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正「閃開」?從G20漢堡峰會看全球治理前景

原標題:美國正「閃開」?從G20漢堡峰會看全球治理前景

當全球化大勢遭遇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等亂流阻擊,全球治理未來面臨哪些問題?前景如何?日前在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給出了不同答案。

【世界秩序裂痕】

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G20漢堡峰會的合作與分歧,反映世界秩序正出現明顯裂痕。由於2017年全球經濟企穩向好,發達經濟體的合作意願實際上有所下降,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和競爭日益激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也指出,過去在全球治理的矛盾中,發達國家和發展家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但如今發達經濟體內部矛盾越來越明顯,發達國家間的共識和互信變差,加大了國際事務的推行難度。

漢堡峰會的一大矛盾焦點是美國。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貿易、鋼鐵、氣候變化、移民等多個問題上態度與其他成員不一致。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漢堡峰會公報既描述了美國立場,也闡述了其他19個成員支持《巴黎協定》的立場;在過剩產能和化石能源問題上,美歐分歧更明顯。

霍建國認為,受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理念影響,美國目前正從全球治理中「閃開」。

張燕生也認為,現階段金磚國家無法填補全球經濟治理空缺,因為金磚國家在制定世界經濟規則和秩序、推動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擔當全球公共產品供給責任這三個重大問題和機制上,缺少一致看法。

霍建國認為,未來五到十年,世界發展矛盾日益錯綜複雜,作為一個具有潛力的發展中大國,需要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事做好。

【三個「特殊」現象】

對於當前全球治理困境,張燕生提出了看似特殊、實際上可能只是歷史性周期往複的三個現象。

一是川普政策。長期以來,美國在對待全球治理和國際責任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一是「不參與」,從美國建國到一戰爆發(1776-1914年)持這種主張;二是「參與」,從二戰結束至今持這種主張。

張燕生指出,實質上兩派的核心觀點是一致的,即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而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有其歷史淵源。

二是英國「脫歐」。據經合組織測算,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盟是雙輸。那麼,英國為何要選擇「脫歐」?在歷史上,英國為確保其領導地位和影響力,也曾採取過以維護國家利益為重的均勢與制衡的國際戰略。在經濟實力變化的不同階段,英國曾實施過「光榮獨立」「有限責任」「聯盟政策」等不同對外戰略。張燕生認為,目前英國選擇「遠交近攻」,或許也是回歸歷史經驗的一種選擇。

三是當前的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盛行。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兩次逆全球化時期。一次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其原因之一是作為世界霸權國家的英國當時已無力擔當大國責任,而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又不願擔當,最終導致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控。另一次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出現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控,最終導致全球經濟滯漲、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

張燕生認為,這兩次保護主義盛行期,都持續了20年。全球化發展和全球治理進步,總會經歷類似的全球化間歇期。與之類似,當前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改革再次處於十字路口:一種可能是形勢失控,再次經歷風險、衝擊和危機頻發的混亂期;另一種可能是緩慢回歸全球化軌道,全球治理呈現多極的碎片化結構。

【地緣政治風險】

除上述問題外,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還指出,當前的世界大國不願承擔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成本,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更大不確定性風險。同時,應重視地緣政治惡化和大國關係糟糕對全球治理的挑戰。

金燦榮認為,未來G20的前途可能會受幾大因素影響:一是美國、歐洲等世界多國民粹主義抬頭,貿易保護主義之風盛行,會影響G20的立場和觀點;二是美國在全球化、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問題的立場上有很多不確定性,對G20未來造成一定衝擊;三是需要警惕當前地緣關係惡化的風險。例如,敘利亞、朝鮮半島等熱點地區的局勢如果日益趨緊,勢必會影響G20的未來,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治理的挑戰值得關注。(海洋 王逸君)(新華社專特稿)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