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挺住就是一切!

一位朋友的孩子報了鋼琴初階班,樂顛顛地去學了3個月,在一個平常、早起的早上,孩子睜著惺松的眼睛,對朋友說:「媽媽,今天是周末,我們班的同學爸媽都帶他們去郊遊了,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

朋友說:「這可是當初你說喜歡音樂、喜歡鋼琴,媽媽才給你報的班。」最後左右施法孩子還是配合去了。老師告訴朋友:「孩子彈得還是不錯的,就是稍微長一點的曲子,還有看到那麼長時間的訓練,直接就不想學了。」

半個月後孩子終於反抗:「我不喜歡鋼琴!」那一次朋友自己都動搖了,兒子說得也沒錯:「他一個男孩,為什麼老呆在琴房裡,識個譜有時下午還困著了,他喜歡男孩的運動,比如踢足球。」

加之孩子奶奶一個勁地敲邊鼓:「他不願意彆強迫他,這麼小,高高興興的不比什麼都強。」朋友打算在這個事情上跟丈夫商量一下,也許孩子在這方面的確沒有天賦。無獨有偶。在家長群里,低價轉「跆拳道年卡」、「單詞訓練季卡」、「芭蕾舞學期卡」的家長,比比皆是。

在最近熱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主角的兩個女兒吉塔、巴比塔在開始學習摔跤時的抗爭、排斥、認定自己不是那塊料的表現,相信每個家長都經歷過。但是這個父親馬哈維亞不一樣,在兩個女兒排斥、反抗、厭棄的情況下,他沒半點猶豫:跑、一直跑,給我跑下去!我認為片中兩個女兒吉塔、巴比塔之所以能夠走上自我實現之路,歸因於擁有一個曾經獲得過全國摔跤冠軍的爸爸。他是一個在摔跤過程中,掌握技術、體能、戰術、心理等各方面經過過強化訓練的男人。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在人生戰場走過一遭,並戰勝自我、獲得過勝利的人。他深深明白:哪有什麼快樂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在,應試教育的壓迫,致使一部分家長、媒體喊著還孩子「愛和自由」、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讓他自己選擇」。 於是,孩子看到同伴在賽式上演奏鋼琴的神聖感,鬧著也要報鋼琴。看到跆拳道的暢快與力量說自己感興趣,家長二話不說就報了名。結果興奮勁兒一過,不耐煩了就不想去了,家長就遵從孩子的決定,不想學咱們就不學了唄,強迫也沒有意義。只要你開心、快樂就好。「希望他開開心心地成長、快樂就好。不要逼迫他學不想學的東西。」這話聽上去像是開明家庭的家長,對孩子予以自由、寬鬆成長的心態,實則是家長對孩子的放任、是為人父母的不負責任。片中的吉塔,難得得到一天的釋放,參加一個女孩的婚禮,她們興奮異常、化妝、穿裙子、點上胭脂,翩翩起舞。父親馬哈維亞狠狠地給了孩子們一個「大巴掌」。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為什麼別人吃辣吃肉而我只能吃胡蘿蔔控制體重?為什麼別人周末去野外春遊我只能在琴房練指法? 無憂無慮的玩耍、每天吃大餐、喝飲料、每天睡到自然醒,固然能算得上一時的快樂,但最多只算得上豬欄式的理想。家長自由放任下去,只能像片中鄰居的女兒,嫁作人婦,終身從事繁重的勞動。而作為現代的家長,你是否忍心讓孩子與優秀擦身而過,與世間無數美好的體驗失之交臂? 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非常贊同: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了出現一個很棒但要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好的風景。

沒有哪一種學習,不是難的、苦的。這一點上,作為沒有判斷能力的孩子,家長不能讓他自己選擇。唯一能給予引導、指導的,就是家長自己。

有人說,《摔跤吧爸爸》中兩個女孩子吉塔、巴比塔的轉變,是在鄰居女子的一番話之後。 我卻認為這只是兩個女孩在從事摔跤主觀意願、個人意志上的一個大的轉變而已。姐妹倆向外跑去,是為了自己將來的路,不要像鄰居一樣,一生陷於繁重的家務,毫無希望。 而該片真正的轉折點,絕對是女主角吉塔取得首次公開比賽的第二名后。這一次,她與第一名長時、兇猛搏鬥,對方艱難顯勝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與一群男子決鬥,但她搏殺的銳氣與勇敢,蓋過第一名,震驚了在場所有的印度男性。而且大賽主辦方獎勵了第一名20盧比,獎給吉塔50盧比! 這才是真正擊起吉塔摔跤鬥志、職業生涯所向披靡的起點。 成就一件事的,從來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這是一種來自於環境給予的認可感、自信心的激發,最終刺激起來的戰鬥力。它超越性別、體能、乏味,它像海綿一樣瘋狂地摔跤、訓練、學習、吸收,打敗一個一個的對手,獲得勝利。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於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本來潛在於學生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智慧、力量引發出來。 如果家長以為培養學習的興趣就是「今年買一架鋼琴」、明年讓孩子「學學跆拳道」,孩子的學習永遠只會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永遠也體會不到深層次學習的快樂。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不自信的惡性循環。 興趣從來就沒有那麼容易培養起來。所謂的沒興趣,根本就是還沒達到熟能生巧的自我放棄。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該讓孩子自由嘗試所有感興趣的門類,然後決定一個,全力攻破。

影片中的女兒經歷了學成一項體育技能,實現人生的全部過程:興奮期、厭倦期、反抗期、接納期、穩定期、突破期、獨立期。在這個過程中,父親馬哈維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興奮期做觀眾; 厭倦期有作為,巧妙引導;反抗期堅定的強迫,不容置疑,但問耕耘,不問快樂;接納期、穩定期鞏固技能,激發自信。找到觀眾、尋求認可;絞盡腦汁做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誰都好,使之成為真正的興趣;突破期最難以跨越,人生的自我實現、個人需求目標早已達成,如何戰勝局限性,再上一個台階?需要復盤、智慧、策略;獨立期則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個永久課題,如何分別?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身邊了,孩子將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片中父親說:爸爸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救你,一切要靠你自己。最終吉塔獨立地完成自我成就。不過女兒們最終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這個得過全國冠軍的父親。一個深深知道自我實現對於一個人的人生是多麼的重要的父親。 不要迷戀遺傳、基因、智力,以及孩子能天生對一件事的興趣。真正的教育,還是要拼爹。 停止一味地買買買,盡最大可能地走在孩子前面,成為孩子的引路人。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興趣可言,只有做好了才會產生興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