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香樟推文0866】多元化與國家認同的形成:移民對印尼「普通話」推廣的影響

原文信息:

Bazzi, S., Gaduh, A., Rothenberg, A. and Wong, M., 2017. Unity in Diversity? Ethnicity, Migration, and Nation Building in Indonesia. Working Paper.

哈哈

引言

多民族和文化的國家如何形成統一的國家認同感是眾多領導人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作為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為了促進民族之間的融合,印度尼西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展了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在這項運動中,數百萬來自於人口稠密的爪哇,巴厘島(inner island)的多數民族人口遷移到了外圍少數民族居住的島嶼(outer island). 本文試圖通過研究這一移民政策的長期影響檢驗大規模的移民是否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通過研究印度尼西亞人口普查的數據,作者們發現大規模的移民政策確實導致了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多樣性的上升。而更重要的是在民族構成變得更加多元化的地區,居民在家中使用印尼統一官方語言(印尼「普通話」)的比率出現了明顯的提高。作者們認為習慣於在家中使用通用的官方語言代表了對於國家認同的形成,而且在多元化社區中的生活經歷加速了這種國家認同的形成過程。

輸入

背景

本文將1979至1988年之間的印度尼西亞移民政策作為自然實驗主要有以下三個好處:其一,在這個移民政策中雖然報名參加是自願的,但是移民的目的地是由政府根據外生指標指定的,移民並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這樣就克服了移民目的地選擇中的內生性問題。其二,移民在目的地獲得的土地和住房與移民身份掛鉤,因此很少會出現再次移民的現象。其三,在政策實施的後期,由於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使得項目沒有獲得充足的資金,因此有些計劃接受移民的地區並沒有獲得移民。於是,這一外生的價格波動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對照組。

下圖(Figure 2)描述了這一移民政策的基本情況。移民主要來源於爪哇(Java)和巴厘(Bali)島上的多數民族人口。圖中的紅色和綠色區域顯示了移民在外圍島嶼上的目的地分佈情況:綠色區域是實際接受移民的區域(實驗組)而紅色區域是計劃接受移民但是由於財政約束沒有實際接受移民的區域(控制組)。由於移民程度的不同導致了實驗組和控制組之間出現了民族多元化程度的差異,作者們用這一差異來識別多元化對於使用官方語言的影響。

主要結果

輸12

圖5(Figure 5)展示了民族多元化程度對家庭內語言使用的影響。其中縱軸代表被訪問家庭是否在家庭內主要使用印尼官方語言,橫軸代表該地區(村莊)Inner Islander(來自爪哇和巴厘島的民族)所佔的人口比例(相對於少數民族)。當Inner Islander民族比例為50%時,我們可以認為多元化程度是最高的,而當該民族比例接近0或100%時,多元化程度是最低的。在圖5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倒U形的曲線:當多元化程度比較高時,使用官方語言的概率也達到最高。

表6報告了圖5的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到Inner Islander 的人口比重確實和使用印尼官方語言之間有倒U形的關係(一次項係數為正,二次項係數為負),且最大值取在人口比重約為40%時。在第2,3列的結果中,作者們用移民政策做多元化程度的工具變數以識別由於移民而外生導致的多元化程度增加對於使用印尼官方語言的影響。作者們發現與之前的結論是基本一致的。

此外,作者們還發現跨民族婚姻也隨著移民的增加而增加,為移民導致的種族融合提供了進一步的額外證據。

輸入

評語

本文用是否使用官方語言作為被解釋變數衡量國家認同感的形成,其經濟學意義略顯不足。本文作者們的進一步計劃是研究國家認同的形成如何影響經濟學意義更強的變數:比如企業的生產率,社會衝突的程度等因素。希望儘快看到作者們的進一步研究成果。

香樟經濟學術圈徵稿

輸入

「分享」是一種學者的人文情懷,香樟經濟學術圈歡迎廣大訂閱讀者(「香粉」)向公眾平台投稿,也誠邀您加入香樟推文team。生活處處皆經濟,經濟處處現生活。如果你或者身邊的朋友看了有趣的學術論文,或者撰寫了經濟政策評論,願意和大家分享,歡迎投稿(經濟金融類),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如果高校、研究機構、媒體或者學者,願意與平台合作,也請您通過郵箱聯繫我們。

香樟經濟學術圈本期小編:梁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