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京電報大樓:以電報的名義告別

致北京電報大樓

你是曾經的喧鬧

你是今日的安靜

你是歷史的見證

你是未來的背影

你是通信的樞紐

你是連接的尖兵

你是長途的門戶

你是電報的大廳

你是長安街的鐘聲

你是北京城的姓名

你是千里一線牽的問候

你是億萬家庭中的深情

你曾經讚美著新

你曾經詠嘆著東方紅

你曾經安慰了每一個夜晚

你曾經喚醒了每一個黎明

你在歷史的長河中誕生

你在現實的腳步中遠行

你曾經融入了無數人的生命

你曾經銘記著無數次的叮嚀

你矗立了漫長六十歲的年齡

你經歷了眾多新時代的繁榮

你伴隨著通信業的波峰浪涌

你記錄了通信人的馳騁征程

有了電,才有電報;有了電報,才有了電報大樓。在北京,提起電報大樓,可謂婦孺皆知。今年6月,一則新聞,又將北京電報大樓送入公眾的視野:2017年6月15日起,北京電報大樓營業廳停止營業。這則消息涉及北京電報大樓功能歷史變遷的消息,的確引起了人們無限的感慨。隨著電報業務逐漸淡出大眾的日常生活,北京電報大樓傳遞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它彷彿完成了一段自己的歷史使命,並卸下了一種沉重的歷史責任。從通信歷史的視角來看,北京電報大樓既創造了一段歷史,也走進了一段歷史。

電報誕生

人生天地間,常為孤獨客。但人們並不願意屈服於命運的束縛,置身於茫然的境地,於是便要不斷突破信息的圍城,追尋通信的自由,於是在人類歷史上就有了人類信息傳播歷史的一次又一次革命,一次又一次飛躍。

傳播的介質從石頭、龜甲、竹簡、絹帛、紙張,一步步邁向了電的時代、網的時代。不管是電報和電話,首先要用到電。正如相聲大師侯寶林所戲言:「電話電話,費電廢話。」但大自然中的電是原本就存在的,電究竟能做什麼,則成為一個需要人類進行探尋和揭秘的問題。1821年,終於有一個叫做邁克爾·法拉第(1791~1867)的英國人完成了一項重大的電發明,自學成才的他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台電動機——能夠使用電流使物體運動的裝置。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的偉大貢獻,他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而電磁學基礎的逐步奠定,則直接推動了電報和電話的誕生。1844年5月24日,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1791~1872)利用其發明的電報機和莫爾斯電碼拍發了人類歷史的第一封電報,這一事件奠定了電報成為遠距離通信工具的基礎。從此開始,電不只是為人們帶來新的光明,還為人們帶來通信的飛躍,而電報和電話則一起標誌著人類現代通信的正式開始。

電報

在新的信息傳播技術發明之後,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這項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擴散。在列強環伺、積弱的歷史環境之中,電報技術以異乎尋常的方式進入了的世界。1870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海參崴敷設水線,經日本長崎折向上海,在事先未通知政府也未得到政府允許的情況下,登陸上海,在英租界內建立了電報機房,並將線路延伸到了香港。此時的,既不擁有電報技術的發明權,也不掌握電報技術的使用權。在電報技術賦權的進程中,落在了列強的後面。此後,大東電報公司、大平洋商務水線公司的水線也在領土登陸,經營電報業務。由此可見,電報最初的歷史,是一段伴隨著屈辱和落後的辛酸歷史。

但是,人很快開始覺醒。1875年,福建船政學堂附設了第一所電報學堂。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1823~1882)在台灣主持架設了的第一條有線電報線。1879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1823~1901)在天津到大沽口和北塘間架設了大陸上的第一條軍用電報線。1884年,清政府在北京城設內城電報局專事收發官電,設外城電報局收發商民電報。1884年8月22日和8月30日,商電局和官電局先後建成通報,這是北京通電報的開始,當時用的是進口的莫爾斯人工電報機。至1899年,先後建成數條電報線路,基本構成了幹線電報網。1890年,光緒皇帝(1871~1908)批准了李鴻章關於建設南北洋電報的奏章,在天津設立電報總局,委派盛宣懷(1844~1916)為總辦,同年設立天津電報學堂,以後在上海、蘇州也設立了電報學堂。1906年11月,清政府成立了郵傳部,管理鐵路、航運、郵政和電信事業,到1911年,共有電報線路50001公里。自此之後,電報在戰爭進程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至1949年,通信設施落後,電報電路簡陋,不能保證通信的暢通。當時全國電信局所只有1468處,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縣城不通電報,廣大農村更是談不上電報設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信業發展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電報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北京電報大樓的建立就是電報事業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電報大樓

北京電報大樓,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北側,是新第一座新式電報大樓,是全國電報通信的總樞紐,其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不可小覷。1956年4月21日,北京電報大樓動工興建。1958年9月29日,電報大樓順利建成。為了慶祝大樓落成,郵電部還發行一套由劉碩仁設計的《北京電報大樓落成紀念》紀念郵票。1958年10月1日,電報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從此,北京電報大樓就巍然屹立在長安街北側,向過往的人們展現著電報技術的光彩。北京電報大樓總建築面積為20100平方米,總高度73.37米,總長度101米。大樓樓上裝四面塔鍾,氣勢恢宏,引人注目,成為郵電事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當時主持北京電報大樓建築設計的總工程師是林樂義(1916-1988),他1937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后曾獲美國南方各大學建築設計比賽一等獎。1950年回國后,林樂義長期從事國內和援建國外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他所設計的建築主要有駐波蘭大使館、北京東郊使館區、紫光閣改造工程、鄭州二七紀念塔、首都劇場、北京國際飯店等。北京電報大樓的鐘聲已成為北京城的歷史記憶,曾是新、新北京的重要標誌,其營業廳曾為亞洲最大的電信業務綜合營業廳。除了擔負營業廳的職能外,北京電報大樓還曾先後是郵電部、北京長途電信局、北京市電信管理局等單位的辦公場所,後來隨著通信行業的改革進程,北京電報大樓又成為北京網通、北京聯通的重要通信業務經營場所。據說,在電報業務鼎盛的20世紀80年代,北京電報大樓每月的業務交換量多達300多萬張。而此後,電報的命運卻因手機的興起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簡訊革命

手機簡訊對於通信業而言,曾經是一棵重要的搖錢樹。對於移動通信2G時代的人們而言,收發拜年簡訊曾經是每年最受關注的過年方式之一,而由此所衍生的手機簡訊段子手更是炙手可熱。此外,由手機段子還衍生出了紅段子現象,一時之間,令人目不暇接。手機簡訊最為風光的時候,就是公眾電報最為失落的時候。由於手機簡訊的廣泛應用,公眾電報逐漸告別了歷史舞台。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人們還有發電報、收電報的經歷,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隨著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替代性信息服務方式的興起,電報逐漸走向了通信業務的邊緣,昔日通信搖錢樹的角色也一去永不回了。2001年8月1日,電信運營商公眾電報業務中的特急和加急業務取消,標誌著電報業務從此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對於電報而言,手機簡訊當然意味著一場革命。但是,對於手機簡訊而言,雖然曾經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但是輝煌的時光畢竟也很短暫。在革了電報的命之後,簡訊迎來了自己的革命者——微信。2011年1月21日,隨著微信的興起,手機簡訊也就風光不再了。雖然,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手機簡訊也有自我革命的寶貴契機,但是電信運營卻在深思熟慮之後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自我革命的機會,拱手讓出了一片微傳播領域的大好山河。

微信革命

為什麼電報、簡訊、微信會形成連環替代?這是因為它們的本質都屬於內容維度的信息傳播,而微博則是關係維度的信息傳播,因此微信對簡訊形成了鮮明的替代,但微博卻並未對簡訊形成致命的威脅。這也就是微信對於簡訊業務形成威脅的根本原因。俱往矣,在微傳播領域,誰是未來的勝利者,還看明朝。但是對於微信而言,它肯定不會是永遠的江湖霸主。誰會來革微信的命?一種可能性是微信進行自我革命,顛覆自我,獲得新生;另外一種可能性是其他微傳播平台來革微信的命,異軍突起,取而代之。這說明,即使是在微傳播領域,技術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過。在5G之後,超高清微視頻的傳播方式將成為微傳播領域的主導傳播方式,如果微信不進行自我革命的話,超高清微視頻則有可能成為替代微信的新一代的微傳播革命者。

未來通信

移動通信5G技術將在2020年實現大規模商用,但是5G的到來也並不意味著網路發展走到了終點站。5G技術只是為未來網路發展增添新的動力,為網路融合增添新的支撐,未來網路之路將永無盡頭。未來網路是虛擬化、彈性化、人本化的網路。未來網路的演進將對未來通信模式造成深刻影響。未來通信必然是以人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以安全為導向、以倫理為基礎、面向社會治理的通信體系。創新連接方式是通信業永恆的主題,但是連接並非通信業的終極目標,而只是最初目標,其最終目標是以智慧通信的方式為所有用戶提供智能化、定製化、泛在化的信息通信服務。當通信技術向著未來領地逐步延伸的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回顧通信業的歷史進程,也許會感到,電報的確曾經在人類通信歷史上扮演過極為重要的角色,即使它的身影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但是它所開創的信息傳播方式背後所隱藏的人類交往的實質——以人為本、為人服務——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管是電報、簡訊、微信,還是未來的其他微傳播方式,都將成為人類信息傳播舞台上相互接續、相互接力的匆匆過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