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現場】一起來看世界機器人大會

近幾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35%,從幾乎空白到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

請輸入標題

創造機器人是需要想象力的,在這一點上,作家或許更有優勢。1920年,捷克作家K·凱比克最早在科幻作品中提出了「ROBOT」,另一個和機器人相關的著名作家是阿西莫夫,他在1950年提出了機器人學和機器人的三個原則(詳見電影《我,機器人》)。97年後,想象力已經照進現實,機器人從科幻作品中走出,融入到了現代經濟社會中,但不曾改變的是,這個行業,依舊充滿著想象力。

在美國上世紀的80年代,機器人曾經被認為是「下一次的工業革命」(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那個時候大家都說工業機器人到1990年的時候,銷售額將會達到幾十億美元,服務機器人會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的金融公司把很多的錢投入到了這個行業,預計增速也會很快。當時人們都說會失去自己的工作,也會擔心人工智慧,機器會比人變得更聰明。」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在演講中談到,出乎當時人們意料的是,80年代的機器人熱隨之而來的卻是大衰退,「因為很多機器人並不好用,工業機器人相互打架,機器人行業當時幾乎陷入了死亡的狀態。」

這個情況在近十年開始轉變,機器人的銷售額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預計,2017年工業機器人在北美的銷售將達到歷史新高,預計會銷售4萬台機器人,銷售總額接近10億美元,其中70%的訂單會來自自動化生產領域。

這些數字在則更顯得驚人,近幾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35%,從幾乎空白到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2016年市場工業機器人消費總量達8.9萬台,甚至有機構預計到2021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21萬台。

歷史彷彿在重演,同樣的寄予「下一次工業革命」級別的厚望,同樣的吸引大量資金,以及社會同樣對未來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擔憂,不同的是,技術的積累和融合,讓這一切看起來更具有可能性了。機器人的發展,是在爆發的前夕,還是即將進入衰退期?下一個被機器升級或取代的行業會是什麼?機器又能改變我們的社會到什麼程度?這些問題就像一個個方程式,在參數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依靠不僅是想象力,還有全行業的經驗和判斷去解答。

請輸入標題

8月23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開幕,大會分為了論壇、博覽會和大賽三大活動,在主論壇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發表演講,將機器人稱為「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的標誌」。產業格局正在發生變革,在過去幾年,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模式創新相互滲透又深度融合,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世界機器人產業競爭格局。這一輪新的機器人產業,將綜合運用感測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新材料等最前沿的技術,推動新的製造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興起。

首先,機器人領域的競爭,正在由「硬」變「軟」。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正在和機器人產業的快速融合,機器人技術呈現智能化、網路化和定製化的趨勢,人工智慧、仿人仿生成為重要方向,機器人將由硬的機械電子產品轉變為軟的信息網路終端,差異化競爭最終將體現在軟體上,軟體系統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結合成為未來機器人複製的關鍵。

其次,是由已知領域應用的競爭轉向未知領域應用的競爭。顛覆性技術加快應用發展,集中體現在未知領域應用的爆髮式增長和大量潛在的新產業、新業態的衍生,在更廣闊的技術和產業領域形成不同維度的錯位競爭。

最後,是由產品競爭轉向生態競爭。未來市場競爭將超越產業企業界限,由產品競爭逐漸轉變為產業生態的競爭,市場主體只有形成互依共生的生態系統才能在競爭中發展和提升。

而這些新的競爭格局的轉變,也成為了在機器人產業上后發先至,實現大發展、新突破的機遇。

在2017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上,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ABB、KUKA、發那科、安川、新松、廣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ROOBO等公司,還有許多的創業公司出現在了博覽會上,機器人的應用正在展露鋒芒。在B展區的第一個展位,出人意料的是,那是京東的展位。京東展出了包括京東X事業部研發的智能配送車,M-SA1 H1無人物流機和倉庫巡檢車,機器人的應用正在從傳統的製造領域向其他行業融合蔓延。

請輸入標題

在博覽會上,展區被分成了機器人系統展區,工業機器人展區,智慧家居機器人展區,公共服務機器人展區,特種機器人展區和人工智慧機器人展區,這也符合我們對現在機器人產業細分領域的分類。

這個機器人叫特奧特勞尼克,有53根手指,被稱為機器人鋼琴家,曾與西西里交響樂團一起在羅伯托 詹諾拉的指揮下演奏《莫扎特鋼琴協奏曲》K488,僅從它密密麻麻的手指就可以推斷,它遲早會超越人類演奏家,不過今天的人類對這種事情已經習以為常了。

這個視頻里的機器人還要更進一步,不是坐著彈鋼琴,而是跑來跑去打羽毛球,小編看了一會兒,感覺它打得至少比自己強。

不過比起它,更精細的要算是工業機器人。比如這個:

當然,最能代表工業界機械手臂應用的還是在汽車領域:

不過最讓人感到技術性的,可能是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機器人,畢竟人命關天,能應用機器人的時候,足以證明其先進性和可靠性。

在機器人商業應用高峰論壇上,IDC全球機器人項目總監張敬兵認為,目前商用機器人市場正處於爆發拐點,預計到2020年,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零售批發、公共事業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0億美元,而服務機器人將會是商用機器人發展的第一梯隊。

博覽會上廠商的熱情也顯示了這一趨勢,萌態可掬的服務型機器人隨處可見。

涉及的領域從生活、學習、娛樂到取代舊的傢具,只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而機器人從第二產業打入第三產業,也讓人又回憶起了那個僅次於機器人統治世界的擔憂——機器人讓人類大規模失業了怎麼辦?在現場的機器人,從炒飯做菜到端茶送水和表演戲劇應有盡有,恍惚間讓人有種只靠機器人開一家川菜館都可以的感覺。

相比國人,美國人在這方面的經驗可能更富豐富一些,他們在這方面的擔憂已有幾十年的時間。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在演講中說,談到機器人人類工作的影響,從他的立場看,對國家來說,威脅就業的最大因素是公司失去競爭力,到了那個時候,所有的工作都是有風險的,而自動化可以幫助公司競爭,以更低成本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提供更多工作的機會。

「在我們的網站上有一系列的視頻,是一些公司在談他們為什麼要自動化。很多公司說,引入了機器人之後,他們可以雇傭更多的人而不是減少工作的人員。2010年經濟衰退的時候,也是機器人銷量達到歷史最高點的時候,出貨量達到了13萬台左右,但是製造業領域的就業數量還在上升,增加了90萬個工作機會,2010年的失業率大約是10%,後來下降到了5%。從1996年到2016年,或者是從1997年到過去的二十年,機器人的銷量在不斷上升,美國的失業率卻一直在下降。隨著機器人的使用,有些工種會發生變化,但也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但Jeff Burnstein也提到,產業的不斷升級下,未來可能存在有崗位卻無就業的情況,有研究預測,到2025年會由於就業者技能不足,有200萬的工作崗位找不到相應的人員,這會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馬雲曾預測,30年後的,許多人將失去工作。從人類歷史來看,在工業革命過程中,伴隨著產能提升的始終是大量舊有職業的消亡,農業,手工業,製造業都難以擺脫新技術的影響,現在人類的工作也可能會在未來一部分一部分地被機器人淘汰掉。在機器人大會上,就是這樣一個無限可能性的集合,上千個被展示的機器人,已經足以替代掉許多人類的工作,它們所需要的是時間,以進一步完善功能,降低成本。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