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借鑒國際經驗發展現代農業

胡永萬迴文廣白睿等

新春伊始,應日中友好會館邀請,農業部派出青年幹部代表團赴日本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交流。代表團通過與行政科研機構座談,參觀涉農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深入田間地頭調研,對日本的植保植檢工作、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農業國際貿易、農業生產經營等情況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也對如何借鑒日本經驗發展現代農業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日本農業發展的幾個特點

通過健全植保植檢體系保護農業產業安全。日本的植保植檢是內檢外檢統一的職能體系,機構設置以扁平化替代條塊化,職能環環相扣,銜接緊密。國家層面,由農林水產行政部門統一負責,在各地設有60處植保植檢機構,為相關工作提供科研支撐、應用技術研發,並對全國901名一線植物檢疫官進行新技術應用培訓;在機場、港口等農產品進出國門關口設39個辦事處從事一線植物檢疫工作。地方層面,獨立設置植保植檢機構為本地區提供技術指導、信息發布和人員培訓。國家和地方兩級植保植檢機構通過業務指導、工作協助、信息共享等機制,建立起密切配合、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為滿足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農產品國際貿易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日本的植保植檢體系注重將科研與應用相結合,不斷提高植保植檢工作在保護農業產業安全方面的能力與效率。比如,在農林水產省下屬的橫濱植物防疫所和千葉縣設立的農林綜合研究中心等植保植檢專門研究機構,研究選題主要源於產業保護一線技術人員和農產品出口貿易企業的實用需求,並能夠及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培訓或面對面服務的形式轉化為實用技術,有效發揮了植保植檢工作體系對產業安全和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保護作用。

通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拓展農業功能性。日本十分重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現已成功申請8處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並且在長期的保護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政府—民間組織(公司)—農戶」多方參與的工作模式,即:政府主要負責遺產申報宣傳和保護資金投入,獨立法人身份的民間機構具體負責遺產地綜合運營與管理,當地農戶以投工投勞、分擔少量養護成本的方式參與遺產保護與管理,將遺產保護與文化傳承、農業穩產、農民增收、產業融合統籌謀划,體現農業文化遺產的多功能性,實現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多功能性作用的有效發揮。比如,在大分縣國東半島林—農—漁複合系統農業文化遺產地,管理方將農業遺產地打造為集遺產保護、文化傳承、農業生產、釀酒加工、休閑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食物來源和生計保障,還傳承了農耕文化,保護了農業生物多樣性,使農戶切實體驗到農業文化遺產的多功能魅力。

通過推進農業「走出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受資源條件所限,日本國內的農產品供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農產品國際貿易滿足。多年來,日本政府以國內需求為引導,以企業為媒介,以貿易為手段,支持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對標國際市場開展跨國經營,將國際農產品市場和資源關聯起來保障國內市場供給。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始終堅持市場化導向,配套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務引導支持企業開展農業對外合作,使企業在國際市場環境的考驗中及時調整戰略,聚焦優勢業務,明確主營定位,不斷增強跨國經營能力,逐漸培育出以糧食貿易為主營定位的大型跨國涉農企業集團,成為日本農業「走出去」的主力軍和保障國內糧食有效供給的中堅力量。比如,20世紀50年代為滿足國內糧食需求,日本丸紅株式會社開始涉足穀物貿易,至今已發展為利潤水平位居全球行業第五位的國際糧商。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國際貿易的主營定位,開展一系列旨在精準掌控糧源和倉儲物流設施的海外收購活動,不斷鞏固和拓展貿易渠道,擴大大豆、玉米等主要穀物國際市場貿易份額,實現穩定盈利。這種以保障國內農產品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為出發點,打造跨國經營大糧商的方式,使日本實現了企業「走出去」和糧食供給引進來的雙贏。

通過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助推現代農業發展。近年來,面對耕地減少、少子老齡化加劇、生產成本提高、進口依賴程度增加等形勢,日本以傳統農戶小規模經營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受到衝擊。為此,日本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調動農業科研、生產、經營、服務等多主體的積極性,依託專業化生產經營主體挖掘資源,帶動指導農戶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規範化管理,發展專業化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組織,通過多種手段推動農業發展。在日本,農協等專業化服務組織建立了包括金融、保險、技術、農機、農資、銷售在內的全方位綜合服務體系,在規模化生產組織、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新科技應用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位於市原市的姉崎蔬菜合作社在成立之前,當地農戶因勞動力老齡化、小農戶分散生產面臨生產效率和標準低、產品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差等困境,在市原市農協的幫助下成立專業化生產合作社后,申請了政府財政項目支持,引進了生產加工設施,統一了銷售渠道,打造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蘿蔔品牌,實現農業生產加工的規模效益,極大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效助推了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借鑒日本經驗,發展現代農業的啟示

與日本在農耕文化傳承、氣候地理條件、產品消費結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同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農民兼業化、人多地少農業資源短缺等問題。與此同時,農業現代化建設所處的市場環境、擁有的資源條件和面臨的具體困難與日本又有所不同。有效借鑒日本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經驗做法,同時立足的國情農情,因地制宜,改革創新,才能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健全植保植檢工作體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目前,的植保植檢工作體系是由農業、質檢部門相關機構組成,各機構根據職能分工、協調配合,運行較為順暢。但也應看到,現有體系在工作銜接、信息共享、產研聯動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借鑒日本等農業發達國家相關經驗,在橫向維度,應進一步優化部門職能分工,理順工作關係,做好內外檢統籌聯動、職能緊密銜接、產學研相互呼應的制度設計和政策激勵工作,健全更為統一高效的現代植保植檢職能體系;在縱向維度,進一步優化植保植檢工作管理層級,明確相應職責,聚焦工作任務,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植保植檢工作體系,實現植保植檢體系監測預警信息化、物質裝備現代化、應用技術集成化、防控服務社會化、人才隊伍專業化和行業管理規範化,更好地發揮植保植檢工作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完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制,挖掘農業多功能性。與日本相比,農耕文明歷史更加悠久,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更加豐富。目前,擁有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1處,遺產申報和保護的管理流程和制度體系較為完善,但政府政策指導和資金引導、社會組織管理和運營主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廣泛參與的保護管理機制尚不夠健全。借鑒日本經驗,可通過制度創新+試點探索的形式,支持鼓勵各農業文化遺產地建立起多方參與的保護與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個主體在政策、資金、市場、信息、組織、渠道、技術、生產等方面的優勢特點,在強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打響地域農業品牌,帶動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多產業聯動格局,最終形成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多產業聯動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推動遺產地農業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進。

培育農業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正處在推進農業「走出去」的戰略機遇期。一方面國內企業有「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轉移國內農業生產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有許多具備優質農業資源的投資目標國歡迎外國投資者合作開發農業資源,滿足本國消費需求。以服務國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大企業大集團,既可通過國際市場貿易渠道,彌補國內緊缺型農產品有效供給不足,更是為了提升企業在國際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力與話語權。應著眼於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引導資源優勢企業,比如農墾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將其培育為在貿易、倉儲、物流、加工等環節優勢突出,價值增值水平高的跨國經營大企業集團,充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服務農業現代化。現階段,農業發展方式既具備統一領導、上下聯動、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也有家庭聯產承包、土地「三權分置」等為核心的政策體系優勢,還有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多種形式生產經營主體的組織優勢,這些都為我們不斷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實現「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應繼續探索「組織化+機械化+專業化+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等可複製可推廣的生產經營新模式,優化排列組合,健全涵蓋產前投入、產中服務、產後銷售等環節的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生產經營體制,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