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博物館如何解決博伊斯留下的難題?

毛氈、油脂是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最常用的創作材料,然而這些作品卻讓藝術品保管師們頭疼不已。當大量的蛀蟲蠶食了博伊斯最出名的多版次作品《毛氈西裝》(The Felt Suit,1970)后,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不得不將作品從展廳移到檔案館去,而類似的案例還不止一件。美術館要如何應對先鋒藝術家對非常規材料的運用?

約瑟夫·博伊斯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過去20年,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所藏的一套約瑟夫· 博伊斯的毛氈西裝狀態游移不定:它不再是館藏的一部分,這件作品或者說它的殘骸只作為美術館的檔案而存在。

已故的德國藝術家的私人秘書海涅· 巴斯蒂安(Heiner Bastian)在1994年給泰特館長尼古拉斯· 塞羅塔(Nicholas Serota)的信中這樣寫道:

博伊斯的《毛氈西裝》完全被毀了。這套西裝本應保持嶄新、完好無損的樣子。然而,現在卻受損成這樣,實在可惜。

大量的蛀蟲蠶食了這件博伊斯最出名的多版次作品。儘管美術館盡全力搶救這件作品,但最終聽取了藝術家遺孀的意見,決定在 1995年將作品移除,轉而歸入泰特美術館的檔案,並保存至今。

博伊斯的多版次作品《毛氈西裝》(1970)

博伊斯作品《油脂椅》(Fat Chair,1963)

雖然泰特現代美術館在保存博伊斯作品上有過這一段不愉快的經歷,但博伊斯的大部分作品卻不如人們想象的那般脆弱,在這一點上藝術家應該得到肯定。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資深保管師南森· 歐特森(Nathan Otterson)表示,博伊斯的特殊選材,尤其是毛氈和脂肪,讓人們有失公平地認為他的作品在保存上是成問題的。

博伊斯《如何向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

這位德國先鋒藝術家最喜愛的兩種材料跟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克里米亞的一次墜機事件有關。據博伊斯自己說,他從殘骸中被解救出來,當地的韃靼人為了給他取暖,用脂肪為他按摩並用毛氈裹著他。儘管博伊斯的這一席話不太被人們當真,但這段故事卻是他自我神化的重要因素。

由大眾廂式貨車,32個小雪橇,毛氈,手電筒組成的博伊斯裝置作品《群》(The Pack,1969)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我們並沒有因為這些作品的些許不穩定性受到很大的影響。」

歐特森說:

了解博伊斯和他的作品的人發現他事實上很在意自己使用的材料。雖然有一些材料註定是要變質的,但他特意挑選了那些在腐壞過程中具有可控性的品類。

比如,在選用脂肪的作品中,藝術家經常將脂肪和蠟混合以達到增長材質壽命的目的——尤其是牛的脂肪,因為博伊斯認為它比別的動物脂肪純度都高。歐特森說:

這樣做是為了不讓脂肪經歷一般的腐敗過程,並防止其他生物對它的破壞。

博伊斯的肉類作品也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儘管歐特森透露古根海姆收藏的一塊豬腩存在「一些液化現象」,導致它所在的木質陳列櫃底部沾上了污漬。

歐特森說:

總的來說,我們並沒有因為這些作品的些許不穩定性受到很大的影響。

歐特森還說這些作品不需要額外養護,它們在一個普通的美術館環境下就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但他同時也承認,由於古根海姆所收藏的這4 個玻璃陳列櫥窗來自上世紀80年代,時間上已經是博伊斯藝術生涯的後期,「照理說博伊斯創作這幾件作品的時候是有可能徹底排除這些材質問題的。」

在博伊斯的行為作品《我喜歡美國,美國喜歡我》(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1974)中,藝術家身裹毛氈,拿著一根拐杖在展覽空間內與一匹荒原狼共度了三天


有些保管師對博伊斯作品的外出借展持有保留意見,而歐特森不這麼想。在他15年的美術館工作生涯中,大部分作品都曾經外借。他說:

它們絕不屬於我需要考慮運輸問題的脆弱雕塑或裝置。我們曾運輸過各種讓你難以想象的東西:曾經從巴西運回過祭壇,將架在由殘損掃帚柄組成的簡易電樞上的畢加索石膏雕塑海運到其他地方,還運過巨大如船體的考頓鋼。我不會說博伊斯的作品在運輸方面絕無問題,但我絕對不會把它們歸到最難運輸的那一類。

巴塞爾藝術博物館

「運輸就伴隨著損壞的風險。我總是勸阻我的館長們不要把這些作品外運,但並不總是成功。」


談到養護博伊斯作品的關鍵性因素,巴塞爾藝術博物館(Kunstmuseum Basel)的首席保管師沃納· 穆勒(Werner Müller)表示, 最關鍵的是要控制好恆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博物館目前正在展出館藏的博伊斯的裝置作品及玻璃陳列櫥窗,同時也向其他機構借展了藝術家的表演和行為錄像。

博伊斯所使用的難以保存的材料不止毛氈和油脂。在1972年的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上,博伊斯布置了一間「直接民主辦公室」,面向觀眾展開了有關社會議題的廣泛討論。期間,一朵插在量筒中的紅玫瑰一直在他辦公桌上,這朵玫瑰即作品《直接民主玫瑰》(Rose for Direct Democracy, 1972)

在維護由毛氈等有機材料製成的作品時,注意檢查蟲害的跡象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類損害通常是迅速爆發的,且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穆勒說:

我總是說檢查那些不常被移動的物件是很有必要的。

博伊斯的作品《壁爐 II》(Feuerstätte II,1978-1979)中的毛氈製品在受到蛀蟲侵襲之後就被放到了一間氧艙中保存。而當穆勒在德國杜塞爾多夫的K21美術館工作時,他也曾經因為蛀蟲問題而處理過陳列櫃中的一件動物皮大衣——這是博伊斯最後一件大型裝置《王宮》(Palazzo Regale,1985)的一部分。


穆勒傾向於不外借博伊斯的作品。他說:

運輸就伴隨著損壞的風險。我總是勸阻我的館長們不要把這些作品外運,但並不總是成功。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我們已經找到一些相對安全的方式讓作品可以經受運輸。」

以泰特現代美術館的事件為前車之鑒,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雖然仍舊在公共空間展示其館藏的《毛氈西裝》(1970),但雕塑修復師琳達· 齊切爾門(Lynda Zycherman)已經將展示時間從原先的每兩三年最多展出18 個月縮短到僅展出6個月,因為「展出時間越長它就越有可能受到蛀蟲侵害」。而每次作品展出前和收回后她都會對衣服進行檢查和處理。


齊切爾門說,非常規材料在借展或進入倉庫的包裝過程中常會引發問題。少量的植物材料常被遺留在裝作品的網罩中,這就有可能在裝箱后對較柔軟的材料如脂肪等造成摩擦。

博伊斯作品《脂肪毛氈雕塑(脂肪電池)》,1963

同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品的博伊斯創作於1963 年的作品《脂肪毛氈雕塑(脂肪電池)》[FatFelt Sculpture( Fat Battery)]包括一個紙盒,但它卻因為吸收了裝在裡面的脂肪而變得扁平。

齊切爾門說在進行打包的時候,盒子甚至在放置它的玻璃盤上滑動。她提到不可預估的運輸延誤會給脂肪跟蠟製成的作品造成潛在的傷害,因此她傾向於一開始就拒絕外借博伊斯的陳列櫃系列。不過齊切爾門認為自己有一天可能會同意運輸這些作品,因為過去30 年間包裝技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她說: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我們的借展項目需求太大,以至於我們被迫不斷改進我們的包裝技術。可以說我們不支持將作品外借,但是為了應對持續的借展需要,我們已經找到一些相對安全的方式讓作品可以經受運輸。


齊切爾門也提到,修復師們如今面對非常規材料已不再那麼慌張。她說:

它們不再是新鮮事了,也不像以前那麼可怕。1970年代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我們嚇得要死,但對過程的熟悉了解以及隨之積累的經驗證明,事物常常不是我們剛開始以為的那麼可怕。

★ 【三亞當代藝術館】「天外天」國際當代藝術展開幕!★ 魔都30家值得一去的博物館!★【考拉空間 】一個旁觀者的自述——劉一僑個展★ 梁克剛:民間美術館越多,越會產生行業競爭和優勝劣汰★ 美術館館長直言,藝術家進館「潛規則」

★ 專訪丨高鵬:做不忘初心的美術館人

★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如何以小做大?

【合作】

美術館籌建諮詢運營管理服務、

文創產業園區策劃規劃及運營管理、機構合作、個人展覽合作、項目合作,

聯絡方式:Email: [email protected],電話 :15321729997

【其他】

文藝類項目創投及孵化

大型藝術節、雙年展藝博會策劃及運營

藝術品專業收藏與投資顧問

家庭家族藝術資產配置顧問

大型文創園區、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計劃的策劃、實施

liangkegang2017

私洽

長按圖片或點擊閱讀原文下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