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再讀王國維先生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人物簡介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王國維娶莫氏生潛明、高明、貞明莫氏故世繼室潘氏生子紀明、慈明、登明生女東明、松明、通明(早殤)長子王潛明於1926年早逝1949年以後3子女留在了大陸2子2女去了台灣現在世的有台灣的長女王東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聞最為知名從事詩詞校注但被誣陷為特務最後服藥自盡戊戌變法的發起者

人物經歷

出生

1877年丁丑生於光緒三年

12月3日(舊曆十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今海寧市鹽官鎮)雙仁巷舊宅初名國楨后改國維字靜庵(安)又字伯隅號人間、禮堂、觀堂、永觀、東海愚公等海寧王氏乃當地書香世家

1886年丙戌光緒十二年十歲

全家遷居城內西南隅周家兜新宅此處后成為王國維故居紀念館少年時代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

1892年壬辰光緒十八年十六歲

7月入州學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1893年癸巳光緒十九年十七歲

3月赴省城杭州應鄉試不中肄業於杭州崇文書院

青年

1894年甲午光緒二十年十八歲

中日甲午戰起清軍戰敗極為震動始知世有"新學"

1895年乙未光緒二十一年十九歲

11月與莫氏成婚

1897年丁酉光緒二十三年二十一歲

9月赴杭州再次參加鄉試不中從1895年至此撰成《詠史》詩二十首1928年始發表於《學衡》第66期吳宓稱之"分詠全史議論新奇正大"年底與同鄉張英甫等謀創海寧師範學堂並上呈籌款緣由未果1898年戊戌光緒二十四年二十二歲

2月至上海任《時務報》書記此舉為其一生行事之始26日羅振玉等創辦的東文學社開課後王氏入學學習受業於藤田豐八等漸為羅振玉所知7月因患腳氣病回籍治療10月返滬《時務報》因戊戌變法失敗而遭關閉羅振玉引之入東文學社負責庶務免繳學費半工半讀是年撰《曲品新傳奇品跋》、《雜詩》三首

1899年己亥光緒二十五年二十三歲

東文學社遷至江南製造局前之桂墅里王氏學監其與同學關係不洽旋免職但薪俸照拿學社除日文外始兼授英文及數理化各科王氏攻讀甚勤從日本教員田岡文集中始知汗德(即康德)、叔本華並萌研治西洋哲學之念是年河南安陽小屯發現殷商甲骨文代羅振玉為日人那珂通世所撰、東文學社影印之《支那通史》撰序、為日人桑原隲騭藏《東洋史要》撰序

1900年庚子光緒二十六年二十四歲

庚子事變發生東文學社因之而提前讓學生畢業秋即停辦王氏畢業返里自習英文返滬羅振玉請其譯編《農學報》自謂譯才不如沈紘而薦其任之自己則協助譯日本農事指導羅振玉應張之洞之邀至武昌任農務局總理兼農校監督不久召王國維等同至任武昌農校日籍教員翻譯年底由羅氏資助東渡日本東京物理學校習數理是年撰《〈歐羅巴通史〉序》譯《勢力不滅論》(The Theorg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農事會要》

1901年辛丑光緒二十七年二十五歲

在日本東京物理學校留學夏歸國協助羅振玉編《教育世界》雜誌此後其哲學及文學方面的撰述常刊載於此是年撰《崇正講舍碑記略》譯《教育學》《算術條目及教授法》

1902年壬寅光緒二十八年二十六歲

始讀社會學、心理學、論理學(即邏輯學)、哲學等書尤關注人生問題張謇在通州(今南通市)創辦通州師範學堂欲聘一心理學、哲學、倫理學教員經羅振玉推薦王國維應其一年之聘是年譯《教育學教科書》

1903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二十七歲

3月應聘至通州師範學堂任教通讀叔本華、康德之書《鐵雲藏龜》影印刊行是年撰《哲學辨惑》《論教育之宗旨》《叔本華像贊》《汗德像贊》譯《西洋論理學史要》

1904年甲辰光緒三十年二十八歲

代羅振玉為《教育世界》主編進行刊物改革8月羅振玉在蘇州創辦江蘇師範學堂自任監督藤田豐八為總教習王國維來校任教仍鑽研叔本華思想並深受其影響是年撰《孔子之美育主義》、《就倫理學上之二元論》(后易名為《論性》)、《尼采之教育觀》《叔本華之遺傳說》《教育偶感二則》《汗德之哲學說》《汗德像贊》《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國朝漢學派戴阮二家之哲學說》《紅樓夢評論》《書叔本華遺傳說后》《叔本華與尼采》《釋理》

1905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二十九歲

1906年丙午光緒三十二年三十歲

隨羅振玉進京暫住羅家4月集數年間(1904-1906)所填詞61闕成《人間詞甲稿》刊行8月其父王乃譽病故奔喪歸里並為之守制是年撰《教育小言十二則》、

《奏定經學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章程書後》、《教育家之希爾列爾(即席勒)傳》、《德國哲學大家汗德傳》、《墨子之學說》、《老子之學說》、《汗德之倫理學及宗教論》、《原命》、《去毒篇(鴉片煙之根本治療法及將來教育上之注意)》、《孟子之倫理思想一斑》、《列子之學說》、《紀言》、《論普及教育之根本辦法(條陳學部)》、《教育小言十則》、《文學小言十七則》、《屈子文學之精神》

1907年丁未光緒三十三年三十一歲

4月自海寧返京住羅家不久經羅振玉引薦得識學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榮祿甚為其賞識未幾得在學部總務司行走任學部圖書編譯局編譯主編譯及審定教科書等事6月發表《三十自序二》言其由哲學轉向文學並有志於戲曲之研究這標誌著他學術研究的一次轉折7、8月因其夫人莫氏病亡而歸省事畢即返京11月彙集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間所填詞43闕成《人間詞乙稿》是年撰《教育小言十三則》、《人間嗜好之研究》、《三十自序一、二》、《論國小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小言十則》、《書辜氏湯生英譯〈中庸〉后》、《孔子之學說》

1908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三十二歲

1、2月間太夫人病故奔喪返里3月與繼室潘夫人完婚5月校《片玉詞》4月攜眷北上返京賃屋於宣武門內新帘子衚衕7月輯《唐五代二十家詞輯》二十卷對每家詞數及其出處均以按語說明又輯《南唐二主詞》8月撰《詞錄》及《詞錄序例》搜集詞目自宋迄元存佚並錄且作考訂撰《〈詞林萬選〉跋》9月輯《曲錄》初稿二卷為其研究戲曲史提供了材料10月譯著《辨學》(即邏輯學)一書刊出11月在《國粹學報》刊出《人間詞話》前21則提出"境界"說手錄明抄本《錄鬼薄》並作《跋》作《古代名家畫冊敘》(1909年刊行時易名為《名畫集》)12月撰《曲品新傳奇品跋》

1909年己酉宣統元年三十三歲

1月撰《羅懋登注拜月亭跋》《國粹學報》第49期刊《人間詞話》第23-39則2月《國粹學報》第50期刊登《人間詞話》第40-64則1910年庚戌宣統二年三十四歲

2月校《錄鬼簿》錄《能改齋漫錄》記杜安世一則作《壽域詞》補跋3月讀《元曲選》並以《雍熙樂府》校之作《〈元曲選〉跋》5月所譯《教育心理學》由學部圖書編譯局排印出版6月譯作《世界圖書館小史》始陸續刊出9月作《〈續墨客揮犀〉跋》、《盛明雜劇跋》、《錄鬼簿》補跋將已刊《人間詞話》64則進行修訂並加附記(此稿由俞平伯於1925年標點次年朴社出版此為此書最早之單行本)12月草《清真先生遺事》、《古劇腳色考》

中年

1911年辛亥宣統三年三十五歲

1月為《百川學海》本《晁氏客語》題跋2月為羅振玉創辦之《國學叢刊》作《序》提出"學無新舊、無中西、無有用無用"校《夢溪筆談》、《容齋隨筆》3月校《酒邊集》、《賓退錄》並分別作跋校《大唐六典》並作跋撰《隋唐兵符圖錄附說》此為其治古器物學之始(1917年又訂正之成《隋虎符跋》、《偽周二虎符跋》)7月見唐寫本《太公家教》作跋將近幾年所作校書題跋集成《庚辛之間讀書記》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2月羅振玉、王國維各率全家避居日本居京都田中村僑居日本達五年之久從此其治學轉而專攻經史國小

1912年壬子民國元年三十六歲

羅振玉藏書運抵日本存京都大學王國維與其一同整理並與日本學者相過從專攻古史草《簡牘檢署考》作《雙溪詩餘跋》9月撰成《古劇腳色考》10月《簡牘檢署考》撰成定稿

1913年癸丑民國2年三十七歲

1月撰成《宋元戲曲考》並作序(后易名為《宋元戲曲史》)撰《宋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跋》5月集1912年和1913年所作詩成《壬癸集》著手草《明堂寢廟通考》作《譯本琵琶記序》8、9月間撰《釋幣》(原名《布帛通考》)、《唐寫本兔園冊府殘卷跋》9月輯《齊魯封泥集存》並作序10、11月間撰《秦郡考》、《漢郡考》(上、下)又草《兩漢魏晉鄉亭考》二卷(稿本)

1914年甲寅民國3年三十八歲

2月與羅振玉合撰《流沙墜簡》並為之作序此為近代關於西北古地理的第一篇著作4月又作《流沙墜簡後序》又成《補遺》一卷附於書後6月代羅振玉撰《國學叢刊序》(后易名為《雪堂叢刊》)草《宋代金文著錄表》並作序7月讀潘祖蔭《攀古樓彝器款識》並作跋9月撰《國朝金文著錄表》六卷並作序10月為羅振玉校寫《歷代符牌圖錄》、《蒿里遺珍》、《四朝鈔幣圖錄》歲末為羅振玉撰《殷虛書契考釋》校寫並作序和後序是年又作《邸閣考》

1915年乙卯民國4年三十九歲

2月撰《殷虛書契前編》一、二卷釋文作《洛誥解》3月寫成《鬼方昆夷〈犭嚴〉狁考》(初名《古代外族考》)中旬攜眷返國掃墓4月13日羅振玉亦歸國掃墓二人會於上海中旬經羅振玉介紹與沈曾植相識於上海多有往還商磋古音韻之學下旬攜長子隨羅振玉往日本撰《不期敦蓋銘考釋》、《三代地理小記》其下包括《自契至於成湯八遷》、《說商》、《說毫》等數篇8月撰成《胡服考》10月撰《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又撰《古禮器略說》其總題下分《說俎》、《說盉》等數篇11月作《與林浩卿博士論洛誥書》12月撰《生霸死霸考》

1916年丙辰民國5年四十歲

1月作《再與林博士論洛誥書》決定春節后返國《國學叢刊》停刊王國維認為其寓居日本期間乃"成書之多為一生冠"2月攜長子回國至上海應哈同之聘主持《學術叢編》3月撰成《史籀篇疏證》及序、《流沙墜簡考釋補證》及序、《周書·顧命考》及序、《國學叢編序》4月撰《殷禮徵文》、《釋史》、《樂詩考略》(含《釋樂次》、《周大武樂章考》、《說勺舞象舞》、《說周頌》、《說商頌》《漢以後的傳周樂考》)草《毛公鼎考釋》5月作《大元馬政記跋》校《水經注》《毛公鼎考釋》定稿並作序下旬始草《魏石經考》8月中旬醞釀作《漢魏博士考》9月《魏石經考》、《漢魏博士考》寫定10月撰《周書·顧命后考》及序重訂《漢魏博士考》成三卷11月撰《漢代古文考》、《彊村校詞圖序》、《元秘書監志跋》、《隋志跋》12月草《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

1917年丁巳民國6年四十一歲1月下旬受羅振玉招至日本2月歸國始草《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3月成《太史公年譜》並醞釀《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及序4月返海寧掃墓5月撰《古要竹書紀年輯校》並作《自序》又撰《殷文存序》、《鄉飲禮席次圖》6月撰《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及序編就《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及序作《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釋旬》、《釋昱》7月1日張勳復辟撰《周代金石文韻讀》、《唐韻別考》8月作《南越黃腸木刻字跋》、《玉溪生詩年譜會箋序》9月草成《殷周制度論》、《商三勾兵跋》、《〈漢書藝文志舉例〉後序》、《〈周代金石文韻讀〉序》入秋檢古書古器物題跋甚多如《楚公鍾跋》《書論語鄭氏注殘卷后》《唐尺考》《裴岑紀功刻石跋》等10月撰《韻學余說》《江氏音學跋》《五聲說》11月彙集近年間所撰文成《永觀堂海內外雜文》12月撰成《古本尚書孔氏傳匯校》(稿本)據《唐語林》以校《封氏聞見記》

1918年戊午民國7年四十二歲

1月校《尚書孔傳》、《方言》等去年底北京大學蔡元培托馬衡與王國維聯繫欲聘其往北大任教經與羅振玉商量今拒絕之自本年起任"倉聖明智大?quot;經學教授並撰《經學概論講義》2月校《凈土三部經音義》3月以大徐《說文》音校《唐韻》反切乃擬重訂《唐韻校記》4月校《一切經音義》並作跋6月校陳輯本《蒼頡篇》抄畢並校定《唐寫本唐韻殘卷校記》並附錄《唐韻佚文》作《匈奴相邦印跋》7月為羅振玉《雪堂校刊群書敘錄》作序再次辭謝北京大學邀任教授之聘9月作《釋環玦》《釋珏釋朋》《釋禮》《重輯蒼頡篇》及自序、《釋由》是月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欲延其赴校任教為其婉辭10月撰《校松江本急就篇》及序11月草《隨庵吉金圖序》12月改定前所撰《唐韻別考》《音學余說》合為《續聲韻考》以補戴氏《聲韻考》

1919年己未民國8年四十三歲

1月撰《書郭注方言后》(一、二、三)、《書爾雅郭注后》2月撰成《書契后編》上卷釋文、《齊侯二壺跋》3月校閱《徐俟齋先生年譜》作《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4月羅振玉攜眷歸國與王國維會於上海伯希和在上海與羅、王會見商談學術校《一切經音義》並作跋7月作《唐寫本老子化胡經殘卷跋》《音學五書跋》8月作《九姓回鶻可汗碑跋》《重校定和林金石錄》《九姓回鶻可汗碑圖記》《摩尼教流行考》《敦煌石室碎金跋尾》(含《唐寫本殘職官書跋》)等十數篇跋均為日人狩野直喜寄來其游歐時所錄英國倫敦博物館所藏敦煌殘卷而作9月撰《西胡考》(上、下)及《續考》《西域井渠考》《曹夫人繪觀音菩薩像跋》《于闐公主供養地藏王菩薩畫像跋》等10月為烏程蔣汝藻編撰其藏書志是秋因腳氣病發作赴天津羅振玉處養病11月初始返滬並接受《浙江通志》聘約與張爾田共同負責寓賢、掌故、雜記、仙釋、封爵五門的撰述並似作《宋元浙本考》作《高昌寧朔將軍麴斌造寺碑跋》《書虞道園高昌王世勛碑后》《重輯倉頡篇自序》

1920年庚申民國9年四十四歲

本年繼續為蔣氏編藏書志並校閱多種古籍並作《天寶韻英陳廷堅韻英張戩考聲切韻玄武之韻銓分部考》《周玉刀考》《顧刻廣韻跋》《某君像贊》《徐母太囗人像贊》《敦煌發現唐朝之通俗詩及通俗小說》《殘宋本三國志跋》《魏曹望憘造象跋》《影宋本孟子音義跋》《日本寬永本〈孔子家語〉跋》

1921年辛酉民國10年四十五歲

年初馬衡受北京大學委託再次來書邀王國維出任北大文科教授為其所拒繼續為蔣編藏書作《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一、二)5月將數年間所寫經史論文刪繁挹華集成《觀堂集林》二十卷由烏程蔣氏出資刊行9月去年撰述之《西胡考》刊出12月撰《唐寫本切韻殘卷跋》1922年壬戌民國八年四十六歲

年初王國維允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訊導師以"無事而食深所不安"未受酬金1月作《宋刊後漢書郡國志殘葉跋》《兮甲盤跋》《漢南呂編磬跋》等2月北京大學馬衡集資影印王國維於上年所輯之《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3月撰《兩淅古刊本考》及序並校《水經注》5月顧頡剛來訪后多有書信往還問業8月草成《五代兩宋監本考》為烏程蔣氏撰《傳書堂記》致書馬衡詢以研究科章程、研究所人數、研究項目等事為羅振玉撰《庫書樓記》12月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擬就《研究發題》寄沈兼士不久又致書馬衡建議大學開設"滿蒙藏文講座"並建議遣送有史學根基者出國深造致書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何之兼等同學條陳所詢事宜是年校閱《蒙古秘史》、《龍龕手鑒》

1923年癸亥民國12年四十七歲

2月為南陵徐氏所藏古器拓本作跋數則如《刺鼎跋》《父乙卣跋》等撰《肅忠親王神道碑》寒假倉聖明智大學解散王國維所任《學術叢刊》編輯及該校教授至此結束2月下旬一度返海寧故里作《商鞅量跋》《高郵王懷祖先生訓詁音韻書稿敘錄》《秦公敦跋》4月16日受命任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為烏程蔣氏編藏書志基本結束歷時近四載編成經、史、子三部集部至元末明則為草稿5月離滬取海道北上入京6月1日覲見溥儀7月初撰《殷虛書契考釋序》同時始校《淮南鴻烈》歷時三月余7月作《梁伯戈跋》《頌壺跋》《唐賢力宓伽公主墓誌跋》校《抱朴子》始草《魏石經續考》夏曾至天津羅振玉處消夏11月受溥儀命清理景陽宮等處藏書作《肅霜滌湯說》、《明鈔本北磵集跋》12月初《觀堂集林》二十卷樣本印成文二百篇詩67首

1924年甲子民國13年四十八歲

3月法人伯希和寄來《秦婦吟》全卷影印本取與另本相校作《唐寫本韋莊秦婦吟又跋》撰《論政學疏》作《聚珍本戴校水經注跋》4月與蔣汝藻書言及北京大學友人慾請其出任國學門研究室主任而自己不願就任5月撰成《明內閣藏書目錄跋》、《散氏盤考釋》及跋6月作《金文編序》、《吳王夫差監跋》9月羅振玉入直南齋至京住王國維家后又與羅氏共檢理內府藏書近年與胡適往還書信商討學問11月馮玉祥部"逼宮"命溥儀遷出紫禁城王國維隨駕前後並因此而寫下「艱難困辱僅而不死"之言

1925年乙丑民國14年四十九歲

2月清華委任吳宓籌辦研究院並擬聘王國維為導師王國維在請示溥儀后就任此後治學轉入西北地理及元史9月14日國學研究院普通演講正式開始王國維講《古史新證》10月15日加授《尚書》課程是月草《韃靼考》及年表《元朝秘史地名索引》11月撰《蒙文元朝秘史跋》

1926年丙寅民國15年五十歲

2月撰《黑韃事跋》校閱《親征錄》21日赴天津為溥儀祝壽4月撰《聖武親征錄校注序》26日清華批准印其叢書即《蒙古史料四種校注》發表《耶律文正年譜余記》、《黑韃事略序》5月寫定《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及序刊出《聖武親征錄校序》6月發表《韃靼考》、《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序》7月26日為燕京大學校講演《歷代之尺度》9月上旬研究院新學年開學王國維每周講演《儀禮》2小時《說文》1小時指導研究學科範圍為:(1)經學(含《書》、《禮》、《詩》)(2)國小(含訓詁、古文字學、古音韻學)(3)上古史(4)金石學(5)文學10月因其長子病逝與羅振玉發生誤會撰成《桐鄉徐氏印譜序》11月下旬為北京大學歷史學會講演《宋代之金石學》

英年早逝

1927年丁卯民國16年五十一歲1月撰成《南宋人所傳蒙古史料考》2月撰《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3月撰《金長城考》(后易名為《金壕界考》)、《水經注箋跋》4月編撰《清華學校研究院講義》5月12日出席清華史學會成立會並致辭6月1日國學研究院第二班畢業中午參加研究院師生敘別會午後訪陳寅恪先生6月2日上午告別清華園到頤和園內的魚藻軒前自沉於昆明湖在其內衣口袋內發現遺書(背面書"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云: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寅恪)、吳(宓)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

6月3日入殮停靈於成府街之剛秉廟7日羅振玉來京為其經營喪事16日舉辦悼祭8月14日安喪於清華園東二里許西柳村七間房之原1928年6月3日王國維逝世一周年忌日清華立《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碑文由陳寅恪撰林志鈞書丹馬衡篆額梁思成設計碑銘云:

海寧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華研究院同人咸懷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僉曰:宜銘之貞珉以昭示於無竟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失下後世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是年編成《海寧王忠愨公遺書》四集1940年由趙萬里、王國華合編之《王靜安先生遺書》刊行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據此刊本影印名為《王國維遺書》1984年中華書局始出版《王國維全集》但僅出《書信》一冊在台灣1976年大通書局影行《王國維先生全集》為目前收羅最為完備之本

生平事迹

1、少年失意 王國維世代清寒幼年為中秀才苦讀早年屢應鄉試不中遂於戊戌風氣變化之際棄絕科舉

2、結識羅振玉 1898年二十二歲的他進上海《時務報》館充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

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國后又在羅振玉推薦下執教於南通、江蘇師範學校講授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復埋頭文學研究開始其「獨學」階段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國維攜3種生平著述眷隨兒女親家羅振玉逃居日本京都從此以前清遺民的身份處世其時在學術上窮究於甲骨文、金文、漢簡等方面19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任倉聖明智大學教授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翌年由蒙古貴族、大學士升允舉薦與羅振玉、楊宗羲、袁勵准等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

3、 人生轉折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因阻於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國維受聘任清華研究院導師教授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一說吳宓)被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塾弟子遍充幾代史學界

4、巨子隕落 1927年北伐軍揮師北上聽聞北伐軍槍斃湖南葉德輝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殺是謠傳)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塊錢僱人力車至北京頤和園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從其遺體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封面上書寫著:「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遺書內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移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於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廢帝溥儀事後賜王國維謚號為「忠愨」王國維為何自溺至今仍爭論不論一般學者論點有所謂的:「殉清說」、「逼債說」、「性格悲劇說」、「文化衰落說」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的序言中寫道:「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划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一人一事

根據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一書第四章「天津的「行在」 (1924 - 1930)」中之說法王國維早年受羅振玉接濟並結成兒女親家然而羅振玉常以此不斷向王氏苛索甚至以將王氏女兒退婚作要脅令王國維走投無路而自殺然此說漏洞百出溥儀亦是聽他人言傳不足採信

毛澤東有詩云:「莫道昆明池水淺」那裡的水並不深王國維跳進去便一頭扎到底事實上並非溺斃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滿七竅窒息而死嗚呼一代學者草草一生就這樣於污泥濁水中逝去時年五十一歲從他身上翻出一紙遺書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等字樣有人說他這個「辱」為死殉清廷效忠遜帝也有人說他這個「辱」與他親家羅振玉有些什麼糾葛但不管什麼緣由當時及後來都認為不值得

主要論著

《哲學辨惑》

《靜安文集》

《王國維遺書》

《王觀堂先生全集》

《宋元戲曲考》

《曲錄》

《人間詞話》

《殷周制度論》

《王國維詩詞全編》

《<紅樓夢>評論》

《流沙墜簡》

《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

《人間詞、人間詞話》

《王國維詩詞編年校注》(陳永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國維詞選

讀史

揮戈大啟漢山河武帝雄才世詎多

輕騎今朝絕大漠樓川明日下洋河

點絳唇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裡終相覓

醒后樓台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厚地高天側身頗覺平生左小齋如舸自許迴旋可

聊復浮塵得此須臾我乾坤大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墮

高峽流雲人隨飛鳥穿雲去數峰著雨相對青無語

嶺上金光嶺下蒼煙冱人間曙疏林平楚歷歷來時路

暗裡追涼扁舟徑掠垂楊過濕螢火大一一風前墮

坐覺西南紫電排雲破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卧

波逐流雲棹歌裊裊凌波去數聲和櫓遠入蒹葭浦

落日中流幾點閑鷗鷺低飛處菰蒲無數瑟瑟風前語

採桑子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聽孤鴻三兩聲

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減字木蘭花

皋蘭被徑月底欄干閑獨憑修竹娟娟風裡時聞響佩環

驀然深省起踏中庭千個影依盡人間一夢鈞天只惘然

亂山四倚人馬崎嶇行井底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

銷沉就裡終古興亡離別意依舊年年迤邐騾網度上關

卜運算元·水仙

羅襪悄無塵金屋渾難貯月底溪邊一晌看便恐凌波去

獨自惜幽芳不敢矜遲暮卻笑孤山萬樹梅狼藉花如許

好 事 近

夜起倚危樓樓角玉繩低亞唯有月明霜冷浸萬家鴛瓦

人間何苦又悲秋正是傷春罷卻向春風亭畔數梧桐葉下

愁展翠羅衾半是餘溫半淚不辨墜歡新恨是人間滋味

幾年相守鬱金堂草草渾閑事獨向西風林下望紅塵一騎

南歌子

又是烏西匿初看雁北翔好與報檀郎:春來宵漸短莫思量

謁金門

孤檠側訴盡十年蹤跡殘夜銀釭無氣力綠窗寒惻惻

落葉瑤階狼藉高樹露華凝碧露點聲疏人語密舊歡遠處覓

阮郎歸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復彎沉沉空翠厭征鞍馬前山復山

濃潑黛緩拖鬟當年看復看只余眉樣在人間相逢艱復艱

清平樂

垂楊深院院落雙飛燕翠幕銀燈春不淺記得那時初見

眼波靨暈微流尊前卻按涼州拚取一生腸斷消他幾度回眸

斜行淡墨袖得伊書跡滿紙相思容易說只愛年年離別

羅衾獨擁黃昏春來幾點啼痕厚薄不關妾命淺深只問君恩

況夔笙太守索題香南雅集圖

蕙蘭同畹著意風光轉劫后芳華仍畹轉得似鳳城初見

舊人惟有何戡玉宸宮調曾諳腸斷杜陵詩句落花時節江南

人月圓·梅

天公應自嫌寥落隨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數枝臨水水底橫斜

蕭然四顧疏林遠渚寂寞天涯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

喜遷鶯

秋雨霽晚煙拖宮闕與雲摩片雲流月入明河鳷鵲散金波

宜春院披香殿霧裡梧桐一片華燈簇處動笙歌復道屬車過

荷葉杯·戲效花間體

手把金尊酒滿相勸情極不能羞乍調箏處又回眸留摩留留摩留

矮紙數行草草書到總道苦相思朱顏今日未應非歸摩歸歸摩歸

無賴燈花又結照別休作一生拚明朝此際客舟寒歡摩歡歡摩歡

誰道閑愁如海零碎雨過一池漚時時飛絮上簾鉤愁摩愁愁摩愁

昨夜綉衾孤擁幽夢一霎鈿車塵道旁依約見天人真摩真真摩真

隱隱輕雷何處將曙隔牖見疏星一庭芳樹亂啼鶯醒摩醒醒摩醒

應天長

紫騮卻照春波綠波上蕩舟人似玉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頭猶送目

鬢雲欹眉黛蹙應恨這番匆促惱一時心曲手中雙槳速

少年游

垂楊門外疏燈影里上馬帽檐斜紫陌霜濃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鴉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詞縱橫書卷不與遣年華

鷓鴣天

列炬歸來酒未醒六街人靜馬蹄輕月中薄霧漫漫白橋外漁燈點點青

從醉里憶平生可憐心事太崢嶸更堪此夜西樓夢摘得星辰滿袖行

閣道風飄五丈旗層樓突兀與雲齊空餘明月連錢列不照紅葩倒井披

頻摸索且攀躋千門萬戶是耶非人間總是堪疑處惟有茲疑不可疑

樓外鞦韆索尚懸霜高素月慢流天傾殘玉碗難成醉滴盡銅壺不解眠

人寂寂夜厭厭北窗情味似枯禪不緣此夜金閨夢那信人間尚少年

庚申除夕和吳伯宛舍人

絳蠟紅梅競作花客中驚又度年華離離長柄垂天斗隱隱輕雷隔巷車

斟醁醑和尖叉新詞飛寄舍人家可將平日絲綸手系取今宵赴壑蛇

玉樓春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開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數峰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

虞美人

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蛾眉誤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顏悔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

犀比六博消長晝五白驚呼驟不須辛苦問虧成一霎尊前了了見浮生

笙歌散後人微倦歸路風吹面西客落月盪花枝又是人間酒醒夢回時

金鞭珠彈嬉春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痴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

臨江仙

過眼韶華何處也蕭蕭又是秋聲極天衰草暮雲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

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紅牆隔霧未分明依依殘照獨擁最高層

聞說金微郎戍處昨宵夢向金微不知今又過遼西千屯沙上暗萬騎月中嘶

郎似梅花儂似葉朅來手撫空枝可憐開謝不同時漫言花落早只是葉生遲

踏莎行

絕頂無雲昨宵有雨我來此地聞天語疏鍾暝直亂峰迴孤僧曉度寒溪去

是處青山前生儔侶招邀盡入閑庭戶朝朝含笑復含顰人間相媚爭如許

元夕

綽約衣裳凄迷香麝華燈素麵光交射天公倍放月嬋娟人間解與春遊冶

烏鵲無聲魚龍不夜九衢忙殺閑車馬歸來落月掛西窗鄰雞四起蘭釭灺

鵲橋仙

沉沉戍鼓蕭蕭廄馬起視霜華滿地猛然記得別伊時正今日、郵亭天氣

北徵車轍南征歸夢知是調停無計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兩字

綉衾初展銀釭旋剔不盡燈前歡語人間歲歲似今宵便勝卻、貂蟬無數

霎時送遠經年怨別鏡里朱顏難駐封侯覓得也尋常何況是、封侯無據

蘇幕遮

倦憑闌低擁髻豐頰秀眉猶是年時意昨夜西窗殘夢裡一霎幽歡不似人間世

恨來遲防醒易夢裡驚疑何況醒時際涼月滿窗人不寐香印成灰總作迴腸字

青玉案

姑蘇台上烏啼曙剩霸業今如許醉后不堪仍弔古月中楊柳水邊樓閣猶自教歌舞

野花開遍真娘墓絕代紅顏委朝露算是人生贏得處千秋詩料一抔黃土十里寒螿語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渾無數日日滄浪亭畔路西風林下夕陽水際獨自尋詩去

可憐愁與閑俱赴待把塵勞截愁住燈影幢幢天欲曙閑中心事忙中情味併入西樓雨

如夢令

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吹去無據無據斜漢垂垂欲曙

西 河

垂楊里蘭舟當日曾系千帆過盡只伊人不隨書至怪渠道著我儂心一般思婦遊子

昨宵夢分明記幾回飛渡煙水西風吹斷伴燈花、搖搖欲墜宵深待到鳳凰山聲聲啼催起

錦書宛在懷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憶倘有情早合歸來休寄一紙無聊相思字

祝英台近

月初殘門小掩看上大堤去徒御喧闐行子黯無語為誰收拾離顏一腔紅淚待留向、孤衾偷注

馬蹄駐但覺怨慕悲涼條風過平楚樹上啼鵑又訴歲華暮思量只有人間年年征路縱有恨都無蹄處

百字令

題孫隘庵南窗寄傲圖

楚靈均后數柴桑第一傷心人物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潯陽百折夷叔西陵山陽下國此恨那堪說寂寥千載有人同此伊鬱

堪嘆招隱圖成赤明龍漢小劫須臾閱試與披圖尋甲子尚記義熙年月歸鳥心期孤雲身世容易成華髮喬松無恙素心還問霜傑

滿庭芳

水抱孤城雪開遠戍垂柳點點棲鴉晚潮初落殘日漾平沙白鳥悠悠自去汀州外無限蒹葭西風起飛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還憶舊香塵隨馬明月窺車漸秋風鏡里暗換年華縱使長條無恙重來處、攀折堪嗟人何許朱樓一角寂寞倚殘霞

八聲甘州

直青山缺處是孤城倒懸浸明湖森千帆影里參差宮闕風展旌旟向晚棹聲漸急蕭瑟雜菰蒲列炬嚴城去燈火千衢

不道繁華如許又萬家爆竹隔院笙竽嘆沉沉人海不與慰羈孤剩終朝襟裾相對縱委蛇人已厭狂疏呼燈且覓朱家去痛飲屠蘇

水龍吟·楊花用章質夫蘇子瞻唱和韻

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墜日長無緒迴廊小立迷離情思細雨池塘斜陽院落重門深閉正參參欲住輕衫掠處又特地因風起

花事闌珊到汝更休尋滿枝瓊墜算人只合人間哀樂者般零碎一樣飄零寧為塵土勿隨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貯得離人淚

霜花腴·用夢窗韻補壽強邨侍郎

海漘倦客是赤明延康舊日衣冠坡老黎邨冬郎閩嶠中年陶寫應難醉鄉盡寬更茱萸黃菊尊前剩滄江、夢繞觚稜斗邊槎外恨高寒

回首鳳城花事便玉河煙柳總帶棲蟬寫艷霜邊疏芳籬下消磨十樣蠻箋載將畫船盪素波、涼月娟娟倩酈泉、與駐秋容重來扶醉看

臨江仙

聞說金微郎戍處昨宵夢向金微不知今又過遼西千屯沙上暗萬騎月中嘶 郎似梅花儂似葉朅來手撫空枝可憐開謝不同時漫言花落早只是葉生遲。

相關介紹

治學方法

陳寅恪對王國維史學研究的治學領域和治學方法有明確、清晰的說明

王國維的甲骨文研究

甲骨文晚清始發現最早是王懿榮後來劉鶚刊印《鐵雲藏龜》繼之孫治讓和羅振玉對甲骨文字進行研究而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則推王國維他撰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殷周制度論》、《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殷禮徵文》以及《古史新證》等他將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紙上的材料歷史古籍對比來研究用卜辭補正了書本記載的錯誤而且進一步對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討得出嶄新的結論他的考證方法極為縝密因而論斷堪稱精審

二重證據法

他自己稱以上考證方法為「二重證據法」即以地下的材料與紙上的材料相比較以考證古史的真象這種考證方法既繼承了乾嘉學派的考據傳統又運用了西方實證主義的科學考證方法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古史研究上開闢了新的領域創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郭沫若曾讚頌說:「王國維遺留給我們的是他的知識的產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樓閣在幾千年來的舊學的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王國維故居

王國維故居位於海寧市鹽官鎮西門直街周家兜南隔城牆與錢塘江相望北臨市河現為浙江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86年王國維的父親王乃譽在此造這座「娛廬」於是全家從居住的雙仁巷搬來這裡王國維在海寧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故居座北朝南木結構庭院式建築共二進前為平屋三楹大門內外分別懸有顧廷龍、朱穆之題「王國維故居」匾額門廳中央置有王國維先生半身銅像大廳內陳列王氏一生十二幅畫像及其它資料在門廳之後的寢樓亦為三楹樓中為廳有「蒼松萬年春」圖「寢樓上為王氏學術成就、對王國維評論及書籍、文獻、手跡、拓片、照片等展覽中廳懸有沙孟海先生題「廣業甄球」匾額以對王氏博學多才的敬仰樓後為花園園內植有花草樹木設有假山古井

王國維死因

一、遺書(參見《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總目)

王國維死後家人在他遺物中發現了他死前一日所寫的遺書遺書條理清晰考慮周密足見死者絕非倉促尋死這與王死前幾日無異常舉止相吻合但遺書一開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卻給生者留下種種疑竇成為70多年來其自沉之因久說紛紜又難以確論的「謎面」

二、死因

對王國維死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大致又分幾種:

「殉清」說 王國維為清朝遺老更對遜帝溥儀向有國士知遇之感——王國維以秀才身份被溥儀破大清「南書房行走」須翰林院甲科出身的舊制召其直入「南書房」——有此思想基礎和遺老心態逢「覆巢」之將再以自殺而「完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啟超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比之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和羅振玉、吳宓等均持此說魯迅在《談所謂「大內檔案」》一文中稱王「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可見也為此論但反對此說者認為王國維與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輩有別鄭等效命清室復辟不惜委身於日本政客而王國維卻領清華職心無旁騖潛心學術他雖「忠清」卻不充其鷹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當時就有人說:「你看他那身邊的遺囑何嘗有一個抬頭空格的字殉節的人豈是這樣子的

「逼債」說 當年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待遂愧而覓死當時報紙還傳王曾與羅合作做生意虧本欠羅巨債羅在女婿(王長子潛明)死後羅、王已生隙羅令女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王國維一介書生債務在身羞憤交集便萌生短見此說經郭沫若先生筆播幾成定論但從王遺書對後事的安排看和事後其它一些證據表明王國維生前並無重債足以致其自盡

「驚懼」說 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怕自己這個前清遺老落入北伐軍手中蒙受恥辱又王視腦後辮子為生命當時傳言北伐軍入城后將盡誅留有髮辮者所以與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斷但這種說當時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為不合王國維立身處世方式

「諫阻」說 認為王國維投湖與屈原投江相類是以「尸諫」勸阻溥儀聽從羅振玉等人主意有東渡日本避難打算並認為王、羅兩人最後決裂的原因也緣於此因

「文化殉節」說 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先是以「殉清」論王之死后又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諸因素」 以一遺民絕望於清室的覆亡以一學者絕望於一種文化的式微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剎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也許這就是王國維自沉之「謎底」

王羅之隙

後世人都能知道王國維和羅振玉是師徒關係(羅是王的老師)又是至交朋友還是親家倆(王的兒子王潛明娶了羅的女兒羅孝純)他們兩人同屬於近代兩位承前啟後的國學大師他們相交相伴了三十年之久共同創立了「羅王之學」並以安陽之商朝甲骨、敦煌之漢魏簡牘、千佛洞之唐宋典籍文書等出土新資料為研究對象把歷史向上推進一千餘年取得了讓世人驚奇的卓越成果但他們兩人把嫌隙公開化是在王國維的長子王潛明去世以後就在處理王潛明後事的過程中羅振玉和王國維發生了一些誤會在羅、王兩親家為王潛明遺款的收存和立嗣等問題上產生分歧最終引發羅、王二人失和甚至不再通信不再見面他們兩人從產生誤會到交絕大概二十天左右三十年的深厚友誼和這樣的親戚關係為何抵不過這二十天這讓我們今天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百思不得其解當然在王國維投水自殺后羅振玉沒有再繼續無情不管而是主動承擔起料理後事之責擔負治喪安置家屬整理並迅速出版王國維遺著這一切是能夠讓黃泉下的友人、親家感到慰藉的

成就榮譽

作為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確立了較系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

這位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被譽為「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梁啟超贊其「不獨為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人物評價

王國維是近代最後一位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思想家.他第一個試圖把西方美學文學理論融於傳統美學和文學理論中構成新的美學和文學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既集古典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大成又開現代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先河.在美學和文學思想史上他是從古代向現代過渡的橋樑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被譽為「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不獨為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 ——梁啟超

「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郭沫若

「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陳垣)先生兩人」——伯希和

「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 ——胡適

「有一部《流沙墜簡》印了將有十年了要談國學那才可以算一種研究國學的書開首有一篇長序是王國維先生做的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不懂的音譯》)——魯迅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華大學王靜安先生紀念碑銘》)——陳寅恪

「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王攸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