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典音樂里的那些「鳥兒」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通感」,指的是人的各種感覺——色、聲、香、味、觸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也就是說,人在聽到「聲」的時候可以聯想到「色」,看到「色」的時候也可以聽到「聲」。因此,音樂也可以用來「描繪」形形色色的畫面,這方面最典型的莫過於印象派作曲家,他們把大自然中飄忽不定的光影和瞬息萬變的色彩用音樂表現了出來。

但是,大自然中不僅僅有畫面,還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風聲、水聲、鳥鳴聲就是大自然的音樂。從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二十世紀,有不少作曲家嘗試把鳥鳴聲和其他大自然的聲音融入到音樂中。他們或者直接用不同樂器模仿各種鳥叫的聲音,或者將之進行和聲處理納入到音樂織體當中,又或者抽象地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不管用那種方式,都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效果。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古典音樂中的那些「鳥兒」。

♪ 海頓《第八十三交響曲「母雞」》 ♪

Symphony No.83 "La Poule"

先來說一隻被強行命名的鳥兒。

海頓一生共譜寫了 104 首交響曲,大部分都是採用大調,而這首《第八十三交響曲》則是為數不多的用小調寫成的交響曲之一。海頓有三十多首交響曲是帶標題的,當然大部分都不是海頓所起,而是後人為了把它們從眾多交響曲中區分出來,「強加」上標題。

說「強加」一點也不過分,因為有些標題起得實在有些牽強。比如這首《第八十三交響曲》,之所以會有「母雞」這個標題,是因為它的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不斷重複的附點節奏,聽起來就像母雞咯咯的叫聲……

▼海頓《第八十三交響曲》第一樂章

Symphony No. 83 in G Minor, Hob. I: 83 "La poule": I. Allegro spiritoso

Wiener Mozartisten / Hans Peter Ochsenhofer-Haydn: Symphony No. 83 &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這首交響曲是海頓 1785 年創作的六首《巴黎交響曲》之一。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交響曲創作,開始顯示出海頓技巧成熟、想象力豐富的特性,尤其在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下,作品中出現了強烈的情感表現。

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始增加小調,抒情旋律更加濃郁深厚,節奏音型更富推進力和戲劇性,常有突然的強弱變化,和聲的色彩更加豐富,轉調的範圍也更廣。

▼海頓《第八十三交響曲》第二樂章

Symphony No. 83 in G Minor, Hob. I: 83 "La poule": II. Andante

Wiener Mozartisten / Hans Peter Ochsenhofer-Haydn: Symphony No. 83 &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海頓《第八十三交響曲》第三樂章

Symphony No. 83 in G Minor, Hob. I: 83 "La poule": III. Menuet. Allegretto

Wiener Mozartisten / Hans Peter Ochsenhofer-Haydn: Symphony No. 83 &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海頓《第八十三交響曲》第四樂章

Symphony No. 83 in G Minor, Hob. I: 83 "La poule": IV. Finale. Vivace

Wiener Mozartisten / Hans Peter Ochsenhofer-Haydn: Symphony No. 83 &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近 150 年後,義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創作了組曲《鳥》,其中第三部分的標題也是「母雞」。這倒是一隻貨真價實的「母雞」,而且還是一隻鬥志昂揚、精力旺盛的母雞。對比一下,二者有沒有相似之處?

▼ 雷斯庇基《鳥》

此外,海頓還有另外一首作品被冠以鳥類的名字,那就是《D 大調弦樂四重奏「雲雀」》,這個名字源於第一樂章中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題,這一旋律好像一隻雲雀在天空中鳴囀。

▼海頓《D大調弦樂四重奏》「雲雀」第一樂章

String Quartet No.5 in D major Op.64, Hob.III,63, 'The Lark' : I Allegro moderato

Endellion String Quartet-Haydn : String Quartets Nos 1, 4 & 5, 'The Lark'

♪ 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埃》♪

Daphnis Et Chloe

《達芙妮與克羅埃》是拉威爾根據同名音樂劇所作的芭蕾舞曲,由俄羅斯芭蕾舞團於 1912 年在巴黎首演。拉威爾本人從中摘曲了一部分,組成了兩組專供音樂會演奏的組曲,分別在 1911 和 1913 年首演,其中又以第二組曲最為著名。

▼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埃》第二組曲

Daphnis et Chloe

Artur Pizarro / Sequeira Costa / The Fairer Sax-20th Century France: Maurice Ravel, Jean-François Monnard & Alfred Desenclos

場景發生在一片果樹林里,清晨,天剛蒙蒙亮,達芙妮從昏睡中醒來,周圍是一片日出的景象,小溪的流水淙淙,牧羊人吹著牧笛從遠處走來,鳥兒在天空中唧唧喳喳的叫。拉威爾用一把短笛和三把獨奏小提琴的顫音模仿鳥鳴聲,形象生動,非常有畫面感。之後鳥鳴融入到大自然的背景聲中,雜亂無序又充滿活力。當時的斯特拉文斯基稱讚道:「這不僅是拉威爾最棒的作品,也是整個法國音樂界最美的作品之一。」

為了給芭蕾舞營造出這樣的音樂氛圍,拉威爾把弦樂器分成了十部分,另增加了兩架豎琴,同時木管樂器組也擴充了:三支長笛(其中兩個兼奏短笛,一支中音長笛)、兩支單簧管(一支低音單簧管和降 E 調單簧管)、三支巴松管以及一支低音巴松管,銅管部分每種樂器各用了四支。為了演奏結尾的高潮,拉威爾幾乎動用了所有的打擊樂器,使之爆發出強大的能量。

這些僅僅是觀眾們能看到的,在舞台的後面,還有一支圓號、一支小號與合唱團。

♪ 沃恩-威廉斯《雲雀高飛》♪

The Lark Ascending

在英國,《雲雀高飛》是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

沃恩-威廉斯熱衷於收集英國民謠,《雲雀高飛》就是從英國民歌旋律和喬治·梅雷迪斯的同名詩歌中獲得靈感。這些早期的音樂大多採用五聲音階而不是七聲音階,所以,在這首樂曲中,小提琴破空而出,以五度音階上下翻飛,好像一隻雲雀凌空而起,在英國麥田上空的熱浪氣流中自由翻滾翱翔,我們的眼前甚至能夠浮現出它的飛行軌跡。沃恩-威廉斯把詩歌中的意境,用美妙的音符表現了出來。

▼ 沃恩-威廉斯《雲雀高飛》

The Lark Ascending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Hilary Hahn / Sir Colin Davis-Elgar: Violin Concerto, op.61 / Vaughan Williams: The Lark Ascending

布谷鳥的叫聲最容易模仿,任何人一學就會,很簡單,把它的名字加上點韻律念出來就可以了。用音符來表現布谷鳥鳴聲也很容易,用音樂術語說,它是由兩個相差小三度的前短後長的一組音符組成。除了我們熟悉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之外,還有一些作曲家把它寫進了樂曲中。

♪ 達坎《布谷鳥》♪

Le Coucou

達坎(Daquin)是巴洛克後期的法國作曲家,音樂神童,6 歲在路易十四面前演奏,8 歲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12 歲任巴黎聖禮拜教堂的管風琴師,13 歲就擔任小聖安東尼教堂管風琴師,後來又成為了路易十五的宮廷管風琴師,他以令人眼花繚亂的炫技表演聞名(當然,那時候的炫技不能和現在同日而語了)。

▼達坎《布谷鳥》

Le Coucou

Robert Aldwinckle-Harpsichord Masterpieces

《布谷鳥》是為羽管鍵琴而作,右手不斷快速演奏一連串的音符,左手彈奏出「布谷鳥」主題,並且不時把它傳遞到右手。

♪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 ♪

Symphony No.6 "Pastoral"

貝多芬是熱愛大自然的,在完成《第六交響曲「田園」》的時候,他的耳聾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幾乎聽不到大自然美妙精緻的聲音,於是,他把它寫進了音樂。

儘管他一再表明,這首樂曲「不是圖畫,而是表現人們在鄉村引起的快感,或鄉村生活的某些情趣」,「任何人只要是有鄉村生活的觀念,可以不憑藉標題而弄清楚作曲者的意圖」,但是,貝多芬還是打破了交響曲的規範,擴展了交響曲的邊界,把大自然中可感知的聲音元素納入到交響曲中,這是前人從未有過的嘗試。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第二樂章

Beethoven: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 2. (Szene am Bach:Andante molto moss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Beethoven: Symphonies Nos.5 & 6

貝多芬在樂譜上作了標示,在第二樂章的尾聲里分別用長笛、雙簧管與單簧管和諧地模仿夜鶯、鵪鶉和布谷鳥的聲音,在第三樂章模仿了鄉村樂隊的笨拙與錯音,在第四樂章用樂隊齊奏傳神地表現了暴風雨中的雷鳴電閃。

但是,貝多芬還是強調,這些「描繪」是「繪情多於繪景」。如果我們仔細聽一下第一樂章和第五樂章,就會明白貝多芬捕捉和表現的正是熱愛自然的人心中最恬適美好的感情。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第三樂章

Beethoven: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 3.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Beethoven: Symphonies Nos.5 & 6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第四樂章

Beethoven: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 4. (Gewitter, Sturm Allegr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Beethoven: Symphonies Nos.5 & 6

♪ 戴留斯《春日初聞杜鵑啼》♪

On Hearing the First Cuckoo in Spring

在英國出生的戴留斯,早年一直在法國深造,受法國音樂家影響較深,因此音樂中充滿了異國情調。

▼戴留斯《春日初聞杜鵑啼》

On Hearing The First Cuckoo In Spring (戴留斯:孟春初聞杜鵑啼)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The Music Of Delius, The Post-War Years 1946 - 1952, Volume 4

《春日初聞杜鵑啼》(On Hearing the First Cuckoo in Spring )是一首田園牧歌式的交響詩,「布穀」主題先由雙簧管奏出,溫柔清新的兩聲啼叫一掃冬天的陰霾,春天來臨了!接下來,主題交給弦樂器演奏,並加以發展。第二主題是一首挪威民謠,形成了樂曲的主體部分,中間穿插著由不同樂器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在音樂安靜地結束之前,由單簧管和弦樂演奏的「布穀」主題再次出現。

♪ 克萊門特·雅內坎《小鳥之歌》♪

Le Chant des oyseau

這是一首「巴黎香頌」 (Parisian Chanson),作者是法國文藝復興作曲家克萊門特·雅內坎(Clément Janequin)。香頌是指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世俗歌曲,一般為復調音樂。從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後期開始,法國出現了包括雅內坎在內的幾位重要的香頌作曲家,他們創作了大量的香頌作品,被稱為「巴黎香頌」。得益於當時同步發展起來的音樂出版業,這些香頌成為當時的流行音樂,風行一時,雅內坎等作曲家也隨之聲名鵲起。

▼雅內坎《小鳥之歌》

Le chant des oyseaulx

Ensemble Clément Janequin-Janequin: Le Chant des Oyseaulx

這些音樂一般有四個聲部,既有簡潔的和聲式寫法,又有復調模仿寫法,也有含有復調因素的主調風格的寫法,內容多是描繪戰爭、鳥鳴、街頭叫賣等情景。

這首《小鳥之歌》的後半段,在四個聲部上模仿夜鶯和布谷鳥歡快的叫聲,我們可以聽到,四個聲部競相追逐、模仿,好像四隻小鳥做起了聲音的遊戲。一個終止和弦結束,四個聲部同時靜止下來,然後另一段復調的對位遊戲又重新開始,聲音就這樣此起彼伏。雖然整首樂曲很簡潔,只有五分多鐘,作曲手法也不複雜,但卻顯得生機盎然,充滿情趣。

♪ 梅西安《異邦鳥》♪

Oiseaux Exotiques

說起音樂中的鳥,就不得不提到法國作曲家梅西安(Messiaen),他對各種鳥的叫聲非常痴迷。他的老師,《魔法師的徒弟》作者杜卡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聽聽鳥鳴聲吧!它們是很好的老師。」本來就對這些動物著迷的梅西安,把老師的話銘記在心,痴迷於各種鳥兒的行為和叫聲。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鳥歌就是其中的一個元素,在 1953 年的交響作品《鳥兒醒來》(Le reveil des oiseaux)之後,鳥鳴聲更是作為梅西安創作的主要素材,被收入他所有作品當中,並且創作了一些以鳥的名字命名的作品。

▼ 梅西安《異邦鳥》(部分)

《異邦鳥》是這位「鳥類學家」為鋼琴和樂隊而作,彙集了世界各地——南北美洲、印度、、馬來西亞及卡納萊群島等地共 48 種鳥鳴聲

如果你是一位狂熱的觀鳥迷,並且有強迫症的話,你可以仔細辨認不同樂器代表的鳥的種類,以及它們的聲音和外形特點。但是我們也可以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只單純地欣賞這由無數種聲音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獨特的器樂織體,以及它產生的和諧、奇妙的極富色彩性的音響效果就好了。(聽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