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重要卻也最易忽視的品質就是它,你的孩子擁有嗎?

文/豆豆 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規劃師

前段時間和很多中學生父母溝通,聊了聊我們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當時我問大家:我們想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大,父母們一時不知從何說起,於是我把問題情景化,我請大家想一想,如果現在是10年後,你的孩子25歲了,有一天,TA回到家,你希望看到的TA是什麼樣子的?還有TA身上具備哪些品質?

在這樣的引導下,各位爸媽開始想象了起來,有的想到的是一個陽光的大男孩,有的想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還有的很具體,說兒子領著一個女朋友進了家門……

說到父母最希望看到25歲的孩子身上擁有的品質,我看到大家基本都在紙上寫到了這兩個字——自信,我特別有感觸,因為對於一個走向獨立的孩子,「自信」對於TA的工作、生活,以及未來如何去探索這個世界太重要了。

我一直記得我上大學時,一位資深的心理老師說:我不擔心自信(準確地說,應該是過於自信、自負)的孩子,因為社會會教育他,我擔心的是自卑的孩子。

為什麼不自信、自卑的孩子

會讓我們如此擔心呢?

因為他們會有很多不利於健康成長的表現,比如膽小,不敢嘗試,不能獨立做決定,害怕失敗,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愛面子……還有很多中學生父母反應的問題也與孩子的不自信有關,比如孩子對未來沒信心、沒熱情、沒有學習動力等等。

如果把未來的世界比作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迷宮,自信的孩子會勇於踏出第一步,之後他們也會到處碰壁,但是他們最終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但是不自信的孩子通常不敢前行,即使踏出一步也是前怕狼后怕虎,很難找到自己的方向。

看來很多父母都意識到自信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養孩子自信的品質我們卻常常忽視,甚至經常用指責、貼標籤等方式打擊孩子的自信

另外,還有一些父母使用的方法不當,這源於我們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認為「優秀的孩子就會有自信」,於是我們就把精力放在編織孩子自信的"外殼"上,比如上好學校、有好成績、多幾樣特長、當班代社長、未來有好的工作……擁有了這些,孩子就有自信了嗎?其實不然。

自信,顧名思義,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擁有成功應對特定情境的能力,也就是自我效能感高,擁有那些外在的條件,如果不是孩子認可的,他不會真的感到自信,甚至會更加焦慮、浮躁。這種情況在小的時候,表現可能沒有那麼明顯,但是等孩子長大了,他們的成長就會遇到層層阻礙。

以前,我遇到過很多做生涯規劃的大學生,他們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很不滿:

  • 對於過去,他們很沮喪,如果我告訴他,我看到你這裡做得很不錯,他卻覺得自己很差勁,這並不是謙虛,是真的不認可自己的表現;

  • 對於未來,他們充滿擔心和害怕,如果你告訴他可以做一些嘗試和探索,他們會覺得自己做不好,也就是覺得自己不具備能成功應對特定情景的能力,從而害怕失敗,也缺少行動力。

比如一個畢業不久的學生從事銷售工作,他對於自己的工作表現沒信心。

我:之前的工作經歷中,有沒有你業績好的時候?

他:有。

我:那是因為你某方面做得不錯嗎?

他:那是因為運氣好吧。

看到了嗎?即使事實證明你做得不錯,他們也不會歸因於自己,而是歸因於外界,還有很多人不自信,一直在努力追求外界的認可,過得很辛苦但並不幸福。

那麼孩子的自信到底來自哪裡呢?

孩子的自信主要來源於兩方面:1.他人評價;2.自我的體驗。

1.他人評價

最初,孩子對於自己能否做好某事沒有評估,他們第一個信息來源往往來自於父母。小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裁判,當父母相信他們有能力完成某件事的時候,這往往能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信心做好某事。而這時候,如果我們習慣對孩子評價比較低,比如常用「你真笨」,「你真是太慢了」,「你就不能學學人家小明,成績那麼好,不讓人操心」……這些貼標籤和比較的語言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我不行」、「我沒有別人好」,從而自我否定、失去信心,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眼中的孩子都是一無是處、滿身缺點,他眼中的自己會是好的嗎?

慢慢地,我們會發現,父母不再是孩子世界的權威,青春期的孩子甚至有點「看不起」父母,他們發現原來爸媽沒有那麼厲害,他們有新的認同的人,老師、同學往往成為他們最在乎的評價者,比如參加運動會的一項比賽,他們會糾結「要不要去參加,不參加老師怎麼看我?參加了表現不好,會不會拉班級的後腿,讓同學嘲笑」……他們會如此在意他人的評價,當然,這個過程中,積極的評價和肯定有利於他們自信,而消極的評價會讓他們低落和沮喪,甚至自卑。

2.自我的體驗

除了他人評價,孩子的自信心來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自己經歷的事情,我們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孩子的世界往往「成功是成功之母」,也就是說好的體驗、成就感會增加孩子的信心,於是他們會特別願意繼續去做一些事,比如剛學會騎腳踏車的孩子,他會說:媽媽,我要騎腳踏車去超市,我要騎腳踏車去上學,我去朋友家也要騎腳踏車……那種對成功的體驗,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能量滿滿。

相反,失敗的體驗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比如比賽輸了、當眾答不上問題、學不會彈琴等等。如何應對孩子信心最脆弱的時候,也是對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個考驗,有時候,我們沒有守護好孩子的自尊,恰恰扮演了打碎這顆心的角色,比如當孩子和其他小夥伴有衝突時,我們當眾批評他,甚至威脅他「以後沒人和你玩了」;比如孩子成績沒考好,老師批評他了,我們還會說「那還不是怪你自己不努力,老師說你幾句至於嘛。」當孩子受挫的時候,讓他改正問題、重拾信心的方式不是打擊、警告,而是去理解和共情,比如說「我看得出你很傷心,如果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不好受,如果你現在想聊聊,我們一起想想解決辦法,怎麼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這裡我總結了培養孩子自信的7個小技巧,在生活中不妨試試:

1.記錄孩子的成就事件,增強信心

記錄孩子的成就事件,比如第一次登台表演,一個假期學會了游泳,去夏令營堅持一周沒有中途退出……孩子所有的第一次和進步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記錄下來,尤其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發現的眼睛去關注而不是挑剔,這些時間,我們可以做成一個花朵、一個九宮格、一個成就牆……這些小的儀式會讓孩子在事件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找到信心。

2.讓孩子的內在英雄給他力量

當孩子遇到困難想要退縮的時候,你的話可能對他作用不大,可以尋求他偶像,或者內心中英雄的力量,你可以問問孩子的英雄是誰?可能是蜘蛛俠、鋼鐵俠,也可能是一個運動員,一個明星……每個階段孩子有自己崇拜的人,問問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的偶像會怎麼做?他會如何對你說?引導孩子給自己勇氣,戰勝挫折。

3.尋找例外事件,突破困境

如果受挫較多,孩子可能沒有辦法相信自己能應對一件事,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想,有沒有例外的成功經驗,有時候是焦慮的情緒讓你和孩子都沮喪、失落,理智地思考事實發現並非如此,比如總是不敢當眾講話,可能有一次例外,孩子說了,並且反應良好,那是因為什麼?熟悉的話題?朋友在身邊?開場講了一個笑話?……我們可以遷移之前的能力,讓孩子找回自信。

4.發現孩子的優勢, 不刻意比較

孩子的自信,很多時候,是被我們「比」沒的,有時候我們為了讓孩子把別人當榜樣,但是貶低孩子的時候,讓他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沒動力去超越。一方面,我們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刻意比較,尤其不要拿孩子的弱勢和別人的優勢比,少說「我們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去發現孩子的優勢,當孩子某一方面有了自信,往往也會帶動弱勢的地方,有更大的進步。

電影《叫我第一名》劇照

電影《叫我第一名》中,有一個調皮的孩子,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每個老師都希望把他調走,只有老師布萊德接收了他,在他擅自去廁所牆上刻髒話的時候,布萊德制止了他,卻還不忘帶著發現的眼睛,肯定他「你拼寫能力倒真不錯」,從而讓孩子重回正規,愛上閱讀。

5.收集好的評價,讓孩子認識自我

如果孩子對自己優勢不清,我們也可以協助孩子去了解全面的自己,比如收集親朋好友的評價,以前我們就有一個「求求你誇誇我」的小活動,收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且需要別人描述具體行為,我們會發現,原來自己在別人眼中有很多優點,就是從細節中感受到的信心; 另外,這也幫助孩子全面地認識自己。

6.多關注和肯定孩子,讓孩子敢於嘗試

上面提到的小活動,「求求你誇誇我」,也讓我發現,原來我們對於讚美、肯定是多麼吝嗇,很多時候覺得這些小事不值一提,但對於批評、指責卻容易脫口而出。對於誇獎,有很多父母有一種擔心,怕誇多了孩子驕傲,對於批評多了孩子自卑我們卻沒那麼在意。其實,誇獎也有很多技巧,比如描述具體的行為不是籠統概況,更多地肯定過程而不是結果,讚美孩子的努力而不僅僅是天賦等。

7.最重要的是無條件的愛

給孩子自信有很多方法,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發自內心地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什麼是無條件的愛?也就是無論你是否成績好、你是否聰明、你是否聽話……我都愛你,即使你有時候會犯錯、失敗,我們也不會因此嫌棄你,當孩子有了這份安全感、信任和理解,我想他的自信應該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力量,給他持續不斷的力量。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陪伴孩子一生,那麼在我們放手之前,請給孩子一顆自信的種子,帶著這顆種子,孩子可以走向更大的世界,即使遇到風雨,自信也給他勇氣去找到陽光。

關於培養孩子的自信,您有什麼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想法!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