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中國不產好馬|大象公會

有數千年養馬歷史,為何始終沒有好馬,甚至歷史上曾出現無馬可用的歷史,而遼闊的草原地帶,雖適於養馬卻只有劣等的蒙古馬?

文|約克瑭

有數千年的養馬歷史,且有豐富的騎兵歷史,現在卻沒能產出一款像樣的本土良種馬,即使是知名度較高的蒙古馬,也很難像國外的高頭大洋馬一樣馳騁賽馬場,或者在騎乘、挽車領域展示身手。

「比我們的驢還小」

馬不受待見,並非自當代開始。近代乃至古代的西方人,見識過馬後都沒有好評。

特別是現代馬匹的代表蒙古馬,雖然歷史上幫助過北方草原游牧民南下搶劫,但在近代專業軍事人員眼中,其品質很成問題,用作軍馬都不太可靠。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國將領就曾抱怨馬「比我們的驢還小」。法軍也因未自行準備馬匹,到了后連拉運物資和大炮的挽馬都找不到,最後不得不緊急從日本採購 1100 匹馬,才勉強解決運力問題。

▍1860 年進軍北京的英軍士兵,中為錫克騎兵。得益於長期的通商交流,英軍對馬匹的質量就有清醒的認識,騎用馬和挽馬都從印度直接船運到香港,共為兩個非正規的印度錫克騎兵隊配備了包括阿拉伯馬在內的優秀戰馬 800 匹。

更讓法國軍隊震驚的,是僧格林沁的精銳蒙古馬隊,其坐騎在他們的眼中「與設得蘭群島一帶的馬種非常相似」。

▍20 世紀末蒙古馬各項身體指標。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法國炮兵部隊要求軍馬體高 1.4 米左右,蒙古馬很難達標。

法國人的觀察相當準確,近年來興起的家馬遺傳研究,證實了包括設得蘭馬、冰島馬、峽灣馬等在內的北歐諸馬種,都與蒙古馬有較為緊密的親緣關係。據分析,最初可能是瑞典商人從俄羅斯進口了蒙古馬,繼而傳播到北歐各地。

▍設得蘭馬是享譽世界的玩賞小馬,出產於蘇格蘭設得蘭島,成年體高一般不超過 120cm

▍冰島馬,與蒙古馬存在較為緊密的親緣關係,並且同樣享有堅韌、吃苦耐勞和易於飼養的美譽

而矮墩墩的北歐馬,早在 17 世紀就遭到過歐洲人的嘲笑。

據 1622 年到 1623 年的一份瑞典騎兵檔案記載,當時瑞典騎兵軍官們的用馬只有大約 140cm 的高度,胸甲騎兵用馬與軍官相當,號手更是只能騎乘高度在 110cm 到 130cm 之間的侏儒小馬。而在拿破崙或腓特烈大帝的部隊中,驃騎軍(輕騎兵)的用馬高度普遍在 149cm 以上,胸甲騎兵(重騎兵)的用馬高度更是達到 157cm。

純以高度而言,瑞典軍馬的體格確實與蒙古馬十分接近,也與明清時代的軍馬體高標準大致相當。

過於低矮的體型,意味著薄弱的衝擊力和遲緩的奔跑速度。無論是充當強調負重和衝擊力的重騎兵用馬,還是追求快速靈活的輕騎兵用馬,北歐馬都力不從心。

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領騎兵隊伍登陸歐洲大陸,結果對手難抑嘲諷之情,甚至為自己人打氣時都說「你們的馬比瑞典人的強多了」,逼得古斯塔夫二世多方採購,尤其是從日耳曼中部地區大量徵集高大的日耳曼馬。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騎兵部隊

即使是鐵木真子孫們騎著蒙古馬橫掃歐亞大陸的時代,歐洲的高頭大馬也會讓蒙古人目瞪口呆。

公元 1342 年,羅馬教皇曾贈送元順帝佛郎國(法國)異馬一匹,《元史》記載該馬「長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近兩米)」,碩大得不合情理,讓元順帝興奮異常,不但命群臣作詩,讚頌其為天馬,還吩咐朝臣周郎畫了一幅《貢馬圖》。

▍周郎繪《貢馬圖》

不過,蒙古馬水準低下倒沒有難住草原上的游牧騎兵,草原蒙古馬數量巨大,將士出征動輒人均三、五匹馬,足以抵消質量上的不足。

但蒙古人走後,明朝產出的馬匹依然不堪,軍馬標準低到了駭人的 121.6cm,真正比肩矮小的設得蘭馬。

元順帝收到法國巨馬,正是在朱元璋等人起事前不久。當時的中原官僚被迫作詩之餘,可能也會覺得驚訝:佛郎國人憑什麼能養出這麼大的馬?

挑剔孕育良馬

法國馬比蒙古馬大,並非偶然情況。所謂高頭大馬都是人工育種的結果,但相比蒙古人這樣的游牧民,定居農民對馬匹的性能更挑剔,因此選育工作也更有成效。

大約公元前 4000 年,人類在烏克蘭草原馴化了馬,最初用來食用,稍後開始以它們的奶做食物,用毛編製衣服,用糞便做肥料,並用馬來騎乘。

▍早期人類騎馬形象

一開始,農民和牧民手中的馬個頭都不大,農民的馬甚至底子更差一點。新石器時代(5200-3300BC)亞歐草原上馬的體高已經普遍在 130cm 到 140cm 之間,而希臘地區農民的斯基羅斯馬通常只有 110cm 高。不過局面很快發生了變化。

農耕地區的馬除了用來騎乘,還要承擔拉車、背犁之用。發展出複雜文明之後,這種功能上的分化就更加多樣,儀仗用馬、驛道用馬等紛紛出現。根據用途和馬的自身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優化改良品種,在需求導向和長期的實踐中逐漸精細化了。這些需求都有一個共同基礎,就是馬匹的大型化。

到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軍隊的馬匹質量已較希臘羅馬時代有了極大的飛躍,馱著重裝騎士的高頭大馬,體型不但超過了草原馬,甚至還高過素稱優良的中東阿拉伯馬一頭。

對現代大部分優秀騎乘馬和賽馬品種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的阿拉伯馬,其早期培育工作也是在西亞中東的定居民族手中完成的,它被冠名為「阿拉伯」的時間並不長

遺傳學的研究,也為馬種的農牧差異提供了佐證,在世界家馬中,蒙古馬的基因組具有最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狗身上:東亞南部地區家犬(即中華田園犬)基因組的遺傳多樣性同樣是全世界最豐富的。

▍沒經過系統選育的中華田園犬,通常也具有吃苦耐勞和耐粗飼的品質,堪稱犬中蒙古馬,萬金油式的「兼用型」好狗

蒙古馬最被人吹捧的耐力也並不特別過硬。1903 年,在北京至天津間曾舉行過 120km 長途騎乘耐力賽,38 匹蒙古馬參賽,冠軍的總耗時為 7 小時 32 分鐘,這一成績至今仍被很多國內馬迷津津樂道。實際上,當代國際馬協舉辦的賽程長達 160km 馬術耐力賽,優秀賽馬的成績通常也是 6 至 7 個小時,且賽場很少見到蒙古馬。

作為老牌農耕社會的,華夏民族也和世界其他定居民族一樣,早就開展了持續的家畜育種實踐,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馬種培育與改良技術。

中原馬種也不至於像後來英法聯軍見到的那樣不堪,宋代群牧司的買馬標準在體高 133~149cm 之間,絕不至於搞得法國軍隊沒有馬用。

▍宋人李公麟繪《五馬圖》中的宋馬好頭赤(上)四尺六寸,收於關中,體高 146cm,宋馬鳳頭驄(下)五尺四寸,收于于闐國,體高 167cm

讓馬的體格徹底沉淪的,是各個朝代逐步加劇的養馬業國營化。

國營的滅絕性威力

養馬業起步很早,在周代就出現了按馬的不同用途分類的思想,並單獨列出「種馬」,顯然有人工選種優育的考慮。

漢代以後,雜交育種的例子更是史不絕書,漢武帝更是痴迷中亞馬種,為了得到大宛天馬(費爾干納馬)馬種,不惜動員巨大的人力物力,發動軍事遠征。唐代開始,還注重馬的譜系控制,以長期保持優良種馬。

1981 年陝西茂陵地區出土的西漢鎏金馬,挺拔的體型,修長的身頸,高聳的尾骨,具有典型的大宛天馬(熱血馬)特點

昭陵六駿之一的颯露紫,馬形優美高雅,體格壯碩。在唐代,西域良種馬是藝術領域的重要模特,相關雕刻、繪畫、詠馬詩歌不計其數。

北宋初年的詞臣王禹偁講過一個故事:魏王符彥卿善於培育良馬,優良母種馬生了公馬之後,為了使種馬的性能更為優異,便誘騙母子亂倫雜交,被二馬察覺后,雙雙自殺而亡。且不論馬為何能突然獲得人類的倫理道德,這個故事反映出,宋人已掌握回交育種技術。

雖然育種技術不斷沉澱,但宋代以來,馬種卻未見改良,反而有所退化,特別是在宋明之間,軍馬標準降低 10cm 以上,其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

明代《遼東檔案彙編》中的軍馬採購

與西方由教會、村社、貴族等私人力量主導的養馬育馬事業不同,從漢代開始就大搞「馬政」,將馬視為戰略稀缺物資,大辦官營馬場。

官營事業的威力有目共睹,漢武帝朝也曾對鹽鐵實施官營專賣,沒過多久就大面積出現了農具退回石器時代、民眾吃不起鹽被迫舔食土壤的奇觀。

不過,漢、唐兩代,養馬經濟奉行的是以國有化為主導的、允許多種馬匹產權所有制並存的市場經濟,因此民間養馬事業繁榮。

與官營馬場佔據大面積的草原不同,民間馬業採用的是類似歐洲的農牧混合形式,並不需要廣闊草灘。民間馬匹的充足,使漢朝在多次用兵耗盡官馬後,依然可以通過徵調民馬很快恢復騎兵戰力。

馬業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宋代,立國之初就強敵環飼的窘迫局面,迫使宋朝建立了完善的馬政制度和巨額的財政投入,不僅大辦國有馬場,還嚴令民間馬匹只能由官府收購,不得自由交易,民間養馬業遭受重挫。

雖然在宋真宗時期,國有馬匹的數目一度達到 20 萬匹,但付出的代價也很高昂。當時一匹國有馬的成本高達 500 貫,是西北邊貿馬價的 20 倍,財政壓力巨大,結果宋遼一停戰,馬匹數量就銳減,甚至有的騎兵部隊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配有馬。

▍宋大駕鹵薄圖局部,貌似威嚴的具裝騎兵依仗,掩飾不住北宋騎兵軍力的虛弱

除數量短缺,馬種品質也每況愈下。宋真宗時代,十二個官營馬場每年只能出產一千六百匹馬,堪為軍馬的,只有二百六十匹,合格率只有 16.25%。宋朝與遼和西夏的戰事因此每每受制於騎兵

為扭轉困境,在神宗朝出任宰相的王安石決定實行「保馬法」,大力推動國有民營。但這一政策到實際執行起來卻變成把國家的馬作為任務強制攤派給老百姓代養,有幸領到這個任務的百姓常常舉家逃亡。

不幸的是,蒙古滅宋后,經漢臣攛掇,竟也搞起了官營馬政。結果官營馬場凋零,元廷只能公開搶劫民間馬匹,搶完漢人搶韃子,幾乎摧毀了民間養馬業,元朝末期,軍隊幾乎湊不出整支的騎兵部隊。到明成祖朱棣登基時,問天下還有多少馬,兵部尚書何俊回答,只有二萬三千,劫後餘生的,也不會剩什麼好馬。

明清兩代,只能依靠蒙古草原提供馬種,以填補國營化災難留下的養馬業空白。當然,這一時期並非所有地區民間都不養馬——匪盜橫行的黃淮地區是唯一能逃脫官營馬匹管理的地區。

當然,現代的馬特別是蒙古馬雖然品質不佳,但也無滅絕之憂——由於馬肉的色澤和口感與驢肉非常相似,普通食客難以分辨,蒙古馬和其他馬早已大量進入驢肉火燒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