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守規則如何破除「囚徒困境」?

這幾天網路上因為老虎吃人事件已經導致產生了「挺虎派」與「挺人派」。事實上,「挺虎派」更多地從規則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他守規矩,就不會被老虎吃掉。這是理性的思考。「挺人派」更多地是從情感的角度思考。大過年的,一家老小高高興興地去看老虎,結果釀成了悲劇,剩下孤兒寡母以後的日子怎麼辦?這是感性的思考。

我認為,對這件事情,應該感性與理性有機結合地思考。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必須關注人的命運,但如何關注?關注不僅僅是一個感情上的同情,感情上的憐憫,而是在感情上的同情與憐憫的同時,理性地思考一些問題。這種理性會在保護人的生命的同時,也保護了老虎不受傷害,而且還能有效地避免以後不被其他「老虎」吃掉。這也是我這幾天做的一件事情。為此,這些天,我每天早上5點鐘就起來碼字,堪比跳廣場舞的大媽了。我這幾天所碼的字,也是我的夢想,歸結起來就是:

決策者要制定良好的規則,執行者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好規則,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不管你是高官還是平民百姓。

我為什麼要總結寫下這段話,這實際上是針對一段留言而寫的。有人留言:「良惡只是相對的。永遠不會有令所有人滿意的規則。這個問題是社會進步的永遠的話題。但在一定時期內,有規則就必須遵守。這和良惡是兩個問題。」

對上述這段留言我回答說:「就執行層面來講,有規則必須遵守,這是對的;但就決策層面來講,必須要制定良性的規則。」

今天這篇文章不談決策者如何制定良規的問題,因為昨天剛談過。今天只談守規則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守規則,是一道簡單的命題。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它卻有著許多令人困惑之處。囚徒困境就是首要的一個問題。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經典案例。它是圖克(Tucker1950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博弈模型。它源於這樣一道難題:

兩個嫌疑犯(甲和乙)合夥作案后,被警察抓住,但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來指證他們。於是,警察把這兩個嫌疑犯分別關押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里,進行隔離審訊,以免串供或結成攻守同盟。

警方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兩個犯罪嫌疑人具有同樣的選擇機會:

如果兩個人都不坦白認罪,那麼,法院會以妨礙公務罪將這兩個犯罪嫌疑人各判1年徒刑;如果兩個人都坦白認罪,則各判8年;如果兩個犯罪嫌疑人一人坦白認罪,一人不坦白,那麼,坦白認罪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有期徒刑。

由於兩個犯罪嫌疑人分別關押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里,彼此不能保持溝通,這就讓兩個囚徒陷入了到底是坦白,還是不坦白的兩難選擇境地。

博弈的最終結果:他們都選擇了坦白認罪,被各判8年。因為這個結果具有必然性,難以擺脫,所以,這個博弈被稱之為「囚徒困境」。

為什麼這個結果難以擺脫?因為他們各自都會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會顧及同夥的利益,而且彼此又都不敢相信對方會有合作的精神。於是,他們只能選擇這個對他們來說,是都不理想的結果。

這個博弈模型在社會學里,常用來說明個體理性與群體非理性的悖論。

這一悖論在社會中的眾多領域都普遍存在。在我們所談的「守規則」這一問題上,也是如此。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乘坐公車,如果排隊上車,不僅避免了擁擠,而且會很順利,節省了時間。但是,卻擔心我排隊,別人不排隊,我就不能順利上車。

於是,你也不排隊,我也不排隊。結果,大家都不排隊。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19799月,我從外地來北京讀書。周末的一天,我去王府井百貨大樓買東西。返回學校時,我在動物園轉乘332路公共汽車。

車站人很多。我就主動站到人群的後面,想排隊上車。過了一會兒,我的身邊也站滿了人。

車來了,人們像潮水一樣,向車上擁擠而去。我後面的人將我擠到了旁邊。

因為剛從外地來北京,沒見過這種陣勢,嚇得我趕緊跑到旁邊等著。希望大家能排隊上車,或者等人少不擁擠時再上車。

結果,我一直等了近一個多小時,還是沒能上去車。最後,我也「入鄉隨俗」,參與到了不排隊,勇猛擠車的行列。

再比如,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大家都知道,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彼此都遵守誠信規則。你不欺騙我,我也不欺騙你,這樣,才能實現雙贏。否則,你怕上當,我怕受騙,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問題是,我守規則,你不守規則,我就虧了。在個人利益面前,我就選擇不守規則了。於是,大家就都不守規則。結果是,你騙我,我騙你,最後是大家都輸。

正是這種「囚徒心態」,使得一些人做事越來越不守規則,導致了整個社會出現了規則危機。潛規則大行其道,顯規則卻不為人守。

現在要解決做事不守規則的問題,大家都要破除這種「囚徒心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