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往返南北極厲不厲害?這種神(經病)鳥每年一次!

作者:紫鷸

說起候鳥,沒有什麼物種比北極燕鷗(Sterna paradisaea)更讓人敬畏了。

北極燕鷗,遷徙之王。圖片:ephotozine.com

這是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長的動物,它一生飛過的路程漫長得難以想象。在二三十年的壽命中,北極燕鷗每年都能完成一次往返於地球兩極之間的旅途,一生積累下來的里程足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往返兩到三次(相比之下,航空公司終身白金卡什麼的,真是弱爆了)。

兩極間的遷徙路

通常每年六月底,北極燕鷗在北冰洋周邊苔原和島嶼上的淺巢中破殼而出。這團苔原迷彩絨球的幼鳥可能有一兩個兄弟姐妹。父母輪番為它帶來豐盛的小魚、烏賊等餐食,保證絨球儘快生長發育。它很快就將面臨挑戰:出生后一個多月,就必須用剛長出的飛羽隨著父母離開繁殖地,準備飛向南方

新生的北極燕鷗一身黃黑色絨毛,在親鳥的辛勤餵養下快速成長,一個多月後它們就會隨著父母親一起遷徙。圖片:Johan Gehrisch / nhm.ac.uk

八月中旬,北極地區入秋,剛學會飛行和捕食的小北極燕鷗和父母一起,在北半球夏末的餘溫中舉行長途飛行之前的盛宴。以在格陵蘭繁殖的北極燕鷗為例,人們通過追蹤發現亞速爾群島以北的北大西洋是它們「長征」前盤桓的地方,在連日覓食積累了足夠能量后,它們於九月初開始繼續南下,南下,直到地球的另一頭。

2016年8月13日,斯瓦爾巴群島,北極燕鷗在遷徙前努力進食。圖片:紫鷸

飛往南極的路通常有幾條。前面提到的在格陵蘭、北歐和北美東部的北大西洋種群,在集中補充能量後會選擇順著非洲西部沿海或南美東部沿海南下,沿途利用大陸架附近的食物資源。而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北太平洋種群在通過白令海峽后,通常會選擇美洲大陸西岸遠海路線飛往南極。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也許因為食物不能滿足北極燕鷗,它們鮮有光顧。

2010年,研究者通過回收安裝在11隻繁殖於格陵蘭的北極燕鷗身上記錄日照和時間的裝置,第一次較準確地追蹤了它們的遷徙。綠線為八月到十一月南遷,紅線為越冬飛行覓食,黃線為四月至五月北返路線。可見AB兩圖的燕鷗分別選擇了非洲和南美沿岸兩條路線。虛線為日照數據缺乏時的估計路線。圖片:Egevang / PNAS (2010)

跨越九萬里的約定

當北極燕鷗到達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邊緣,已經是十月的末尾,南半球的春天。海冰下生長的硅藻像草原一樣,養育了大量的磷蝦,還有吃磷蝦的魚類。在接下來的十一月到四月,長途跋涉至此的北極燕鷗,可以乘著南大洋上的西風,在別的南半球鳥類繁衍後代時肆意享用這地球另一端的盛宴。吃飽喝足后,再乘著各大洋上盛行的風,平均日行520公里,只用一個月時間就能回到北方的故鄉,正好趕上新一年的求偶。

2016年12月19日,一隻北極燕鷗在南極半島岸邊停歇。南半球夏季的北極燕鷗通常是以非繁殖羽狀態出現的,圖中這隻可能是亞成鳥,但即使是成鳥也會褪去口紅,並且露出白色額頭。圖片:紫鷸

還有些一歲的北極燕鷗在來到南大洋后,並不急於當年六月返回北極的家,而是選擇在南美西岸和南非近海繼續吃吃吃,甚至乘西風帶環繞南極大陸,在南半球度過一個冬天,翌年六月再隨重逢的北極燕鷗大部隊回到出生地附近。回家時,它也長成了爸媽那樣漂亮的外貌:黑帽子、純色灰白衣裳組成的繁殖羽,配上血紅色的嘴和腿。這時它已經對異性有了吸引力,只是還要等到三到四歲后才開始繁殖後代,並且此後年復一年地回到與終生配偶約定的繁殖地

繁殖季的北極燕鷗,雄性在通過雌性的高空舞蹈考驗后,還要送給雌性一條小魚,才算完成終身大事的儀式。圖片:Daniel Bergmann / Pinterest

當然,漫長的遷徙路上有許多曲折,近年來我們才逐漸開始弄清它們的具體坐標和里程,比如在北大西洋繁殖的北極燕鷗平均每年遷徙的路線長達70,900公里。2013年的一個研究里,北極燕鷗的往返遷徙距離甚至超過了九萬公里(從荷蘭遷徙到南非,再繞過好望角往東,飛過了非洲和澳大利亞之間一半的距離,最後才到達南極洲)!

我們現在知道,北極燕鷗在繁殖地和越冬地都有可能環繞兩極進行大範圍擴散,並沒有出現按太平洋和大西洋遷徙路線的亞種分化。

為什麼要踏上旅途?

然而,我們尚不清楚為什麼北極燕鷗會選擇如此漫長的旅途。也許直接相關的原因是食物:兩極的海域夏季有不間斷的太陽光,再加上冰川侵蝕出的大量礦物營養和較冷海水中二氧化碳較高的溶解度,讓藻類的光合作用能提供相當高的生產力,靠它生活的魚類、磷蝦、橈足類和頭足類因此也可供海鳥們暴飲暴食;連巨大的座頭鯨也會從赤道遷徙到夏天的極地來吃吃吃。只是,別的長途遷徙的候鳥通常享用了一個極地的夏季大餐就已滿足。難道是北極燕鷗胃口太大,才這麼拼?

八月的巴倫支海,摩爾曼斯克附近的浮游生物大爆發,讓海水變成了乳藍色。圖片:ESA

至少,這麼多的食物能讓北極燕鷗持續保持活力,長途飛行中的北極燕鷗幾乎不停落水面,可以晝夜不休。大概此鳥只應天上有,所以學名paradisaea,意為「天堂」。

說到晝夜,就不能不提光周期。我們知道日照長短的變化會在候鳥體內觸發激素反應,因此影響遷徙的行為。北極燕鷗是一生中白晝比例最高的物種,也許它遷徙的原因是,陽光對它非常重要,它要追逐陽光到地球兩極。北極燕鷗拒絕光周期的季節變化,主動讓自己的一年裡能過兩個接近極晝的夏天

還有一種可能是,北極燕鷗在兩極間往返遷徙,只是因為它能做到。北極燕鷗雙翼尖長,「展弦比」很高,非常適合長距離順風快速滑翔。然而不同於<信天翁>等滑翔專業戶,燕鷗的叉形長尾可以用作舵,也可以扇形展開,輕巧的身體還可以空中懸停和靈活轉向,遷徙路上有機會就隨時懸停—俯衝捕食,補充能量。其它燕鷗也有類似的本領,比如在我們生活範圍內更常見的普通燕鷗(Sterna hirundo),但北極燕鷗的尾巴更長、分叉更深,比普通燕鷗還要修長而輕盈。

懸停—轉體俯衝入水!捕食中的北極燕鷗能做出這樣讓人驚嘆的空中姿態。圖片:紫鷸

令人敬畏的兩極王者

漫長的遷徙途中,北極燕鷗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它們利用太陽的軌跡、暮光中的偏振光,還有磁場。近年來人們開始窺見,北極燕鷗等候鳥可以利用被愛因斯坦認為「見鬼了」的「量子糾纏效應」,在視野中可以如增強現實般顯示磁場

量子糾纏效應是如何作用到視覺上的?視網膜細胞中鋪架有感光蛋白陣列,被特定波長的光子激發後會發生電子傳遞,得失電子雙方形成自旋狀態糾纏的自由基對。這對自由基受到地磁場從不同角度的作用,視網膜的感光度因而受到影響,進而產生視覺上的明暗差異。鳥類就這樣看見了地磁場。

你認得出這個方程嗎?也許燕鷗早就應用它看地磁場啦!圖片:uci.edu / shutterstock.com

除了史詩般的遷徙,北極燕鷗讓人敬畏還有一個原因:它們大概是北極地區最不好惹的生物,雖然它們長得很可愛,可誰說顏值高就一定脾氣好了?大多數鳥類在營巢地都有領地性,不會有什麼好脾氣,燕鷗類更是以厲害著稱。北極燕鷗守護的可是跨越了地球兩端后的繁殖季,因此會堅決地向任何入侵者發起攻擊,如同大衛面對歌利亞的情形。連北極熊和人類都曾被北極燕鷗啄得頭破血流,堪稱決勝地球之巔的真正王者。

北極狐(Vulpes lagopus)離北極燕鷗的巢太近了。俯衝對地攻擊! 圖片:imgur.com

偷蛋和小鳥吃的北賊鷗(Stercorarius skua)進入了防空識別區。馬上攔截! 圖片:紫鷸

來者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的肉食動物北極熊(Ursus maritimus)么,好,大家輪番轟炸! 圖片: BBC Frozen Planet: ep3 Summer

在此,我們要強調,干擾鳥類繁殖地的行徑應受到強烈反對,請不要因為好奇或萌幼鳥而去接近鳥巢如果我們在野外沒有注意到(通常是偽裝在地上的)鳥巢而不慎誤闖到它附近,燕鷗等親鳥會表現出警戒和防禦的行為。當你注意到不尋常的叫聲,或者看到親鳥向你飛來甚至俯衝時,要及早後退。當親鳥已經向你發起攻擊,請做出類似投降的姿勢:舉起手來並低頭下蹲,一般俯衝的鳥類會攻擊目標最高點,這樣至少你不會被啄到頭和眼睛;接著要馬上沿來路撤退,直到親鳥不受干擾而行為不再異常。如果不顧親鳥的警告前行,被啄見血,自己活該。

北極海冰上,北極燕鷗是僅有的一抹亮色,願此景長存。圖片:紫鷸

雖然目前北極燕鷗的生存尚未受到威脅,但繁殖於北大西洋一些區域的北極燕鷗數量略有下降。並且已經有研究稱,對兩極海洋里食物分佈敏感的它們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改變了遷徙路程。其實關於北極燕鷗我們還知之甚少,這樣的物種時刻提醒著我自然的壯麗和神奇,希望它能持續與我們相伴。

每日文末有彩蛋

一起去追逐無盡的夏日吧!繪圖:翼狼Elang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