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知乎9.7萬高贊回答: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知乎9.7萬高贊回答: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作者 | 白詩詩

來源 | 白詩詩

對於有拖延症的你來說,高效學習是一個大難題,今天這篇文章在知乎上獲得了9.7萬個贊,從理論和方法上告訴你高效學習是否可能,以及該如何做。

1、長時間高效學習可能嗎?

▍時間

「 如果你想要在某個知識領域成為 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須要花至少10000小時實實在在的練習和學習。」

然而,Josh Kaufman 卻推翻了這些觀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時就能不錯的掌握一個全新的知識和技能:如果我們能在最初的20小時內熬過初學階段的不適感和挫敗感,我們其實能很輕鬆地掌握一個全新的領域。

哈!「 20個小時=2個沉睡的夜晚=1周娛樂時間的總合」,聽起來的確很不錯。——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時學習一門大學教材。

▍案例

斯考特·楊(Scott Young)12個月之內,自學完成了傳說中的 MIT 計算機科學課程表的全部33門課,從線性代數到計算理論。按照他的進度,讀完一門課程大概只需要1.5個星期。

這是我見過的大學生里在學習方面活得最充實的人。學更多更多的知識,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簡直是知識、精神雙飽滿!!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warfalcon 評價如是:

1. 評價 A

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

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鬆,只要持續二、三個月左右就會達到一個瓶頸,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態無法繼續,這個瓶頸會重複出現。

就象考研時很多人前幾個月都能堅持下去,但到6、8月之後就無法堅持。重複三次左右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度過這后就很容易繼續了。

2. 評價 B

刻意練習沒有「寓教於樂」這個概念。

曾經有個著名小提琴家說過,如果你是練習手指,你可以練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練習腦子,你每天能練兩個小時就不錯了。

高手的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認為貝克漢姆那樣的球星很可愛,她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員能完成貝克漢姆的訓練強度,因為太苦了。

▍可實施性

  • 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

  • (刻意練習)高手的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

  • 20小時學一門教材的目標。

結合以上觀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我們進行的不是嚴格意義刻意練習,我們的強度也沒有那個國外小子那麼高。而且一輪下來只要20小時,即便是用刻意練習的方式進行,也是可以接受的。

學完一科,我們可以進行休整放鬆,不用嚴打緊逼。而且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

但是,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

▍學習儀式感

學習儀式感:人,藉由這種儀式帶來的儀式感,來給自己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這種自我暗示能夠使自我變革,把自己的專註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迅速提升。

為了保證高效時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學習當成月考甚至聯考一樣的對待。

為了聯考你會提前準備什麼?

  • 物質準備:吃飽穿暖

  • 精神準備:考前睡眠充足

  • 知識儲備:複習再複習

在聯考之前,腦海里,我們已經把在考場上的表現重複了多遍。

▍建立儀式感

再來看看,我是怎麼為一次高效學習進行儀式感建立的:

  • 物質:水、朱古力、計算器、文具。在正式學習之前,我會在桌上一字排開,以防臨時需要某些東西時手忙腳亂去到處翻。

  •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進行高效學習了,所以我會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經在前一天高效學好的話,會在一種滿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 時間:比如,八點是我的正式學習時間,我會保證八點之前提前趕到那裡,坐在椅子上調整出最舒服的學習姿態。

▍高效學習的準備工作

提前半個小時到達學習現場,我會做以下工作:

1. 啟動

  • 把準備好的物品擺在桌上;

  • 深呼吸一口氣,然後做眼保健操;

  • 閉著眼按摩太陽穴一個八拍。

註:眼保健操的第三個八拍和第四個八拍互換,多年的眼保健操經驗告訴我,原本第四個八拍(輪刮眼眶)做完之後,眼睛睜開是會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

2. 預熱

翻看即將在要來到的兩個小時之內需要學習的內容,心裡有個大概。我會多瀏覽幾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題,但是我不會把這個活動當做是我的正式學習的過程。

就好像你考試之前翻書,多看幾遍重難點考點只是為了考試更好的發揮,而不能把這個過程計入考試本身一樣。我現在做的活動,只是為了等一下正式學習更好的強化效果。

3. 靜心

在八點之前的一分鐘,我會蓋上書本。靜靜等著一分鐘的流逝,八點鐘一到,就帶著喜悅感平靜地翻開書本。因為有了那麼多前戲的醞釀,你都不知道我多麼的期待這麼一次高效的學習的來臨啊。

大學學習的方法千差萬別。比如,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師透到題,或者被老師泡也能泡到題,這種做法我認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試題目就只需要鎖定知識點奪取高分。

這種做法我十分欣賞,但只有一點我不喜歡,那就是逃避了學習過程。沒錯,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實實的通過正常的學習完成這個過程。

不過,我的踏踏實實要是和很多人一樣一章一節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為那樣我會看不到最後,就止不住困倒在書上了。

我個人的方法就是對這個踏實過程的一次優化,讓自己在持續反饋之中達成純20小時高效學習一門學科的目的。

3、正式高效率學習

步驟如下:

▍ 閱讀

第一遍閱讀:

  • 看目錄知道這一章重點在哪一節,這一節大概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 看章后習題,圈出術語——這個術語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識點了;

  • 根據術語去書中划概念和術語解釋——如果有些術語不能理解,請使用網路百度術語名詞解釋;

  • 術語理解后,帶著術語去理解書中的圖表和例題以及案例。

▍回顧

看完一章之後,這一步簡直輕鬆,一頁一頁翻過去,對主要知識點、概念,腦子裡有一個回顧,知道這一章有講什麼內容。

▍做題

1. A 計劃

找例題,做例題。具體流程如下:

  • 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對答案,緊接著完整抄一遍標準答案;

  • 去章后看看有沒有會做的題目,有會做的就做下;

  • 沒有就跳回來看第二個例題,方法一樣;

  • 如此循環往複。

以上流程,如果五個例題抄完仍然沒有頭緒,那麼太好了,說明你還沒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礎不紮實,這個就更好解決了:進行 B 計劃。

2. B 計劃

遇到這種階段性的困難,只能加強對教材的針對性理解。在例題解答答案步驟中,圈出那些重複出現的關鍵詞以及章后題目含有的術語,再進一步去閱讀相關知識點的概念、案例、圖表。接著回來做題。

如果不行,更加簡單了:進行 C 計劃

3. C 計劃

能讓你進行到 B 步驟的書,我有理由相信那應該是類似《固體物理》一類的教材了。

其他弱弱的學科如電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會讓你做了五個例題、抄了五個例題,你連一點頭緒都沒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書本,去熱愛生活吧。

▍測驗

另外,我在送你一個禮物:當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進行完畢,請你及時從網上尋找一份有詳細答案的試卷做一次測試!

如果成績達不到你心中的目標,請自覺決定安排時間重新學習、鞏固、提高。這是對於自己有高要求的學霸說的。

這個測試建議實際上對渣渣具有更多現實意義:

如果在測試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強課本的學習。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會被當掉的渣渣們。你總不至於在看到這個特意提醒的時候,還清醒而且堅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鎚子買賣吧!?

4、為什麼不首先直接閱讀文字呢?

▍理工科教材實質是說明書

對此,我還當真有些個人的強烈認知:

理工科的書在我看來是不能談「理解」這個詞的,尤其是工科的書,我認為就是一份份的說明書。講機械那就是機械的說明書,講製圖那就是製圖的說明書。

這些說明書和商品說明書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它們通過系統化的學術語言銜接成書、成冊——但本質上一本說明書的集合。洗衣機說明書有什麼作用?那就是告訴購買者如何操作、如何保養、注意事項。

平時我們會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說明書,其實不是對方理解力有問題,而是我們市面上多少說明書簡直垃圾,寫的不夠明確、簡潔,導致閱讀者操作困難。

同樣,我也認為我們的教科書並不都是一本本優秀的說明書合集。因為它們的書寫內容是由個人寫就,說明的操作細節根據他個人的智識水平書寫,他並不曾統計所寫的每一句話是不是讓讀者看起來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

我是說,不好的說明書才需要額外的理解,好的說明書只需要我們按著步驟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達到目的,只有書寫不明的說明書才考驗讀者額外的理解能力。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你學習某一本書,如果看不進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問題,你應該換一本書。

我們什麼時候講理解能力?中文閱讀理解,英文閱讀理解,文學作品,「我愛你,你懂我心嗎?」,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達的時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維表達的時候需要你的理解,讀哈姆雷特的時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理解。

講機械機構的時候如果你說不理解,那多半是書本表達的問題,不是你理解力有問題。可以長高寬表達的東西,你說你理解它幹嘛?難道某個機械結構脈脈含情的給你傳達某種信號,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對教科書的微詞。我意思是這樣的,大學大學部教材有可能的話去換幾本看看,可能有比較容易「理解」的書呢?大學教材爛,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大學教材受歡迎的原因。

▍抓案例,看圖表

但是,對於多數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實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這篇文章你都嫌長,你繞個遠道去看外文教材?

網上的公開課也比教授講的好呀,推薦者萬萬眾,實踐者几几人!更何況,多數人外文的書是看不懂的,那麼,就踏踏實實的看你們學校的教材,照樣可以學好,此時才顯得我的這個建議之有含量。

這個建議是這樣的:

看書看不進,就牢牢抓住書本的例題、案例、圖表。因為例題講具體情境、圖表具有可視化、案例就是講具體的運用——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

而且,例題裡面包含了對關鍵知識點的運用,案例和圖表其實都是為了輔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內容的。

所以,只要我們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圖表,就達到了對知識的了解,接著我們再去看例題就知道了知識運用場景,之後,我們再反覆地做題目,從而達到了對知識點的掌握。

▍了解,知道,掌握

這裡還給你明確指明了什麼叫了解、知道、掌握。

課本往往會有學習要求,比如本節達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節只要「了解」就夠了。那什麼是「了解」、「知道」、「掌握」呢?

光看這幾個辭彙,你是不是感覺在學習過程中,還是難以把握好「理解」等辭彙的度?從剛剛前段的描述中,其實已經給你活生生明確了呀:

  • 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圖表,就達到了「對知識的了解」;

  • 接著我們再去看例題就知道了知識運用的場景。當然,這裡的「知道」是對於「知識運用場景的知道」;

  • 如果是「知道某種知識」,那我給的定義是:當我提起某專有術語名詞、某理論的時候,你能想得起來有那麼一回事。

    比如我說到隔壁小王出軌了,你說「哦,那個小王八啊,我知道」——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許對於這種男女之事,你知道的還要更多,可能已經達到了掌握甚至熟練運用的程度。

    在這個男女例子的場景中,你表現的是一個好學生的角色——主動掌握的東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課標要求」的多得多。

  • 我們再反覆地做題目,從而達到了對知識點的掌握;

  • 如果我們用所學知識去解釋問題,或者直接體現在實際操作中,那就是運用了。

以上就是我們需要盡量弱化教材文字閱讀的原因。

學習請以一章為單位,因為拉長戰線會拉長反饋周期,對於學習實際效果不利。如述進行完以上的步驟,讀完一章后,可以輕鬆休息片刻,我會在這種休息間隙做俯卧撐。

有沒有人認為健身必要但同時覺得浪費時間?工作間歇、課間休息期間,眼看四下無人,嘩嘩嘩,30個俯卧撐一兩分鐘內已經完畢,不僅勞逸結合,三頭肌一個月內暴結實!!!

5、補充能量才穩高效學習

這是我要提的另一個重點:能量分為身體能量和情緒能量。

學習過程中,比如在圖書館學習,我見到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是沒有補充能量的。當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這個和我所說的能量沒有屁毛的關係呀。

多數人正式的能量補充時間是中午時段的午餐,在我看來,對於一個有志於高效學習的學習者,只有午餐一個常規性能量補充時段,顯然是嚴重不夠的。

▍身體能量

精深練習的人最多達到1個小時1.5個小時,這是很累的,也就是說,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時補充能量。

兩個小時的高效學習期間,分為兩段,一段五十分鐘左右,中間休息,這個時候就可以補充能量。所以,朱古力就派上用場了。

人和人千差萬別,原因之一就在於人與人吃的方式不一樣。身體的直接能量是葡萄糖,它把葡萄糖當資金一樣運用。

當身體能量不足時,首先剝奪的是心智能量,這時補充一些糖類,就會精力高漲,恢復冒險精神以及能夠進行更加冷靜的思考。

功能性飲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來源。所以,朱古力是我個人選擇。為了防止做廣告,我絕不會告訴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

▍情緒能量

很多人不知道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吧?

一對夫妻,兩個在公司都拚命工作,但一回到家裡就經常吵架,是他們脾氣不好嘍?另外有對夫妻,下班很早,夫妻兩個經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噠,他們的脾氣就好了?可是,這時候我告訴你,他們其實就是同一對夫妻,你又怎想?

為什麼這樣?

這是因為拚命工作不僅僅需要物質能量,而且繁雜的工作在白天還消耗了他們大量的情緒能量。

老闆多給你任務,你心裡不滿意,你能表現嗎?是不是沒有表現出來呀?對呀,你沒有表現出來,你壓抑了心中的不滿。

壓抑這個不滿的情緒用什麼補充?答案的確是物質能量,因為身體時時刻刻都要消耗它。

但是還不夠,因為還有一個事實:壓制某一刻某一時的不滿情緒,其實主要消耗的是情緒能量。那這樣導致情緒能力下降,導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嘍?

▍情緒能量的補充方法

是的,情緒能量需要補充。

平時還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我決定跑步,開始信心滿滿要跑一個月,結果沒有幾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緒上感到疲勞了,產生厭倦感了。

這時候,解決情緒疲勞,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放鬆。

1. 聽音樂

聽音樂吧,聽好聽的音樂。在這裡,我要提一個建議:在經濟條件能承受的範圍內,盡量買一根質量超好的耳機。羞澀的說,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級棒!同樣,有可能就買一台超棒的音箱……

2. 運動

前面我也說了,還可以做運動。我看到某些辦公室裡面有健身器材,相當羨慕,不過作為學生,我只能乘四下無人,俯卧撐隨便做,不收費!

3. 中斷學習

解決厭倦感,我也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完成規定任務量之後,在某一個熱情高漲的時候索性中斷學習。

這邊的需要強調一下,是完成規定任務量之後。「斷」這個動作是發生在整個學習的後期,而不是你學得一高興就中斷,你要是這麼蠢,只能嫁給我了!!!

村上春樹跑步幾十年,我最喜歡他的一點,是他會在跑步感覺良好的時候主動結束,這樣他就會對第二天的跑步充滿期待。因為人們對一些事情,總是能夠清晰的記得事件的開頭和結尾部分。

在此基礎上,我還要重點提醒的是:當時間一長,我們能記住關於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實是事物留給我們的感覺,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樹以充滿愉悅感的時候作為結束點,跑步對他來說自然會是一種「愉悅感」能隔天連續的體驗。這是很智慧的。

更多的例子我不想舉例了,比如長篇寫作者中有許多作家也往往用這樣的方法,比如寫到高潮達到部分主動停下來。因為高潮情緒很強烈,在第二天接著創作時,就容易找回感覺,從而繼續寫下去。

▍中斷學習的具體原因

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請你在晚上時段,即最後一個高效學習時段之後,接著再學習一段時間。正當感到愉悅、感到收穫滿滿、感覺到學習仍然高效的時候,立刻中斷你的學習,收拾書本滾回家找對象玩耍吧。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理論上,你一天的高效學習已經接近極限了,這隻不過是高效學習的餘溫而已,所謂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覺上的高效,再繼續進行下去只會讓熱情從峰值遞減。

如果你在對學習感到糟糕的時候結束一天的學習,我想說,你真是愚蠢,總是竭盡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確是拚命學到乏力的程度了,沒錯,確實可以承認你真的很拼很努力。

如果學習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話,你這種努力就值得嘉獎;可惜,學習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每一次,當你學到無力時才戀戀不捨地結束,你用「精疲力竭」給一天的學習畫上了句號,很令人感動。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學習的最後體驗點就是「累」!

今天你是通過竭盡全力的方式學到很多東西,可是,當「明天」來臨的時候,你對於「今天」關於學習的最後印象只會是「累」。

「後天」、「大後天」...... 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覺最為結尾點,那麼這個「累」就是你帶給每一個「明天」的學習痛苦感。

這種「累」的感覺會累積變濃,因為每一天關於學習最後的那個感覺都會留下來,積累在你潛意識情緒認知裡面。

你因為一次次過度學習,從而導致了一次對學習的厭惡感的積累。——可笑你得不償失!

而這正是多數人的做法:趁著精力十足拚命學習,學得無休無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罷休。

哇塞,今天他媽的好有成就感,我學了滿滿一天,好有收穫!——看到沒,這種人很快會懈怠下來,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電影去玩耍了,他說,那是勞逸結合,他說有學就要有玩……

從我獨特的角度來看,此人每次如此耗盡一天「徹底」學習的後果是,在他潛意識印象中,會不斷累積對學習的厭惡感。因為他總是在學習達到疲勞低谷點的時候才結束,自然有一種「學習使人疲累」的累積印象。所以,他的那種學習方法不長久。

因為一個人如果不是經過科學合理的調節,自然而然做到一個「精力旺盛」+「想要學習」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見的。當然,有時候他也會精力狀態,但沒有合理利用起來,居然還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再者,他所謂的「收穫滿滿」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擊,比如,現實證明他所學一無是處的時候,他心中就會倍加懊悔,懊悔當初那些拚命學習的付出是否值得。而這個懊悔的對象無疑是「學習」。

他以為,無用的學習使得他之所學無用武之地,在抱怨學錯知識內容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是,他也會對「學習」行為本身產生一度的懷疑。

你看,一個人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恐懼,就是如此積累而來的。現在,你說,一個人對學習的厭惡是自然由來的嗎?人是不愛學習的嗎?人是可以熱愛學習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從人的心理特點。

當我說到這裡的時候,請你聽從我的建議:

無論是什麼學習,如果有這件事情來說對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卻討厭它,那麼請你在討厭的時候立馬去學習它,學到你喜歡它的時候立刻中斷它。

因為人都是追求快樂的,你學到情緒快樂的時候就中斷,你的情緒就會帶領你再來領略一次那種似曾相識的快樂,即便你的情緒不會主動帶你來,也不要緊,因為你至少不會在心理上抗拒了。

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把這個觀念用於學習,真是一種創造!

6、個人作息時間分享

要講的話講完了,另外在補充一下,我按這個方法進行時的一般作息:

1. 早醒的晨間日記

我一般6點30分醒來,寫晨間日記。

上面會寫:

  • 心態準備:我現在心情有點糟糕,還想睡覺,但是八點需要良好的心態來進行正式高效學習,所以,我必須振奮起來,加油!

  • 行動準備:為了確保八點正式高效的學習,我應該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話,應該小跑一會兒,太冷的話,那就神伸懶腰好了,總之,要讓心情愉悅起來

  • 物質準備:應該去買水、朱古力……

寫著寫著,就清醒了過來。我不確定剛剛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貓一樣的坐著不動停留幾秒,聽說有利健康。不錯,很有利健康。

我的嘗試是這樣的:為什麼坐著?躺在不是更舒服嗎?——沒錯,我又睡了幾個小時!­——這就是「好處」吧。

反正就是此類日記,記錄每天重複差不多的嘮叨。長時間的進行,我發現這對於我來說,最大的作用應該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說,我有意於使它培養出一種條件反射,我喜歡這樣。

我把筆記本放在床頭,一起來,就在裡面寫第一個字,「2015年……」之後就自然起來了。朋友,記住一條簡單的慣性定律:靜止的傾向於靜止,運動的傾向於運動。

不知道一件事情怎麼開始才合適?先去做10分鐘。不知道怎麼和女孩搭訕?立馬過去說一聲:「你好!……」後面的你自然會接著說。

動起來,運動的傾向於運動。我真喜歡這句話。

2. 睡過頭的時候怎麼辦

我也有睡過頭的時候。

我看到有人因為一次計劃的中斷,他就放棄了整個項目,我覺得他實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學習的,可是濟南霧太濃(剛剛接到濟南大霧黃色預警,不妙啊),我以為是天沒亮,結果晚起了兩個小時。

我難道不學了?對的,很多人正是這樣做的。如果他在睡過頭到中午才起來,他就很懊惱:「一天就這樣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還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

這真是愚蠢啊。第二天還是一樣哎!你沒想到吧?長時間這樣,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嗎?

當最後任務期限要截止的時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開始感嘆時間他媽太快,自己不知不覺又荒廢了這麼多時間!…… 一連的情緒爆炸…… 哎。

晚起了,就接著計劃一天可利用的時間就行了嘛…… 有什麼大不了?

同樣,長期的計劃要是因為不得已有一天兩天的中斷也沒有關係,接著進行就行了嘛!……

有什麼大不了?非要讓一時的缺失造成長期的隱患?!

3. 能量值爆發期

每個人的高能學習時間段可能不一樣,但是我要強調一個詞「預計」。

觀察自己長期的活動狀態,我預計自己能量爆發態出現在:

  • 上午8~10;

  • 下午2~5點;

  • 晚上6:30~10點。

一共八個半小時,所以,我會為了這八個小時坐著很多額外準備,比如:

  • 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

  • 下午5點40左右,我可能會眯一會,這也是必要的工作;

  • 休息間隙用牛逼的耳機聽喜歡的音樂,是必要的工作;

  • 個人愛好,俯卧撐也是必要工作;朱古力也是……。

總之,都是為了保證這八個半小時的高效利用而準備。實際上達不到8個半,8~10點休息10分鐘,下午2~5點休息10*2,晚上6:30到10點,10*2,因此學習純時間是7小時40分鐘。

因為裡面提到下午5點40左右的小睡,那個時候並不困,是為了防止晚上三個半小時產生疲勞而提前進行的小睡眠的。在疲勞來臨之前休息放鬆是最好的緩解疲勞的方法,你沒有聽說過嗎?你聽說過,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



別以為這樣學習苦逼,其實我是在極大愉悅度中進行的,伴隨著強烈的儀式感,每一天都像朝聖之行。

最後是我的名言:為了學習,我今天有特意去買了一盒朱古力,預計前途是一片光明。

右下角評論功能開啟,請文明理性發言。



關注「社科閱讀」

與我們一起讀社會

EshineMediaGroup

社會科學媒體聯盟成員同步入駐

騰訊微信 | 新浪微博 | 網易新聞

搜狐新聞 | 百度TA說 |

500000+人已加入並每天免費讀社會科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