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化脈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⑥:新編京劇,如何弦歌不輟

新編京劇《青衣》劇照。資料圖片

「從此後每到月華升天際,便是我碧海青天夜夜心……」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悠悠的《廣寒宮》唱腔響起,京劇新作《青衣》亮相於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兩個小時下來,觀眾被深深吸引,大幕還沒落下,台上台下的互動就熱烈不已,幾位評論家的讚譽又掀起了一個高潮。這是江蘇大劇院出品的佳作,去年年底在南京首演時就出現「一票難求」的盛況。

反映現實、塑造品牌、在舞台上弦歌不輟,京劇,這一國粹,早已從單純保護的話語中走出,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創作現代戲最難

如今舞台上演的京劇,不妨分為三類:傳統老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傳統老戲經過千錘百鍊,早已深入人心,保留劇目眾多,不必擔心舞台效果和觀眾數量。新編歷史劇,也包括改編歷史劇,由於有現成的歷史故事,從音樂到舞美,大多可以遵循固有程式,新成立以後積累了不少精品,如《曹操與楊修》,通過曹操與楊修兩者的性格衝突來體現作品的意蘊,就被譽為「新時期戲曲里程碑式的作品」。創作最難也是劇目最少的大概就屬現代戲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現代戲創作的高峰,留下了幾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但其創作模式幾乎不可複製,而其中形成的一些創作經驗,現在也未必適用,比如當時的舞美寫實風格,就不適合當今的舞台呈現。

戲曲音樂學會副會長尹曉東是《青衣》的唱腔設計之一,他曾擔任過國家京劇院副院長,現任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在他看來,現代戲創作難就難在音樂、舞台感、人物塑造的時代性。假如新創作品不跟上時代節奏,肯定與現實生活相脫節。

其實,前些年現代戲創作已留有一些精品,國家京劇院的《江姐》《西安事變》,天津京劇院的《華子良》、江蘇京劇院的《駱駝祥子》等,都被觀眾和專家所稱道。這些作品在表現現代的探索上成績明顯,有些場面和唱腔還達到了膾炙人口的程度,成了戲麴院校的示範教材。尤其音樂編配,既保留京劇唱腔原有的韻律,又根據人物的特定環境和獨特情感做了大幅度拓展,顯得流暢優美,而舞美則虛實結合,意境突出,形成了舞台的現場衝擊力。

京劇《青衣》改編自同名小說,電視劇也很出名,而且,「戲痴」筱燕秋的藝術形象要比「華子良」「駱駝祥子」等更為現代,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但其京劇舞台魅力絲毫不減,原因在哪裡?

《青衣》保留了程式化的韻味,生旦凈末醜人物的組接、安排,一樣都不少,使原作完成了戲曲化、京劇化、行當化,但在唱腔、形體、造型等方面又明顯創新,通過演員的表演把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情境中,產生出共鳴和震顫。對《青衣》的審美效果,導演張曼君說出了她的排演感受:「既有外在的表現手段,也有對現代環境下人性的探索,這是其『現代』內核。」

空靈的水墨風格是舞美設計劉杏林的特有風格,簡潔大氣卻富有韻味。他運用的是虛擬和暗示的手法,而不是直給,讓舞美體現出與京劇相對應的視覺分量,那種黑白交替的背景,是時間和空間的轉換,給觀眾一種不斷變化的流動感,在內心和現實之間進進出出,既呼之即來,又轉瞬即逝,足以襯托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從《青衣》的成功可以看出,創作現代戲雖說很難,但這種難卻極具挑戰性,成功了,就可以為京劇現代戲創作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恰當道路。如今京劇表演人才輩出,而京劇音樂編創卻是人才奇缺,與尹曉東同樣的人才全國寥寥無幾。從京劇現代戲創作的歷史看,音樂是關鍵,後繼乏人的問題不解決,恐怕將會制約現代戲的未來。

另外,在尹曉東看來,現代戲創作還要破除流派壁壘,改變固有觀念,一切以作品演出為首要,而這些,恰恰在京劇界又是老大難問題,甚至每走一步,都會遇見重重障礙,只有從這種狀態中走出去,才會有出路。

演出好看很重要

現在講舞台演出,不能不講觀賞性、大眾化,好看又有趣的舞台才能帶來票房,才能吸引觀眾。國家大劇院近些年製作、創作的幾台京劇新作,觀賞性強、衝擊力強,提高並拓寬了京劇演出的視覺感。

由急入緩的琵琶聲聲,新編史詩京劇《赤壁》拉開帷幕,在壯觀的赤壁之戰故事中,觀眾被帶入群雄逐鹿的年代。銅雀台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帳內,諸葛亮「舌戰」東吳群僚;青竹簾幔的都督府,周瑜與小喬是英雄加美人;而「泛舟借箭」一場,氣勢磅礴的艨艟壓境與江上的一葉扁舟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表現草船借箭時,那種成千上萬的箭羽從天而降的舞台效果,更令人震撼無比。每一場可謂唱得動聽、打得精彩,讓觀眾連連稱奇。

古老的絲綢之路,自然伴隨著「大漠孤煙」與「長河落日」的壯闊雄渾,也見證了「西出陽關」「楊柳依依」的離別情腸。《絲路長城》的故事以大唐西北邊境馬幫首領之女柳娘新婚之日被擄掠為情節線索,幾條戲劇矛盾線交織並進,「擾邊」「廷議」「互市」「誘敵」「德化」「盛世」六幕大戲,營造出民族融合的絲路風情,引人入勝。

老中青三代梨園名家彙集的京劇《天下歸心》,簡直就是一場星光燦爛的國粹「群英會」。「見書簡不由人怒火千丈」,孟廣祿一亮相就驚住全場,他與李鳴岩的「母子黃泉相見」,將母子之間從心存芥蒂到冰釋前嫌表現得感人肺腑;陳少雲與史依弘帶來的是海派京劇特有的清新氣息,而朱世慧為這部歷史題材的作品注入的又是幽默之趣。

新編歷史劇《正考父》,那位愛民親民、公忠體國、恭儉清廉的正考父感動了現場觀眾,而舞台上,按照總導演任鳴的話說:「有別於其他戲的最大特點就是古風、古韻和古意,但考慮的又是今天的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審美習慣和特點,所以幾乎動用了一切藝術手段,使戲活起來,生動起來。」

然而,別說那一大批來自各地的京劇名角,僅從張繼剛、陳維亞、張藝謀、任鳴,這幾部大戲的導演名字來看,又讓人感到其「唯一」性質。一些京劇院的掌門人就說,也只有國家大劇院能有這個本事請來他們,而他們的舞蹈編導、電影導演、話劇導演的身份,更讓這幾齣戲的畫面感獨具一格,根本難以複製。可以說,這些都是國字頭大劇院的特有作品,更多的帶有京劇觀賞性的範本意義。

日常化是什麼樣

京劇要想活在當下,變得日常化,就必須讓其演出融入生活,深入到各種觀眾,不僅是戲迷,還有那些非戲迷的心目中,成為他們閑暇時的文化享受。

在上海,一些微信群里常常傳遞著「星星點戲」,每篇有一個新話題、一台新演出,說戲、說扮相,圖很別緻,戲碼和角兒的介紹也總令你心動,還可以將演戲與星座也關聯起來。劇情就是在講故事,跟著的是京劇常識,還有相關背景,跟帖和作者回應更說得你不得不趕緊去買票,好在票價也不貴,演出后還有嘉賓點評。

幕後的項目負責人魏喬,人稱小喬,說起京劇,快人快語。她的母校是人民大學,大學部和研究所與戲曲毫無關係,畢業后的工作也與京劇不沾邊,但因為從小喜愛京劇,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專門「做京劇」,先後與京劇名家王佩瑜、史依弘合作,如今一門心思在策劃、經營京劇演出。

小喬現在策劃的演出,在上海大劇院的中劇場,戲以老戲為主,如《擋馬》《草船借箭》《櫃中緣》《三娘教子》等等,但都經過重新編排,而且,角兒大都不是名人,80后居多。

為什麼以這樣的理念經營京劇演出?

「我們做的是日常化演出,劇場不能大,票價也不能貴,所以不能以名角為主。而且,這些青年演員的功夫紮實,前途看好,他們實際就是未來的名角,應該多給他們提供登台鍛煉的機會。再說,由這些年輕人主演,台上台下都有青春氣息,與年輕觀眾互動更平易也更容易。」

小喬說得沒錯。開始時的演出,觀眾不多,但日積月累,現在基本滿座,年輕觀眾比例日益提高,與演員互動也很輕鬆自如。

如小喬這樣的策劃人和小公司,越來越多,不但增加擴大了戲曲的演出數量和覆蓋面,在文化市場中提高了戲曲的份額,而且也為普通演員、年輕演員提供了更多的演出空間和機會。可以說,他們已經成為京劇日常化演出的有力推手。(本報記者陳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