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解讀丨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產業十大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文章--文化篇」。眾多的數據勾勒了文化發展成就,小編特從這「數據海洋」中擇出10個方面的數據,涉及對文化的總體投入、文化消費、文化產業增加值、文化信息服務、文化創意設計、文化骨幹企業、文化產業固定投資、文化貿易等十個方面,供讀者重點關注。

1、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917億元,比2012年增長40.6%。

2、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269元,比2013年增長34.2%,年均增速10.3%,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高2.6個百分點;占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5%,比2013年5.1%的水平提高0.4個百分點。

3、2016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0254億元,比2012年增長67.4%,年均增速13.7%,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5.4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4、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16年的4.07%,增加了0.6個百分點,佔比呈逐年提高的態勢,對GDP增量的貢獻年平均達到6.0%,表明文化產業對推動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迅猛,2015年實現增加值2858億元,比2013年增加1055億元,年均增速為25.9%;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0.5%,比2013年提高2.3個百分點。

6、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2015年實現增加值4953億元,比2013年增加1237億元,年均增速為15.4%;所佔比重為18.2%,比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

7、2016年,全國共有文化骨幹企業5.5萬家,比2012年增長50.1%,年均增長10.7%。這些骨幹企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實現較快發展的主體力量,以2015年為例,文化骨幹企業數僅佔全部文化產業法人單位的4.3%,但實現增加值17796億元,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5.3%,比2013年提高0.5個百分點,有力支撐文化產業發展。

8、2016年,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337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15.5%,年均增速21.2%,高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8.8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7%,比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

9、2016年,全國居民用於文化娛樂的人均消費支出為800元,比2013年增長38.7%;年均增長11.5%,增速比同期全部人均消費支出高2.5個百分點;文化娛樂支出佔全部消費支出4.7%,高於2013年4.4%的水平。

10、2013-2015年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均保持1千億美元以上的規模,文化產品貿易連續實現順差。2016年,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885億美元,佔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比2012年提高0.1個百分點,文化產品貿易順差為688億美元。

文化強國建設穩步推進 文化改革發展成績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文化發展政策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文化發展環境,文化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顯著增強;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均等化程度穩步提高,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升;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發展空間不斷擴大。文化改革發展成績斐然,為穩步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顯著增強

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掌握文化改革發展主導權,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彰顯時代性和實踐性,深化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推出了一批優秀成果,豐富了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不斷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研究,努力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力傳承和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法制、誠信等主題教育,持續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精神文明創建工程和專項行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的良好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核心價值觀意識。目前,凝結著全社會廣泛共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逐步深入人心,在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健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努力推進文化創新,極大促進了文化改革發展。這一系列舉措大大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中華民族建立在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顯著增強,這些新的成就既充實了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也為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為文化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構建,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公共文化設施逐步完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切實履行了在文化領域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強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補齊文化民生短板,努力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初步建立起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館一站」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部免費開放,基本實現了「縣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斷提高。

基本公共文化設施逐漸完善。2016年,全國共有群眾文化機構44497個,比2012年增加621個,增長1.4%;公共圖書館3153個,比2012年增加77個,增長2.5%;博物館4109個,比2012年增加1040個,增長33.9%;文物保護管理機構3318個,比2012年增加613個,增長22.7%。

廣播電視覆蓋面持續擴大。截至2016年底,全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4%,比2012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全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9%,比2012年提高0.7個百分點。2016年,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達2.3億戶,比2012年增加1321萬戶,增長6.1%。其中,數字電視實際用戶2.0億戶,比2012年增加5854萬戶,增長40.9%,年平均增速9.0%,遠高於有線電視實際用戶1.5%的增速;數字電視實際用戶占有線電視實際用戶的比重已達88.3%,比2012年提高21.8個百分點。

出版事業蓬勃發展。2016年,全國圖書總印數90.4億冊(張)、電子出版物出版數量28839萬張,分別比2012年增長14.0%和9.5%。2016年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較2012年提升3.6百分點;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較2012年增加1.12本。

(二)公共文化投入加大,各地區均實現較快增長。

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把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原則。十八大以來,各地區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持續增加,中部地區增幅居於首位。

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917億元,比2012年增長40.6%;其中:東部地區1273億元,增長46.0%;中部地區576億元,增長58.7%,西部地區857億元,增長28.8%;東北地區210億元,增長20.8%。

(三)文化投資逐漸向中西部傾斜,地區分佈更趨合理。

十八大以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各級政府的努力下,文化產業投資向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傾斜,區域投資差距呈現出逐步縮小的趨勢。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中,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區佔比提高較快,2016年西部地區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所佔比重達25.1%,比2012年提高8.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為29.6%,比2012年提高3.5個百分點。

(四)居民文化消費水平持續提高,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尤其是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在文化消費上的差距逐步縮小。

分城鄉看,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269元,比2013年增長34.2%,年均增速10.3%,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高2.6個百分點;占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5%,比2013年5.1%的水平提高0.4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52元,比2013年增長44.0%,年均增速12.9%,比同期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高2.3個百分點;占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比2013年2.3%的水平提高0.2個百分點。

由於農村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的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之比由2013年的5.4:1,降低到2016年的5.0:1。

三、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升

(一)文化產業增長較快,整體競爭力明顯提高。

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了文化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確了政策導向,優化了產業環境,有效推進了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化產業實現較快增長,文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整體競爭力明顯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服務業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逐年增大。

初步測算,2016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0254億元,比2012年增長67.4%,年均增速13.7%(未扣除價格因素影響,下同),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5.4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分產業類型看,2015年文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3640億元,比2013年增長32.3%,年均增速15.0%,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0.1%,比2013年增加3個百分點。

文化製造業增加值11053億元,比2013年增長17.4%,年均增速8.3%,佔比為40.6%。

文化批發零售業增加值2542億元,增長18.5%,年均增速8.8%,佔比為9.3%。

文化服務業快速增長,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文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和升級。

文化產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

註:2016年為初步測算數據。

從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16年的4.07%,增加了0.6個百分點,佔比呈逐年提高的態勢,對GDP增量的貢獻年平均達到6.0%,表明文化產業對推動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文化產業因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特點,為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互聯網+文化」優勢明顯,文化新業態發展強勁。

十八大以來,文化與國民經濟相關產業加速融合發展,跨界融合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路化進程加快,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互聯網+文化」優勢明顯,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蓬勃發展。

分行業看,在文化產業的10個行業類別中,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迅猛,2015年實現增加值2858億元,比2013年增加1055億元,年均增速為25.9%;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0.5%,比2013年提高2.3個百分點。

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2015年實現增加值4953億元,比2013年增加1237億元,年均增速為15.4%;所佔比重為18.2%,比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從營業收入看,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的營業收入為60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4%,2017年一季度同比繼續保持29.4%的高速增長,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

(三)文化骨幹企業不斷壯大,整體實力穩步提升。

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規劃建設,大力促進區域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推進資源整合、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文化骨幹企業[1]數量逐年增加,企業規模持續擴大,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增強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力,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

2016年,全國共有文化骨幹企業5.5萬家,比2012年增長50.1%,年均增長10.7%;企業從業人員為872萬人,比2012年增長24.6%,年均增長5.7%;實現營業收入94051億元,比2012年增長67.2%,年均增長13.7%。

這些骨幹企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實現較快發展的主體力量,以2015年為例,文化骨幹企業數僅佔全部文化產業法人單位的4.3%,但實現增加值17796億元,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5.3%,比2013年提高0.5個百分點,有力支撐文化產業發展。

四、文化需求快速增長,文化發展空間不斷擴大

(一)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十八大以來,在國家文化產業政策引導下,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呈多元化格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6年,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2]達337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15.5%,年均增速21.2%,高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8.8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7%,比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在2016年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資金中,國家預算資金所佔比重為4.8%、國內貸款佔8.0%、利用外資佔0.5%、自籌資金佔82.1%、其他資金佔4.6%。與2012年相比,自籌資金所佔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國內貸款和其他資金所佔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

(二)居民文化消費需求上升,有力拉動文化發展。

文化消費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也是文化發展的目的,更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帶動了文化消費需求增長,同時,隨著居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需求快速增長,為文化消費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

2016年,全國居民用於文化娛樂的人均消費支出為800元,比2013年增長38.7%;年均增長11.5%,增速比同期全部人均消費支出高2.5個百分點;文化娛樂支出佔全部消費支出4.7%,高於2013年4.4%的水平。

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493億元,是2012年的2.4倍,年均增速達到24.0%,推動了電影市場快速增長。居民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更高需求有力地拉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文化產品貿易保持順差,「一帶一路」合作成效顯著。

十八大以來,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尤其是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出台後,文化貿易邁上新台階:文化產品進出口連續多年保持順差,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貿易取得積極進展,文化交流、文化貿易和文化投資並舉的「走出去」新格局逐漸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提升。

2013-2015年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均保持1千億美元以上的規模,文化產品貿易連續實現順差。2016年,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885億美元,佔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比2012年提高0.1個百分點,文化產品貿易順差為688億美元。

2016年,對「一帶一路」[3]沿線國家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49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5.4%;占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的16.8%,比2012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6億美元,增長21.6%。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建設呈現新面貌新氣象,文化整體實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明顯提高。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文化建設步入新階段,我們在文化軟實力、產業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方面與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還有不小差距,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立足文化發展改革實際,努力推動文化建設適應新形勢、形成新機制、實現新進展,確保2020年文化小康各項任務的實現,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一步開創文化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注:

[1]是規模以上文化製造業企業、限額以上文化批發零售業企業和規模以上文化服務業企業的總稱,具體包括: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文化製造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文化批發企業或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的文化零售企業;從業人數在50人及以上或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文化服務業企業(其中文化和娛樂業的年營業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

[2]投資數據均不含農戶。

[3]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附:2017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7%

據對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5.4萬家企業調查,2017年上半年,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38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名義增長未扣除價格因素),增速提高3.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文化及相關產業10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的6個行業分別是: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3397億元、增長32.7%,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640億元、增長16.8%,文化藝術服務業169億元、增長14.7%,文化用品的生產16626億元、增長13.2%,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分別為8503億元、4593億元,均增長10.5%。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857億元,佔全國74.9%,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7039億元、3494億元和484億元,佔全國比重分別為16.0%、8.0%和1.1%。從增長速度看,西部地區增長16.3%,高於東部地區11.6%的增速,中部地區增長11.1%,而東北地區下降2.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個百分點。

附註:

1、指標解釋

文化及相關產業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規定文化及相關產業包括文化產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和專用設備的生產等。

營業收入指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2、統計範圍

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範圍為在《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所規定行業範圍內,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或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從業人數在50人及以上或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企業,其中文化和娛樂服務業年營業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

3、調查方法

每季度進行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認定,根據國家統計聯網直報平台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面調查取得的數據進行匯總。2017年6月末認定的調查企業為5.4萬家,與3月末有所不同。

4、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具體請參見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index_1.html。

5、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

轉自:文化產業月刊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訂閱號

金元浦 教授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