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野|《紐約書評》:半個世紀思想而鳴

『 文學 點亮生活 』

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年,被譽為「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成功的智性期刊」,毫不掩飾其精英主義立場的《紐約書評》迎來了創刊五十周年紀念,眾多活動在美國展開,《紐約書評》的作者們,那些全球知名的作家、學者,走到它面前,慶幸自己還在繼續為之寫作,為幾代讀者提供一點思想。很快,知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宣布要為《紐約書評》拍攝一部紀錄片,他可是認真的,他曾為自己喜歡的滾石樂隊、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拍攝紀錄片,絕不掩飾喜愛之情。這次也一樣,斯科塞斯從1963年在紐約大學就讀時就開始訂閱《紐約書評》,雜誌堆滿了房間,當他表達出這種意願時,《紐約書評》主編羅伯特·西爾弗斯一改其老紳士派頭,高興回應:好運氣!在柏林電影節首映並於去年底公開放映后,這部名為《紐約書評:爭鳴五十年》的紀錄片在文化圈引發熱議。觀眾再一次回到斯科塞斯鏡頭中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全球消費工業狂歡進化,這也同樣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鏡頭模仿經典電影《西區故事》閃過紐約上空,一個個明星作者出現在歷史瞬間的現場,彷彿在回答創刊最初時期外界的疑惑,誰還會需要一份精英高端思想讀物?是五個人和他們尋找的作者,決定了《紐約書評》的誕生。斯科塞斯的紀錄片塑造了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細節,把文學視覺化,回溯那些作家和學者當年如何一起踏入其中,讓一份「書評」刊物牢牢吸引著西方知識分子群的目光,在筆尖交織的戰場里評價時代得失。

《紐約書評》擁有豪華的作者陣容,影片中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分別為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作家瑪麗·麥卡錫、作家蘇珊·桑塔格、詩人W.H.奧登、作家戈爾·維達爾、作家瓊·迪迪安、作家亞絲明·EL·拉什迪、古典學家瑪麗·比爾德、劇作家達里爾·平克尼、作家邁克爾·查邦、作家佐伊·赫勒、作家科爾姆·托賓。

超越「書評」之論


《紐約書評》麾下豪華陣容的作者群已廣為人知,1963年創刊號上就有羅伯特·洛威爾等人的詩作,蘇珊·桑塔格、哈德威克、諾曼·梅勒、戈爾·維達爾、阿爾弗雷德·卡贊等人的評論。對於任何一份雜誌創刊號而言,這個陣仗已經過於豪華,後面可能難以超越。所幸,這本刊物始終堅持提供的是自由爭鳴的精神,在之後的半個世紀里吸引了越來越多思想者的加入。

五十歲的《紐約書評》,已經刊發了一萬五千餘篇書評,後來加入的作者還有卡波特、索爾·貝婁、厄普代克、奈保爾、庫切、阿特伍德等等,這個群體被稱為「紐派知識分子」,他們的許多重要作品都在此發表。《紐約書評》也超越了自身名字的表面含義,從文學批評擴展到哲學、歷史、藝術、政治等領域,也從紐約版圖輻射到整個西方知識界。

這些後來聲名顯赫的作家們不會忘記為《紐約書評》寫稿的日子,這也是斯科塞斯最感興趣的話題,在他年輕時,如追星一般捧讀這本刊物,被其中思想碰撞的銳利所燃燒,如今拍攝紀錄片,他要了解的是這本刊物與這群作家共同承擔的命運。觀眾看到,無論是籍籍無名的作者,還是已經頗有聲譽的作家,在刊物的催化下,不由自主介入時代的重要話題。紀錄片中,書寫波蘭與捷克革命的蒂莫西·加頓·阿什與後來報道佔領華爾街運動的邁克·格林伯格一樣,用「書評」劃開社會動蕩。女作家瓊·迪迪安回憶當年被派往南美薩爾瓦多書寫內戰、瑪麗·麥卡錫去越南報道西貢河內戰況時,年輕的蘇珊·桑塔格剛開始驕傲於自己為另一本前輩精英刊物《黨派評論》寫稿,後來,她們都成為《紐約書評》的主力撰稿人。這些作家為這本刊物慷慨獻出了思想最前沿的文字,20世紀諸多重要思想文論都在《紐約書評》上率先出現:薩特《我為什麼拒絕諾貝爾獎》(英譯版)、桑塔格《論攝影》和《疾病的隱喻》、漢娜·阿倫特《論暴力》、布羅茨基《阿赫瑪托娃》、奈保爾《印度:文明的終結》……這個名單可以列出長長一串,他們是《紐約書評》的驕傲,也是西方思想界的一把手術刀,落入世界,滑向自身。

熱衷於為《紐約書評》寫稿的作家們,一直被刊物鼓勵從書評出發形成某個問題的專論,讓關心該問題的人無法不看這些文章。當年作為調查記者的麥卡錫借評論有關越戰書籍為起始,撰寫長文批評政府外交問題,這成為當時影響美國社會的重要話題,麥卡錫也藉此被譽為「時代唯一真正的女作家」。1979年初,《紐約書評》開篇長文來自漢學家費正清,他評論了九本新出版的有關的新書,闡述他對新變化的見解。同一時間,是鄧小平首次訪美的歷史時刻。

閃現在紀錄片中的一個個身影,是活躍著的思想者。作者之一、「新新聞主義」提出者湯姆·沃爾夫對著鏡頭說,《紐約書評》讓一批「激進弄潮兒」找到了陣地,作為知識分子的小說家、詩人們開始善於讓自己介入當代事件。當然,他們最終會發現這讓自己獲益匪淺。

年輕時的桑塔格和麥卡錫女權主義議題論戰插曲

創刊於1850年的美國文學雜誌《哈珀斯》主編席維斯說,《紐約書評》是讓「這個時代最有趣和最優秀的心靈在深度討論書籍和議題」。也許我們會認為這些同是《紐約書評》的作者都是站在一個戰壕里的戰友,這當然是個錯覺,他們之間也常發生爭執,甚至纏鬥不休。紀錄片中的蘇珊·桑塔格年輕時氣質優雅,她在安迪·沃霍爾的鏡頭下徐徐吞吐香煙,轉而出現在1971年女權主義大會上,跟當時比她更有名氣的作家諾曼·梅勒發生了爭執。這位在女性主義者眼中標準的大男子主義者在會上依然爆了粗口,對女性的社會位置進行貶低,此前他已經多次聲稱女性就應該被關進籠子里,這類言論給他帶來了無盡的嘲諷,當時媒體評價說,恭喜諾曼·梅勒在沙文主義殿堂里贏得了一席。在那場女權主義大會上,年輕的桑塔格在台下接過話筒,優雅地看著梅勒像個拳擊手一樣聲討女權主義,她輕緩念出梅勒語句中的病詞,讓梅勒像擊中了空氣一樣不知如何回應,會場響起一陣噓聲。就在同一年,諾曼·梅勒與戈爾·維達爾在一個電視脫口秀上相遇,討論的仍然是女權主義話題。當時維達爾已經在《紐約書評》上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以亨利·米勒、諾曼·梅勒、查爾斯·曼森這三位作家為代表的那類人習慣於認為女性最好的下場是繁衍後代,最差的便是被羞辱。他還發明了一個片語「M3」來形容這種男人。他在電視上重複了這篇文章的觀點,這讓梅勒大為氣憤,認為對方是在歪曲自己的觀點,被置於「性別污染」的圈套里,他站起來搶過維達爾手裡那期《紐約書評》,要求對方向自己道歉。辯論結束后,依舊沉浸在憤怒中的梅勒用頭頂向維達爾,這件事迅速在美國知識分子圈裡傳開,都說梅勒是頭「憤怒的公牛」。導演斯科塞斯找到當時這兩段錄像,放置於紀錄片之中,大讚這種直率的批評對話,順便也感慨「9·11」之後的紐約知識界,已很少看到這樣的爭鳴。

84歲的《紐約書評》主編西爾弗斯(右)

兩個人的刊物


《紐約書評》的兩位主編芭芭拉·愛潑斯坦和羅伯特·西爾弗斯早已在美國媒體界享譽盛名,這份名氣里一半是讚譽,一半是嫉妒。紀錄片播出后,競爭對手《泰晤士文學增刊》編輯立即評論說:「如果我們再聽到一次西爾弗斯在聖誕夜打電話給某人問逗號是不是該改成分號的故事,我們就要干件他一定特別討厭的事,比如用個感嘆號!」而《倫敦書評》主編維爾梅斯也戲稱要向84歲的西爾弗斯學習,一直幹下去。

很少有主編能夠一直身處此位,並始終保持敏銳的活力。愛潑斯坦和西爾弗斯有著共同志趣,也有著類似的忍耐力和自信心。當時間進入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時,媒體行業發生了各種變化,經濟不景氣迫使許多同行尋求商業庇護,產權出售,專註編輯,是許多同行的願景。但這兩位主編並不為所動,每年約15萬份的訂閱量讓他們底氣十足,他們不關心任何變化,只關心文章是否依然能提供思想。當然,《紐約書評》變得更多元,讀者可以在封面上看到一瓶美酒,也可以在裡面翻到批評美國外交政策的文章,或者翻過另一頁,是詩人奧登的評論。

2006年,兩位主編共同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同年,愛潑斯坦去世。西爾弗斯繼續堅守在辦公室里,在紀錄片中,他呈現出自己真實的編輯生活,和所有老牌媒體人一樣,他忙碌時會睡在堆滿書籍的辦公室,他會細心打好幾份約稿信,連同新書寄給作者。他樂於解答外界的任何問題,除了問他何時交接。

哈德威克曾經批評當年書評在衰落,越來越短小輕薄,也越來越深情款款。西爾弗斯對此感到警惕,他曾說:「《紐約書評》並不想假裝覆蓋到本季度所有的書,甚至所有重要的書。我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用在那些著書目的微不足道或是只為賺錢的流毒書籍。」現如今,刊物盛行短文,盛行視覺化,他初心不改:「缺少任何文章都可以,唯獨不能沒有思想長文。」與最初相比,《紐約書評》的多元讓它無法只專註於文學批評,但它的影響力繼續在擴大,西爾弗斯更看重的是思想的獨立,他解釋說:「經營一份報紙、一份嚴肅的知識分子報紙、文學報紙時,你擺脫不了政治世界和這個世界上的核心問題,你不能對政治免疫,或者受到保護不用去關心政治。」

如果往前追溯的話,這位早年提前在芝加哥大學畢業的新聞系學生,最初工作便結識了《巴黎評論》的創立者喬治·菲利普頓,《巴黎評論》聚焦於作家訪談和評論的純粹給了西爾弗斯不少編輯經驗,工作幾年後他在1958年轉投了《哈珀斯》雜誌,這是一本涉及文學藝術、時政、社會各方面的精英評論雜誌,顯然,這段經歷帶給了他更多思考。

我們也就能部分理解為何《紐約書評》一以貫之強調喚起知識分子專註于思想爭鳴,避免被文化生產工業或是傳統批評體制所左右。對於美國這樣一個過於多元的文化環境里,連《花花公子》雜誌都熱衷於刊登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納博科夫、菲利普·羅斯等作家的作品,惟有抓住多元背後的根本,才有可能建立起刊物聲譽。《紐約書評》看中了自由爭鳴,這是從古希臘柏拉圖倡導對話藝術形成的文學遺產,當它拒絕像《紐約時報書評周刊》那樣商業化地做大眾書評時,反而以小博大,在知識分子群中聲名漸盛。

我們或許得承認,西爾弗斯在紀錄片中神采奕奕,似乎永遠充滿了能量,是有理由的。斯科塞斯作為忠實讀者,在之後的訪談里表示,很難說這樣一本刊物直接改變了什麼,它像國際象棋里的馬一樣在迂迴,隱藏著改變。

儘可能用智性去批評,是《紐約書評》呈現的風格,桑塔格說好奇的人要做作家,西爾弗斯則證明了好奇的人要做編輯。一本優秀的刊物會讓編輯去發現作者發現文章,會培養一代代作者,習慣于思想爭鳴,習慣於把這種習慣帶向更遠。

《紐約書評》的作者漫畫也頗具特色,自上而下分別為索爾仁尼琴、桑塔格、厄普代克

合作事宜請留言主界面查看往期推薦文學點亮生活

文學報網址:wenxue.news365.com.cn郵發代號:3-22 訂閱我們

近期關鍵詞捷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