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產業升級的範例在台灣?

原標題:產業升級的範例在台灣?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余鵬鯤】

8月24日以來,微信朋友圈熱傳署名老蠻的一篇文章《彼岸之花——台灣經濟的真相》,本文一見面就「希望大家能建立一個最基本的印象:台灣始終堅守實業,始終保持著強大的製造業產能」,又提出「台灣是華人地區唯一真正的實現了產業升級的地區」的論調。

既然台灣那麼好,那麼「如果我大要實現真正的產業升級,可供我們學習的最好的範例,就是台灣」。作者繼續深挖台灣值得學習的理由,那就是「最大的精力,放在了科技產業的推進上」。最後深情的號召,由於台灣企業促進了大陸人民的就業,「從這一點上,我大老百姓,真的需要對堅守實業的台灣政府和人民,鞠躬致謝!」

看完全文,作者雖然說該文研究台灣「大概也算是填補國內經濟學界的一項空白了」,我卻感覺作者的研究論點先行,生造什麼「華人地區」的概念則更是不知所云,與科學研究不沾邊。至於把台灣當作大陸產業升級的範本,則是連作者試圖鞠躬致謝的台灣的經濟學家都不敢說的話。到底台灣經濟科研真相究竟如何?希望本文能夠提供一點不一樣的參考。

台灣群眾普遍不滿經濟現狀

十分湊巧的是就在8月28日,台灣一家親綠的媒體《美麗島電子報》發布的民調就顯示,台灣民眾對當前台灣整體經濟情況,11.6%認為好、78.3%認為不好。近八成被調查者都認為台灣經濟發展不佳,可說是台灣的普通群眾對於台灣經濟的總的看法。該調查還表明,深綠(最支持台灣「本土化」的人群)對經濟的滿意度也無非就在一成到兩成,台灣群眾對台灣經濟的負面評價是不分黨派、不分信仰的。

相反,由於島內「茶葉蛋教授」等抹黑大陸現狀的人物被揭露以及兩岸經貿往來的逐步拓寬、兩岸青年學子互相訪學的頻繁互動,越來越多的台灣群眾尤其是年輕人注意到大陸的經濟繁榮。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他們對大陸的發展既感到有點恐懼,又相當羨慕。

2016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1207億,再次創造了世界紀錄。這一數字在島內引起了轟動,因為島內最知名的電商PChome在2015年全年的島內營業額也就228.87億新台幣,只摺合人民幣50億,相當於雙十一的4%。

此外由於台灣電子科技較強,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類的新聞很敏感。所以大陸的超算頻繁刷榜,「神威·太湖之光」更是開了主機完全使用自主處理器的先河,世界互聯網大會、大數據峰會等商貿會議也頻繁在召開,這些都刺激著島內敏感的神經。綜上分析,台灣甚至還有媒體發出驚呼,面對大陸的進步「你不感到恐怖嗎?」

(視頻來源《夜問打權》,由觀察者網B站賬號上傳)

台灣政商精英呼喚改革

正因為台灣經濟已經乏善可陳,幾乎是走向了一條見不到谷底的下坡道,所以其政治經濟界呼喚改革的聲音不能不特彆強烈。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她開宗明義地說「此時此刻,台灣的處境很困難」,並羅列了台灣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我們的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我們的經濟缺乏動能,舊的代工模式已經面臨瓶頸,整個國家極需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尚未健全」「最重要的,我要特彆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

蔡英文所強調的最後一條即是台灣「學運」頻繁、社會動蕩的根源所在。台灣青年人的就業不在於沒有工作,而在於研究所的薪資就是3萬多新台幣,摺合人民幣大概七千出頭,但是經濟低迷加薪空間特別小,基本五年內很少漲。七千多乍一聽起來不少,實際上依據台北的物價(普通路邊店面牛肉麵合人民幣24元一碗),加上租房費用也是捉襟見肘的。

觀察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16年的製造業景氣數據繪製的景氣燈,我們可以發現一年中有七個月亮藍燈(代表衰退),只有五個月亮黃藍燈(代表基本持平)。這樣的情況持續二十年沒有改觀。在台灣即使是製造業也是飛速衰退的。

另外,過去十五年台灣軍費算上通貨膨脹是絕對下降的。之前文章的作者老蠻認為這是台灣政府對人民負責的表現。其實很可能是經濟太差了,「軍隊要忍耐」而已。如果台灣的製造業果真那麼發達,為何台灣軍方連自己需要的潛艇都造不出來?其關鍵技術也無人願意提供,八年下水的計劃淪為被調侃的對象。作為對比,大陸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母卻真正實現了三年就下水首航的目標。兩岸製造能力孰弱孰強不言自明。

推進台灣科技產業到底多有力

為了論證台灣「最大的精力,放在了科技產業的推進上」,作者例舉了這樣的例子,「1995年台灣地區財政經常性支出13284億新台幣,其中教科文項支出2599億新台幣,佔比19.6%;到2014年,台灣地區財政經常性支出26457億新台幣,其中教科文項支出6181億新台幣,佔比提升到23.4%。」

對岸政府如此重視教育,同是作為人我當然是很開心的,但是如果用來論證大陸不重視教育就有點搞笑了。畢竟重視教育早已深入中華文化圈的肌理。

2016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885億元,其中,中央本級支出預算數27355億元。此中,中央本級的教育預算為1408.72億、科技預算為2706.43億、文傳預算為258.60億,合計4743.75億元,佔中央本級預算的約16%。如果算上這三大支出決算經常還超過預算3%-10%,大陸保障就業的資金還不列入教科文預算等因素的影響,中央本級財政的教科文支出比例僅比台灣略低一些。而剩下返還和補貼地方的資金與地方本級預算一起,也有相當一部分用於教科文事業。

相反台灣的科研投入很多淪為人事費用的替代或者教授升等的籌碼。台灣《今周刊》837期 《當研發預算變成人事費用及論文資源》就揭露過這個問題。台灣科研投入大、論文多、專利多,但是付給國外專利費也高、利潤率低、主戰兵器完全不能自己生產。經過調查,對岸民意代表和記者的結論是——台灣千億科研預算形同虛擲。

此外台灣的教育和科研體制也面臨著絕不比大陸輕鬆的問題。台灣私立教育發展無序,盲目擴招,增加了台灣群眾的教育開支又未能提供良好的教育。今天的台灣,碩博遍地走,大學生不值錢絕不是說說而已。台灣學生今年大學錄取率高達96%以上。今年報考門檻更是創下新低,最低只要38分(滿分400)就有填志願的資格。

值得一提的還有,台灣教育費用雖高,人事費用和補貼就要消耗一半。由於讀大學很輕鬆,私立教育機構偏多,台灣的基礎教育不拼實力拚「特色」。你國學立校,我強調實業;你「歐風美雨」,我嚴格管理;這些特色最終都可以拿到台灣政府補貼,但這些特色究竟能不能強化台灣學生素質則不得而知。

相反由於生源良莠不齊,台灣的大學學習也不太刻苦。台灣高一學霸到大陸求學變倒數,大陸學生到台灣大學讀書太刻苦被哀求「給一條生路」都曾在島內引起轟動。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期間,有德國的教育官員說「台灣學生似乎沒有大陸學生努力」,馬錶示並不覺得意外,以前當大學老師的時候就見識過了。

這就是蔡英文說的「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啊。

此外台灣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主要由「中央研究院」主導,軍事科學主要由中山科學院(台灣簡稱「中科院」)主導。由於現在各大科研索引幾乎都不對台灣單獨排名,也很難說清楚台灣的科研實力排名。不過像台灣克隆牛之父、台大動物科技系退休教授鄭登貴這樣坐上克隆動物第一把交椅,在世界科研領域嶄露頭角的學者在台灣越來越少卻是不爭的現實。軍事上的研究就更不用提了,很多軍方提出的科研項目往往就是無疾而終。

(台退役陸軍將領 民意代表 帥化民接受中天新聞某節目採訪)

而且,比較科研能力不能只比較官方的投入,兩岸民間的對比也很重要。台灣「經濟部」2016年4月公布了島內製造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情況,總支出11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佔總營收比重為2.5%。其中研發支出排名前五均為通信科技公司,分別是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和碩和台達電,五大科技公司研發支出均創下了歷史新高,合計總支出達394億元,占製造業研發支出比重達到34.1%。龍頭老大台積電支出131億元實現三連冠。

而對岸的華為公司一家,僅2015年研發投入為596億元,遠遠超過台灣五大科技公司的總和。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增量為188億元,也遠超台灣任何一家科技公司的研發投入規模。這可是台灣的官方數據啊。

台灣網友也感覺很驚訝

其實在現在兩岸如此息息相通,又如此敏感的當下,已經有不少台灣人看過這篇向台灣致敬的大作了。對岸ptt論壇似乎沒有老蠻那麼樂觀。

有網友表示:至於富士康什麼的,絕不能當作是產業升級的範本。不然我想那「十幾跳」曾鮮活的生命應該會有點看法。蔡英文說「代工模式已經發展到瓶頸了」。

我看這個認識就很清醒。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是相信兩岸媒體的報道、對岸同胞的切身感受、冷靜的分析還是什麼「彼岸之花」,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結論的。李登輝時代,台灣GDP還有大陸的1/3到1/4,現在如果把台灣省進行GDP排位也就排名十位左右而已。台灣當然還是有可取之處,不過全盤照抄恐怕是會走向邪路。

憂國憂民是知識分子的一個突出的優點。同樣的情懷,對岸的有識之士,藍營的則積極與祖國來往,加深合作與互信;綠營的則表面疏遠實則認真學習大陸改革開放的經驗,認真檢討自我。而這邊的老蠻卻把台灣當作先進典型要認真學習和致敬,真讓人一聲嘆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