯·羅森(1927—2012)是舉世聞名的鋼琴家與音樂學家,除了舉辦過無數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會並錄製了很多大家口碑載道的唱片之外,在近半個世紀中,其影響力之所以一直在不斷提升,主要原因卻是由於他在音樂學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一般認為,他的研究重點主要是古典主義音樂與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相關的著作有舉世聞名的《古典風格》(The Classical Style)與《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等。而事實上,他的著作涉獵十分廣泛,從早期巴洛克作曲家,直到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和卡特(Elliott Carter)等至今許多人仍然無法理解的20世紀作曲家都有涵蓋,且都獲得了卓著的成果。而《音樂與情感》一書旨在簡潔地向讀者講解,從18世紀早期至20世紀早期,不同的時代乃至不同的作曲家的音樂風格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現情感的,這是羅森畢生所學所思的精華,集合了他的無數研究所得中最有意義也最有趣味的論述,同時還加入了他逝世前的最新觀點與思想。

作為一個自幼接受音樂專業培養而成長起來的偉大鋼琴家,羅森的音樂學著作從來都是將樂譜當作絕對的研究核心。就好像寫在紙張上的文學作品一樣,樂譜是與作曲家腦海中的作品本身最為接近的表現形式,而羅森的每一部音樂學著作都是從樂譜的每一個小節乃至每一個音符出發,一步一步地為讀者建立起宏大的論述,幫助讀者從最基本的音符出發,最終實現對各種音樂風格的心通和理解。

對於我們每一位愛樂者來說,無論音樂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不可否認的卻是,音樂是有意義的,而且,每當我們聆聽一部作品時,音樂就會向我們傳達出某些情感。對於羅森來說,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就是音樂的意義,而音樂當中所含有的這種情感意義就是本書的論述重點。在1700年至20世紀30年代之間,不同的作曲家以不同的方式與風格向聽者表達了不同的情感,他們是如何做的,他們受到了自己前輩音樂家們多少影響,又在哪些方面影響了後世的音樂發展,這些就是本書所回答的問題。而羅森所選取的範例大多都是愛樂者最耳熟能詳的作品的開頭主題,這些主題既能最有效地說明某種風格或作曲家所表現的情感以及表現方式,也更能幫助愛樂者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最珍愛的音樂作品。

羅森寫作此書還有一個目的,就像他在作者前言起首之處所說的一樣,「寫作本書的原因是,我堅信要理解音樂,並不需要強記什麼艱澀深奧的密碼」。這其實是對當前音樂學界最為主要的研究潮流的回應。這個潮流所採用的研究方式叫作「話題理論」(Topic Theory)。羅森在自己的這部著作中的許多論述都是針對「話題理論」的,如果完全不了解這一理論,對本書中羅森的觀點,讀者就會有不知所云的困惑。而國內的音樂研究者對這種當下國際的主流音樂理論還比較陌生,所以有必要簡要地加以介紹。20 世紀90 年代開始成為音樂學主流的話題理論,是從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與皮爾士(Charles S.Peirce)等語言學家構建的符號學出發,認為音樂與語言類似,也是某種特定文化構建的一個符號體系;而這一體系中的每一個符號都有它的形式、意義,以及將形式與意義結合在一起的認知過程。由此,話題理論認為,音樂作為一個符號體系,其中每個符號的形式便是我們聽到的樂音,而音樂符號的意義就是我們在聆聽、學習或研究音樂時想要發現並領悟的意義;進而當我們聽到或想到一段音樂時,如何在腦海中將這段音樂與它的意義聯繫起來,也有著多種可能的方式。但是無論如何,對於話題理論來說,我們想要了解音樂的意義就必須能夠識別出這些音樂符號。舉例來說,法國序曲就是一個音樂話題,它的標誌是:慢速、以附點節奏為主、常常使用很厚重的和弦、力度很強。這種音樂是在17世紀的法國宮廷中發展出來的,一般在皇帝或貴族入場或接受致敬時演奏,久而久之,它就成為一個類似符號的音樂話題。作曲家可以運用這個話題來表達某種恢宏感,與之相關的意義有:入場儀式、帝王氣概、權威感、力量感,同時也標誌著某種新的開始。而如果這個音樂話題出現在小調上,比如貝多芬第8鋼琴奏鳴曲的開頭、第9交響曲的開頭,或是肖斯塔科維奇第5交響曲的第一主題,那麼這種華貴的帝王氣概就轉變成了暴君壓迫的降臨,或是某種令人恐懼的莫名力量的突然出現。類似的音樂話題還有很多,比如,每一個舞曲形式都可以稱之為一個話題,表現狩獵的音樂與表現軍隊前進的音樂都能形成各自的話題。可以說,按照話題理論,只要我們能在音樂歷史中發現一個音樂符號反覆地表達一個或是一組意義,那麼就可以將其稱之為一個音樂話題。話題理論將音樂與音樂發展背後更廣泛的文化與社會語境結合在一起,就將我們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深入或拓展到一個更深刻或更廣泛的領域,因此,在國際音樂界話題理論很快就成為音樂理論的主流。雖然音樂學界目前還沒有介紹與引入這種研究方法,但國外音樂學者早已就此在進行研究,並獲得了許多非常有意義而且有趣的成果,譯者相信,這些成果的數目還會不斷增長。

與現下最為時興的話題理論相比,羅森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是通過對樂譜的精細分析來解釋音樂對我們產生的最為直接且深刻的影響——情感,而話題理論則致力於通過將音樂放在更為廣大的社會、時代、文化背景中來對音樂進行一些更為具體的解釋,從而讓我們在理解音樂時能夠有一個較為堅固的參照點。簡言之,羅森的音樂學研究與話題理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的,實際上他們各自都在嘗試著發掘音樂的意義(羅森稱之為情感),然而他們所發掘的是音樂在不同層次上的意義。比如,羅森認為低聲部以半音四度下行並不一定代表死亡,因為這個音型幾乎都是從主音下行到屬音,而主-屬關係是調性音樂作品中最核心的和聲關係。而話題理論則認為,在處於小調上的慢速作品中,低音聲部的這種半音四度下行是一個學者們稱之為「受難腳步」(passus duriusculus)的話題,它最初常常出現在描寫耶穌受難的音樂中,因此在後世的作品中這個話題即使不一定代表死亡,至少也含有哀愁與沉重的感覺。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羅森對這個音型的分析植根於調性音樂的和聲關係上,而話題理論則是將這個音型放到一個文化背景中去討論。或許兩者相互並不贊同,或許雙方之間多少有些誤解,但他們都為我們理解音樂提供了參照物及語境。所以,作為喜愛音樂的讀者,我們並不需要進行取捨,不同的研究方式為我們說明了音樂在不同層次上所含有的意義,如果能夠兼容並包,那麼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一定會比僅僅抓住一種理論、只從單獨一個出發點考慮要深入得多。而如果我們能夠更系統地了解當前音樂界最為前沿的理論——話題理論,進而將羅森的理論與話題理論加以比較,相信愛樂者一定會收穫更加豐富的認識和感受。

音樂與情感

【美】查爾斯·羅森 著

簡介

本書是著名鋼琴家、文藝批評家查爾斯·羅森談音樂何以動人心弦的一本書。羅森從樂理出發,結合自身豐富的演奏經驗,清晰、有條理地解釋了音樂怎樣對人的情感帶來波動,什麼樣的音樂是激發人類情感的音樂。

作者

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美國鋼琴家、音樂著述家和批評家。羅森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建築師之家,自幼習琴,少年時拜著名鋼琴家、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羅森塔爾為師,師承李斯特譜系。在音樂家、鋼琴家的身份之外,羅森出版有《古典風格》《自由與藝術》《音樂與情感》《鋼琴筆記》《浪漫派》等諸多作品。

羅森的文字一如其演奏:巧妙、精確、極富洞察力,時刻準備迎接挑戰……他的分析既清晰又具有說服力,直指問題的核心。倘若你做好準備聽羅森講課,毫無疑問會被他外科醫生一般精確的分析風格影響。《音樂與情感》不只改變了我們理解音樂的方式,更涉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藝術本身。

——《衛報》

作為一位可敬的鋼琴家,也作為《古典風格》的作者,羅森的聲音總是值得傾聽。他在本書中選取的範例與所作的細節分析有技巧地解釋了音樂究竟如何表達情感。

——《星期日泰晤士報》

力度的變化、速度的不同、連音符的長短—— 羅森切入的方式如此直截了當卻又那樣特殊,靈巧地帶領我們靠近音樂的內涵……羅森之所以如此特別,正在於分析音樂中那些激昂、漫無邊際又充滿對抗意識的情感時,他所展現的整體審美圖景。

——《音樂時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