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技工教育要「逆襲」?技工院校在校生數首次不降反升

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題活動暨技能行2017——走進雲南」活動在昆明啟動,圖為暖場舞蹈演員正在化妝。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慶玲/攝

2014年馬福祥從雲南一所民辦普通大學部轉至雲南交通技師學院就讀時,周圍的人都不太能理解他,但馬福祥卻很堅定,他對自己說,「就是這兒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像馬福祥一樣踏進了技工院校。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在校學生322萬,2016年末全國技工院校減至2526所,在校學生增至323萬人。這也是自2013年來,技工院校在校學生首次不降反升。

在自然生源減少的情況下,技工院校在校生不降反升。技工教育,真的要「逆襲」了嗎?

覺醒的「大國工匠」

「你為什麼放棄你的大學部院校,來念技工學校?」這樣的問題,馬福祥不知被問過多少遍。其實他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不喜歡之前所念的金融與證券專業,而是喜歡動手實踐,尤其喜歡搗弄汽車。」

現在回想起當初聯考報考志願時,馬福祥覺得其中不乏外面的評價因素, 「上個大學部院校會有個大學部文憑,聽起來比較好聽,並且金融與證券專業又比較熱門,而技工院校聽著就低人一等」。

在決定來雲南交通技師學院前,馬福祥曾特意來該校參觀、了解情況,「當時走到學校的寶馬培訓中心,就覺得這裡挺好,也跟老師們交流過專業的設置和培養方式,覺得很適合我」。2014年,馬福祥正式成為該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生,目前大三的他已被一家寶馬4S店「預訂」,畢業可以直接上崗工作。

最初,雲南交通技師學院並沒有馬福祥所學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他進行訓練的寶馬培訓中心也是在2013年才正式建成。「因為學校也要轉型,要面向市場辦學,要與國家、企業的需求相對接,所以就對學校專業的設置進行了調整,原本專業只有一個,後來兩個,現在有40多個專業,在校學生有11000多人,畢業生都是供不應求的。」雲南交通技師學院院長楊經元認為,當下正是技工院校發展的「黃金時代」。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這是首個技工教育五年規劃,為技工教育事業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同時,隨著《大國工匠》在央視的熱播,「工匠精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為社會的熱詞,社會逐漸形成了「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嚮往工匠,追求工匠精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昆明高級技工學校近3年的招生計劃一直是滿額,甚至超額完成。在該校副校長楊敬堯看來,技校招生「回暖」除了國家政策的引導、規劃,以及院校自身的創新和調整外,與如今的就業狀況不無關係,「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很大,技工院校出來的學生就業一般不用擔心」。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何良平介紹,自2012年以來,全國技工院校累計向社會輸送532萬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技工的昔日榮衰

其實,在1960年出生的范志偉兒時,「技工」二字對他而言本身就是個很「高大上」的標籤。

「那時候做技工是很體面的一件事,一說誰的父母是八級鉗工,大家都會羨慕得不得了。」於是,在他19歲那年,范志偉「子承母業」,在母親退休后頂崗工作,光榮地成為了雲南白藥廠的一名鉗工,一干就是38年。

剛進廠時的范志偉每月拿著18元的穩定工資,他對這份工作心滿意足,從未想過罩在技工身上的榮光會黯淡得如此突然。1985年,雲南白藥廠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下進行調整,廠里大批工人轉崗、下崗或「下海」。兩三年的光景過去,有些下海經商的昔日同事開起了好車住上了好房,而范志偉仍拿著幾百塊的工資。

「當時心情有點複雜,那時對技工的身份認同就比較低了,大家更認可商人。」范志偉雖然心裡有些糾結,但還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了下來,「一是我喜歡搗弄這些機器,可能我也沒有經商的才能就不想去『下海』;二是覺得這個企業也很好,是雲南甚至是國家的一張名片,另外在這裡工作生活起碼也有保障。」范志偉說。

而在上世紀末,楊經元所在的雲南交通技師學院也正在經歷著「轉型陣痛」。

學院始建於1953年,隸屬於雲南省交通運輸廳管理。「在計劃經濟時代,學校都是統招統分配,意味著不用擔心生源和就業,但計劃經濟體制要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學校也要完全面向市場來辦學。」 楊經元自1985年7月從該校畢業后便留校任教,如今已成為雲南交通技師學院院長。

回憶這34年,楊經元記得招生最困難的時候應該是在2002年,「當時到處跑學校去宣傳招生,人家就問你是什麼學校,發什麼學歷證,我們說發不了學歷證,人家就覺得又沒學歷,出來又是當工人,扭頭就走,讓我們很是尷尬。」楊經元介紹,那一年,雲南交通技師學校只招到約200位學生。那時候,坊間也流行著一種說法——「防火防盜防技校」。

打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如今,技工學校招生雖有好轉,去年還出現了「逆襲」。但在何良平看來,目前技工院校的招生依然不容放鬆,還存在技工院校招生「叫好不叫座」的現象,招生仍是個難題。「老百姓對技工教育的觀念雖然有所改變,但仍傾向於學歷教育。」

「這一問題背後其實是利益在驅動。文憑能夠證明你是從這個學校畢業了,但並不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但我們很多政策賦予了這文憑過多內容,比如說求職門檻要求大學部及以上學歷,這本質上是我們的人才評價體系還需繼續完善。如果評價一個人不再唯學歷論,人們的觀念就會慢慢改變。」何良平說,「可喜的是,我們現在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也正在轉變。」

據云南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付學芝介紹,目前雲南省已出台系列政策,首先是技師學院的畢業生等同於擁有大專學歷,可以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考;其二,技工院校的畢業生可以和大專和大學部院校的畢業生同樣享受創業補貼;第三,將技工院校的招生納入到教育系統中職招生平台上,統一宣傳、招生和錄取;同時,搭建了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成長互通的「立交橋」。

「通常把技工院校的學生稱為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或者大學部院校學生稱為專業技術人才,那麼現在把兩者之間的成長道路打通,意味著以後技工院校的畢業生也可參與評審專業技術職稱,高等院校畢業生也可考取高級工證書等。總的來說,就是從這4個方面逐步把技能人才的成長機制中的一些瓶頸打通,逐步讓社會和家長認同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 付學芝說。

何良平補充道,技能人才在企業中的工資、上升通道等待遇也很重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八級工的待遇很高,大家都覺得挺厲害。現在不少畢業生都不想做工人,這其實和他們的待遇有關。技能成就夢想,讓技能真正能幫他們圓夢,人們的觀點就會自然而然地轉變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