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們為什麼不願承認自己是中產?

4月8日,「中產新選擇」主題論壇《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發布在北京國粹館成功舉辦。論壇中,多名與會專家就中產階級焦慮這一話題發表演講,系統講解了中產階級在醫療、教育、買房以及身份認同等各個方面面臨的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焦慮。

作為國內首批關注和研究中產階級話題的學者之一,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春玲在演講中,通過翔實的調查數據,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身份認同焦慮的中產階級。在她看來,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論中產焦慮的時候,意味著中產作為一個階層正在形成。

李春玲教授正在演講

前面幾位專家發言都很精彩,給我這個專門做中產研究的很多啟發。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演講和發言的老師本身也是中產階級,或者說中產的代言人。

中產焦慮現在是一個熱門話題,但實際上這種焦慮來自各個方面,這裡邊就包括前邊幾位老師講的醫療、教育、買房等焦慮。我準備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主要講中產階級的身份認同焦慮。

相信不少人有跟我一樣的感受,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我們認為他是中產階級,但他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像今天演講的幾位教授,他們就說自己不是中產階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中產階級作為一個群體,本身缺乏中產身份的認同。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給自己的定位是,要成為中產階級身邊的高級參謀,解決中產的焦慮。我認為,政商智庫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得確定的是誰是中產階級,他們是不是一個確定的群體,有沒有共同的想法這幾問題。

中產客觀地位與主觀認同不相符

關於這幾個問題,今天在這裡我想提供一些我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參考。

現在不少研究都說中產的規模大,人數多,但具體有多少,各方說法不一,我整理了一些最新的數據報道:

高盛投資研究部(2013):有1.46億都市中產,占人口比例為11%; 瑞信(Credit Suisse,2015年):的中產人數為全球之冠,高達1.09億人,比居於第二位的美國多1千7百萬,比居於第三位的日本多4千7百萬。是中產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從2000年至今,中產的個人財富增長了6倍,人數增長了3千8百50;。

馬雲(2015):目前已有3億中產。在未來10到20年將擁有5億中產;

西南財經大學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2015):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口數量為2.17億,占成年人口比例為21.4%,中產的規模和財富總額均居世界首位;

這些信息都顯示出,中產階層已經成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而且其規模還將進一步壯大。 但是問題是,不管是瑞信、馬雲,還是西南財大經濟學家他們估的計數量,都很難獲得全社會的認同,大家都很疑惑,有這麼多中產嗎?

這裡邊就涉及到我接下來要講的中產缺乏身份認同的問題,也就是說,中產在很大程度上客觀地位與主觀認同是不相符的。 社會學家往往通過一些客觀標準來認定中產身份,認為只要符合下邊幾條標準就是中產階級:首先,職業是白領從業者;其次,中等收入,也就是一份足以維持體面生活的收入;最後在受教育程度上是接受過高等或中等教育。

但以收入為例,社科院在2015年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顯示,年收入高於當年城鎮年收入平均值4萬2的人,只有1/3認同自己是中產階級;年收入到了10萬的,40%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年收入20萬的時候,44%人他們說是中產階級;而年收入高於24萬的時候,是承認自己是中產階級比例最高的,54%;最後,年收入高於30萬,這個收入在北京如果不考慮房價因素,過一個中產生活應該沒有問題,也有隻有一半人認為自己是中產。

再來看職業和受教育程度,從事白領工作的只有28%承認他們是中產,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則只有23%人承認他們是中產。而同時符合白領、中等收入和高(中)等教育者三個標準的,也只有1/3認可自己是中產階級,而其他國家這個比例要高很多。

中產階層已經成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而且其規模還將進一步壯大

收入達標,但他們仍不願承認自己是中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大概10來年前,我開始研究中產階級,那個時候,因為中產階級這個概念是從國外引進的,國內大多數人可能不大理解這個辭彙,所以他們不承認自己是中產階級。

那麼,到了5年前,我發現大多數人都知道了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因為大眾媒體宣傳,生活在城市裡邊從事白領職業,有大學文化人都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但認同自己是中產的比例還是非常低,為什麼?我給的解釋是,的中產按照客觀標準定義中產,但他們總跟發達國家比,以美國的中產作為參照系,一比下來自然就不是中產了。

但最近5年來,當瑞信發布全球財富報告時,以美國財富標準定義全球包括中產標準時候,那些已經達到這個標準的人仍然不承認自己的中產身份,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人認定中產階級的最重要標準還是經濟基礎,就是說最起碼中等收入以上,而中等收入這個標準很難界定,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看法,爭論也很多。

為了避免爭議,我們借用了世界銀行的標準, 日人均收入10~100美元。 達到這個消費水平,按世行的標準來說就是中產階級,進一步又分中上、中中、中低。通過全國抽樣調查,我們發現符合世行這個標準中產階級收入標準,2001年時候比例是8.1%,增長非常快,到2015年時候,已接近50%。

針對達到世行中等收入水平的這些人,我們又做了一個調查,那就是這些人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調查一共分了上、中、下三等,最後我們發現達到中等收入的這批人, 認為自己居於社會中間地位的只有40%。 綜合下來,我們將這批人認定為中產階級,也就是說他的收入達到世行中等收入水平,同時他在內心也認為自己在社會上居於中等地位。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通常達到這兩個標準的群體,會有80%以上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有些甚至在90%以上。但在社會不是,前述既在收入上達到世行中等收入標準,又在內心認同自己居於中間社會地位的這群人,仍然只有11%的人說自己是中產階級,其他大部分人則認為自己不是中產階級,或者說遠沒有達到中產階級狀態。這又是為什麼?那是因為,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在要做一個中產,僅僅符合這些客觀標準還遠遠不夠。

焦慮背後是中產作為

一個階層在的成長

相比這些客觀標準,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影響中產階級的身份認同問題,這裡邊就包括剛才幾位專家說到的醫療、教育乃至政治地位等等。而我們的研究發現, 經濟安全的保障是影響中產身份認同的首要因素 具體而言指的是,作為中產,他必須有家庭固定資產、有強有力的社會保障,並且沒有經濟之憂。

其次,就是生活品質 。人希望的中產階級,得過上有品質的生活,這種品質不僅在於物質上有車有房,還包括精神狀態以及宜居的環境等等。也就是說,作為中產,他得有自己的休閑生活,而不是天天加班去掙錢去供房子;得有清新的空氣,安全水、食品,社會治安要良好,公共服務要優質,比如說去醫院看病,那麼擁擠,那麼難挂號,這不是中產階級該享有的。

再有,作為中產階級,他們還要求自己在社會上能夠受人尊敬 。他們會覺得,自己在社會上是體面生活的人,不能像對待農民工那樣對待他們。

最後,他們還希望這種地位能夠得以延續 ,於是這便催生了教育的焦慮,也就是說作為中產的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來起碼也能夠是一個中產,或者更上一層。於是,他們會儘可能地給子女找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以確保自身的地位傳承到下一代。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中產身份認同過程中所提出的這些條件要求,實際上反映的是中產人群的利益訴求。中產身份認同焦慮是中產意識形成的一個過程,是中產意識的一個部分,在焦慮過程中,中產人群形成了他們的共同生活體驗和價值追求。 中產意識的逐步形成也意味著一個階級或階層的成長。

因為醫療資源緊張,大城市的中產階級面臨看病難和看病貴,圖為北京協和醫院的就診排隊

最後,我想說,上世紀90年代,在我剛開始研究中產階級問題時,中產階級僅僅是學者專家提出的一個理論概念,它只是一個統計分類;本世紀最初十年,我對中產階級進行研究,中產階級是大眾媒體和消費廣告製造出來的虛幻影像,它是消費市場上不斷增長的消費勢力,但很難說它已經是一個階級或階層;但最近幾年,當越來越多的人(中產本身)開始討論他們的焦慮時,這一群體的共同意識開始產生。

對於正處在成長期間的中產階級而言,他們需要平台和渠道來表達自己的訴求,並且發展他們的共同意識,我希望《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能夠是這樣一個平台,並且能夠同中產階本身一同成長。謝謝大家!

Vista政商智庫高級觀察員 李春玲_文

掃描二維碼,可訂閱智庫>>>

更多智庫內容

生活參考 | 酷愛裸女和花草,一生浪蕩無名,死後畫作卻屢次賣出天價

熱點分析 | 「個別監管人員與金融大鱷勾結」總理剛敲警鐘,保監會主席就被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