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福羲國際拍賣行:戰國時期中山國,出土青銅器鑒賞

導言:古中山國是個什麼鬼?小夥伴們一定一臉懵逼。

7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陳列廳拉開了《神秘王國---古中山國歷史文化展》,告訴你春秋戰國的歷史畫卷上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小諸侯國。

由於《史記》中的輕描淡寫,後人對中山國倍感陌生。但其地位本應占濃墨重彩的一章。

今日學界將中山國定義為「戰國第八雄」。那麼,中山國如何在諸侯國中崛起、立國兩百年間經歷了哪些歷史變革?除了史學資料,雅昌藝術網帶你到展覽現場了解鮮活的歷史真容。

在此之前,我們先做些背景知識普及。

▲展覽效果圖

考古發現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河北省平山縣三汲村,這個地處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的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村莊,因為一個驚天大發現而一夜之間蜚聲中外。考古工作者經過數年艱辛,在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國都城靈壽古城,先後發掘了多座中山王族墓和平民墓。恢宏的王城遺址與近兩萬件出土器物,使這個『神秘王國』中山國逐漸展示於世人面前。

發掘出土的中山王(cuò)鐵足大銅鼎、夔龍紋方壺、(zǐzī)銅圓壺等文物分別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銘文,記載了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以有力的實物資料,彌補了中山國史料記載的缺失。同時,這一重大發現開啟了東周考古的新篇章。

▲展覽效果圖

古中山國簡史

中山國始建於周景王初年(前544—前533年),最初稱作鮮虞,中山文公時(前459—前414年)改稱中山。前後立國二百餘年,經略五百餘里(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與保定市之間),戰國中期達到鼎盛,是僅次於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一個較強的「千乘之國」。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諸侯國

中山國為游牧民族白狄鮮虞所建,歷史短暫,史載缺略,遺迹湮沒於地下,兩千多年來鮮為人知,故稱『神秘王國』。兩千多年前,戰國亂世,禮壞樂崩,諸侯雄起,中山國與燕、趙、魏、齊抗衡,幾經沉浮。戰國初,魏國勢強,樂羊滅中山。后中山桓公復國,遷都靈壽,國力漸盛,至中山王 cuo時,稱王耀兵於太行山下,北略燕『方數百里,列城數十』,與七雄相比亦無遜色。然而物盛必衰,中山國外有強敵環伺,在內其統治階層日益驕奢,國力漸衰。最終,在強大趙國的打擊下走向滅亡。

五大單元 展示神秘中山國

「神秘王國—古中山國歷史文化展」,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東周時期地域文化系列展」的又一力作。展覽陳列部副研究員張寧老師為大家做導覽前這樣介紹,她說:「此次展覽展出中山國的110組(239件)精美文物,材質上有金、銀、銅、玉、陶等,工藝上匠心獨具、精美絕倫。同時,還有彰顯王權至上的青銅重器、奇巧瑰麗的生活用器、晶瑩剔透的精美玉器、細緻精巧的黑陶明器、造型獨特的人物和動物圓雕藝術品……」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的器物都與中原藝術品風格迥異,展現了中山國人充滿神秘幻想的意境和蓬勃向上的活力。

▲金絲圈耳環∷春秋中期∷直徑4厘米∷每個重6克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訪駕庄鮮虞族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

◎◎用細金條盤成多環狀,兩頭稍尖。出土時仍立於墓主人頭骨兩側的耳根處。

▲嵌松石虎形金飾片∷戰國早期∷每件長4.7厘米∷

高1.8厘米∷重6.5∽7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為鑲嵌在衣物上的飾件,具有濃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小虎低頭垂尾,四肢彎曲作行走狀。形象稚拙可愛。

金黃的虎身上嵌有翠綠的松石,色彩明麗,富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石板人形俑∷戰國中晚期∷高7∽8.4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古城陶器作坊遺址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12件,僅3件完整。灰色片岩製成,人形,眉眼和口雕刻清晰,頭頂中部束有髮髻,可能屬於『信圭』之類。

▲胡服俑銅器足∷戰國中期∷高4.5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發現於中山王 墓墓前平台上。人俑頭分髮結小辮,面部飽滿,眉骨和顴骨較高。雙足併攏,蹲身,上身左扭,昂首挺胸,目光前視,左手壓右腕,右手扶膝。

上衣窄袖緊口,左衽衣,長及臀,系寬頻,衣飾回紋。胸前有泡飾,左衽有鈕結。腿、腳赤裸,肌肉豐滿。服飾與漢服的寬袍廣袖明顯不同,應是當時的胡服。

▲銅孔雀飾∷戰國中期∷長6.2厘米∷

高9厘米∷身寬4.2厘米∷羽寬6.5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崗北村中山國墓群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出土1對2件,形制大小相同。孔雀銅鑄,中空。孔雀直立於一銅板上,羽毛豐滿,后尾高高翹起,似在開屏。此件與車構件一同出土,應該屬於車上飾件。

▲陶人俑拜山∷戰國中晚期∷人俑高10.2厘米∷

山形體高6∽6.5厘米∷器底直徑4.3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古城銅鐵器作坊遺址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這套組合由6件方錐體和1件人俑組成,均為泥質紅陶。人俑直立,作拱手拜山狀,線條簡單粗獷,形態傳神。人俑拜山發現於冶銅爐作業坑邊的上龕,以凈土掩埋,六個方錐體分為兩組斜向排成兩列,中間高,兩側低,組成『山』字形。人俑立於其後中間,形象地反映了中山國崇拜山神

▲山字形器∷戰國中期∷高119厘米∷寬74厘米∷厚1.2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墓二號車馬坑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5件,出土於二號車馬坑。器形成『山』字形。器上部出三支有刃鋒體,兩側向下部內捲成鏤空雷紋狀,下部中間有圓筒狀銎,可插在立柱上,銎的前後兩側有方形楔孔。這種禮器為中山國所特有,造型莊重,立於木柱之上排列在帳前,象徵著中山國國王的權威。

▲玉人與服飾

中山王族墓中出土了一些造型簡潔的薄片玉人佩。小玉人為隨葬人俑,有婦女、兒童形象。女俑頭梳牛角形或圓形髮髻,身著圓領窄袖束腰長袍,袍上飾有花格紋,是戰國時期鮮虞人特有的髮型和服飾,為研究戰國時期少數民族服飾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小玉人∷戰國中期∷高2.5∽4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族3號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中山王族3號墓共出土13件小玉人,其中5件殘缺。小玉人用較好的白玉、墨玉、黃玉、青玉先鋸成片狀,再雕刻成人形,有男童和年輕女性及中年女性的形象。女性頭梳牛角形雙髻,身穿圓領窄袖對襟衫,下身穿方格長筒裙,雙手在腹部用右手握住左手腕,圈手而立。年輕女性長發濃密,身材豐滿,牛角形雙髻也顯得粗壯。中年女性頭上的牛角形雙髻顯得較小。男童為單髻盤於頭頂。

▲蟠虺紋獸首流嵌松石銅匜∷戰國早期∷

通長37厘米∷寬34.5厘米∷高34.2厘米∷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北城子村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匜是古代貴族的盥洗用具,與銅盤配套使用。盥洗時,用匜從上面澆水,下面用盤承接棄水。此匜器身橢圓,深腹,小平底,矮圈足。匜的流口為獸頭狀,獸耳挺立,雙眼鑲嵌綠松石,獸口張開形成流口,憨態可掬。獸身兩側飾鋪首銜環,頸下有一環,尾部有一獸形鋬。匜的上腹鑄兩周凸繩紋,繩紋間為蟠虺圖案,繩紋下作三角獸面紋,圈足外表作索紋。器身碩大,造型渾樸生動。

▲鳳首流銅匜∷戰國早期∷高16.5厘米∷口徑11∽14.9厘米∷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北城子村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通體狀若飛鳳,流作鳳首形,喙部可以啟合,倒水時自動張開。匜身橢圓,大口斜沿,圓底,下有3個獸面紋蹄形高足,尾部有梟首蛇身環形鋬。腹部兩側各有一鋪首銜環。鳳首雕刻精緻,尖喙、矮冠、圓目,眼圈飾羽毛紋一周,頭部空白處陰刻流暢的雲紋和鱗紋。鋪首周圍陰刻展開的鳳翅,內底淺雕四條魚紋。造型輕盈秀麗,花紋精細,是戰國器中的珍品。

▲絡繩竊曲紋銅壺∷戰國早期∷高29.7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穆家莊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平口微侈,短頸,平底,圈足。肩部有對稱的豎環耳,下腹前後各有一豎環耳。器身上多條直綯索紋相扣,結成環孔,孔內飾雷紋。壺身分為18個方格網區,內飾竊曲紋,帶有濃厚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點。

第一部分鮮虞中山

中山國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的一個部族鮮虞所建立的諸侯國。春秋時白狄的實力已頗為強盛,與秦晉關係密切,在兩國或拉攏或打擊下,白狄先後臣服於秦或晉。晉悼公時,迫於秦國壓迫以及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白狄東遷,他們從今陝西西北遷至山西盂縣、昔陽一帶,後來其中一個部落鮮虞繼續遷徙,來到河北正定、新樂一帶,並以此為根據地建立中山國,此後都城曾經三遷,最終建都於河北靈壽古城。

中山國積極吸收中原文明,不斷完善其禮樂制度,並保留游牧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山國文化。

▲戰國中山國靈壽古城遺址平面圖

▲雙鷹頭山峰形瓦釘∷戰國中晚期∷

高37.2厘米∷寬27.26厘米∷厚2.4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古城陶器作坊遺址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頂部為山峰,左右各飾一鷹頭,曲頸,圓眼,勾狀嘴。器身上部中間為三角形孔,下部為亞腰形和新月形孔,下端中部為扁方形瓦釘,無穿。下端左右出兩翼,形似蝶翼,內側呈半圓形,以便此飾件橫跨於筒瓦上,在相接處均有用泥抹縫的痕迹。出土時器身全部塗朱,製作亦較為光滑精細。

▲乳釘雙虹雲朵紋半圓形瓦當∷戰國中晚期∷直徑14.5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古城陶器作坊遺址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20件,僅1件完整,其餘均殘。當面飾有兩道半圓形虹帶紋,其間飾少量乳釘和冉冉上升的雲朵。

▲長方形陶交互斗∷戰國中晚期∷

長15.6厘米∷寬12.2厘米∷高9.6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古城銅鐵器作坊遺址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戰國中期∷通高46.0厘米∷口徑41.8厘米∷腹徑51.2厘米∷通高33.3厘米∷口徑32.8厘米∷腹徑40.0厘米∷通高32.8厘米

∷通高28.5厘米∷口徑28.0厘米∷腹徑31.4厘米通高25.0厘米∷口徑25.0厘米∷腹徑29.5厘米∷通高23.3厘米∷口徑23.0厘米∷腹徑26.5厘米∷通高21.0厘米∷口徑20.5厘米∷腹徑23.8厘米∷通高20.0厘米∷口徑18.6厘米∷腹徑21.0厘米∷通高19.0厘米∷口徑14.0厘米∷腹徑17.2厘米∷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成公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出土於槨室西庫西壁中部。升鼎用來盛放煮熟的肉食,是古代重要的禮器。西周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宴饗和祭祀時,九鼎中依次盛牛、羊、豕、魚、臘、腸、膚、鮮魚、鮮臘等肉食。戰國時期禮壞樂崩,中山成公和王死後都隨葬了九鼎,反映出當時諸侯僭越禮制的局面,也體現了中山國國勢的強盛。

▲銅鬲∷戰國中期∷高16.7厘米∷口徑15.6厘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4件,形制大小相同。出土於西庫。帶蓋,蓋頂圓鼓,蓋面等距立3個雲形鈕。口微侈,口沿平厚,短頸,腹部微鼓,足中空。出土時器內有湯汁的結晶物。腹壁刻有銘文:左使車(厙)弧。

▲銅平盤蓋豆∷戰國中期∷高24.6厘米∷

直徑19.5厘米∷重4.88千克∷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1對2件,出土於東庫。直壁淺盤,平底,細長柄,喇叭形座。蓋為平頂,頂面上有三鈕。

▲銅圓壺∷戰國中期∷高43厘米∷

口徑14.3厘米∷腹徑31厘米∷重13.7千克∷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山王墓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共出土10件,此器型為3對6件,出土於西庫。帶蓋,侈口,平唇,有頸,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蓋頂微鼓,坡面有三個雲頭鈕。肩部兩側各有一獸面銜環。肩、腹部有兩道凸弦紋。出土時壺內有墨綠色酒液,香味濃郁。圈足立壁自右至左橫刻:左(使)車(庫),工弧。

嵌勾連雲紋銅方壺∷戰國中期∷高45厘米∷

口徑11.3厘米∷腹徑22厘米∷重6.3千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