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真正的大海總是碧藍清澈的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關於人和世界的根本命題,哲學已積累了大量的思考成果。要從中裁取合適內容,寫成一部人人皆可讀的哲學史,不容易;而要把這本書翻譯得通順、流暢,把那些西方思想里固有的理念,用中文傳達出來,其實更不容易。要知道,摧毀巴別塔的,就是譯者。

說起來,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哲學跟可讀性不再掛鉤?

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字,彷彿是無聲的信號,暗示這裡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這種觀念,其實大部分是寫作者不自覺的「陰謀」。正如本文說的,「歷史上或當今,總有一些本無多少深刻思想的作者卻慣於用一種故弄玄虛和令人費解的表達方式來掩蓋自己思想的膚淺。這就像一窪淺水,若想讓人覺得它深不可測,就需要製造一個假象,其便捷的手段便是先把水攪渾,而真正的大海則是碧藍而清澈的」。

今天這篇文章,是《世界哲學史》譯者、山東大學德語系教授呂叔君老師的譯後記。關於這本書,關於哲學,關於翻譯,他說了很多,或許你能從中找到些共鳴?

《世界哲學史》譯者後記

文 | 呂叔君

哲學史類的著作國內已出版了不少,其中比較有影響的關於西方哲學發展史的譯介著作,有羅素著《西方哲學史》、梯利著《西方哲學史》、黑格爾著《哲學史講演錄》、文德爾班著《哲學史教程》等。這些哲學史著作長期以來在學術界都受到了很高的評價,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哲學史著作都有各自的特點,每一位作者寫作時都遵循各自不同的理論指導思想。如羅素的寫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 文德爾班在他的《哲學史教程》序言里說:「在這本書里,我打算全面而精鍊地描述歐洲哲學種種觀念的演變,其目的在於表明:我們現在對宇宙和人生作科學的理解和判斷所依據的原理原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什麼動機,為人們所領悟並發展起來……著重點就放在從哲學的觀點看最有分量的東西的發展上,即放在問題和概念的歷史上。」

我們譯介給讀者的《世界哲學史》是由德國慕尼黑大學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教授撰寫的一部在德國較有影響的哲學史著作。該書僅德文版的發行量,截至1999年出第17版時,已達60萬冊,並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作者能夠用質樸的語言闡述複雜深刻的哲學思想,從而使本書在德國成為最受讀者歡迎的學術著作之一。

本書初版於1950年,后經作者多次修訂和增補。施杜里希於1999年對本書做了一次全面細緻的修訂,並重新撰寫了涉及當代哲學的第七部分。在本書的最後部分,作者特別關注了哲學與其他學科研究之間的關係問題,對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人類與自然和動物的關係、生態危機、人類語言、人的認識極限、全球倫理與世界宗教、大腦與意識等諸多問題做了較為細緻的考察和論述。

施杜里希《世界哲學史》敘述了自古代至當代的東西方哲學發展史,內容涵蓋古代印度哲學、古代哲學、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阿拉伯哲學和猶太哲學、文藝復興時期和啟蒙運動時期哲學、19世紀和20世紀哲學。

在敘述古代印度哲學時,作者著重介紹了:印度吠陀時期奧義書的哲學思想;印度哲學的非正統體系,包括遮婆迦的唯物主義思想及佛教哲學;印度哲學的正統體系,包括正理派、勝論派、數論派、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等。

在敘述古代哲學時,施杜里希較一般西方哲學史家更為詳盡和深入,也更為客觀和公正。他借用一位學者的比喻,把哲學的發展看作是一部精神交響曲逐漸展開的三個樂章:「在第一樂章中奏響了三個主部主題,即儒家、道家、墨家,此外還有四個副部主題,即名家、法家、新墨家和陰陽家,另外還有大量的伴奏音符,它們都是短暫地響了一下而沒有展開,這就是『百家』。這一階段包括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第二樂章中,中世紀哲學的主和弦中混雜了不同的動機,其間從印度傳入的佛教構成了聲部的對位結構。這一階段從公元前2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1000年。第三樂章里,各種不同的因素構成了合成的混音結構,其中持續不斷的主旋律就是新儒學。這一階段從公元1000年一直持續至今。」

在敘述西方哲學的歷史時,作者除了介紹哲學家的生平、著作、主要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之外,還提供了必要的歷史背景知識。他按照某個哲學家或思想流派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的大小,分別給出了多少不等的篇幅,例如,他給費希特準備了4頁的篇幅,而在敘述康德時卻用去了54頁的篇幅(指德文原著中)。涉及到俄國哲學時,作者的敘述卻非常簡略,因為,在他看來,在俄國曾經誕生出傑出的文學家、音樂家和自然科學家,但是缺少一流的哲學家。

此外,在敘述20世紀哲學時,作者不是按照某一哲學家或某一流派,而是按照主題和問題範圍劃分章節的,如人的概念(哲學人類學、舍勒的推動、普萊斯納),語言(威廉·馮·洪堡、激進的語言批評、語言學的驟變、維特根斯坦),認識與知識(新實證主義、新邏輯學、從羅素到分析哲學、波普與批判理性主義、結構主義、進化認識論、認識的極限),我們應該做什麼?(討論人的生存問題,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問題,以及世界倫理和進化倫理學問題),大腦、意識和精神。之所以如此處理,是因為,隨著現代自然科學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哲學將不可能再以流派,而是以不同的主題和問題範圍來劃分各自的陣營,哲學研究也不再是單個哲學家的事情,哲學家必須尋求與各個領域內的專業科學家的合作,因此,未來哲學發展的趨勢就是「哲學的科學化」。

康德在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說,他一生的全部努力都是為了回答三個問題:「我們能夠知道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信仰什麼?」作者認為,這三個問題是困擾所有時代的思想家們的問題,也就是關於人的認識、行為和信仰的問題。對這三個問題的考察也是寫作這部哲學史的基本指導思想。

如果依照這三個問題的觀點對哲學的歷史發展加以考察,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基本特徵,這三個問題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後順序正好與康德提出的順序相反。這可能是因為,生與死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現實,所以,關於死後的永生,關於超越塵世的神秘力量的主宰,關於上帝、神和偶像,這些問題都成了正在覺醒的人類精神首先要關注的最基本的人生之謎。無疑,探求正確的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獲得有益於現實生活和必要的道德約束的知識,這些都是哲學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至於人的認識的可能性及其工具和界限這些尖銳問題是哲學後來才能夠顧得上考慮的問題。(見本書序言)

把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囊括進一部書里加以敘述的哲學史著作在國內還不多見,雖然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也專辟了一章介紹東方哲學,但是篇幅非常有限,因為黑格爾說:「東方哲學本不屬於我們現在所講的題材和範圍之內;我們只是附帶先提一下。」而且黑格爾對東方哲學是帶有一定的個人成見的,他認為,東方哲學是一種宗教哲學,東方人的思想方式是一種宗教的世界觀。此外,他也鄙薄文化,他說:「人和印度人一樣,在文化方面有很高的聲名,但無論他們文化上的聲名如何大,典籍的數量如何多,在進一步的認識之下,就都大為減低了。這兩個民族的廣大文化,都是關於宗教,科學,國家的制度、詩歌、技術與藝術和商業等方面的。」而施杜里希卻能較為公正客觀地看待東方哲學和文化,這在西方世界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正如作者在為本書中文版寫的序言中所說:

在世界上偉大的文明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這樣擁有如此悠久而偉大的過去。我深信,也將會擁有一個對世界歷史具有重要意義且能產生深遠影響的未來。

作者的判斷確也切合正在崛起中的當下之現實。

施杜里希對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關於此,他借用了赫爾曼·凱瑟琳的一段話:「塑造出了迄今為止最為完美的人性……就如現代西方人創造了迄今為止最為優秀的技能文化,古代人則創造了迄今為止最為優秀的生存文化。」他將哲學的特點概括為:「追求中和」「厭惡任何形式的片面和極端」「寬容的處事態度」「現世性」「知足節制」「自我滿足和封閉性」等,其觀點也是相當中肯。竊以為,或許這些特點也正是造成中華文明的發展基本上是蹣跚而行的主要原因,而帶有「浮士德精神」的西方文明則因其永遠「不知滿足和無節制」且富於冒險精神,從而成為現代人類文明的引領者。但是,西方精神給世界歷史造成的動蕩不安和災難也是有目共睹的,也許崇尚「中庸之道」的儒家文明將會在未來成為一種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的平衡力量。

***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1915年7月25日出生於德國奎恩施戴特,曾就學於弗萊堡大學、科隆大學、哥尼斯堡大學、巴塞爾大學、漢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哲學、歷史、社會學和法學,獲哲學博士和法學博士學位。1963年至1983年,他曾經擔任慕尼黑辭典編纂學研究所所長,1983—1991年,他任教於慕尼黑大學。1991年起,他是慕尼黑大學的榮休教授。2012年9月10日,施杜里希在慕尼黑逝世,享年97歲。

施杜里希的主要著作有《世界哲學史》,《世界科學史》、《語言的歷險》、《科諾斯現代天文學》,《世界的語言——歷史、事實、秘密》和《記憶的碎片》等,他還主編了《多瑙蘭大百科辭典》和擁有65000詞條的《科諾爾德語大辭典》等。此外,他還以瓦爾特﹒約阿希姆(Walter Joachim)和奧托﹒威爾克麥斯特(Otto Werkmeister)的筆名發表了多部作品。

2003年譯者在慕尼黑訪學期間,常光顧位於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的Hugendubel書店。一次在這家書店里,譯者隨手翻閱羅素《西方哲學史》德文版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菲舍爾出版社2002年出的簡裝本《世界哲學史》。之後譯者與施杜里希教授取得了聯繫,並向他說明欲將該書譯成中文的計劃,作者慨然應允協助申請中文版權。柯爾哈默出版社後來給譯者寄來了該書精裝本,譯者又將兩個版本做了認真核對。此兩版本均為877頁,可以說篇幅完全一致。菲舍爾版依據的即是柯爾哈默出版社1999年出的第十七版(修訂增補版)。最初引進該書中文版時,原計劃由大陸和台灣兩家出版社分別出簡體字版和繁體字版,但終因台方出版社遇到困難而使繁體字版至今付之闕如。

2010年7月12日,譯者收到了施杜里希教授寄來的他剛剛出版的回憶錄,那時他已是95歲高齡的耄耋老者。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得悉拙著在擁有如此眾多的讀者,我深感榮幸。」他在給譯者的來信中還提到,他把譯者翻譯的他的《世界哲學史》和《世界語言簡史》擺在了自家客廳里最顯眼的地方,當家中來客人時便可隨手拿給客人看。他認為,他有幸能夠藉助於自己的書,用中文與遙遠東方的讀者進行精神上的交流,這是件令他深感欣慰且非常奇妙的事情。2012年9月10日,施杜里希先生在慕尼黑去世。本書的此次再版亦是對他的另一種形式的紀念。

本書的翻譯是譯者在教學之餘利用約一年半的時間完成的,個中甘苦也只有譯者自知了。譯者遵循的翻譯宗旨是,儘可能避免佶屈聱牙的文字表述,努力使作者開口講「母語」,為此不得不將從句套從句、有時長達半頁的複雜德語長句打散後進行重組。尤其在處理原本就晦澀艱深的文本(如康德、海德格爾)時,若譯本仍堅持生硬的直譯,則可能會使讀者讀譯文如讀天書,不僅會折磨讀者的神經,還會讓讀者懷疑自己的理解力。真理本應是清晰澄澈的,深刻的思想也並非非要用晦澀的語言表達出來才顯得深刻。歷史上或當今,總有一些本無多少深刻思想的作者卻慣於用一種故弄玄虛和令人費解的表達方式來掩蓋自己思想的膚淺。這就像一窪淺水,若想讓人覺得它深不可測,就需要製造一個假象,其便捷的手段便是先把水攪渾,而真正的大海則是碧藍而清澈的。正如叔本華批評黑格爾所言:

讀者通過康德被迫認識到,晦澀的東西不一定總是毫無意義的,於是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就以晦澀的陳述作為一種掩護了。

雖略帶誇張,但仍可引以為戒。

呂叔君于山大洪樓

【相關圖書】

《世界哲學史(第17版)》

[德]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 著

呂叔君 譯

理想國,2017年1月出版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購買)

暢銷六十年、六十萬冊的哲學史經典

東西方四千年智慧的入門寶典

探問人類的認識、道德和信仰究竟能走多遠

這本書的確既可靠又精要,還通俗易懂,文筆優美,十分難得。它的可讀性和威爾·杜蘭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後者更全面,更加客觀。如果這本書能有一個英語譯本,那將是高校哲學課程的理想教材。對於初次接觸哲學、想要有個好開頭的人來說,本書也是絕佳的讀本。

——古斯塔夫·繆勒(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講述了公元前兩千多年至今的哲學思想史,既有婆羅門教、佛教、儒家、道家等東方思想,也涵括了從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一直到當下的存在主義等西方流派。當然,它不可能窮盡所有的思想,更沒法解答一切疑問,但通過把其中那些最傑出的成果,那些關於人生最根本問題的回答,以簡潔有力的方式傳達出來,讓我們得以穿透漫長的時空,從這些偉大心靈中汲取養分和勇氣,去追尋自己的答案。我們將會發現,四千年來,從古印度的無名作者到哲學巨擘康德,從到歐洲,對何以為人、何為良好生活的追問從來沒有停止過。

本書是為這樣一些人寫的:不管他們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當面對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煩惱,以及我們時代的巨大歷史變遷和社會災難時,他們從不氣餒,總是試圖通過獨立思考來揭示世界之謎,努力去尋找永恆的人生問題的答案。他們從不否認這樣一種觀點,即所有時代的偉大思想家及其作品都會對我們有所裨益。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

商業合作或投稿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