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藏·書單 | 與歷史並肩:紀念抗戰勝利72周年

72年前

人民經過艱苦的浴血奮戰

打敗了日本軍國侵略者

贏得了近代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勝利

為紀念人 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

文獻君精選17種圖書誠意推薦

讓我們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史料文獻

傅秉常日記(1943~1945)───傅錡華 張力 校注2017年6月傅秉常(1896-1965),民國時期著名外交官。曾任國民政府最後一任駐蘇大使。本書系傅秉常出任蘇聯大使的三年日記,是研究民國史之重要史料。1943年,是傅秉常出使蘇聯的第一年,日記主要記載了在蘇聯的見聞,1944年和1945年的日記,主要記載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的情況,也涉及國內的政治軍事,以及二戰後重建國際秩序中的大國關係。 翁文灝與抗戰檔案史料彙編(全2冊)───陳謙平 編2017年 1月《彙編》收錄了翁文灝與抗戰有關的檔案史料,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戰前政治、經濟與外交;二是戰時工礦建設,這是主要部分,其中又分為「國防工業建設計劃與實施」、「吸收和利用外資」等十七個方面;三是戰時貿易與財政金融;四是戰時政治、行政、科技、教育等;五是複員計劃與戰後接收。本書為讀者提供了豐富詳實的第一手專題檔案文獻,是研究戰時翁文灝及資源委員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彙編。

閱讀日本書系

(本書系圖書較多,僅推薦一本抗戰相關)戰後日本人的觀
從日本戰敗到中日復交(全2冊)───〔日〕馬場公彥 著苑崇利 胡亮 楊清淞 譯2015年2月從日本戰敗到中日恢復邦交,在沒有恢復邦交的背景下,日本人如何面對?如何認識侵略戰爭中的加害責任?希望與締結怎樣的關係?為何中日兩國之間產生了誤解、不信任與對立?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著者基於斷交期間2500多篇的相關報道,分析論述的是哪些人,對的何種問題表示關心,形成了何種觀,著者希望能夠開拓真正的中日民間交流的新局面,找到中日間相互理解的鑰匙。

中日歷史問題譯叢

田中義一日本總體戰體制的始作俑者───〔日〕 纐纈厚 著顧令儀 譯2017年7月田中義一,即所謂《田中奏摺》的起草者,被稱為「侵華戰爭主謀」。在本書作者的論述中,田中義一是日本近代「舉國為戰」國家體制,即總體戰體制的構思者、倡導者,他通過在軍部掌握實權、鋪設人脈、進行種種改革,以及轉入政界與政黨合作、斡旋等,使總體戰體制構想從軍界滲透至政界、官僚階層以至財界並最終得以確立,而日本的近代對外侵略戰爭也在這一過程當中鋪展開來。從某種程度而言,田中義一的政治生涯可以視為日本由近代化走向軍國主義化這一過程的縮影。直面戰後活在中日之間的人生───〔日〕仁木富美子 著周穎昕 譯2017年 2月本書是仁木富美子對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的回憶和總結。在山東度過的童年、日本戰敗后的混亂經歷讓仁木學會直面戰後的生活:當教師,培養有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的下一代;參與日本教職員工會,追求平等僱用,提升婦女地位;多次訪華,組織援助的貧困山區;在日本建立和平圖書館,整理並保存日本侵華的罪證……國家與歷史戰後日本的歷史問題───〔日〕波多野澄雄 著 馬靜2016年12月作為日本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波多野澄雄所具有的多重身份使他不僅可以歷史學者的眼光審視歷史,而且得以窺見政治與歷史尤其是歷史觀的關係。相較於探討日本國民為何無法對「過去的戰爭」形成共有記憶,波多野澄雄著更集中於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對日本這樣一個戰敗國來說,在多種歷史認識和戰爭觀共存、競爭的前提下,應如何應對起源於戰爭和殖民地統治的「歷史問題」。
戰爭的記憶日中兩國的共鳴和爭執───〔日〕伊香俊哉 著 韓毅飛 譯2016年 9月伊香俊哉是有著人類良知和學術理性的日本學者,研究中日戰爭史經年,秉持嚴謹、客觀的原則,追求歷史真相,不迴避日本的侵略責任,本書即其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利用大量資料,闡釋中日兩國戰爭記憶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異同,希望由此進一步探索正確書寫歷史、不忘過去、面向未來之徑。
律師之魂 ───〔日〕土屋公獻 著王希亮 譯 / 聶莉莉 審校2015年 11月土屋公獻是日本著名律師,曾於1943年以學生身份加入過日本海軍。本書作為其自傳,體現了他作為戰爭親歷者,特別是作為侵略方的戰爭參與者對戰爭的反省。書中講述了土屋公獻在戰爭中的經歷和戰後的學生生活;描述了他的律師生涯及他所認識的司法之使命;講述了他直接參与的戰爭受害賠償訴訟,包括「從軍慰安婦」、731部隊細菌戰和重慶大轟炸受害訴訟等。
虜囚的記憶───〔日〕野田正彰 著王希亮 譯2014年 7月在日本對的侵略戰爭中,那些成為俘虜以及被當作奴隸的人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刻是如何生存下來的?此後,他們又是如何將他人難以想象的精神創傷埋藏在心裡而生活下去?這是日本精神病理學者野田正彰在本書中展示和探討的內容,以期從個人的內在精神切入進行社會和歷史的考察。
抗戰時期的後方社會───〔日〕笹川裕史〔日〕奧村哲 著林敏 劉世龍 徐躍 譯2013年 12月本書以四川省為例,利用大量的民眾陳情書、訴狀,以及當事人的回憶錄等史料,詳盡描繪了那些受時代擺布、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民眾在戰時重負下的苦難及其因應,勾勒出了戰時大後方基層社會的混亂及其變化,展示了一個複雜的、和學術界的既存認知很不一樣的大後方基層社會,揭示了長期戰爭環境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複雜的矛盾和衝突,豐富了抗日戰爭的立體圖景。
近代日本政軍關係研究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淵源───〔日〕纐纈厚 著顧令儀 申荷麗 等 譯2012年 3月作者充分吸取亨廷頓、珀爾馬特、芬諾、馬科松等西方學者的政軍關係理論,並在三宅正樹有關政軍關係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時代為順序,選取了從1912年日本軍部要求增編兩個師團事件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的大正、昭和時期的政軍關係進行分析研究,結合軍事介入政治的詳細經過及其背景,剖析了軍事介入政治現實原因。
財閥與帝國主義三井物產與───〔日〕坂本雅子 著 徐曼 譯2011年 6月19世紀末20世紀初,早在軍事入侵之前,日本就開始了向的經濟滲透和掠奪。但如本書指出,這種經濟侵略在學界被普遍定性為服從、服務於軍事與政治目的,日本的大財閥企業即拿此邏輯來為自己在戰爭中的掠奪行為開脫。本書以日本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中樞——三井物產在戰前和戰爭中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為分析對象,力證大財閥企業是引發侵略和戰爭的根本性力量之一。
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
───〔日〕笠原十九司 著 羅萃萃 陳慶發 張連紅 譯2011年 5月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他們殘害殺戮了無以計數的戰敗投降的士兵、俘虜以及普通市民。儘管歷史資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證據確鑿的史實,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們固執地為否定「南京事件」而「爭論」至今。本書將嚴謹地追溯、考證「爭論」事件的整個過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論據中的破綻、識破其花招,拷問滋生如此「爭論」的日本人之歷史觀。
東京審判·戰爭責任·戰後責任
───〔日〕大沼保昭 著宋志勇 譯2009年 9月
東京審判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其作為日本戰後重大的政治及法律事件,一直是日本學界乃至整個日本社會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人們對東京審判的重視,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更多的反映了日本社會對戰前日本歷史、戰爭與和平、國際法、社會倫理等的一般認識。本書關於日本戰爭責任的論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思想層面思考這一問題的重要視角。
中日關係從戰後走向新時代───〔日〕毛里和子 著 徐顯芳 譯 2009年 2月超越偏激和狹隘,正確認識對方,是建立健全中日關係的基礎。本書站在相對客觀的立場上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現在為止的中日關係進行了總結,針對今後的兩國關係,提出了關係理性化、首腦進行定期接觸、針對雙方存在問題進行多層次的交流、妥善解決歷史問題、推進政府間的共同國家事業、建立東亞共同體等建議。
國家與犧牲
───〔日〕高橋哲哉 著 徐曼 譯 2008年 8月日本「靖國神社」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250萬軍人,包括日本在歷次對外侵略戰爭中死亡的軍人及二戰中甲級戰犯的靈位。自日本一些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以來,「靖國」問題不僅引起及國際社會的關注,在日本國內也出現了爭議。本書通過對歐洲和東亞國家歷史上與此相似的事例進行比較考察,對日本在「靖國」問題上不區分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對在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中的死者及戰犯也應給予祭奠,甚至把他們作為作出「崇高犧牲」的「英靈」予以表彰,進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探討。
發生在黃土村莊里的日軍性暴力───〔日〕石田米子 內田知行 主編趙金貴 譯 2008年 6月本書作者通過長期和受害者女性本人的發自內心的交流,以及緊緊扣住每一個具體的受害事件的展開,再現了當年的歷史情景,勾畫出了日軍性暴力犯罪的種種形態。

▲點擊圖片5折購買

《各方致孫中山函電彙編》

《辛亥革命資料選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5折購買史料文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