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想要生二胎,先去做個孕前評估吧!

二胎孕前檢查至關重要!

專家 | 陳子江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仁濟醫院

通訊員 | 袁蕙芸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開放。

2017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比上年提高0.9個千分點。

2016年,有二孩需求的患者來仁濟醫院就診數量同比增長超過50%,不孕患者平均年齡較2015年增長1.7歲,其中40歲以上患者數量增長更為明顯。

專家認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29歲左右,最好不要超過35歲;男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35歲。35歲以上女性要想懷孕的話,會面臨懷孕難、流產率高、併發症、畸形發生率增高等問題。

據英國人類生殖與胚胎管理局公布的《不孕症指南》報道,35歲女性生育能力僅為25 歲時的50%,到40歲時下降到35歲的50%。35歲後唐氏綜合征和其他遺傳缺陷風險顯著增加。流產風險從30~34歲時的12%,上升到35~39歲時的18%。35歲以上女性孕期妊高征、貧血、妊娠糖尿病、宮縮乏力、產後出血及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等風險增加。有生育需求的高齡女性增多、生育力下降、出生缺陷發生率增加、生育風險增加等,都是醫療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故而,加強二胎生育的管理,重視二胎生育孕前評估至關重要。孕前評估包含三個方面:

1)生育力評估:對男女雙方都進行評估。女方主要是卵巢儲備功能和宮腔環境的評估,包括卵子的質量與數量、子宮有無器質性病變等。

2)患者基本健康狀況評估:有無基礎性疾病存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有無發生妊娠期合併症的傾向,以及「后剖宮產」時代帶來的相關妊娠風險等。

3)心理上的評估:隨著年齡增長,妊娠概率降低,流產風險及生育畸形後代風險增加,對助孕失敗需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此外,高齡患者成功生育后對子代的撫養及教育也會是長久的挑戰。「二孩」政策的放開給婦產科領域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二胎生育孕前、孕期,以及產時、產後的臨床管理也將會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有待臨床重視及規範。

作為上海市不孕不育診療中心和輔助生殖與優生重點實驗室,仁濟醫院一直以來以「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質」為己任,面對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做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

(1)開展高齡患者生育諮詢及遺傳諮詢業務,強調3個增高的風險(不孕率增加、流產率增加、出生缺陷兒增加),加強3個檢查項目(孕前檢查、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查及產前檢查);

(2)個性化方案:不輕易放棄珍貴卵子,卵巢低儲備患者首選溫和的微刺激方案;

(3)做好產前胎兒和母體的篩查和檢測:一旦懷孕,建議進行優生諮詢和產前診斷,可根據情況選擇唐篩、羊水穿刺或無創產前診斷等;

(4)關注單胎妊娠:控制胚胎移植數目,提倡單囊胚移植;

(5)IVF助孕需距離上次剖宮產2年及2年以上;早孕期B超隨診,除關注異位妊娠的問題,還應了解胚胎植入部位與子宮疤痕的位置關係,警惕胎盤疤痕部位的植入。

此外,醫院對患者要加強宣教及心理指導。

(1)醫護人員充分認識二孩政策放開后對臨床工作的影響,在治療過程中要「以家庭為治療單位」,充分考慮家庭因素對不孕症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影響。根據不同家庭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以減輕不孕症患者及家庭的壓力;

(2)一對一個案溝通:深層溝通,適時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3)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醫生護士當面溝通、宣教課堂授課、醫院官微發布多種形式科普短文、公共媒體採訪傳播科普知識),做好高齡患者妊娠風險的宣教,使患者充分知情,並能夠正視年齡,學會堅持,懂得放棄,根據醫生建議慎重選擇ART方式。

上海市不孕不育診療中心多年來一直堅持舉辦各類生殖健康公益科普活動,不斷創新科普宣傳方式,藉助新媒體,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台在科普宣傳中的作用,鼓勵醫務人員創作通俗易懂的醫學科普知識,利用漫畫、視頻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傳遞科普信息,受眾人群已超百萬。

專家簡介

陳子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陳子江,教授/博導、國家百千萬人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輔助生殖與優生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大學副校長、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家,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生殖內分泌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組長,國際生殖學會聯盟(IFFS)常務理事和副秘書長,《中華婦產科學》副總編輯;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及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Investigation副主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Human 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等多個雜誌審稿人。

從事婦產科學、生殖內分泌學和醫學遺傳學領域的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863項目、國自然等課題多項;獲國家級獎勵4項,何梁何利科技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項等;在N Engl J Med、Nat Genet、Am J Hum Genet、PNAS、Hum Mol Genet等雜誌發表SCI論文250餘篇。主編論著與教材多部。2009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