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元青花瓷造型常識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在當時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一、罐類:

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種,連蓋通常可高達60厘米以上。小罐,包括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棱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體高一般為7~8厘米;還有鼓式蓋罐。八棱器為元時創新品種。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花卉紋小罐

青花開光松竹梅紋八楞罐 青花五爪雙龍趕珠紋蓋罐

二、瓶類:

有、、、獸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時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蓋瓶等,其中以梅瓶、玉壺春瓶多見。梅瓶附蓋,蓋內有一管狀子口,與瓶口牢牢套住。

1.梅瓶:

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宋元時期各地瓷窯均有燒制,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青花海水龍紋八楞帶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四愛圖梅瓶-林和靖愛梅鶴 青花四愛圖梅瓶-陶淵明愛菊 青花四愛圖梅瓶-王羲之愛蘭 青花四愛圖梅瓶-周敦頤愛蓮

2.玉壺春瓶:

其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定型於北宋時期,在當時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後來逐漸演變為觀賞性的陳設瓷,是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

基本形製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元代玉壺春瓶承襲了宋代的形制,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釉色、紋飾華麗豐富。明代的玉壺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長的器形相比有些憨笨的感覺比不上元代造型的優美與舒朗。

青花龍紋玉壺春瓶 青花雙獅戲球紋八楞玉壺春瓶

3.蒜頭瓶:

仿自漢代青銅蒜頭壺,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而得名。

從目前資料所在元青花蒜頭瓶的器型來說,基本上是兩種:無座蒜頭瓶和帶座蒜頭瓶。

青花帶座纏枝菊蒜頭瓶 青花月梅紋蒜頭瓶

4.象耳瓶:

最早出現在明代中前期(宣德)景德鎮民窯。器形多少受到明代早期對外通商貿易文化交流的影響。明代中期以後,一般景德鎮象耳瓶的象鼻耳部分多為象徵性,不求逼真生動的較多。

青花折枝花卉紋象耳瓶

5. 塔式蓋瓶:是一種魂瓶,專用於陪葬之物。

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

6. 凈瓶:

(梵名 kalasa),指以陶或金屬等製造,用以容水的器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飲用或洗濯,又稱水瓶或澡瓶。

青花梅花紋帶座凈瓶

三、壺類:

見於著錄的主要有3種,分別是鳳流壺、、,均製作精巧。

1. 執壺:

又稱「注子」、「注壺」,隋代出現的酒具。

青花折枝牡丹紋梨形執壺

元器多為玉壺春瓶式,彎流與壺頸之間以S形飾件相連。明、清之後,造型增多,多用作茶具。

青花纏枝牡丹紋扁執壺 青花折枝花卉紋八楞執壺

2. 扁壺:

是西夏瓷器中比較常見的器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器物。党項民族長期生活於馬背,能耐寒暑饑渴,長於騎射,而扁壺體態輕盈,形狀非常適合在馬背或駝背上弔掛攜帶,是西夏人所喜愛的用於裝水、盛奶、灌酒的生活器皿。

首博的這件鎮館之寶是元代青花瓷精品。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小口短頸,腹體扁圓,淺圈足呈喇叭狀。鳳頭作流,鳳尾作柄,鳳頭羽毛長而飄灑。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頸部飾青花回紋。壺上部用青花勾畫鳳身,下部繪纏枝花卉。

四、碗類:

大致分兩種,一種為高足碗(有敞口、斂口),一種為大碗,口徑達40厘米以上。高足杯體形較小,高僅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稱。大碗口徑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

青花蓮塘鴛鴦紋碗 青花雙鳳紋高足碗

五、盤類:

有大盤(口徑45厘米以上)、中盤(口徑一般為30厘米左右)、小盤(口徑15厘米左右)。據其形狀可以分為葵口盤、花口盤、折沿盤等等。

元代盤體型寬大厚重,腹部平淺,折沿花口形多見。裝飾方法有印花、划花、貼花,釉下青花畫花裝飾最為精彩。

青花纏枝花紋盤 青花蓮塘雙魚紋折沿圓口大盤

青花藍地白花雲肩鳳紋菱花口大盤 青花藍地白花雙鳳紋菱花口大盤

青花蓮池紋圓口大盤 青花蕉葉瓜果紋圓口折沿盤

青花松竹梅紋花口盤 青花雙蘆雁穿花紋花口盤(左)

此外,還有、、、觀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和大盤五種造型為最多。

1. 匜:

本義: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形狀像瓢。

匜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瓢,前有流,後有鋬。為了防止置放時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鑄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緩一些的無足。

青花兔紋匜 青花折枝花卉紋匜 左

2.觚:飲酒器和禮器。盛行於商周時期,作用相當於酒杯。

青花花卉紋出戟觚(鼓樓) 青花花卉紋出戟觚(元大都遺址)

3.香爐:

原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的熏衣用品,唐宋以來隨著宗教的盛行,演變成了敬神禮佛的生活用品。元代的青花爐主要有兩種類型,即連座爐和不帶座的,爐體以鼎形為主,基本造型為雙耳、圓腹、三足,此外還有筒式爐等。

青花菊紋鼎式帶座爐 青花獅鈕蓋爐

4.盞:淺而小的杯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