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學理性認識農業轉基因|湖南農業大學舉行轉基因科普進校園活動

轉基因科普進校園

6月8日,「科學理性認識農業轉基因」農業轉基因科普進校園活動在湖南農業大學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專家專題講座、轉基因知識展覽、轉基因科普資料發放和轉基因專家互動諮詢等四種方式,從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基礎知識、轉基因作物的品種類型與食品安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重點介紹,為廣大教師、研究所、大學部生和社會公眾答疑解惑各類有關轉基因的問題。

湖南

農大站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葉紀明,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劉小明、黨組副書記王玉立、副主席劉曉河,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處調研員張憲法,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宋貴文,湖南省農業委科教處副處長肖青松、湖南農業大學全體在家校領導出席此次活動。

校長符少輝出席活動並致辭

他說,此次科普進校園活動非常必要,轉基因是滿足農業生產和人類消費需求的技術,轉基因技術作為現代育種產業的新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是一脈相承的,其本質都是通過獲得優良基因對作物進行遺傳改良。由於的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食品出現的歷史還不長,留給公眾了解和接受的時間還十分有限,急需從正面、科學的角度來認識、解釋轉基因,讓公眾了解轉基因。作為農業高校,我們也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去做好轉基因科普,當好轉基因科普的宣傳員、講解員。

湖南省科協黨組書記劉小明指出,目前與轉基因相關的現代生物技術等問題以及如何對公眾進行科普宣傳等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對公眾關心的轉基因安全問題,我們應該通過科普宣傳等有效方式,積極促進科學家、社會公眾以及政府制定政策的決策者三方能夠有效地交流和溝通,及時謹慎地處理輿論話題和現實問題,為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這是對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負責,也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葉紀明介紹了此次科普進校園活動的背景,是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抓科普工作放在與抓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講話精神,集中宣傳國家轉基因技術發展戰略,普及農業轉基因生物知識,正確把握和引導輿論導向,不斷提高公眾認知水平。他也介紹了農業部在轉基因科普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並表示下一步會繼續創新方式方法,加大轉基因科普力度。

主持

科普專題報告會由校黨委書記周清明主持。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朱禎研究員、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處張憲法調研員兩位專家作了專題報告,對農業生物技術研發進展、科學認識轉基因的安全性、農業轉基因安全管理等進行了科普。

專家們用淺顯的語言解釋了轉基因的技術,告訴大家對轉基因不用談之色變,基因轉移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現今生產的作物,都是長期遺傳選育的品種,傳統的品種也是基因交換和重組的產物,植物基因工程是傳統作物育種的延伸和發展。在提問答疑、互動交流環節,科普專家還對各種常見的誤解、謠言進行了澄清。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圖文並茂的展板,併發放了轉基因科普資料,供大家學習。

此次活動由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湖南農業大學共同主辦,湖南省作物學會和湖南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協會承辦,湖南省農業委科教處協辦。省科協機關及直屬單位和各二級單位職工代表,省農科院和中科院亞熱帶所科研人員代表,省農學會和省作物學會會員代表,校老年科協和大學生科協會員代表,學校各處級單位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科研秘書,各學院教師、研究所和大學部生代表共計7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什麼是轉基因技術?

通常所說的轉基因技術是指認為將一種生物的一個或幾個已知功能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安家落戶,使該生物獲得新功能的一種技術。轉基因技術是科技進步的產物。1856年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揭示了生物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規律,1910年美國科學家摩爾根建立了基因學說,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73年基因克隆技術誕生,1982年利用轉基因技術重組了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大腸桿菌,用於生產胰島素,同年誕生了全球首例轉基因煙草。1996年起轉基因作物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種植。

為什麼要發展轉基因技術?

是人口大國,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人多地少,耕地面積遞減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重大病蟲害多發頻發,乾旱、高溫、冷害等極端天氣條件時有發生,農藥、化肥過度使用,農業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據估計,約60%的耕地缺乏灌溉條件,7億多畝農田常年受旱災威脅,5億畝鹽鹼地有待改良。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剛性制約因素越來越突出,單純依靠擴大生產規模很難滿足不斷增長的農產品需求。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人的飯碗里主要裝糧,必須突破耕地、水、熱等資源約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既是著眼於未來國際競爭和產業分工的必然選擇,也是解決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既是順勢而為,也是大勢所趨。

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戰略是什麼?

對轉基因技術研究應用的基本政策是「積極穩妥」,也就是說,在研究上要大膽,在推廣上要慎重。一方面,要大膽研究創新,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積极參与國際競爭;另一方面,要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家法規程序,穩步推進轉基因農作物產業化、商業化應用,確保安全。

近年來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其安全性是否有保證?

從2000年開始大量進口大豆,至2015年進口轉基因大豆大8000萬噸,進口量15年時間增加了20倍,全部用作加工原料,沒有用於商業化種植。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是大豆進口主要來源地,這些國家絕大部分種植的都是轉基因大豆。2015年,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佔92%,巴西和阿根廷均為90%以上。

轉基因大豆具有成本低、可以規模化生產等優勢。種植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無公害控制雜草的有效手段,可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的難題、簡化田間操作、提高種植效益。在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支持下,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利用轉基因技術並結合常規育種技術,培育出了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系。這些新品系抗病性和抗倒性強,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產量不低於國家區試對照品種,其中轉EPSPS基因抗除草劑大豆新品系「呼交06-698」,與對照相比產量增加5%以上,含油量超過21%,除草成本降低70%。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沒有定論?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論的,即凡是通過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於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術食品政府間特別工作組,認為應對轉基因技術實行風險管理,並制定了轉基因生物評價的風險分析原則和轉基因食品安全評價指南,成為全球公認的食品安全標準和世貿組織裁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依據。轉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過嚴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評價和審批程序。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凡是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一樣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為止,自轉基因食品商業化以來還沒有發生過一起經過證實的食用安全問題。

這樣一次科普進校園活動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也可以學到不少的有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知識。

新媒體中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