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宋茶才是巔峰體驗:讓技術流來告訴你

今天談談宋茶。談宋茶還是有猶豫的,因為宋茶骨髓里是貴族的東西。契合這個時代,我們要從技術流的角度分析一下,宋茶達到了怎樣的高度,這樣比較好交流一點。不知道一篇能不能說清楚,說到哪兒算哪兒吧。

一、什麼是好茶?

在詳細分析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些前提。很重要的是,好茶的標準。這個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的人,差異很大。宋人評茶,有一個評語,叫「色味皆重」。按很多人的觀點,顏色漂亮又霸氣,當然是好茶。但是在宋人那裡,這是一個不好的評語。比如蔡襄《茶錄》裡面講真正的好茶還得是北苑鳳凰山一帶的,其他地方的茶,再怎麼提高工藝,努力製作,也是「色味皆重」,沒法和北苑比。

你說這有道理嗎?有道理。有句話叫「窮人重口味,富人輕口味」,這個我們在《從老班章到紅燒牛肉麵》裡面談過,其實對於階層劃分已不明顯的來說,這種趨勢看不太出來了。在有階層差別的地區還能看出來,我去印度在街邊吃點samosa之類的小吃,那口味重的你不就著一瓶礦泉水是無法下咽,我懷疑佛經里提到的北印度美食是否真的存在。而你到了五星級酒店,口味就遠沒有那麼重了,再到真正貴族的家裡去吃飯,那你對印度美食的信心就很快恢復了。

顏色也是一樣,看看汝窯就知道了,這個不多談。當然,拒絕濃重口味,並不是推崇寡淡,按《大觀茶論》好茶的標準是「甘香重滑」,這個重,不是重口味之重,而是講結構,講茶的力道。實際上宋人的審美和道家、和禪宗有很大關係,了解這個對理解宋茶會很有幫助,不過有人警告我不要嘩眾取寵,姑且放放。

如果了解美食就知道,「甘香重滑」,香氣、滋味與結構、觸感並重,是典型的貴族口味,是慾望的高級表達,和唐代茶風大不一樣。即便對陸羽,宋人只是在精神層面尊重,對他的茶並不感冒。因為在貴族看來,那都叫「草茶」,很粗糙,很民間,潛台詞是比較low。這個大家看《苕溪漁隱叢話》,包括黃儒的《品茶要錄》都是這樣的觀念。站在整個文化的角度,當然我不能認同這個判斷,但我們這裡大概可以知道,宋人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是在哪個方向,這樣後面討論就有了基礎。

二、品茶的第一難題

我們進入正題,先要問一個問題,茶,作為一個飲品,口感上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無論古今,也無論中外,了解了這個問題,對茶的認識就不一樣了。茶,不僅有香甜,還有苦澀。不僅有各種芳香物質、茶氨酸,還有佔比更大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怎麼處理好這兩部分的關係,是茶口感上的核心問題。

為什麼隨著經濟發展,用大茶缸悶泡的飲茶方式讓位於多次短時沖泡?那是因為長時悶泡,茶多酚和咖啡因一次性大量溶於水,苦澀過重,口感並不舒服。分成多次,就好多了。用開水沖泡散茶方式,是明以來的主流方式。明代也有人吹這個是史上最牛的方法,但是這個只能聽聽而已,因為這個很大程度上因為是太祖爺要求的。實際上,老百姓可以接受,貴族不一定認同。

為什麼?因為這種沖泡對茶本身體驗的力度和層次感還遠遠不夠,茶當然是可以食用的,你光泡水喝,體驗是大打折扣的。我們回過頭來看茶水並食的唐代,茶是往開水裡投放,煮好後分而食之。這個煮出來的,比泡出來的要豐富一些,但是肯定苦澀也要重一些。怎麼辦?

兩個辦法:一個是減少投茶量,我們現在煮茶往往是泡過之後比較淡了再煮,如果直接煮就一定是加的量很少,要不然,煮出來的茶就沒法喝了。陸羽也採取了這個辦法,投茶量和水的比率來說,還是比較少的。第二個,陸羽加了點鹽,鹽可以平衡苦澀,增加湯感的潤滑。但是對香氣,尤其是清揚之香,只會減分,不會加分。這樣我們達到了茶和水共食的體驗,比單單體驗泡出來的茶水進了一步,但苦澀只是部分的解決,而且體驗還遠不夠極致。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不僅要要避免苦澀,還想完整體驗的茶的豐富性,而且要力度很大的體驗,怎麼辦?這個要求有點為難,難以兼得,甚至可以說根本是矛盾的,但是對於宋人來說,是可以達到的。

三、宋人是怎麼做到的?

先說一點,做到,一定是有代價的。什麼叫代價,就是從採摘、加工、存放、到最終點茶,每一步都是要花功夫的,不是一點功夫。而且,還要不怕浪費,這個沒有經濟支持是不行的。總的來說,宋人的做法是採集大量優質茶芽,經過多道工序去掉苦澀物質,並逐漸優化,最後將這反覆錘鍊的精華調和出口感的極致。今天無法講詳細,大致說一下,苦澀物質怎麼去。我們知道宋茶是蒸青,但是和現在日本抹茶的蒸青不一樣,也和唐代的蒸青不一樣。

陸羽在《茶經》里講蒸青是「畏流其膏」,就是蒸的過程中,要保證內涵物質不要流失。但是對於宋人來說,這並無必要,流失就流失唄,你多來點茶芽不就行了。不要忘了,宋人可是點茶,這個茶和水的比例要比陸羽的煎茶高得多了。總的來說,宋人在蒸茶之後,還要壓榨(壓黃),這裡面還分「大榨」「小榨」「翻榨」,榨來榨去,基本上要把「膏」差不多快榨乾了。這樣苦澀是去了,但是損失也還是蠻大的。

對於宋人來說,這是可接受的,因為可以用高品級採摘、靠量大來彌補。宋人考慮的不是內涵物質是否流失,而是口感的巔峰體驗,因為怕浪費就湊合一下?那就不是貴族玩法了。之前講過,日本保留的抹茶道和宋人的點茶不是一回事兒,其實是元明以後殘留的茶法。最根本的差別,就是這個「榨膏」的過程,以日本歷史上之物產國力,能喝到茶已屬不易,哪能浪費,這麼玩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當你喝到滿是泡沫的海苔味菜湯味的日本抹茶,千萬不要以為宋茶就是這個樣子,差太多了。沒有貶低日本抹茶的意思,但是兩者從玩法到文化,不是一回事。

當然,這只是工藝的一個方面。今天先講到這裡,下次再從各個細節上逐一分析,宋茶為什麼是巔峰體驗。相信對現在的做茶人、品茶人,都會有很大啟發。圖由南茗佳人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