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華寺,禪宗從這裡走來

寶林門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凈同盾古佛衣,不向南華結香火,此身何處是真依?」九百多年前的一天,蘇軾在寫給友人的詩中,以一個意味深長的問號表達了自己對南華寺的深摯嚮往。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這座本只屬於佛教徒的精神聖地,逐漸演化為符號一般的文化地標。它被打上「禪宗」、「慧能」、「壇經」這些號召力滿格的標籤,歷經興廢輪迴,卻始終為民眾所念念。

於是,受到感召的我只身前往南華寺,去尋找傳說中的菩提與明鏡。

大雄寶殿

時間回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印度高僧智葯三藏率徒前去五台山禮拜文殊,回國途中雲遊至曲江曹溪口,掬水飲之,甘冽異常,於是溯源而上,發現一處山奇水秀、古木參天、「宛若西天寶林山」的寶地。「此山可建梵剎」,他說。這話傳到韶州刺史侯敬中耳中,又通過奏摺為梁武帝蕭衍所聞,然後就有了南華寺的前身——寶林寺。唐儀鳳二年(677年),慧能來到寶林寺主持寺務,從此寶林寺走向極盛,成為禪宗南宗的祖庭。

曹溪門

「南華禪寺」之名始於宋代,如今寺中殿堂卻看不到宋代的痕迹。然而這並不重要,那些最具生命力的存在,往往不依託於實物之形。仰望曹溪門,行過五香亭,步入寶林門。只見「東粵第一寶剎,禪宗不二法門」的對聯,這正是對南華寺地位的最好總結。寺院主軸向前延伸,行進其間,尋找塵封在年輪最深處的往昔勝景。首先是供奉彌勒佛的天王殿,繼而有供奉釋迦牟尼的大雄寶殿,然後便來到收藏歷代珍貴經書的藏經閣,它們都是1934年由虛雲和尚募化重修。依照大部分寺院的形制,主軸會在這裡戛然而止。然而南華寺是一個例外,它的

歷史在這裡才剛剛展開。

藏經閣

靈照塔

繞過閉門獨守的藏經閣,微胖的靈照塔早已守候在那裡,它是南華寺最古、最高的所在。唐玄宗時為供奉六祖真身而建,唐憲宗隨後賜名「靈照之塔」,初為木塔,屢毀屢建,直到明成化年間改修五級磚塔,屹立至今。塔後為六祖殿,如今承擔著靈照塔初建時的功用。慧能大師的真身供奉於殿中,寶相莊嚴,心生敬畏。陪伴左右還有憨山和丹田兩位大師,無聲注視著世間的紛繁與無常。

寺后還有一眼終年不絕的卓錫泉,傳說慧能曾在此浣洗袈裟,泉前是終年不斷的人群,取水,祈福,懷古。這泉水匯聚於潭中,滋養了幾株數十米高的水松,五百年來,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正如禪宗的傳承。臨濟、曹洞、雲門、溝仰、法眼五宗以不同的方式尋求禪宗的化,它們開枝散葉,遠播東洋,最終構築起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佛教版圖。當年達摩從印度來華,提出一種新的禪定方法時,肯定不會想到這將成為文化的符號。達摩傳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之後,禪宗一分南北,神秀創建北宗,慧能引領南宗。只說慧能,這位出身貧寒、目不識丁的宗教改革者,以其天才的詮釋重啟了佛教,讓它紮根在這片本不樂於宗教思辨的現實國度。在的歷史上,擁有同樣千年光輝的僧人,還有唐僧。然而唐僧的唯識宗卻很快走向失敗,唯識宗敗就敗在它太精妙、太複雜、太高端、太洋氣,它不可能成為人民大眾的日常哲學。即使是主張「漸悟」的北宗,也顯然沒有領會到國人的性格內核。於是唯識宗消失了,禪宗北宗消失了,唯有南宗在慧能眾弟子的提倡下發揚光大,成為事實上的禪宗正統,也成為事實上的佛教主流。

慧能提倡頓悟,所謂「一念若悟,眾生是佛」;慧能又提倡「於一切法,勿有執著」,教大家不必糾結在事物的外在。誰人不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只是念的出,卻做不到。我以為來南華寺便能尋找到頓悟的捷徑,最終帶的走照片,捎不走禪意。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心惹塵埃的執著。菩提與明鏡,並不存在於南華寺中,卻存在於自我的內心。

六祖殿

虛雲舍利塔

惟因舍利塔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