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明代抗倭名將 除了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 我們還應該記住這些名字

提起明代抗倭名將,人們首先會想起戚繼光、俞大猷,客觀一點的朋友,還會算上胡宗憲、張經,或者唐順之和徐渭徐文長,但是筆者今天要說,在當年那場抗倭戰爭中,湧現出了數不清的中華志士、熱血男兒,他們也曾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為清除倭患而作出的貢獻,不應該被後人遺忘。

提起明代抗倭鬥爭,很多噴子都有話說,什麼「明軍敗多勝少」、「倭寇大部分是國人」,頗有為倭寇打抱不平的意思,似乎也很為倭寇當年被驅趕出去遺憾,比如筆者前一篇文章,就被很多「日粉」狂噴。

某些人崇拜日寇「神風特攻隊」,筆者管不著,也不屑於辯駁,那些獻媚的文字,他們心目中的主子也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不會把數典忘祖的人渣放在眼裡,因為即使殘暴如倭寇,也是打心眼兒里瞧不起無知的噴子的。

咱們言歸正傳,還是盤點一下那些已經被遺忘或者正在被遺忘的明代抗倭名將,筆者能力和學識有限,一枝禿筆,不能盡顯抗倭名將風采,還請讀者諸君見諒。

俞龍戚虎傅蛟龍 都被噴子給噴倒

在嘉靖年間,民間對抗倭名將有個排名,叫做「俞龍戚虎傅蛟龍」。

這個傅蛟龍,就是傅應嘉(1524-1567年),這位傅應嘉曾中過福建第二名武舉人,在一次抗倭戰鬥中,單騎闖入敵營如入無人之境,敵人自相殘殺,明軍趁勢突擊,倭寇狼狽而逃。

傅應嘉一戰成名,被封為建寧行都司,掌管兩萬多名軍兵,成了抗倭戰場上一支重要力量。

傅應嘉轉戰江浙閩粵沿海各省,前後歷經七十餘戰,每戰必勝,特別是七次擒獲海盜頭子吳平,徹底平定粵東。連忙著煉丹不咋管事的嘉靖皇帝聽后,也連聲稱讚:「傅賢卿計謀高深,膽識超群,在驚濤駭浪中如踏平地,徹底根除海盜禍患,真是名副其實的『傅蛟龍』也!」

但就是這樣一位抗倭名將,卻倒在了明代噴子,也就是文官特別是言官的唾沫之下。他們居然誣諂傅應嘉收了吳平的賄賂,並把傅應嘉免職后關進了監獄,算是為倭寇出了一口氣。

直到嘉靖掛掉,他兒子隆慶皇帝也就是明穆宗朱載垕登基,高拱張居正掌權,才想起傅應嘉這位抗倭名將,並派了欽差到福建泉州府錦塘村搜查,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受賄了,結果欽差一看他家簡直是家徒四壁,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馬上回京報告皇帝,皇帝得知實情也大為感動,馬上下詔讓傅應嘉官復原職。

可是最令人不解的是,這個詔書居然被扣押了三天,而在這三天里,傅應嘉「含冤自盡」了,史料記載他的遺言:「大丈夫不能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今日死於讒諂之手,天也!」

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傅應嘉實際是被謀害了,而謀害他的人,即使不是漢奸,也是心理變態逮誰噴誰的職業噴子。

白面將軍文身明志 一封家書顯豪情

抗倭將領有很多,但是在史料中留下長相的,卻很少見,而白面將軍任環,卻是其中的一個——「相貌英俊」。

任環是山西長治人,他的事迹大家可以找《明史》來看看,就在列傳第九十三里。

當然讀者也許沒有時間去翻閱佶屈聱牙的清人編著的史書,那麼筆者就來講講任環的兩個故事:

進士出身的任環當過縣長(知縣)、地區副首長(州同知),但是後來卻成了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副手,還積功當上了大軍區副司令(副總兵)。

任環不但在打仗的時候與士兵同寢共食,還把自己的三個弟弟任之俊、任之秀、任之重也拉進了抗倭隊伍,還得了個美名叫「「任氏三龍」」,還領導著自河南嵩山少林寺及杭州、山東的武僧。任環每次立功,都把朝廷賞賜全部分給部下,而自己有時候好幾天都吃不上飯。任環抗倭那是抱定了與賊勢不兩立的決心的,他把自己的姓名刻在身體上,並對士兵說:「戰場戰死,乃軍人本分。但是父母給的身體,將來或許要靠這些字來辨認收殮。」

因為常年打仗,原本可以安安穩穩做太平文官的任環也染上了粗豪氣概,這一點從他給兒子的信中就能看得出來:「我兒絮絮叨叨,千言萬語,只是要我回衙,何風雲氣少,兒女情多耶!倭賊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寧?爾老子率兵,不能除討,嚼氈裹革,此其時也。豈學楚囚對兒輩相泣幃榻耶!後來事未知如何,幸而承平,則父子享太平之福;不幸而有意外之變,但臣死忠,妻死節,子死孝,咬定牙關,大家成就一個是而已……

日本鬼子能砸斷墓碑 但是砸不斷抗日的脊樑

明代天長人張大蘊寫了一首《題沃都司祠》:委身鋒鏑捍孤城,千載精忠貫日明。賴有三良不惜死,遂令百姓得餘生。

詩中的沃都司,就是明代嘉靖年間抗倭名將,浙江署都指揮僉事、儀征守備沃田,三良的另外兩個人我們也不該忘記他們的名字:同指揮岳寵、百戶劉葵。

沃田是典型的山東大漢,登州人,武舉出身。

嘉靖三十六年五月十日,倭冠進犯揚州並乘勢向西推進,直逼天長。沃田奉命帶著手下的青州兵,在崇家崗布陣堵截,倭寇一看大明有準備,一時間不敢再向前進軍,但是屁股後面揚州方面的明朝追兵馬上就攆上來了。於是倭寇只好硬著頭皮進攻,卻被已經建立穩固陣地的沃田打得抱頭鼠竄「四散於野」。

惡戰從早上打到天黑,倭寇沒討到半點便宜,可是第二天偏偏起了大霧,而且是「對面不見人形」,倭寇趁著大霧摸上了沃田陣地,眼看防線就要被突破,沃田跳上戰馬沖入敵陣,大刀一揮,幾十顆倭寇腦袋在馬蹄下亂滾。

只可惜當時大霧瀰漫,戰馬陷入泥潭,沃田將軍壯烈犧牲。

沃田雖然犧牲了,但是沃田防線卻並沒有被突破,倭寇眼見討不到便宜,只好倉皇逃跑,天長城百姓避免了一場洗劫。

沃田犧牲后,朝廷派御史前來修建沃公祠,並封為「鎮遠將軍僉事」,還立了石碑。

抗日戰爭期間,一群日本兵看到了沃田墓碑,他們氣急敗壞,用鐵鎚將碑一砸兩截,當地人民把斷碑拼放在一起。時隔多年,斷碑連成一體,至今斜形斷痕仍若隱若現。

父子英雄大力士 大刀揮處倭寇皆膽寒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抗清名將「晚明第一猛將」、劉大刀、黑虎將軍劉綎,連清朝的乾隆皇帝都稱讚在薩爾滸之戰(對抗后金,也就是清的前身)殉國的劉綎:「勛勞特著,膽略素優,奮勇爭先,捐軀最烈。」 並追謚這位抗清將領為「忠壯」。

劉綎的成名兵器是一把大關刀,按照史書和現在的計量標準,是一百四十多斤,但是卻能「掄轉如飛」。

劉綎兩次入朝抗倭,並因功受封都督同知,世世代代蔭封千戶職。

《明史》記載:「綎於諸將中最驍勇,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勇敢有父風。」

《明史》為什麼說劉綎「勇敢有父風」呢?因為他父親劉顯也是一位大力士,而且打起倭寇來,那也是一點都不含糊。史書記載劉顯「生而膂力絕倫」,連當時的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譚綸也對俞大猷說:「精悍馳騁,公(指俞大猷)不如劉顯。」要知道,俞大猷那可是連現在都公認的武林高手。

嘉靖三十四年劉顯首戰,就沖入敵陣,砍死五十多人還活捉了三個頭目。

劉顯跟倭寇作戰的時候,已經積功當上了參將,《明史》記載:在與倭寇作戰中,劉顯連盔甲都不穿就去誘敵,在砍了一個倭寇腦袋之後,戰馬被射了一箭,劉顯下馬拔箭,就用那箭把放箭的倭寇射死了,那一戰,劉顯燒掉了倭寇所有的戰船,殺了數不清的倭寇,並因功受封副總兵。在其後的白駒場、茅花墩戰鬥中,劉顯所部又砍了六百多倭寇的腦袋。可是那一戰勝利,劉顯不但沒有受賞,反而被噴子,也就是朝中高坐的言官們誣陷「倭寇進犯,盧鏜(就是跟于謙一起保衛京城擊退瓦剌,平定曹吉祥叛亂的名將)和劉顯有責任」而被扣了工資。

其後劉顯抗倭,每戰必勝,但是每次戰勝后,總是被言官找茬,史料中留下了「巡按御史劾之,革任候勘」、「以軍政拾遺被劾,貶秩視事」等令人憤慨的記錄。

可是等劉顯病得不行了,要回家休養,御史們又出來阻撓:「現在還有好多仗要打,劉顯不能休息!」

於是劉顯只好「擊西川番沒舌、丟骨、人荒諸砦,斬其首惡,撫餘眾而還。建昌傀廈、洗馬諸番,咸獻首惡。」,結果力大無窮的猛將劉顯,生生累死在了任上。

猿臂王抗倭血戰第一功 名將宗澤後人實有乃祖遺風

提起宗澤大家都知道,那是抗金名將岳飛的老上級,他在臨終前大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至今仍讓人熱血沸騰。

宗澤是浙江義烏人,在宗澤抗金壯志未酬含恨而逝的428年之後,也就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宗澤的後世子孫宗禮在三里橋三戰三捷,逼降海盜徐海,也算為祖上爭光爭氣了。

但是翻開《明史》,對宗禮的記載卻只有寥寥數語:「游擊宗禮擊海(徐海)於崇德三里橋,三戰三捷。既而敗死。禮,常熟人,由世千戶歷署都督僉事。驍健敢戰。練卒三千連破倭,至是敗歿。贈都督同知,謚忠壯,賜祠皁林。」也許是因為宗澤是抗金名將,而大清很長時間都被稱為後金(他們自己稱金)的緣故,明史並沒有說宗禮是宗澤的後裔。

但是其他史料卻記載:宗禮(又名宗揚)少知兵,善騎射,號稱猿臂王。在明朝嘉靖年間以科舉武試第一名被授予游擊將軍,由祖職署指揮僉事,任參將。

嘉靖三十五年(1556),漢奸徐海、陳東領著大批倭寇進攻乍浦、嘉興、皂林。抗倭總督胡宗憲請本不歸他指揮而且又是路過的宗禮,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前往桐鄉方向抗擊倭寇。

宗禮無愧祖上威名和武舉第一的實力,一勝倭寇於崇德,再勝倭寇於石門,三戰倭寇於皂林三里橋,三戰三捷。

最為可恨的是,三戰三捷后,由於叛徒告密,宗禮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與全體將士全部壯烈殉國,而宗禮抗倭三戰三捷,也被當時朝野上下評為抗倭「血戰第一功」。

寫完上面的文字,筆者如骨鯁在喉:當外敵入侵時,不但有漢奸充當帶路黨出賣自己的同胞甚至國家民族的利益,更有高居廟堂的職業噴子橫挑鼻子豎挑眼,總是以詆毀別人來彰顯自己的「能力」,就像相聲里說的:那就是一幫太監,明明自己沒那個功能,卻偏偏要教給皇帝怎麼做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